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同孩子处好关系的100妙招
5857000000030

第30章 如此赞美孩子效果更好(2)

有的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总也不进步,没什么可赞美的,那是你没给孩子机会。要有耐心等待孩子发挥潜力。有些父母一时叫不动孩子做家务事,干脆自己做;嫌孩子不会买东西,索性自己出门;认定孩子念不好书,便帮他复习……久而久之,孩子生出惰性,心想反正父母一定会伸手援助,便乐得坐享其成,让自己的“天资”睡着了。所以,当父母埋怨孩子懒惰时,不妨扪心自问,是否自己对孩子缺少耐心,把孩子的表现机会“洗劫”一空了。

即使孩子所做的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好,只要他努力了,也该及时给予赞美。因为,即使是个天才,也需要有一个练习的机会来酝酿信心,而后越走越顺。如果只是一味地打击、批评,孩子会窘得抬不起头,再也不肯尝试。看看这个家长的故事,会给你很多启发。

又到了开家长会的时候,老师对她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三分钟都坐不了。”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写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然而她还是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你原来上课总是走神,现在能集中精力听讲了。别的家长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

第二年,又逢家长会,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9名。我怀疑他智力有些障碍,你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回到家里,看到诚惶诚恐的儿子,她又振作起精神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舒展开来。第二天上学,儿子比平时都要早。

转眼儿子就上了高中,在家长会上,老师告诉她说:“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中学有点危险。”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大学。”高中毕业后,儿子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你……”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那只信封上。

名人谈教育

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陶行知

表扬孩子时一定要充满诚意

赏识教育源于美国。适时地表扬和夸赞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塑造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但是夸奖孩子也有一定的原则章法,如果夸奖被滥用,不仅达不到鼓励孩子的目的,还可能让孩子变得骄纵和自大。要使夸奖真正能够打动孩子,应遵循这样几个原则:

1.表扬要具体。

父母不要笼统地说:我们孩子真好这样的话,要告诉孩子在哪些方面取得了进步,不能走过场一样泛泛地说:你做得不错,要继续努力。表扬得越具体,孩子就越清楚什么是好的行为。比如客人走了之后,妈妈可以对孩子说:“今天叔叔给你东西的时候你马上说谢谢了,真有礼貌。”孩子写完字后挑出几个写的比较好的对他说:“妈妈喜欢你写的这些字,每个都干干净净,没有出格。”孩子对于真诚的有内容的夸奖是来者不拒的,具体的表扬会让孩子明确知道自己哪里做得好,产生真正的满足感。

2.表扬孩子没有必要避开公开场合。

也许是受中国人自古以来的谦虚心理的影响,中国父母常常喜欢在人前夸别人的孩子,贬低自己的孩子,这是最损伤孩子自尊心的做法。想让孩子有自信,一定要在人前表扬他,诚心诚意地把孩子性格中的闪光点,行为上、习惯上让人欣赏的地方提出来。人前表扬,即使是很小的一点点小事,比如孩子很贴心,出门会帮妈妈拎东西,对强化孩子的良性行为的效果都极大。要注意的是,在公开场合表扬的一定是孩子性格与行为上好的地方,不是孩子取得的任何成绩或者荣誉,若是后者,性质就变了,成了炫耀。

3.物质奖励宜少不宜多。

有个心理学上的实验值得家长深思。心理学家挑选了一些喜欢绘画的孩子,将他们分为两组。老师对A组的孩子们许诺,“只要画得好,就给你们奖品”,而对B组的孩子们只是告诉他们“我想看看你们自己创作的画”。两个组的孩子们都画了画,但是心理学家通过暗中观察,可以看到A组的孩子们大多都是被动地画着什么,他们绘画的兴趣明显地被降低了,而B组的孩子们却都是兴致勃勃地在创作。最后检验画作,B组孩子的画充满了创意,平均水平明显高于A组。这个实验,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年龄组里都进行过,得到的结论完全一样。

再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家长告诉孩子期末考试考进前十名就给孩子买台电脑,那么孩子暂时会为了奖品冲冲刺,但是这种刺激会使孩子渐渐丧失了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属于釜底抽薪的行为。真正想让孩子学业上有长进,就得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的精神,让他们对探索未知世界、解决难题本身有兴趣才行。

名人谈教育

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陶行知

表扬孩子的每一点进步

同样的生存环境,为什么有的人成功而有的人失败,这是心态的积极与消极所致。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那么,就让我们去做那双善于捕捉孩子闪光点的眼睛,用放大的眼光去看孩子的优点,用缩小的眼光看孩子的缺点,让优点同化缺点,缺点转化为优点。让孩子能愉快的学习,乐观的生活。相信自己,也相信我们的孩子——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1.不要强调结果和无法改变的特质,而要强调在进步过程中付出的努力。

比如孩子取得了好成绩,夸奖孩子:“你真聪明!”是不合适的,应该夸孩子用心看书、很用功、考前做了充分准备。因为一个人聪明与否是天生的,孩子自己无法改变,而努力认真却是孩子可以通过自律做到的,表扬强化了他认真准备的行为,下一次他会再接再厉。

