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素质教育——理想篇
5896200000021

第21章 建立协调的人际关系(4)

友谊需要用忠诚去播种。没有春播就没有秋收,没有忠诚换不来友谊。朋友间的忠诚意味着以诚相见,由于各人的生活经历和认识能力的不同,青年朋友之间经常出现一些分歧意见,闹出一些矛盾,如果没有适当的解决,就会绐感情投下阴影,使友谊出现裂痕。这时,朋友之间就需要以诚相见,主动向对方交心,交换意见,消除误会,增进团结。俗话说,"黄金不能埋在土里,成见不能压在心底"。忠诚也意味着真诚相助,为朋友排忧解难,当朋友有困难时,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尽自己的所能帮朋友排忧解难。落井下石,幸灾乐祸不是忠诚的表现,必然会断送友谊。同时,忠诚不是盲从,更不是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哥们义气。哥们义气是一种封建意识的残余,是旧社会的陋习,青年学生决不能把友谊建立在哥们义气的基础上。

友谊需要用热情去灌溉。没有蜜蜂的辛勤劳动就酿不出甜蜜,没有热情的浇灌,就得不到友谊。互相关怀体贴是热情的重要表现。朋友之间互相关怀的内容很广泛,比如,当朋友在学习上、生活上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鼓励、鞭策和帮助;当朋友在事业上受到挫折的时候,给予理解、同情和安慰;当朋友有缺点和错误的时候,给予当面直言的批评或劝告。

友谊需要用原则去培养。志同才能道合,讲友谊不可失去原则,交朋友不可不分是非。青年人建立友谊,至关重要的是要有共同的志向、共同的信念、共同的情操,这样建立起来的友谊才有坚实的基础。否则,凭一时的个人私利和义气,去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不仅是不应该的,而且即使建立了友谊,最终还是要崩溃的。

友谊需要用谅解去护理。谅解是连接友谊的纽带,它对处理朋友关系至关重要。朋友之间相处,在一些小是小非的问题上,要宽容大度,不争论不休,即使是别人做了损害自己的事,也要注意忍让,不可与别人计较。朋友之间有了互谅互让的精神,就不愁搞不好团结。

(二)爱情与人生

爱情,这个美丽、动人的字眼,千百年来总以她独特的魅力,拨动着人们的心弦。青年学生在人生道路上,迟早都要扣响爱情之门。因此,了解什么是爱情,应该把爱情摆在人生中的什么位置,对每个青年学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所谓爱情,就是一对男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对对方的最真挚的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的终身伴侣的最强烈、稳定、专一的感情。

爱情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一般地说,人发育成熟,就会自然地产生对异性的要求,人类依赖这种本能,繁衍后代,延续种族,这是自然属性。人是社会的高级动物,人的本质特征是社会性,人类对爱情的追求不是以简单的自然方式,而是以社会方式进行的。它要求男女双方在思想、感情、趣味、气质等方面的共鸣与一致。在爱情的两种属性中,社会属性具有决定性的意义。19世纪俄国著名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爱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为他的幸福而高兴,为使他能更幸福而去做需要做的一切,并从其中体会到快乐。爱情的实质在于:一个人感受到另一个异性特殊的吸引力,产生了依恋之情,这种感情使他忘掉了自我,在另一个人的幸福中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爱情作为人与人之间特定的社会关系,有其自身的显著特点:

(1)自主性。爱情是以男女双方自愿为基础的。包办与买卖婚姻都是错误的。

(2)平等性。爱情是以当事人互爱为前提的,男女双方都处于平等的地位,爱情是不能强求的。

(3)排它性。男女双方一旦形成爱情关系,就不允许第三者插入,爱情所包含的特有的情感和义务,只能存在于恋爱者两人之中。

(4)持久性。爱情不仅存在于婚前的恋爱过程,而且存在于婚后的夫妻生活和家庭生活之中。

摆正爱情在人生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爱情是高尚、神圣、美好的。爱情生活是幸福人生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但爱情不能反映人生的全部内容和价值。它同社会进步和人民事业相比终究只是一个附属部分。鲁迅曾告诫青年人:"不能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一个人有明确生活目的,总是首先将人生的意义看作是对社会的贡献,他一生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勤奋学习,努力工作,提高各方面的修养水平,用自己的青春、智慧和才能,改造自然与社会,这是他们高尚品德的突出表现。

(三)友谊和爱情

在青年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男女同学互相接触。亲密交往,建立友谊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方面。现实中,有的人一看到男女同学相互接触多一些,就大惊小怪,指手划脚,评头论足。有的人认为,男女之间只有爱情,没有友谊。有更多的青年学生对异性的友谊感到茫然,采取逃避的态度。到底应怎样看待异性之间的友好感情,区别爱情与友谊,这是关系到青年学生能否正确对待爱情、发展健康友谊的重要问题。

