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斯特娜夫人自然教育法
5866700000019

第19章 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品德教育(2)

经常将“我不行”挂在嘴边的孩子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我们应当为孩子灌输勇敢和积极进取的观念,要告诉他们伟大的人是如何面对生活困境咬紧牙关坚持奋斗的。

维尼从小就是个要强的孩子,即使只有四五岁,做事的时候也会要求尽量做到完美的境界,这是她和其他孩子明显不同的地方。通常来说,孩子们都比较贪玩,只要能独立完成某件事就已经很不错了,更别说主动要求将事情做到超出自己能力以外的范围。

可维尼却不是这样的,她不但会按照要求去认真完成每一件事情,而且,还会想办法将事情做得更好。维尼在沙堆上建造的荷兰山庄就让我感受到了她的坚韧与执着,她那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态度让我感到震惊。她那虚拟的荷兰村庄工程是很浩大的,上面有小桥、河流、山、风车、花园、奶牛、郁金香、形态各异的荷兰人,为了体现荷兰人服装的特色,我们又买又做,还弄了18条裙子,维尼做事一丝不苟,而且要求完美,所有的细节都尽力做得完美,执着地搭建了一个荷兰山庄。而我所做的事情就是不断地对她给予鼓励。

然而,这种坚韧的品质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后天的培养也很重要,孩子的这种品质在婴儿阶段就开始萌发,之后,父母会成为孩子的榜样,孩子会通过模仿父母来完善自身的行为。所以,父母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孩子,将自己勇敢的行为和坚韧的品质在无形当中灌输到孩子的意识里。训练孩子的坚韧与毅力是非常重要的,需要父母足够的耐心。

在教育维尼的过程中,我一直很有耐心,每个字母、每个单词到每个游戏都要重复几十遍。孩子在刚刚学会走路的时候是不可能立刻学会奔跑的,刚刚学会识谱的孩子也不可能弹出动听的乐曲,一切都需要坚韧的心才能收获成果。

维尼非常喜欢户外活动,比如体育运动或游戏,所以,维尼的身体非常健康。我经常鼓励孩子们参加各种体育运动,能够让孩子更加勇敢。维尼喜欢阅读一些故事,并且从这些故事中学到勇敢的精神。每当书中或电影中的人物表现得很勇敢的时候,我就表现出敬佩和赞美,让她感觉到这种品质是备受推崇的。维尼经常演讲或表演,但不会表现出怯场或产生害怕的心理,我会及时地对她所表现出的勇敢给予鼓励。

在安全范围内鼓励孩子

如果父母在遇到困难或危险的时候表现得很害怕,那么培养出的孩子也会比较怯懦,很难具有勇敢的精神。父母要为孩子划出安全底线,让孩子在安全范围内勇于尝试,只要孩子遵守一定的安全规则,不逾越安全底线,通常情况下就是安全的。

如果父母只为求得保险而对孩子加倍保护,孩子就会缺乏勇气。不要过分地溺爱孩子,会让孩子觉得很茫然,面对事情觉得举手无措;在孩子受到伤害的时候应该给予安慰,但是不能过分地安慰,会让孩子失去再次尝试的勇气。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及时地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并且鼓励孩子继续努力、继续尝试。

还有一些父母,为了制约孩子,会给他们灌输一些恐怖故事、诸如神的惩罚,经常用恐怖故事来吓唬孩子会让孩子变得更加胆小,会导致他们成为胆小怕事、逃避责任的人,这并不是教育的目的。我们的教育应当让孩子成为坚强、健康、快乐的人,而恐怖故事不能达到这个效果,孩子们也并不会在恐怖故事的熏陶下变得更听话。

责任心:让孩子为自己所做的事负责

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炼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识而进入更高的境界。

——林肯

在早期教育中,很父母只注重培养孩子的智力和某种技能,而忽略了像责任心等重要品质的培养。

让孩子担当“助手”角色,增强孩子的责任感

为了让维尼从小形成责任感,不管是在家中还是与别的小朋友一起时,我都会有意识地让她充当一些有意义的角色,让她觉得自己的行为对其他小伙伴来说是有一定影响的,同时也增强了她的自信心。

有一年复活节,很多朋友来家里做客,每个人进进出出、忙忙碌碌为宴会做准备。维尼也在厨房和客厅之间穿梭,想要帮忙,但是大人们都有自己的思维习惯,认为孩子不应该做什么,只会添乱,维尼只好闷闷不乐地坐在楼梯上发呆。看到维尼这样,我便叫她到厨房来帮忙,维尼就负责烤蛋糕,具体工作就是将厨师调好的面包推进烤炉,等面包烤好了及时地通知厨师取出蛋糕,再进行新一轮的蛋糕烘焙工作。虽然工作很简单,但是维尼非常负责,也很开心。后来,我又让她负责摆鲜花、摆餐具,她干的都很不错。

