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小斯宾塞画出来的第一张地图,我收下了它,并且对他说:“感谢你,我的亲爱的!”这张地图看起来是真的挺好的,不过如果要找到去某地的路线,我想我们还需要对它进行一些修改。之后,我将如何标明方向,如何表示一些重要的标志等,都教给了他。
也就是从那之后,我每当带着小斯宾塞去一个新的地方,我都会让他画出一张地图来。与此同时,我也会让他在地图旁边,针对这次“旅行”中的所见所闻制作一个简单的说明,并且写上一些有趣的事情。
就这样,随着我们去的地方越来越多,小斯宾塞的地图也画的是越来越好,而他的说明文字则更像是一篇非常美好的作文。
当小斯宾塞在12岁的时候,他的地图已经积攒了有厚厚的一大本了。而且在每张地图上面都记载着许多事情,比如自然的变化、工程的修建,甚至是一些个人的变化,这些地图可以说是充满了乐趣与记忆。通过画这些小地图,小斯宾塞的记忆力、描述能力、观察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在我看来,人类关于知识技能的学习,一种是通过继承前人的记忆来进行学习的,而另外一种则是通过自己去进行发现和描述来获得新知。
对于任何一个小孩而言,他们从小都会具备这样的两种天赋,只要我们能够用恰当的方法去帮助他们开发出来,那么相信孩子的学习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们知道,词汇的功能就是描述,而地图的功能也是描述。只不过地图明显要比词汇文字更具有直观性,也更加符合孩子们的思维特征。
除此之外,像这种画地图的游戏,还能够让孩子的空间感与方向感得到充分的培养与锻炼,更能够由此训练孩子独立面对外面世界的能力,有效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
地图游戏还有另外一个好处,我们可以发现孩子的一些独特之处。比如,有的孩子对于形象和细节的描述是非常清晰的,这就说明这个孩子有着很强的形象思维能力;而有的孩子能够很准确地标出方向,对于线路的走向也标示的非常明白,那么这就说明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很强。
不管怎么样,我设计出来的这种小地图游戏,是我作为教育小斯宾塞的教育工具之一,而且也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
用“数字跳房”学数学
教育是民族最伟大的生活原则,是一切社会制作黑暗的责任。当一个人的心中充满了黑暗,罪恶便在那里面滋长起来。有罪的并不是犯罪的人,而是那制造黑暗的人。
——雨果
在家庭当中,大部分的教具大多数都是根据孩子的特点来设计的,而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在游戏当中学会更多的东西,并且还不会感觉枯燥。
小斯宾塞对于数学反应是比较迟缓的,当时让我非常的苦恼,于是我不得不想一些办法,“发明”一些东西在这方面训练他,于是“数字跳房”就这样产生了。
把1~9和0这10个数字依次写在9宫格里面,我和小斯宾塞就在这个跳房里面开始玩游戏,第一阶段是从1到9的数字概念游戏,非常简单,数到几,就跳几步。不久之后,小斯宾塞对于数就有了一个基本的概念。
接下来,就是数的和、差、积、商的关系,当然也是在跳房里面玩的,花费了两个下午的时间就学会了。最后是九九乘法表。
小斯宾塞开始的时候总是记不住,也总是出错,于是我就在九宫格外面把数写出来,画在一个圆圈里,小斯宾塞只要是厌倦了,我们就会先停下里,之后他自己又去玩,经过多次练习,九九乘法就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头脑当中。
在有的时候,我也会非常感叹:人的教育,就好像是鸟儿训练小鸟。从教育的生物学特征来看,教育就是让一个小生命在身体和心智上不断得到完善,并且能够让他更加适应生活事务的过程。
猫和小猫的玩耍行为,鸟对羽毛新长成的小鸟的行为,这些其实都是在诱导小猫、小鸟锻炼其肢体、知觉和本能。
逐渐地,随着小斯宾塞年龄的不断增大,这些在他童年时期用过的教具便不再有用了,于是他自己又去寻找新的教具,比如光学方面的凸透镜和凹透镜等等。
作为父母,我们在给孩子买玩具的时候,千万不要总是抱着一种实用主义的想法,例如这个玩具是否对开发孩子的智力有帮助。其实,每个玩具对于孩子都是有意义的,只不过,意义可能并不一定全部体现在智力开发这一方面。
所以,父母则应该对玩具重新进行一次全面的认识,懂得各种玩具的功能和作用,有的父母可能觉得做到这一点比较困难的,但是只要能够和孩子一起玩,并从中引导他,时间久了,父母也能够成为一个玩具专家。
从此之后,父母为孩子挑选玩具的时候也就会变得更加具有经验和目的性,在引导孩子玩玩具的时候也变得更加得心应手。
