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家家都有优等生:38位状元家长的教子经
5884400000002

第2章 教育,家长各有各方法(2)

要时刻对自己充满自信

有时孩子会因为一些小困难对学习产生消极甚至压抑情绪,家长若不及时关注引导,孩子可能会导致偏科厌学。所以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建立在学习上的自信。吴杰行在学习上还是很自信的。这一点在他小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来了,一到考试时,他就告诉我们,他一定能够考全班第一,一定能考一百分,非常自信。事实也证明了孩子的实力。后来我发现,他考前还会写一些话勉励自己,比如“我一定能够考好”。孩子这么做,一方面是自信,另一方面也是不断地自我激励。

高三下学期,清华大学来自主招生,吴杰行放弃了清华大学向他抛出的橄榄枝,决定参加全国高考。毕竟是个孩子,在决定放弃的时候,他也是眼泪汪汪的。这件事是他自己决定的,我们没有参与。从那以后,他就不断地告诉自己一定能够考好,还相信自己能考第一名。学校的领导和老师担心他压力大,给他做了一些思想工作,在这之后的日子里,总能看见他在纸上写着:我一定能考进北大。

不论是家里人,还是学校领导和老师,都对他期望很高,也相信他的能力。从我们家长的角度来说,这时候除了全力支持孩子外,就不要给孩子增添任何压力了。

好的兴趣,就是好的学习习惯

——湖北省文科状元康静家长的教子经

好的兴趣,就是好的学习习惯

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实际上是没有什么完全通用的方法的,因为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有的孩子比较文静,有的比较爱动;有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强,有的比较弱。所以,每个孩子的特点不一样,对孩子的教育也就不一样。

首先,家长要了解自己孩子的特点,然后总结出规律。像康静这孩子,从小她就比较积极活泼,对什么事情都比较专注。

记得在康静4岁那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带她参加了某商场举办的少儿穿衣比赛,最终她获得了第一名,当时孩子那自豪的眼神一下子就触动了我。我就想,这样的比赛就能让孩子如此有成就感,那么其他活动呢?在这之后,我就有意识地带她参加了很多社会活动,包括一些比赛,慢慢地孩子长了见识,也锻炼了胆量,增强了自信。

有时候,父母还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爱好。比方说,康静是从5岁开始学习电子琴的,这并不是我们一相情愿的要求,而是她自愿的。有一次她参加一个弹唱比赛,看到别的小朋友在弹琴,她就坚持要学。学琴的过程是比较艰苦的,这不仅要靠孩子的天分,更需要家长的耐心教导和不断鼓励。

康静弹到八级的时候,难度加大了,她对弹琴产生了厌倦的情绪。这时候我们就不断鼓励她克服困难,勇往直前。这也算是培养她的恒心,做事不要半途而废吧。

我们很注重对孩子的全面培养。具体来说,从孩子小时起就注重对其良好习惯的培养,孩子长大后,我们又能以小见大地引导孩子多思考,注重对其思维深度的培养。另外,我们还积极引导孩子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就说她学琴这事。首先是她自己要求学的,所以从开始学琴那天起,无论风雨,无论寒暑,我都没让她缺过课。这样做并不是一定要让孩子在这方面有所成就,而是促使孩子养成好的习惯。我要让孩子知道,当她决定做一件事情后,就不能半途而废。有了这样的恒心和毅力,以后不论她学习什么,都能坚持到底并且学有所成。

康静在学琴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对待事物的一些看法。比如时间观念:按时上课;学习观念:不断刻苦练习,才能有好的成果。同时,在学琴时不断地克服困难,还增强了孩子的勇气和信心,对孩子的心理素质也是一种锻炼。康静在学习时,不管环境多吵,她都能静下心,一心一意,学得很认真。这得益于平时她练钢琴的那种专注和恒心。弹琴本身是一种艺术活动,这种艺术修养对孩子的身心调整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所以,不要觉得培养孩子的兴趣是在浪费孩子的时间,会影响他们的学习,要知道培养一个好的兴趣,就是在帮助孩子养成一种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关爱孩子要讲究方法

每个家长都是很疼爱自己孩子的,但是疼爱也要讲究方式方法。要把这种疼爱贯穿到对孩子的整个教育中,让他要有责任心,对亲人、对社会要有爱心,这都有赖于家长的努力。

家长要跟孩子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做到相互沟通、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请不要把你的意志强加给他,这样孩子不但不容易接受,还会排斥家长。有时表面上孩子可能接受了你的意见,其实他内心却在抗拒,这种情形多了,往往会物极必反。比方说康静,从小她就比较优秀,小的时候,就是班长、少先队、大队长、武昌区的总队长,最后到武汉市的总队长。而且参加的活动也很多,还是《中国少年报》的小记者。到了初高中,又担任校内外的节目主持人。有时候在活动中遇到困难,她也会气馁,甚至打退堂鼓。这时候作为家长,我们不能一味地责备孩子,给孩子泼冷水,这样孩子更会选择放弃,久而久之,不管遇见什么事都不敢面对,只会逃避。所以我们要试图理解孩子,鼓励她,我们会对她讲:你只要尽力了,就已经做得很好了,你是最棒的。

