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下一个老板就是你
5895900000007

第7章 求上进——当老板其实并不难(6)

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在他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时写了传记。他是一个牙买加黑人,第一份工作是进一个大公司当清洁工,因为在这种大公司里牙买加黑人只有一个工作可以做:清洁工。他做每一件事都很认真,很快他就找到一种拖地板的姿势,能把地板拖得又快又好,人还不容易累。老板看见了,观察一段时间后就断定他是个人才,然后很快就破例地对他进行了提升。这就是鲍威尔人生的第一个经验:认真做好每一件事。

如果你去问今天的学生(从专科生直至博士)工作好不好找,相当一部分人会说不好找;如果你去问今天的企业经理们人才是不是很易得,同样也会有相当一部分说找个合适的人才并不易。其中的原因就是下级不愿从小事做起,老板又不相信这些不愿干小事、也做不好小事的人。

如今的人们已走向另一个极端:过于强调自身的价值。过分索取,却忽视了责任和义务。古人言“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又说“于细微处见精神”;现代人说“态度决定一切”。一个小事都不愿做、做不好的人,他能成就多大的事业呢?更何况,许多“大事”不都是由那些琐碎的小事组成的吗?

不知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某一天,老板把你叫进办公室,说某人那个计划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现在公司派他去外地出差,他手头剩下的那点收尾工作,你来帮他完成吧。这时候,你绝对不能懊恼。其实这是一次小小的测试,你想:一个不屑干小事的人,老板怎会放心把那些大项目单独交给他!所以我们常看到有些憨厚、不起眼的人突然鲤鱼翻身,另起炉灶地独立担任起一个大项目的主管,而那些跳进跳出、什么都不屑的人却一直给人做下手。

刚进职场的员工,很少马上就被委以重任的,往往是先做些琐碎的工作。但是不要小看它们,更不要敷衍了事,因为人们是通过你的工作来评价你的。如果连小事都做得潦草,别人还怎么敢把大事交给你呢?别忘了,孔子年轻时也曾做过小吏,但是他并不认为这是委屈了自己,无论叫他干什么,他都打理得井井有条。圣人尚且如此,何况你、我呢?

俗语说“一滴水,可以折射整个太阳”,许多“大事”都是由许多微不足道的“小事”组成的。日常工作中同样如此,看似繁琐、不足挂齿的事情比比皆是,如果你对工作中的这些小事轻视怠慢、敷衍了事,到最后就会因“一着不慎”而失掉整个胜局。所以,每个员工在处理小事时,当引起重视。

工作中无小事,要想把每一件事情做到无懈可击,就必须从小事做起,付出你的热情和努力。士兵每天做的工作就是队列训练、战术操练、巡逻排查、擦拭枪械等小事,饭店的服务员每天的工作就是对顾客微笑、回答顾客的提问、整理清扫房间、细心服务等小事;公司中你每天所做的事可能就是接听电话、整理文件、绘制图表之类的小事。但是,我们如果能很好地完成这些小事,将来你就可能是军队中的将领、饭店的总经理、公司的老总。反之,你如果对此感到乏味、厌倦不已、始终提不起精神,或者因此敷衍应付差事、勉强应对工作,将一切都推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借口上,那么你现在的位置也会岌岌可危。在小事上都不能胜任,何谈在大事上“大显身手”呢?如果没有做好“小事”的态度和能力,做好“大事”只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根本成不了气候。可以这样说,平时的每一件“小事”其实就是一个房子的地基,如果没有这些材料,想象中美丽的房子只会足“空中楼阁”,根本无法变为“实物”。在职场中每一件小事的积累,就是今后事业稳速上升的基础。

著名的美国标准石油公司第二任董事长阿基勃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他还是一个小职员时就特别注意对待小事的态度,从而为他以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阿基勃特在做小职员时,每当出差住旅馆时,总是在自己签名的下面附带着写上“每桶4美元的标准石油”字样,在平时给客户的书信及收据上也从不例外,签了名,就一定不忘写上那几个字。他因为此事被同事笑称为“每桶4美元”,而他的真名反倒没有多少人叫了。

当时任公司董事长的洛克菲勒知道了这件事,高兴地说:“竟然有职员如此努力宣扬公司的声誉,我要见见他。”于是特意邀请阿基勃特共进晚餐。后来,洛克菲勒卸任,阿基勃特继任董事长一职,成了第二任董事长。

在签名的时候,顺便署上“每桶4美元的标准石油”,这在常人眼中完全足小事一桩,并且这种小事还不在阿基勃特的工作范围之内。但是,阿基勃特却自觉地做了,并且将这种小事做到了极致。那些嘲笑鄙夷他的人里肯定有不少才华、能力、资历都在他之上的人,可是到最后,只有他成为了董事长。