有很多家长认为,价钱昂贵的玩具肯定都是好玩具,也一定能够更好地开发孩子的智力,而且买得越多,对孩子将来的发展越有帮助。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孩子对于玩具的选择与认识与我们成人是不同的,他们更多地是关注眼前的玩具到底能不能让自己产生兴趣,好不好玩。孩子才不会花费心思去考虑它到底价钱是多呢?因为这对于他们而言,并不是他们的事情。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现在也并不是说价格昂贵的不适合孩子,而是告诉家长在选购玩具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孩子的需要和喜好。一般情况下,与孩子生活密切,能够引起孩子产生愉悦感受并且造型简单的玩具,反而更容易吸引孩子。
在有的时候,可能孩子刚刚买了一个新玩具,还没有怎么玩就扔到了一边,或者是手里面拿着刚买的玩具,看见别的孩子手中有“稀罕物”,马上就上前强抢,把自己的新玩具抛在了脑后。
其实,任何一个孩子都是喜新厌旧的,这是因为孩子具有天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他们对于已经拥有的东西就不会爱惜,对那些没有玩过的、没见过的东西则会充满了好奇和向往,即使这样,也并不意味着父母一定要通过不停地更新玩具来满足孩子的要求。
面对这一问题,建议父母们可以参考以下三个方面:
(一)将已有的玩具分类
孩子玩玩具的时候,父母千万不要一下子拿出所有的玩具,可以先收起一部分,只留下一小部分。等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当孩子淡忘了,收起的玩具的时候,再拿出另外的一部分,这样才能让孩子对这些似曾相识的玩具重新获得一种新鲜感,从而有效提高了玩具的利用率。但是,随着孩子不断长大,我们还是应该逐渐添加新的玩具。
(二)自制玩具
我们可以利用家中的一些废料,也可以制作出很多好的玩具,不光如此,如果让孩子参与制作的过程,还能够让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交换玩具
父母应该鼓励孩子与其他孩子一起玩玩具,这样既能够给孩子带来新玩具的游戏乐趣,还可以发展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作为父母,我们千万不要把玩具定义的过于狭隘,其实,任何让孩子感兴趣的事物都可以成为玩具,或者是制作玩具的材料。
孩子的思维方式和大人其实是大相径庭的,只要某个东西能引起他的注意,调动起孩子的兴趣,那么对于孩子而言,这个东西就是他想要的玩具。如果孩子能够参与玩具的制作过程,那么即使这个玩具再不好看,它依旧还是孩子心目中不可替代的宝物。
现在很多父母,因为工作繁忙没有时间陪孩子一起玩耍,结果家长开始想到了玩具。为此,大人们煞费苦心地查阅大量育儿资料,开始向育儿专家虚心请教,从而为孩子们选择适合他们年龄段的各种玩具。
难道孩子们有了玩具的陪伴,真得就不再寂寞了呢?玩具是没有生命,没有感情的,它没有办法替代父母对孩子的爱。
当然,给孩子买玩具是没有错的,但是让玩具承担起原本应该是父母的责任的时候,父母千万不要贻误孩子的发展进程,甚至不要给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
因此,我建议父母们在选购玩具之前,应该先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这个玩具能够让孩子产生胜任感吗?
(2)这个玩具能不能给孩子带来对世界的欣喜感和好奇感?
(3)是否能增进孩子的创造力?
(4)这个玩具是否能让孩子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
(5)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就买吧。
歌声拉近了父母与孩子的距离
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培根
唱一首歌曲,内心的郁闷就能够随之而释放,大脑也会变得更加兴奋,肺部和腹部也能够得到很好地运动。
镇子上面的克鲁斯太太有一天来到我家中和我说起了这样的困惑:她每天不管多么劳累,都会抽出时间来监督孩子的学习,她的小女儿现在已经上小学五年级了,但是学习成就一直不理想。克鲁斯太太说:“也不能够说她不用功,她每次回到家之后手里总是拿着一本书。只要她出去玩一会,我就会把她找回来。”
我想了想说道:“她喜欢唱歌吗?你平时在家里唱歌吗?”
“她从来不唱歌,至少我没有听到过。我自己也不唱歌,都这把年纪了,还唱歌干什么呢?再说了,唱歌和孩子教育有什么关系吗?”