作为家长,要允许孩子犯错误。我们不能因为孩子的错误就一味地责怪他,重要的是要让他正视自己的错误,并最终改正错误。

家长也要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如果我们家长平时不读书、不看报,而要求孩子去学习;或者我们自己去打牌、去娱乐,却要求孩子不能上网、不能到外面玩,把他关在家里学习,这样孩子不但不会安心学习,心里还会产生不平衡,严重的可能会厌学。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父母,对孩子要言传身教,父母是他能见到的最直接的榜样,如果父母自己做不好,就没有资格去教育孩子。所以作为家长,我们要以身作则,尽量地给孩子创造好的家庭氛围和人文环境。

怎么面对高考

高考是人生的一道关口,怎么来面对高考呢?对于我们家长来说,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孩子能够平稳地考过这两天,我觉得除了他个人的努力和自身的调节外,家长怎么做也是很重要的,做家长的考前千万不要给孩子任何压力。但具体怎么做呢?

第一,要淡化高考意识。考试前,不要和孩子谈论高考的事情。只要孩子不提,我们就不要谈。

平时我经常抽空去学校看康静,但到了临考时,孩子进入了复习阶段,我基本上不怎么去打扰她。周末她回到家里,我们也不谈论高考,更多的是关注孩子生活上好不好、思想上有没有什么负担。如果她谈起高考的事情,我们就会对她说,高考其实很简单的,就是换个地方,换一张卷子,跟平常的考试一样。有时候她会说,这怎么会是平常的考试,这是很重要的考试。这时候我们会说:你觉得重要到什么程度?有重要到你死我活吗?没有吧?这样一说,她还是能够接受的。我们平时也经常适度地引导她,让她明白:人生的路有很多,考不上北大,就考武大;考不上武大,就考武汉科大。是金子,在哪儿都可以发光。就这样一点一点地帮她减轻压力,尽量消除她紧张焦虑的情绪。总的来讲,通过谈心,淡化高考的严重性,对孩子还是有作用的。至少临考这段时间里,康静的复习就很有规律,没有显示出一点紧张。

第二,要避免过分的关心。考试之前,有些家长会在学校附近租房子陪读,或者在家里陪孩子一起看书。这么做其实意义不大,反而对孩子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压力,因为你过分地对他关心,使他把这个事情严重化,他就会考虑得失与利弊,产生更多的思想包袱。

孩子只要努力了就好

——山东省文科状元林小杰家长的教子经

给孩子提供宽松的环境

孩子有好的学习成绩,是很多原因一起作用的结果。

家庭教育很关键。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这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父母在对小孩的教育上其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打好这个基础,从孩子小的时候起,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制能力,培养他对学习的兴趣。在家里,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林小杰小的时候,家里连电视机都没有,只有个收音机。我们就利用这个收音机来增长孩子的知识,给孩子多听些故事、少儿节目什么的,一方面是扩大孩子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加强孩子求知的欲望。后来家里条件好了,就买了录音机,尽可能地给孩子提供好的学习条件。

我们文化程度有限,工作也忙,在孩子的学习上,不能给他提供什么辅导,也没有要求孩子一定要学出个所以然来,我们不会紧盯孩子,也不会在学习上强迫他。再者,孩子都会有自己的喜好,天性爱玩。我们会给林小杰一定的个人空间,不论是在平时还是在假期,这孩子都能很好地协调自己的时间,不用别人督促和提醒,自制力很强。这一点,让我们很省心。即使是他高考那几天,我们也只是鼓励鼓励他,然后该忙什么忙什么。

我不提倡强制孩子学习,强制学没什么好处,到时候孩子不但对你有抵触,对学习也会有抵触。对于林小杰的学习,我们一贯的态度就是:只要孩子努力了就行,只要将来他自己不后悔就可以。当然,孩子每次取得好成绩时,我们会适当地提醒他不要骄傲。孩子要是考得不好,心里难过时,我们也会安慰他,告诉他下次继续努力。

上初中和高中的时候,由于林小杰住校,我们和孩子的接触就变得很少了。对孩子的了解,多是学习上的事情。直到他高三时又在家里住,才开始接触多一点,这时候我们经常会和孩子说说话、聊聊天,更多关注孩子的情绪问题:当孩子失意的时候,给他支持;当孩子失败的时候,告诉他不能放弃。

尽力高考

家长们为了孩子忙忙碌碌,好像很辛苦,但比较而言,最辛苦的还是学生,特别是备战高考的学生。所以作为家长,要在生活方面多注意照顾孩子,尤其关注孩子的作息时间,保证他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养好精神迎接高考。