让孩子承担一定的责任就是培养孩子责任心最好的方法。在很多事情上,我都会让维尼充当我的助手,帮我做一些她能做到的事情,进而锻炼她的责任感,我会给她分配一些和她年龄相当的任务,比如打扫卫生、浇花等,维尼都会很有责任心地完成。

在自然教育学校里,维尼也会承担一些工作,她会主动编写一些歌谣给其他的孩子,也会帮助其他小朋友寻找问题的答案,或是教他们一些外语。这些任务都让维尼感受到了自己的责任所在。维尼在担当“助手”这个角色的过程当中,逐渐成为了一个独立而充满责任心的孩子。

家对于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要从家入手,让孩子担当家中的小助手,放开孩子的双手,给孩子权利,让孩子做主,让孩子能体会到对家中的责任感。当我生病的时候,维尼就会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而且每天都满怀信心地工作。家中的很多事情我们都会让维尼参与,听取她的一些建议,对于她所提出来的好的建议和想法我们都会积极地采纳并予以表扬和鼓励。

和孩子一起做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影响是很大的,为了培养维尼的良好品德,我必须处理好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做好榜样的工作,所有的事情我都会谨慎处理,和维尼一起努力

如果我要求自己在某天完成多少量的文字工作,就会为我所宣布的最后期限负责,不管出现了什么情况,都不会为自己找借口,也不会破坏自己的承诺,而是尽力地去完成,维尼也会对自己所履行的承诺负责。

在培养孩子责任心的问题上,我始终坚持两个原则,一是无论发生了什么,我都不会去强求孩子,而是让孩子主动承担责任,自己做出承诺;二是我会尽力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以身作则。如果父母不以身作则,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做着做那,孩子是很难做好的。虽然我从来没有强迫过维尼做什么,但是我的言行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维尼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独立自主的意识和很强的责任心。

让孩子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就要让孩子勇敢地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管犯的是什么错,也应具备承担责任的能力,要勇于面对,不能让他逃避责任或推卸责任。在培养维尼责任心的过程中,我会让她知道,无论她年龄多小,都应该为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

有一次,维尼将自己喜爱的布娃娃丢在了草坪上,跑到别处玩了。有一只狗将布娃娃叼走撕坏了。维尼拿着坏掉的布娃娃哭着找到我,希望得到我的同情。我将她揽入怀中,等到她的情绪平静后,我告诉她,布娃娃是她自己丢的,将自己喜欢的布娃娃丢在草坪上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我给她做了个比喻,画了一幅画,画中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不小心被妈妈丢到了一个有狮子和老虎的地方。通过这种方式,维尼明白了,一切后果都是因为她自己缺乏责任心造成的。

英国的父母基本上都是爱孩子的典范。虽然他们对孩子的爱表现在方方面面,但是他们绝对不会溺爱孩子。

一个英国的母亲为自己的小女儿买了一只会学猫和狗叫的小闹钟。女孩的探索欲望很强,她想要弄明白闹钟里面的秘密,就将闹钟拆开了,但是不能组装回原来的样子,急的大哭。这时候,妈妈走过来,平静地对女孩说:“是你将闹钟弄坏的,可以自己把它修好,如果需要帮忙,可以找妈妈。”女孩真的就动手修起闹钟来。虽然她没有将闹钟修好,但是在这个修闹钟的过程中她得到了很多的体验和锻炼,同时明白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平时在家里,我和女儿会进行平等的交流,其实,这也是培养她责任心的一种表现,在这个过程中我会用心倾听她的感受、心声,也会向她谈及一些自己的喜怒哀乐。我们应当允许孩子犯错误,但我不能允许孩子推卸责任,更不能帮着孩子找逃避责任的理由。

如果维尼犯了错误,只要她勇于承认,我就会原谅她,而且还会对她的勇于负责的精神给予赞扬。孩子每次犯错误都勇于承担责任会让她进一步自我完善,也会让孩子更成熟一点。

在对维尼的教育过程中,我从来没有打过她,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是不能使用棍棒的。我会尝试着让孩子知道,做错了事情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就像成年人违背了法律要接受制裁一样。

礼仪:礼仪是美好心灵的外在表现

礼仪是在他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一层藻饰,使它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

——洛克

良好的举止是美好心灵的外部提醒,那些行为粗野的人往往也是无知或思想邪恶、精神紧张的体现者。切斯特·菲尔伯爵认为:“举止教育至少应占儿童教育的一半,而且举止不止所谓的礼貌和简单的规矩,也应该包含习惯的训练,如诚实、毅力、勤奋和自尊。”良好的礼仪,还需要美好的内在精神的支持。

