书城亲子家教同孩子处好关系的100妙招
5857000000028

第28章 保持信任给孩子一个未来(2)

爸妈给玲玲买了个手机,觉得这样方便联系,可是第二天就后悔了。他们发现,有了手机后,女儿接打电话都在自己的房间里。这样他们很难弄清女儿在和什么人交往。而且,很多电话是在学习的时间打来的,更让他们担心的是不良短信侵扰孩子。

自从孩子有了手机,夫妻俩是一百个不放心。趁女儿不在时翻看电话记录和短信,并对“可疑”短信进行调查——给发信息者打电话,询问对方是谁,为什么发这样的短信以及警告对方不要再发了,这种教育“很有效果”。正当夫妻俩为自己的努力欣慰时,一天下午,女儿进门就把手机摔碎在地,愤怒地说:“你们不就是担心它嘛,还调查我。现在班里的同学都笑话我,你们称心如意了吧!”

那么,怎样才能既担负起监护孩子的责任又信任孩子呢?

1.信任是孩子形成良好心态的基石。

有位哲人说:“自信心是每个人事业成功的支点,一个人如果没有自信心,就不可能大有作为。有了自信心,就能把阻力化为动力,战胜各种困难,敢于夺取胜利。”因此,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要引导孩子尊重别人但不迷信别人,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别人的成功与失败。一个孩子一旦有了自信,他就能客观地看待自身的优缺点,就能够更加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2.孩子会在“犯错误”中学到很多,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孩子的错误。

当孩子因为不听话而犯了错误,不要用偏激的言辞去斥责,而要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和孩子一起分析事件的来龙去脉,指出孩子不听话的原因以及造成的危害,然后,帮助孩子改正错误。一生中不犯错误的人是没有的,特别是人生观和道德观正在形成中的孩子,有缺点、犯错误的可能性更大。做父母的要充分理解他们,信任他们,引导他们正确对待错误。

3.给孩子尝试的空间。

对孩子的事情既不能完全放手也不要过于热心。凡是孩子能做的事,只要是有益的,父母就该支持他们去做。孩子缺乏经验和技术,有时失败了,或者有什么失误,这是正常现象。当孩子遇到挫折和失败时,父母应多进行安慰和鼓励,帮助他们找出原因,使他们的自信心得到充分的保护。反之,则可能引发孩子的对抗。

名人谈教育

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

——苏霍姆林斯基

信任孩子不等于忽略孩子

李女士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让两个孩子上了标榜自由与开放的体制外学校,强调顺着孩子个性发展,结果孩子在人际关系上和生活态度上有许多缺失,养成“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的个性。老大当兵时无法忍受部队的管教,差点出了人命;老二太过自信,听不进别人的劝告,在金钱上不能量入为出,弄得负债累累。

她非常后悔并且自责,认为是当初自己尊崇自由、向往开放式教育,而过度强调孩子的自我发展,使得他们无法融入团体,造成今天的不适应。这篇文章引起了很多父母的紧张,不知道教养的尺寸要怎么拿捏,才不会过犹不及。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如果完全放任自留,孩子就会像无人修剪的小树。教育孩子首先要知道信任不等于放任,自由不等于自私,自信不等于自负,它们在观念上是完全不同的,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这位妈妈的出发点其实没错,因为每个孩子不一样,的确不可以用同一个模子去套;我们也应该让孩子顺着自己的个性去发展,将来才可能成为一个快乐有用之人。但是孩子还小、阅历不丰,所以需要父母随时的监督与指导,因此可以信任他,但不能放任他。信任的先决条件是自重自爱,孩子一定要先自重自爱、诚信守诺,才能享受到父母信任的特权。被别人信任是个特权,但是需要自己用诚信去换来。

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依然要让孩子有清晰的认识。自由是以不妨碍他人自由为原则,所以崇尚自由必须尊重别人的自由,凡事能替别人着想,也就不会自私,它的原则就是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信来自别人对你的长期肯定,它建立在能力的基础上。因为能力是可以比较的,随时会有人超越你,因此自信的孩子同时要学会谦虚,要懂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让孩子领略这些的最好办法就是以身作则。有了它作准则,其实如何拿捏不那么困难,最主要是自己必须以身作则,光是说教是没有效的。那么,什么是放任呢?最近报上登了一则新闻:一个十五岁的高中孩子,一个月手机通话费高达二万多元。虽然父母付得起,但是一个不事生产、仰赖别人供给衣食的孩子,打掉上班族一个月的薪水时,就是放任。这个行为不能用敢爱敢哭来解释,因为他的“敢”是建立在别人的血汗上。

不要等到孩子做错了才去教训孩子,要记得时刻示范正确的行为,并且随时纠正社会上的错误观念,那么孩子自然会成为一个正直有用的人。教养孩子就像农夫种田,耕种时虽然辛苦,丰收的甜美却是没有什么可以比拟的。

名人谈教育

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纪律是教育过程的结果,首先是学生集体表现在一切生活领域——生产、日常生活、学校、文化等领域中努力的结果。

—马卡连柯

孩子犯了错误父母仍要信任他

孩子犯了错误不要一味地责骂。孩子的错误大凡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长辈必须予以立即纠正的,如乱丢垃圾,不讲整洁,欺侮弱小等,一旦放任,以后就难以收拾。而另一种,即孩子能够自行纠正,主要是如何适应生活的那一类,却是应该允许其犯错误的,孩子不断“犯错误”的过程其实正是不断改正错误、完善方法的过程,假如不给予这类机会,轻易地帮他打开门,非但剥夺了孩子寻求正确“开门”方法的乐趣,也会使他们变得懒于动手、疏于尝试、习惯依赖父母。