临近高考的时候,千万不要给孩子压力,尽量让孩子放轻松。有时候我会有意识地给林小杰减压。我会对他讲:你正常发挥,尽到心、尽到力就行了。现在你这个年龄段上学的孩子,基本上都有大学可上,就是你没有考上名牌大学,只要你有能力,以后一样有出息。关键在于你自己尽力做到最好。在这一点上,我感觉我们是开明的,只要孩子正常发挥,始终在努力,懂得人生需要拼搏,就行了。

家长寄语

高考成绩公布后,林小杰考的分数挺高的。我对孩子说:考了高分,可以高兴,但不要张扬。因为你现在的这个成绩,仅仅是初级教育阶段的一个结果,没有什么可骄傲自满的。以后在高等教育的这个过程中,还得更加努力,比以前要更刻苦。等你完成大学的学业时,还有这样优秀的成绩,才算是真正的学有所成。

孩子的培养要顺其自然

——黑龙江省理科状元程相源家长的教子经

当我们知道孩子的高考成绩时,感到很意外。当初就是告诉孩子,一定要好好学习,只要能够考上清华、北大就行了,至于第几名,是无所谓的事情。

怎样对待孩子的课外兴趣

在对孩子的培养上,我的态度是顺其自然。

在学习上,重点是在孩子的学习方法上下工夫,在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上下工夫。其实中小学阶段,不在于学多少知识,主要还是能力的培养,这对今后的学习和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

作为家长,我认为,孩子天性爱玩,不要给孩子报太多的班,把孩子从小就搞得很累。有些家长,孩子刚刚会说话,就把钢琴给买回来了,这一点我是不太赞成的。我和程相源她妈妈都认为,不管我们条件如何,在培养孩子兴趣爱好的问题上,首先要看孩子有没有兴趣学,而不能把我们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孩子喜欢,就让她学;不喜欢,就不强迫。我们家程相源从小就非常喜欢唱歌,所以在她上小学的时候,我们给她报了电子琴班,上了一阵子,发现孩子真的是很喜欢,这才给她买了一架琴。孩子平时也很喜欢画画,我们就给她买了很多美术用品。我们并不是想让孩子将来一定要成为什么家,顺其自然就好。只要是孩子自己选择的、自己钟爱的,我们就尽量给她创造条件。孩子开开心心,健康成长,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了。

孩子在中小学时,应该以学习知识为主。所以,在对程相源课外兴趣的培养上,也不会提出很高的要求,不会说非要争得比赛名次或将来有所成就。我们的想法很简单:这些东西稍微懂点就行,别人弹得好坏你能听出来,给你个简谱你能看得懂,当做业余爱好,不一定要作为专业。有的孩子报了很多的艺术班,这样每天需要花大量时间练习,肯定会影响正常文化课的学力。但是一个孩子如果只会学习,其他什么也不会的话,生活也会很枯燥,缺乏活力。这两种情况都有点极端了。在程相源身上,如果说非要培养什么,那就是开拓她的思维。总的来说程相源还是很让我们省心的,她不会因为自己的兴趣爱好而耽误学习,所有的文化课一次都没补习过,也从没参加过什么学科的辅导班。

很多家长在培养孩子特长上,也是想通过这些兴趣激发孩子在学习上的潜力。其实只要学习跟上了,孩子做什么、学什么不必过分干涉。

有缺点并不可怕

和别的孩子比起来,我这孩子的特点,就是好学,有上进心,学习上比较用功,同时兴趣也很广泛。一般她见到什么就想学什么,学什么就会什么。记得有一年,她妈妈领她上街,她看到人家在卖手工做的风铃,觉得很漂亮,于是就买了些材料,回家自己做了一大堆,都做得挺好的。

不过这孩子也有缺点,最让人头疼的就是爱睡懒觉,几乎天天如此。晚上,不管学到多晚她都能坚持,但到了早晨却总是不能按时起床。别的孩子这时候一般都在锻炼身体或者晨读了,她可没有这个习惯。所以她迟到的时候就特别多,为此也没少挨老师批评。开始这孩子想不通,觉得她迟到跟别人没关系,又没耽误自己什么,也没耽误老师什么,没什么大不了的。老师批评她,她既不反驳,也不吱声;让她站着她就站着,让她靠墙边听讲她就靠在墙边听。后来,她慢慢地认识到,迟到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对班集体也有不好的影响,她就开始克服自己的缺点,尽量早起不迟到。

孩子平时也比较懒,老师叫他们把桌布或窗帘拿回家洗洗,她就捡回一大包,自己却不动手。结果家里就出现这样的情形:一家人有洗窗帘的,有洗桌布的,忙得不可开交。当然,平时我们也经常督促她改正缺点。在不耽误学习的情况下,让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