礼仪教育能让孩子的生活更加融洽

通过对孩子的礼仪教育能够让孩子懂得生活中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从进餐礼仪、仪表仪态、行走礼仪、交往礼仪等各个方面对我们的孩子进行礼仪教育。在教育维尼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她,让她学会了谦让、谦逊的品质,使得维尼在生活中、游戏中都非常受欢迎。孩子应该懂得如何称呼别人、问候他人,也应该懂得用什么样的方式能够更礼貌地和别人进行交谈。懂得这些礼仪才能与人相处的更加融洽,不至于受到他人的嘲笑。

礼仪对于孩子的道德教育是有帮助的

通过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能够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团结友爱,礼貌待人,也会规范孩子的言行举止,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自律能力会提高;在孩子谦让其他小朋友的时候,他那谦让的品质就会日渐增强;在孩子帮助其他人、为他人的利益着想时,他那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就会体现出来;当孩子吃饭严格要求自己的吃饭的速度和吃饭礼仪时,他的自制力又提升了一大截……孩子在幼儿阶段,个性和品性都处于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于人格的塑造会有很大的影响,对于孩子将来的发展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礼仪教育能让孩子登上大雅之堂

如果孩子受过良好的礼仪教育,那么在一些正式的场合上就不会怯场,会表现得大方得体,说话、举止都能够吸引别人的目光。而如果一个孩子没有接受过任何礼仪教育或仅仅接受了一点礼仪教育,在比较正规的场合中很可能会面红耳赤、结结巴巴,不知道该说什么话,也不知道怎么和别人打招呼,甚至不知道怎么去吃食物。

对孩子的礼仪教育势在必行

对孩子进行的礼仪教育要有目的、有计划,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地利于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个大环境,根据孩子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礼仪教育。

首先要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对孩子进行礼仪的教育,比如举止、表情、服饰等,还要注意公共场合的礼仪、个人礼仪、待人接客的礼仪、餐桌礼仪、文明交往礼仪等,要让孩子用礼貌的语言与人进行沟通。

角色扮演是非常好的教授孩子们礼仪的方法,孩子们都喜欢这种游戏,通过扮演故事书中的公主来学习公主的礼仪,通过扮演王子来学习王子的礼仪等,通过角色扮演,能够让孩子很容易体会到人物的情感,并且从中学习到一些经验。

孩子们还会通过玩买卖游戏来进行沟通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要用文明的语言礼貌的举止,在这个过程中锻炼的了孩子的品行、素质和礼仪。

在学校的教育中,老师要教导孩子如果跟别的小朋友借东西要说“谢谢”,小朋友之间见面时要互相问候等。

如果孩子从小就彬彬有礼,那么长大之后,他就会厌恶那些粗俗、没有礼貌的言行;而如果孩子在小的时候没能形成良好的礼仪,长大之后那些不礼貌的行为就很难改变了。

有时候,孩子不讲礼仪是有原因的

有时候,孩子没有注重礼仪可能是由于在交际上存在担忧的心理,并不是真的不在乎礼仪,无视礼仪。在这一点上,父母要包容孩子,帮助孩子排除心理障碍,让孩子明白尊重他人和尊重自己同样重要。

有一次,我带着维尼去散步,路上遇到了三个小姑娘,她们是穷人家的孩子,穿着很破烂,但却很快乐。三个小孩像维尼打招呼,并称她为“漂亮的姑娘”,但是维尼就像没听见,什么也没说。我的维尼一向很礼貌,今天为什么会这样啊,于是我就问她为什么不回应三个女孩,并且告诉她这样很失礼。可是维尼却解释说她们想要捉弄她,如果她回应她们就会嘲笑她说维尼自以为漂亮,实际不过是个丑小鸭。原来是这样,维尼在心里树立了假敌,不敢去亲近朋友。于是我告诉她,那些孩子很善良,是你的朋友,不会取笑你的,去和她们说“你好”吧。

自尊:自尊的孩子才能被尊重

如果不去加强并开发儿童的个人自尊感,就不能形成他的道德面貌。……教育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

——苏霍姆林斯基

自尊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了自尊心,道德底线就会被击破,人类的道德品质也就不存在了。

孩子的心灵是敏锐、脆弱的,不要经常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指责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不如人家的孩子,这样做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父母要呵护孩子的自尊、理解孩子,孩子才能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自尊,才能有自信。如果总是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一味地去批评、指责他,就会损害他的自尊心,孩子就会自卑、怯懦、紧张,甚至会出现憎恨、敌对的心理。所以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就是在保护孩子。

有太多的方法会导致孩子丧失自尊心,但是重建自尊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父母要选择正确的方法、端正自己的态度来对孩子进行教育。

对孩子要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