夸奖聪明等特质或天赋会助长孩子的自负心理,而不再去努力,甚至以卖弄聪明的方式来讨大人的喜欢,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自大浮躁,进而看不上不聪明的同学,而当遇到比自己更聪明的人时,又会产生自卑感。如果大人的着重点放在奖赏孩子认真努力的行动上,他会意识到好成绩是由踏踏实实的努力得来的。

2.多赞扬孩子的品质和具体的优点。

如果你夸一个女孩漂亮,她会将漂亮视作一种资本。夸她漂亮就不如说“你笑得真甜,你很有礼貌。”因为外表不是她能决定的,大人在意外表,会让孩子以为天生的漂亮是值得骄傲的资本,进而看不起长相平平甚至丑陋的孩子,会使孩子在观念上产生混淆,对她的成长不利。而微笑有礼貌这都是她能够通过努力做到的,外界的表扬强化她的礼貌行为,她就会成长为一个总是面带笑容的有礼貌的孩子。

比如一个孩子数学学得不好,父母要鼓励他下一次考及格,如果他真的及格了,父母要和孩子讨论的是成绩为什么提高了,从中找到他努力学习的痕迹进行表扬,对孩子付出的心血进行赞赏,不能单单去强调“及格了”这个结果。

3.不能为了赞扬孩子而给孩子设立过高的目标。

有了表扬,孩子就有进步的动力。父母尤其应该注意的是,给孩子设立的目标不能超出孩子的能力之外。每个孩子的能力都不尽相同,表扬能够让孩子做一件事更有热情更有兴趣更加努力,但是最终结果却不会超出他的能力之外,父母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如果你设立的目标孩子无论怎么努力都难以达到,最终会使孩子陷入沮丧和自我贬低之中,到最后破罐子破摔,管它什么表扬还是批评都不会管用了。

名人谈教育

如用几句话来表达家庭教育学的全部精华,那就是要使我们的孩子成为坚定的人,能严格要求自己。我在这里似乎有点夸张地说:若请他参加婚礼,即使那里所有的人都喝成醉鬼,他母亲相信自己的孩子会清醒着回家。

——苏霍姆林斯基

在理解孩子的基础上进行赞美

要赞美孩子就要了解孩子,无论有什么样的结果,都要对孩子的付出表示理解。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举止,喜好憎恶,在他与别人玩耍、交谈或在自己阅读、游戏时,可以察觉出他虽不爱弹琴却喜欢绘画,虽没有耐心却有创意,虽不善言辞却很热心,把这些蛛丝马迹记录下来,你就能归纳出孩子的性格趋向或者说擅长的一面,从而诱导启发他。

任何优点都要在行动中有所表现才能被大家看到,并且承认。创造机会了解孩子的性格趋向与喜好之后,别忘了给他机会多加练习。比如,家人生日时,鼓励每个人表演一个节目,每周一晚上轮流朗读短文并发表心得,让孩子把当天经历的有趣的事叙述一遍或记录下来……更重要的是,随时创造机会让孩子帮你的忙,只要是他力所能及的,如洗碗、拖地、收衣服等。这样越做越熟练,越有信心,孩子才不会退缩在自卑自闭的角落里。

1.不要让对孩子的期待变成孩子的压力,不要事先赞扬。

举个例子来说,考试前,很多父母都喜欢对孩子说:“我相信你,你肯定能考好,爸爸妈妈等着听你的好消息。”这样表面看似鼓励赞扬的话实际上会给孩子增加压力。经常听到某某考生临场发挥不好,都是孩子心理承受了太大压力所致。父母应该告诉孩子:考试就像平时做作业一样,要有平常心,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即可。

2.父母不要有“成者王侯败者贼”的思想,只要是孩子确实努力了,失败后也要鼓励。

很多父母对孩子难免有些“势利”,在孩子取得了成绩时给予表扬鼓励,失败了就批评责难。实际上当孩子失败的时候,更需要父母的支持和肯定,这是培养孩子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关键。

有个孩子从小就练习柔道,水平已经相当不错了。在参加一场很重要的柔道比赛时,他竭尽全力,可是还是在最后关头以微小差距输了。这时候,他爸爸没有露出丝毫失望之色,上来使劲搂住他说:“儿子,好样的!和对手拼到了最后一秒钟,我为你勇敢顽强的精神而自豪!”这个孩子因为爸爸的鼓励,在比赛场上变得越来越敢打敢拼,后来得了少年比赛的冠军。而最大的收获是他在做其他事情时也是充满了不畏失败、坚韧不拔的精神。

失败不等同于就该受到指责和惩罚,当然如果没有努力,另当别论。父母要鼓励孩子不害怕失败,不追求完美,敢于尝试直至成功。从失败中建立起来的成功会让孩子变得自信强大。研究显示,在竞赛中后来居上者一般比一路领先者更体现出一份自信来。

名人谈教育

一生的生活是否幸福、平安、吉祥,则要看他的处世为人是否道德无亏,能否作社会的表率。因此,修身的教育,也成为他的学校工作的主要部分。

——裴斯泰洛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