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诡事怪谈
587400000152

第152章 鬼话四:大破金祖陵(1)

说起盗墓,大多人想到的都是众多盗墓小说里提到的“摸金校尉”,其实别以为盗墓都是盗墓贼干的勾当,从中国盗墓史上来看,大规模的盗墓掘陵者都是当官的或者是当兵的。这两种人因为身份和背景的关系,干得都是大手笔,而民间的那些倒斗艺人反而干不大,破坏有限。

从项羽掘秦始皇嬴政陵开始,然后曹操在军中设“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将汉文帝小儿子刘武的芒砀山王墓洗劫一空,直到五代时期对唐朝帝陵的大规模破坏,这些惊天动地的大事件都是有权者才干得出来的,他们才是最可怕的。

由于刑律的束缚,在明朝时期的盗墓活动相比其它时期不算猖狂。除了朱翊钧当皇帝的万历年间,宦官陈奉在湖北境内悉发坟冢外,大规模的盗墓行为不多见。所以,有人认为,明朝是中国盗墓史上的平静期,实际上可不是。明末时,东北的后金日渐崛起,让大明朝坐卧不安,明熹宗朱由校实在没办法了,又把老祖宗的那一套搬了出来,瞄准了女真人的金国帝王陵,挖陵掘墓,打算泄后金国王气,挖断大清龙脉,被称为“天启掘陵”秘闻。

说起金国帝王陵,这是灭北宋的完颜阿骨打建立的金国政权。同为女真人政权,说起来算是努尔哈赤的老祖宗了。在公元1115年完颜阿骨打在会宁称帝,史称金太祖。到公元1234年在蒙古和南宋联合进攻下灭亡,金国共传九帝,经历120年。但就是这只统治是半个中国的“百年王朝”,其所营建的帝王陵在中国古代皇室陵寑文化中,却占有颇为辉煌的一页,特别是陵寑的风水格局,堪称经典。

据说,朱元璋在营建南京孝陵前,曾派了智谋和尚、策划燕王朱棣篡位的姚广孝等人前去考察。因为明之前的元朝是“秘葬制”,没有帝王陵的规制可作参照,金帝王陵就成了很好的范本。金国帝王陵在北京市房山区大房山系的九龙山内。、

有名有号的陵寑共有17座。九龙山布列九条山梁,似龙奔腾而下,故称九龙山。金朝的帝王陵本来已选在黑龙江那边,是海陵王完颜亮,千里迢迢给迁移过来的,这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帝王陵“迁坟运动”。据说,当年海陵王到九龙山一代狩猎,到山下的大红谷时发现了一头鹿,就跟着追,但追着追着鹿却不见,闪现在眼前的是一座发金光的寺庙。海陵王觉得奇怪便追进了寺院,但更奇怪的一幕又出现了,晃晃惚惚间,海陵王看到金太祖、金太宗等几位逝去的先祖竟然坐在香案上。后来得知,此寺叫龙城寺,正好位于九龙山的中峰,“龙头”上。海陵王诧异之余觉得这是祖宗显灵,是大金国都城迁出阿城,定都燕京(北京),盘定中原的吉祥征兆。

就这样,远在黑龙江的祖陵,于1155年随都城一并迁到了燕京,中心陵址就择在显灵之处的九龙山龙城寺。但从《大金国志校证》、《金虏图经•山陵》等史书记载来看,金帝王陵的择址不是这么简单,“虏人都上京,本无山陵。祖宗以来,止卜葬于护国林之东,仪制极草创。迨亮徙燕,始有置陵意,遂禽司天台卜地于燕山之四周。”从中可以看出,是海陵王在贞元元年(公元1153年)迁都燕京,命令堪舆师找了一年后,才找到龙城寺所在的这块风水宝地的。所谓海陵王看到金太祖坐在香案上,应该是后世的附会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