事实上,友谊和爱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人们之间的爱情关系和友谊关系,都是以彼此之间的互相倾慕为基础。爱情关系一般是在友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友谊为基础的爱情是不尽美满的,也只有保持纯洁的友情,才能使爱情发展得更加甜蜜幸福。但不能说任何友谊都包含着爱情。友谊与爱情之间是有区别的。

首先,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感情。友谊是同志或朋友间的一种平等的、诚挚的、亲密的互相信赖的关系,它不具有异性之间所特有的吸引力。爱情则是一对男女相互之爱,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的终身伴侣的关系。它在友情的基础上,还加上异性间的吸引和结合。

其次。对象不同。友谊是广泛的交往,而爱情则是在一对男女之间发生。友谊可以通四海,朋友可以遍天下,人们可以和各种对象发展友谊。而在爱情世界里,恋人之间只能是真挚专一,忠贞不二,不容许第三者的加入。

再次,要求不同。在友谊关系中,朋友之间要承担道德义务,要求做到忠实、热忱、友爱、互助,爱情在缔结婚姻之后,就不仅承担道德义务,而且要承担法律义务,婚姻家庭关系同时受国家法律保护。

可见,友谊和爱情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着根本的不同。青年学生切不可将友谊和爱情混为一谈,以至把异性的友谊表示误认为爱情而自寻烦恼。

(四)正确处理事业与爱情的关系

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斐在一首诗中写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首诗,生动地体现了一个革命者处理爱情与事业关系的正确态度。那么,青年学生应当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事业与爱情的关系呢?

第一,事业高于爱情,爱情从属于事业。

爱情对于人生,占有一席重要的位置,但毕竟只是个人生活的一部分,一个人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是由他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来衡量的。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和广阔的社会生活比较起来,个人的生命仅有次要的意义,更不用说只属于它一部分的爱情了。

无产阶级的事业是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事业,无数的革命先行者在处理爱情与事业的关系上,为我们做出了榜样。革命烈士周文雍和陈铁军在共同的革命斗争中产生了深沉真挚的爱情,他们曾假扮夫妻住在一个机关,但因工作需要,互相从未透露过这种感情,一直到双双被捕,走上刑场时才豪迈而庄重地宣布了他们的爱情。爱情和事业一般并不是绝对对立的。历史和现实的大量事例告诉我们,当爱情同个人的理想、事业有机结合起来,并且前者服从后者的时候,它就能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动力,激励人们为社会作贡献,成就重大的事业。例如,马克思在事业上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燕妮作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马克思的女儿爱琳娜说:"如果我说,没有燕妮·冯·威斯特华伦,那么卡尔·马克思也就不成其为马克思,这决不是夸大。"如果把爱情凌驾于事业之上,那就摆错了爱情的位置,这种爱情是自私的、苍白的、贫乏的。

第二,学生应以学业为重。

在学业与爱情的关系上,有的同学认为,青年总是与爱情联系着,青春期精力旺盛,是寻觅爱情的"黄金时期";也有的同学说,谈恋爱可以互相鼓励,共同进步;还有的同学认为,学生之间思想单纯,容易建立纯洁的感情关系,这些看法都是以偏概全的分析,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实际上,青年学生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不宜过早地谈恋爱。

首先,青年学生在思想上,还不够成熟,感情上还不够稳定,他们热情、容易被感动,在选择对象时很容易做出不正确的判断。我国现代一位女作家说:"人在年轻的时候,并不一定了解自己追求的、需要的是什么,甚至别人的起哄也会促成一桩婚姻。等到将来再长大一些,更成熟一些的时候,你才会明白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可到那时,你已经干了悔恨得让你感到锥心的蠢事。"可见,倘若想获得真正的爱情,最好等到真正懂得爱情之后才恋爱。

其次,青年学生心理尚未完全成熟,一旦进入恋爱中,很难用理智来控制性刺激所引起的冲动,他们很容易被弄得学习上精神恍偬、神不守舍。

最后,恋爱是一种高尚、美好而又复杂的精神生活,是需要相当的时间和精力的。大量事实表明,中专期间谈恋爱,弊多利少。不少人恋爱之后,忙于写情书、赴约会,消耗大量时间,结果荒废了学业,损害了身心健康,影响了个人进步。

因此,希望年轻的朋友们,把有可能荫芽的爱情种子暂时珍藏起来,努力发展男女间的同志式的友情,利用青春的宝贵时间,勤奋学习,提高自身德、智、体、美各方面的素养,为自己奠定未来事业的基础,也为未来美好爱情生活创造必要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