看看我们的周围,是不是也有许多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对自己的工作兢兢业业,突然之间得到升迁,才华得以施展。到那个时候,你就知道其中的“玄机”了。他们时时刻刻对“小事”的重视和用心,会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得以彰显,同时也会得到尽可能多的回报。“皇天不负苦心人”,我们当从中领悟到些什么,精微的“细节”蕴含了太多无以伦比的“美丽”。从此刻起,做好“小事”,你的明天一定会很美。

还有一种情况,许多人都因为事小而不屑去做,对待事情常常不以为然,抱有严重的轻视态度。有一个关于古希腊著名先哲苏格拉底和其名徒柏拉图的故事,说明了做与不做之间的巨大差别,也使善于做“小事”可以成就“大事”这个观点更具说服力。

开学第一天,苏格拉底站在讲台上,对他的学生们说。“今天大家只要做一件事就行,你们每个人尽量把胳膊往前甩,然后再往后甩。”说着,他先给大家作了一次示范。接着他又说道:“从今天开始算起,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自得地笑了,心想:这么简单的事,谁会做不到?可是一年过去了,等到苏格拉底再次走上讲台,询问大家的完成情况时,全班大多数人都放弃了,只有一个学生一直坚持着做了下来。这个人就是后来与其师齐名的古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

这也许正说明柏拉图认真做“小事”的态度为他今后闻名世界、在哲学领域有所建树奠定了最起码的“精神基础”,虽没有直接联系,但可以说二者之间也不无关系吧!“这么简单的事,谁会做不到?”这正是许多人的共同心态。但是,世界上所有人与事,最怕“认真”二字。所有学有所长的成功者在一开始都与我们做着同样简单的微不足道的琐事,但是结果却大相径庭。细细分析,唯一的区别是:能成功者从不认为他们所做的事是简单的小事,他们始终认为现在所做的“小事”是为今后的“大事”作准备,他们目光所及之处是十分辽阔的沃野、浩瀚无边的大海。而在常人眼中,现在所从事的工作只是毫无生机的蓑草和茫茫无际的沙漠。

成功并非偶然,没有什么“随随便便的成功”,也没有什么结果是没有原因的。一些看似偶然的成功,其实只是我们看到了事物的表象,而其本质却巧妙地隐藏起来了。聪明人会透过现象直抵事物的本质,所以他们能准确把握自己,取得最终的晋升。对小事情的处理方式,从另一个角度昭示了你能否升迁的必然性。

13.自我推销十五招

世上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怎么办?就得善于表现自己的才能。每一位员工的工作都在老板的视野里,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得到应有的奖赏。不幸的是,老板最容易患“近视”,虽然你拼了老命,他却视而不见。在信息社会,光会做事已经远远不够,得让老板知道你做了什么。否则,纵使你累得半死,也很难获得加薪、升迁的机会。

台湾作家黄明坚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做完蛋糕要记得裱花。有很多做好的蛋糕,因为看起来不够漂亮,所以卖不出去。但是在上面涂满奶油,裱上美丽的花朵,人们自然就会喜欢来买。”

除非你打算继续坐冷板凳,蹲在角落里顾影自怜。否则,每当做完自认为圆满的工作,要记得向老板、同事报告,别怕人看见你的光亮,要学会大胆地推销自己。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小的时候家里很穷。有一天,他放学回家时经过一个工地,看到一个像老板模样的人正在那儿指挥盖一幢摩天大楼。

卡内基走上前问道:“我长大后怎样才能像你一样成功?”

“第一要勤奋……”

“这我早知道了,那第二呢?”

“买件红衣服穿。”

卡内基满腹狐疑:“这和成功有关吗?”

那老板模样的人指着前面的工人说:“有啊,你看他们都是我的手下,但都穿着清一色的蓝衣服,所以我一个也不认识。”说完,他又指着旁边一个工人说:“你看那个穿红衣服的,就因为他穿的和旁人不同,这才引起我的注意,我也就认识了他,发现了他的才能。过几天,我会安排他一个职位的。”

不管上面那位穿红衣服的人最后是否升职,他这种与众不同的表现还是值得借鉴的。

如果你在工作中能善于推销自己,让上司与同事领略到你的博学多才,体会到你对公司的忠贞不二,得到你的无私帮助,迅速树立起自己的“光辉”形象,那么上司必然会提拨你、重用你。

假如你有惊世之才,但不懂得表现,那就等于自我埋没。同样,有上佳的才干却得不到别人的注意和赏识,也是枉然。

有时候,你需要的就是主动地自我推销和自我表现。

当上司提出一项计划,需要员工配合执行时,你可以在上司面前表现自己,适当的自我推销是必不可少的,但一定要注意方法。

(1)会表现而不是爱表现

年轻人大都喜欢表现自己,但如果表现得不好,就容易给人一种夸夸其谈、轻浮浅薄的印象。因此,最大限度地表现你的美德的最好办法是你的行动而不是你的自诩。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就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