“因为孩子需要快乐。你年轻的时候喜欢唱歌,那是因为你是快乐的,现在的孩子还这么小,竟然不喜欢唱歌,这就说明她是不快乐的。你试试看,每天和孩子一起唱一首歌吧。”
到了后来,镇上有人告诉我:“克鲁斯太太唱歌了,她女儿也唱,真没有想到她们的歌声是那么的好听。”
当克鲁斯太太再一次来到我家中的时候,她明显要比之前精神了很多。她惊喜地告诉我:“斯宾塞先生,实在是太感谢您了。我女儿的学习成绩比上学期进步了很多,而且她歌唱得也不错。”
其实,这并不是什么灵丹妙药,只是唱歌总是会让人觉得自己和周围的人变得更加轻松一些、快活一些。
除此之外,与孩子们一起唱歌,还能够增加孩子对生活的信心,让孩子感到生活当中美好的东西其实很多,绝对不仅仅只是枯燥的学习、作业、成绩等等。
喜欢唱歌,这是人类的天性。我们的祖先就曾经在河流上唱歌,在森林中唱歌,在黑夜当中唱歌,甚至在白天劳作的时候唱歌。
我们不仅要让孩子放声歌唱,自己也要放声歌唱。唱一首歌,心中的郁闷就会随之释放,人也会变得更加精神,我不仅仅把这一点告诉别人,也经常和小斯宾塞在家里,或者是到野外去放声高歌。我发现小斯宾塞每次唱到动情的时候是那么的投入,而我也从中感受到了教育的轻松与快乐。
写作,让孩子变得更加快乐
缺乏智慧的灵魂是僵死的灵魂,若以学问来加以充实,它就能恢复生气,犹如雨水浇灌荒芜的土地一样。
——伊斯巴尔
写作,这是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完成的一项任务,还是他自己愿意去做的一件事情呢?这是每一个孩子与其父母、老师都面临的一个问题。
尽管每一个孩子都会按照父母、老师规定的题目,写出要求他们完成的作文,但是我认为,写作其实应该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也只有把写作变成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才能够真正培养他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让孩子自己选题目,写他想写的事情,这是我对小斯宾塞写作训练的一贯做法。其实,在刚开始的时候,我也曾经像许多父母那样为小斯宾塞出题,但是后来我却发现,我出的题目小斯宾塞并不感兴趣,有时甚至写不下去。
到了后来,我就尝试着让他自己去拟定题目,而且小斯宾塞也乐于如此。凡是他自己拟的题目,都是他熟悉的事情,比如《蜘蛛的网》、《德柏特家的狗》等。甚至有一天,他甚至写了一篇题为《与斯宾塞先生夜谈》的文章,把我和他在某个晚上讨论“耶稣受难时为什么不逃走”的问题写了进去。
这些题目,都要比我给他出的《祖国》、《如何做一名绅士》等题目相差甚远,但是他写出来的文章却是非常真实、生动而有趣的。
受到我们的影响,镇子上面的许多孩子也都开始喜欢上了自拟题目写作文,而且大家还写得是兴致勃勃。
直到有一天麻烦随之而来。史蒂文太太怒气冲冲地拿着她孩子的作文来找我,说:“伟大的教育家斯宾塞先生,难道这就是您教给孩子们写的作文吗?我的上帝啊!”我拿过作文本一看,发现作文的题目竟然是《我的上帝啊!》,文中写道:
史蒂文太太——我的妈妈,她总是说我不听话,好像一点儿也不喜欢我。有的时候,她的尖叫和恐吓让我感到绝望,以下是我记得最清楚的,她曾经对我说过的话:“你难道想挨打吗?”
我当然不想挨打,如果她问我是不是想要一只冰激凌或者下周不用去上课,我一定马上回答“是的”。但她却问我“你难道想挨打吗?”,而且还揪着我的耳朵——明摆着,问我是多余的,因为我根本不想被揪住耳朵。
“你再胡闹,我就剥了你的皮!”可是事实上,这句话要比我挨打更加厉害,因为我曾亲眼见到她把一只兔子的皮剥下来,我绝不会让她在我身上练习这种剥皮技巧。
“听着,这是我最后一次警告你!”其实,我明白,所谓“最后一次”,其实就是没完没了的,永远没有最后一次,而是将会有无数次。
“你以为你是谁?”每次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都会非常紧张,难道她不知道我是谁吗?难道我生下来的时候真的和别人的孩子抱错了吗?
“我天天劳动手都磨破了,还不都是为了你们。”其实,我早就和她说过,干活最好戴上手套。
“你认为钱是大风刮来的吗?”其实我真的希望是这样的,不然的话,她又会说:“你以为钱是从地里种出来的?”
“哦,我的上帝啊!”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就绝望了,难道上帝真的就是她吗?
我看完这篇作文,差点忍不住笑出来,客观地说,这篇作文写的真的很不错。虽然语言有点偏激,但是描写得很生动,还非常幽默。
我问史蒂文太太:“您觉得他写的真实吗?”“真实。但是,这也算作文吗?”史蒂文太太问。
其实我认为,这就是作文,是孩子自己的作文,我觉得很多父母看了这篇作文都会受到一些启发。
对于小斯宾塞的写作,我从来都是鼓励他写自己想写的事情,等他写完之后才会对他的语法以及某些修辞不当的地方加以指正,从来不会轻易去打扰小斯宾塞的写作兴趣。
父母要让写作变成孩子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让他写自己想写的话,而不是违心的话,这样孩子的写作能力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