1.要从全面的角度欣赏孩子。

很多家长都没有耐心和孩子沟通,或者不会和孩子沟通,相互之间的理解不够,同时还存在着认识上的巨大差异。在家里,每个家长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学习”作为中心词,千言万语浓缩成一句话,那就是“好好学习,争取考上好学校。”其他几乎无话可说,而孩子们也不愿意跟父母诉说心事,父母和孩子之间成了这样一种“契约关系”,即我给你吃、给你穿,满足你的一切需要,但你要给我好好学习,争口气,上大学。一旦孩子“失约”,父母就会“翻脸不认人”,非打即骂。

在日本有这样一句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的赐予之外,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来获得”。然而很多家长都把孩子管得这样紧,而且还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孩子的其他社会能力能发展吗?结果,孩子上了大学仍然不能够做到独自出门。

2.不要为了杜绝孩子犯错而刨根问底。

父母觉得自己的孩子就像自己的东西一样,应该完全透明,没有任何隐私而言。而实际上,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不愿告诉他人的秘密,孩子也不例外。孩子有了隐私,许多做父母的总是千方百计地去侦察,如翻抽屉看日记、拆信件,甚至打骂训斥。殊不知这种做法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造成孩子沉重的精神压力,甚至产生敌意和反抗情绪,如果采取全方位的信息封锁和防备措施,必定会导致父母与孩子关系的恶化。

自尊和隐私是分不开的。如果把自尊心比喻为花瓶,那么隐私就是瓶上的细小裂纹,做父母的更应该细心地保护好这个花瓶。随便暴露孩子的隐私,甚至当众宣扬,这无异于敲打这个有裂纹的花瓶,让孩子无地自容,把孩子的自尊心敲碎。

3.重视孩子的可塑性,要相信孩子是可以改变的。

不要把错误当成猛虎,孩子在犯了错误之后,作为父母应该真正做到认真地去了解孩子犯错误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千万不要一棍子打死。沟通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的,如果孩子说了实话,家长却因为孩子犯了错而不相信孩子,孩子下次又怎么会再说实话?而你又如何能了解孩子的真实思想?更为重要的是,这样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自暴自弃,对教育孩子是极其不利的。

名人谈教育

劳动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间教育学,给我们开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这种源泉是书本教育理论所不知道的。我们深信,只有通过有汗水,有老茧和疲乏人的劳动,人的心灵才会变得敏感、温柔。通过劳动,人才具有用心灵去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

信任孩子才能让孩子才能学会信任

恐怕每个家长都会遇到这样的困惑,为什么我们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却得不到孩子的信任呢?

我一直把儿子视作骄傲,他今年10岁,我曾经拿了一份小学生问题调查表,其中有一道题是让孩子说出对家长和老师想说的话和建议。我把孩子叫过来,原以为他会很痛快地说出来,没想到,孩子却说:“反正你又做不到,说了也白说,我还是不说了”。

听到这个答案,我很惊讶,继续问:“你怎么知道我做不到?”孩子说:“我还不知道你?”说完就走了。从他的语气里,我听出来了,孩子根本就不相信我会理解他,采纳他的建议,我很失望。正巧没过了几天,孩子在看CCTV少儿节目,主持人月亮姐姐让孩子门大胆地说出对家长最不满意的10件事。孩子们提的第一条就是:家长言而无信,而且家长对孩子也不信任。儿子在跟前拍着我说:“你就是这样的人。”这两件事对我触动很大。我觉得真的应该好好反思了。

1.不要“哄”孩子。

相信没有家长是故意跟孩子说谎的,都会有自己的苦衷,可是在孩子的认知中,“哄”就是欺骗。要经常用正直和诚实的行为获得孩子的信任。对孩子的提问,包括像“死”、“性”等传统禁忌的话题,也应作诚实的回答。孩子喜欢问:“我是从哪里来的?”“我到医生那里打针会不会很痛?”对此都应做出准确的答复。

2.家长确实无法完成承诺或者误会了孩子要承认错误。

毕竟不能拿教育专家的水平来要求每一个父母,在抚养孩子时难免出现一些失误。如果能对孩子用慈爱讲理的态度来解决这些过失,那么他们就能够接受,不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直接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与孩子交谈,向孩子道歉。比如,父母因孩子违反了无关紧要的规矩而大声叫嚷,原因是他们自己疲劳过度、急躁和失去控制力。这就该向孩子诚恳地承认真实原因。你应该这样说:“我刚才对你吼叫是不对的,现在我知道你并没有做什么错事。是由于我感到疲倦情绪不佳才对你发脾气,请原谅,我对不起你!”父母坦白地、富有感情地承认错误,孩子会宽恕你,和你站在一边,对你更加亲密,更加信任。

3.父母的态度要一致,并且始终如一。

不要今天心情好了就把孩子宠上了天,明天心情不好就非打即骂。要天天用同一态度对待孩子。换句话说,不要经常改变你对他们热爱、高兴和欣赏的态度。对待孩子始终如一,是孩子对你信任的基础。

4.多关心孩子的精神世界。

和孩子成为朋友不是说放任他们不妥的行为。对孩子既要有严格的要求,又能理解、尊重、信任孩子。

(1)平时除了关心孩子的生活外,家长要多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要把孩子放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不要总认为孩子太小,什么事都不懂,任何事情都是由家长决定及包办代替。

(2)家长遇事要与孩子多商量、多沟通,真正让孩子感觉他是家庭中的重要一员。

(3)学习上也要尊重孩子,不要将自己的爱好、愿望强加给孩子。孩子从父母那里得到爱、尊重和理解,反过来也会尊敬、爱戴父母的。家长只有走进了孩子的心里,才能够真正的领会到孩子的真实想法,才不会用成人的思维定势去误解孩子。

名人谈教育

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

—斯宾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