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同孩子处好关系的100妙招
5857000000009

第9章 尊重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孩子(1)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

1.孩子也有自尊心,让孩子听话的前提是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和个性。

很多父母缺乏耐心,对子女的不良行为烦躁不解、焦虑不安,主要是对子女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生理、心理变化缺乏了解。所以,即使按你自己的想法主观上十分关心子女,在客观上也只能经常挑起父母子女间无谓冲突。

2.尊重孩子的意见和选择。

不要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做主。要尊重孩子的意见并认真分析。把孩子当成有独立人格的人,就要尊重和听取他们的意见,不仅要听,还要分析,对的采纳,不对的也能及时了解他们的想法并加以纠正。尊重孩子的选择是孩子成才的一条重要规律。无数人成长的实践证明,只有尊重孩子的选择才能促进孩子的兴趣、爱好,发挥他的特点,使之成才。

郝雷的爸爸是一位开明的家长,他和儿子之间早就订下了一条原则,凡是郝雷学习生活上的事情,比如上何种兴趣班、报考哪所高中,爸爸的意见都是参考,最后决定权在郝雷这里。“其实孩子还是挺成熟的,知道目标要跟着现实逐步提高,他小学、初中都是普通学校,成绩并不突出,他的目光就放在其他高中,进入初二后尤其到了初三,成绩一路领先了,他就开始对杭二中有想法了。而我就是旁边的一个配角,退步时给他鼓鼓劲,进步时给他适当地‘泼点冷水’。”

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实际上是让孩子尽早拥有识别是非的能力,这对孩子的未来十分重要。因为选择是权利的体现。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来鼓励和引导其成长,尊重孩子的选择,要用自己的行动鼓励孩子勇敢面对困难,面对失败。在现实生活中,鼓励和引导孩子主动去选择,就要让孩子承担由自己选择所带来的喜悦和痛苦,只有提供充分的选择机会,孩子才有个性发展的空间。

3.尊重孩子的隐私权

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人格,同时也就有了拥有独立心灵空间的需求。要为孩子保留一点“小秘密”,包括过去和现在的“隐私”、“秘密”。当然,尊重并不是放纵,允许孩子有自己的隐私,并不是撒手不管。尊重孩子与家长适时引导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尊重孩子,在关键时刻和关键场合孩子才会把真心话向家长讲,得到及时的帮助,才能真正保护孩子。

因为怕孩子学坏,或者其他原因。一旦发现孩子有了隐私,许多做父母的总是千方百计地去侦察,如翻抽屉看日记、拆信件,甚至打骂训斥。殊不知这种做法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造成孩子沉重的精神压力,甚至产生敌意和反抗,采取全方位的信息封锁和防备措施,导致父母与孩子关系的恶化。

想要打开孩子的心灵世界,最好的办法就是主动以平等的态度与孩子多交谈,谈父母在与他同龄时的一些所思所想、成功和挫折,甚至谈一些当初的隐私,谈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和想法,倾听和征求孩子的意见和建议,使自己成为孩子可以信赖的朋友。一段时间后,孩子会愿意把自己心中的秘密告诉父母,这样才能了解和掌握孩子的隐私,给予必要的指点和教育。

同时,孩子是在学会长大,而不能让其他人代替他长大。要培养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获取有关孩子隐私的信息,即使有些越轨和不良因素,也不必大惊失色、殴打辱骂,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理想、事业、道德、人生观、价值观等问题,引导孩子自己悟出为人处世的真理,提高孩子按规范调整自己行为的能力。

名人谈教育

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苏霍姆林斯基

爱和尊重不能混为一谈

相信世上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然而毋庸置疑的是,伤害孩子最多的可能恰恰是家长。因为不够尊重孩子导致孩子和至亲产生隔阂的例子已经不在少数。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孩子也同样。一个孩子得到大人的尊重,长大后他也就会懂得该如何去尊重他人。孩子健全的个性是在自信和自尊的条件下培养起来的。所以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就像你不能在众人面前训斥同事一样,也不应在别人面前议论或羞辱自己的孩子,伤害孩子。

尊重孩子,要做到以下几点:

1.孩子不是被剥夺权利的犯人,要尊重孩子的基本权利。

快要小学毕业的佳佳,迎来了她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暑假,可是,这个暑假却让她感到痛苦。因为父母定了新家规:在家只能说英语,否则就要受罚。和客人交流也只能说英语,即使客人用汉语和她说话,她也必须用英语作答。除了这种家规,父母还给她定军事化的作息时间表,直到暑假结束。即便在生病时,也要严格执行,美其名曰磨炼孩子的意志力,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人在有选择时才会感到身心舒适,被强迫时对任何事情都会有逆反心理。“父母皆祸害”的网络讨论小组的出现,就是再直白不过的证明。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这没错。但所有的事,都必须适度,也就是掌握平衡。教育也同样,爱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否则,教育难有成效。每一个父母,都曾有过自己的童年,而最美好的童年回忆,还是那些能自由支配的时光。请父母——已经长大的孩子,别忘记这个常识。

2.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教育有不同的侧重点,要遵循孩子成长发展的自然规律。

每个父母不该重蹈揠苗助长的覆辙。教育家卢梭说过:“大自然希望孩子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孩子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就是说,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孩子。”其实,孩子们需要的是自然发展的时间表,父母应让他们逐个地、循序渐进地走完每一个发展阶段。

3.孩子总是要脱离父母监护的,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和自我意识。

很多父母不管什么事情总是包办代替,从而剥夺了孩子学习与锻炼的机会。当孩子什么也不会做或什么也做不好时,却又受到父母的指责与埋怨,这对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作为父母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独立意识的增强,通过各种方式以实际行动给予支持,如对孩子表示信任。自尊心是孩子做人的根本,不要以任何形式伤害它。

4.我的地盘听我的,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喜欢自闭,享尽荣华却反而感受不到快乐?为什么父母为了孩子省吃俭用,却得不到孩子的理解?原因就在于,现在的孩子受父母支配太多、指责太多,孩子自我激励能力很弱,创造能力和想像力的发展受到压制,好奇心也受到打击,他们很难发现自我价值。同时孩子们由于过早地承受太多的学习压力,从而早早地失去了童年的乐趣,没有正常孩子那样的欢乐,这将影响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其他各种能力的发展及心理发育。

5.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天使,像赞赏别人家的孩子一样鼓励自己的孩子。

孩子不可能都是千篇一律的,孩子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这并不奇怪。可有些父母总喜欢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比。当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强时,父母就沾沾自喜,反之就不停地数落、讽刺、挖苦孩子,这样很容易使孩子消沉、迷惘。你应该认真研究你的孩子,发现他们之间的差异,并且欣赏他们的特质。

当然,尊重孩子并不是一味地顺从孩子,而应追求尊重与约束的和谐统一。作为父母,要放下架子,把自己放在与孩子平等的位置上,努力寻求与孩子心理上的沟通与默契。爱孩子,尊重孩子,使他们从中感受到父母的爱和自身的价值,并由此学会尊重父母、尊重他人。

名人谈教育

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苏霍姆林斯基

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

就像四季的更迭,潮汐的涨落,大自然中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人类的成长也是一样,家庭教育也一定要循道而行。尊重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否则将被规律所惩罚。比如,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爱读书,这当然是基于好的出发点。然而也有很多父母在孩子读书的问题上并不十分尊重孩子的意愿,有的甚至采取粗暴干预的态度。有的父母认为孩子读童话太幼稚,不真实,读书就要读名著,读经典作品,或者把阅读当成提高写作水平的工具,忽略阅读对孩子全面发展、健全人格培养的作用。

教育孩子,让孩子接受知识,不该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只有遵循着孩子的成长规律进行教育,孩子心情才会愉悦,接受东西才能更快,将来才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齐齐今年9岁,是三年级的学生,成绩在班里一直是中上等。齐齐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所以对齐齐中上等的成绩很不满意。为了使齐齐成绩能够快些提高,父母没有顾及9岁这个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给他定了一个满满当当的学习计划,把他所有的时间都用于学习。为了让齐齐照着计划做,他的父母还轮流监督他学习。在这个学习计划执行一段时间后,齐齐的考试成绩不仅没有上去,反而下降了两名。

在少年阶段,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好的学习习惯更为重要。父母应该根据孩子各个成长阶段的特点,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向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让孩子学到该年龄段应该学会的东西,养成良好的习惯等,这些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是孩子将来成功的基石。

何时管教,怎样管教,何时放手,让其独立,都要在孩子的自身发展有这种需求的时候。因此,父母一定要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既不能因为疼爱孩子,怕孩子受伤,对孩子事事包办,限制孩子去做一切课外的事情,这样最终会导致孩子失去起码的生活能力,并且养成高高在上、目空一切、不服管教的习惯;也不能无视孩子的生理、心理发育特点,像上例中齐齐的父母那样对孩子要求过高,揠苗助长。这样时间长了,孩子不仅容易受挫,同时因为经常达不到父母的要求,还会形成自卑的心理。上面的两个极端都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教育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孩子的成长有规律,父母的教育方式应该随着孩子的成长特点进行相应改变,这样的教育方式孩子才易于接受,同时也会及时学到应该掌握的东西。建议家长一定要考虑到孩子发展的自身特点,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主要应注重以下几点:

1.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

很多父母对孩子总是有没完没了的要求。他们不顾孩子的年龄特点,向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这样孩子没有能力达到父母的标准,因此会产生自卑的心理,对学习也会渐渐失去信心,最终父母的期望也将落空。只有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给孩子设定合理的期望值,才会让孩子在轻松完成任务的同时增加自信,这是父母实现期望的正确道路。

2.循序渐进才是教育的好方法。

孩子慢慢长大,会有自己的想法,父母面对孩子不正确的认识,不能粗暴地处理,否则不仅不会使孩子改变想法,还会增长孩子的逆反心理。家长应该考虑到孩子的成长特点,给孩子充分的时间,让事实证明孩子的错误,使孩子循序渐进地接受正确的观点。

3.“揠苗助长”不可取。

人生的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父母首先要了解孩子的这些生理与心理特点,然后采取适合孩子特点的方法帮助孩子进步。不给孩子提出超过年龄特点的要求,不揠苗助长,孩子才会向着父母希望的方向发展。

4.不要让“兴趣班”变成“强化班”。

“兴趣班”顾名思义是为了加深孩子的兴趣才报的班,可很多家长却不顾孩子的感受,盲目替孩子做决定报辅导班。现在的孩子本身学习的任务就很重,如果父母不顾及孩子的年龄所具有的能力、孩子的学习压力,看别的孩子上兴趣班,也强迫自己的孩子去跟着学,这样不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对孩子提过高的要求,只有百害而无一利。

名人谈教育

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

尊重孩子的内心世界

孩子在少年阶段,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变。生理上在变,心理上也在变。这个时候,老师常常会发现个别学生难管教;许多家长也会抱怨孩子越来越任性。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心理状态来显示自己高明、非凡的行为,往往来自于逆反心理。如果不能及时加以引导和教育,很有可能出现青少年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的病态性格,更严重者可能出现犯罪心理。如何应对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如何引导他们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心理品质,家长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这个阶段,家长应该避免以下4种错误的教育方式:打骂、体罚。这种教育方法不但不能使孩子认识到错误,还会使孩子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从而愈发倔强、暴躁,甚至走向极端;哄骗、利诱。这样不利于孩子树立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目的性,不利于孩子健康价值观的养成;讽刺、挖苦。这会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失去学习的信心,对家长的教育产生反感;溺爱、迁就。这会使孩子娇生惯养、更加为所欲为。

1.哪怕是在犯错误的时候,孩子也需要支持,只有站在他的立场上了解问题,才更容易解决问题。

好多家长的困惑是拿孩子无能为力。比如,孩子死活不写作业,或者逃学。这时,家长好像遇到了天塌地陷的事一样,聚集所有的亲属一同去责怪孩子,孩子会有更大的压力,被所有的人不断地挑剔,孩子的心态会好吗?不妨听听他们的心声,说上一句“我愿意替你保密”或“我能理解你,我一定会帮助你”。

2.理解孩子自己独特的想法。

张女士在孩子高考前夕遇到了困难,她跟老师说:“我女儿今年高考,昨晚刚跟我吵了一架。她非要上师范类院校,将来当老师。可她成绩那么好,老师都说她是北大的苗子,做老师多屈才!”

“你问过孩子自己吗,她为什么想做老师?”老师问。

“也问过,可她说的理由也算不上理由啊。她说将来想过简单的生活。她喜欢读书,做老师正好能看不少书,同时每年还有几个月假期,可以到各地旅游。”张女士愤愤地说:“她这不是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吗?她完全可以做公务员、做CEO,做老师有什么出息!”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也许她的人生观不是这样的。做公务员、做CEO并非比做老师有出息,我建议你把自己调到孩子的频道,设身处地考虑一下孩子的感受,对她的感受作反应,而不是对她选择当老师的举动作反应。”吴老师说,让孩子跟你贴心,关键是看你的态度如何。孩子的想法下面藏着她的期待,你只有明白孩子的期待,孩子才会给你一个了解他内心渴望的机会,否则,你永远跟孩子中间隔着距离。

3.孩子是家庭中的一员,他需要平等的对待。要让家里的事,大人的事,和他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