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素质教育——理想篇
5896200000028

第28章 实现理想的基本方法(4)

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推翻了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人民成了社会和国家的主人,因此,在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全体人民都是一种平等互助的同志式的关系,整个社会、集体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同时,由于社会主义的物质分配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因此劳动者个人的物质利益和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也是一致的。所以,坚持无产阶级的,亦即社会主义的义利统一原则,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正确的。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的现阶段,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摆在首位,做到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邓小平同志说:"我们提倡按劳分配,承认物质利益,是要为全体人民的物质利益而奋斗。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但是这决不是提倡各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专门为自己的物质利益而奋斗,决不是提倡各人都向"钱"看。"邓小平同志这段精辟的论述,应该成为我们正确对待义与利的座右铭。

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有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人,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丧失了无产阶级立场,丢掉了马列主义的党性原则,一个跟斗载进"拜金主义"的泥坑。他们的信仰不再是共产主义,而是"金钱万能",他们的人生目的已经由为人民服务蜕变为"捞大钱,当大款",唯利是图,不择手段。他们乘新旧体制转换之机,钻法制不够健全的空子,采用种种违法手段,扰乱经济秩序,大发横财。即以那些"倒爷"来说,一九八八年,那些"物资倒爷"们利用手中直接的或间接的权力,倒汽车,倒化肥,倒钢材,倒水泥,一时间,倒得乌烟瘴气。经过治理整顿,他们有所收敛,但并未销声匿迹。今天,这些神通广大的"倒爷"们摇身一变而成为"货币倒爷",利用手中直接的或间接的权力,炒房地产,炒股票、炒期货、窜到哪里,哪里就热起来。几个月炒下来,炒得正常的投资领域资金极为短缺,白条,绿条,三角债,剪不断,理还乱。不向这些"货币倒爷"们们开刀,经济秩序混乱的局面就不会好转,通货膨胀问题就难以解决。当前整顿以金融秩序为重点的经济秩序,消除各种腐败现象,既要加强思想教育,坚决反对拜金主义,更要靠法制。我们要看到反腐败斗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技心的党中央周围,把这场斗争进行到底。

六、正确对待得与失

在人生历程中,人人都要遇到得与失的问题,人人都要处理得与失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得失观,对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得与失及其辩证关系

所谓得,是指人们对某种物质或精神的获取。它包括个人的得和社会的得两个方面。一般说来,个人的得是通过一定手段满足个人某种需要的结果。社会的得是一定阶级、社会集团满足某些整体需要的结果。

所谓失,是指人们对某种物质或精神的丧失、损失和丢失,也包含更高意义的付出、奉献和牺牲。从个体的角度看,已经属于自己所有的物质或精神财产,被社会或他人剥夺了,这是一种被动的,由"有"转化为"无"的失;本来应该属于自己的财富和机遇,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而未能真正得到,可能性没有转化为现实,这是一种应得面未得的"失";无私地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社会和他人,这是一种主动的、高尚的"失"。人们生活在世界上,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总要对社会有所索取。然面,做为社会的人,在索取的同时还必须对社会有所贡献。在人生中,索取和贡献是一种得失,收人和付出是一种得失,"占便宜"和"吃亏"是也是一种得失,这些都是普遍存在的得失现象。

任何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以至每个人,都经常处在得与失的矛盾之中。只有正确认识得与失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才能正确处理这些矛盾。

第一,得与失是互相对立,互相排斥的。首先是它们的含义不同,得就是得,失就是失。其次,对同一个人来说,它们的流向总是相逆的。如市场交易,买方付出金钱,买到货物;卖方售出货物,收到金钱。再次,得和失直接关系到人们利益上的有无和多寡,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主观感受,并使人们进行不同的行为选择。如喜获丰收,村民们会把酒庆祝;国失干城,百万人泪洒长街。

第二,得与失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首先,二者互相依存,互相依赖。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它们互为存在的条件。如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不是几番寒彻骨,怎有梅花扑鼻香"就是这个道理。再如个体和群体的关系,二者的得失也是相互依存的。个体的得失包含在群体的得失之中,但它们之间也时常发生矛盾,这就需要以一方的失保证另一方的得。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黄继光舍身堵枪眼,就是以个人的牺牲,换来同志们的保存和战斗的胜利。同样,个体的得也离不开他人的奉献,牺牲和社会的付出。其次,二者互相渗透,相互包含。主要表现在得中有失,失中有得。有的人贪图小利,接受馈赠,得到的是财物,失去的是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共产党人的原则立场。有的青年没有考上大学,失去了求学深造的机会,但是不自卑、不气馁,"榜上无名,脚下有路",通过几年的刻苦钻研和实践,成了远近闻名的"木耳状元"、"养猪状元",得到事业的成功和乡亲们的敬重。再次,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寒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典故,就是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得失转化的生动范例。

(二)树立正确的得失观

人们对于所得和所失的根本观点,即人们如何衡量得失、认识得失和处理得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就是得失观。

得失观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不可能超越当时社会条件的限制,因此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人们的阶级地位、阶级利益、阶级立场不同,因此得失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由于人们所处环境、思想觉悟、道德意识、认识程度的不同以及心理和生理上的差别,得失观也具有不同的层次性。总的来说,得失观是人们所生存的社会环境的产物和反映。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指导下、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无产阶级得失观,是唯一科学、正确的得失观。要树立无产阶级的得失观,应该做到几下以个方面:

第一,把人民利益作为衡量得失的标准

如何量衡得失,是树立正确得失观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历代的剥削阶级,虽然他们的得失内容和得失方式有所不同,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把能否实现个人利益的极大满足作为街量得失的唯一标准,贪得无厌、不择手段地追逐个人私利。

与剥削阶级衡量得失的标准完全相反,无产阶级把人民利益作为街量得失的标准。所谓以人民利益为标准,就是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来认识个人的得与失。应用这个标准,就会把个人的得失同人民的得失统一起来,始终把个人的得失寓于人民的得失之中。个人的"失",只要符合人民利益的需要,就是失得其所,这种"失"也是更高意义上的"得";个人的"得",如果不符合人民的利益,那就是不义之得,得之无理,得之非法,这种"得"也就是更高意义上的"失"。在今天,我们有许多同志都在用这种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得与失,例如在祖国的南大门,有一个手握方向盘的战士,他经历了各种严峻的考验,一次又一次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运输任务。当有人问他:"你如果不当兵,开上自家的汽车发家致富,恐怕早就成了运输"万元户"了吧?你不觉得吃亏吗?"这位战士不假思索地说:"对我个人来说,我是失去了当"万元户"的机会。但对人民来说,我一人"失"换来了万人"得",一人苦换来了万人甜,一家不团圆换来了万家团圆。这个"亏"我吃得值。"这位战士坚持了以人民利益作为衡量得失的标准,正确地掌握了个人得失与人民得失的关系,代表了我们时代得失观的主流。

第二,确立为社会多做贡献的得失追求

有什么样的人生理想,追求什么,与能否正确对待得与失密切相关。人生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人生理想不同,追求不同,对待得失的态度自然也不一样。无产阶级的人生理想,是以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毕生奋斗的目标,以共产主义者的优秀品质作为自己追求的理想人格。抱有这种理想和追求,在实践中就会把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同奋斗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在对待得失的问题上,就会自觉地为社会和人民利益而献身,就会求奉献而不求索取,为人民谋幸福而不谋私利。雷锋同志说得好:"工作上要向最高标准看齐,生活上要向最低标准看齐。"工作上,他奋不顾身,哪里需要,就有他飞快的脚步;哪里艰苦,就有他忙碌的身影。生活上,他处处节俭,开运动会,他舍不得吃一颗五分钱的冰棍;一双布袜子,他补了又补,别人给他扔掉,他又拣回来穿。可是当人民有困难的时侯,他却能毫不犹豫地把省吃俭用下的一百元钱寄给受灾的人民群众。今天,我们的经济发展了,消费水平也有所提高,我们并不提倡大家都去比着穿带补钉的衣眼,啃窝头咸菜,但是也必须看到,我们国家的经济还不够发达,我们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还不够富裕。我们不能把眼睛只盯着那些"大款",不能羡慕他们"一掷千金"的豪华、排场,不能搞超前消费。我们还是要提倡奉献精神,提倡艰苦奋斗。如果说"比"我们应该首先是比贡献的多少,比工作的成绩,比共产主义风格,比对科学技术的钻研精神。让我们摆正贡献和索取的关系,确立求奉献不求索取的得失追求,这样的同志愈多,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也就实现得愈快。

第三,自觉做到个人得失服从人民的得失

研究近年来人们对待得与失问题的思想状况,我们感到一个问题是,一些人削弱了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没有树立起无产阶级的人生、,得失观,人生目的不够正确,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念,头脑中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占据了一定的地位,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的人甚至把个人发财致富当作了唯一的目标,"一切向钱看","没有名利不起早",这样就不可能正确地对待得与失。另一个问题是,有些人对得与失的道理虽然讲得头头是道,而行动上却斤厅计较个人得失,这既说明他们在道理上并没有真正弄懂,也说明树立正确的得失观,不仅是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实践问题。必须坚持知行统一,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身体力行,言行一致,说到做到,用无产阶级的人生理、得失观认识、处理得失问题,自觉地以个人得失服从人民的得失。

七、正确对待善与恶

善与恶是人生的一对基本范畴。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总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意识去评价别人和自己行为的善恶,而评价人们行为善恶的目的,是为了抑恶扬善,引导人们择善而从之,去恶而远之,调整和约束人们的行为,使人生有价值,有意义。

(一)善与恶及其辩证关系

一九六二年,在—次著名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中国外交部长陈毅元帅铿锵有力地说了一段话。他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侯未到,时侯一到,一切都报。"这段话,使我们的人民和朋友精神振奋,使我们的敌人闻风丧胆。三十年来,它一直脍灸人口。

认清善与恶及其相互关系,是人生行为选择的前提。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形成复杂的社会关系,每个人的行为都要对他人以至整个社会产生影响。但是这些影响就其性质和所造成的后果来说是各不相同的。有些行为能给他人带来安宁、幸福和快乐,或者促进了社会发展、人类进步,人们评价这些行为是善的。也有的行为造成他人的痛苦和不幸,或给社会带来了灾难和损失,人们评价这些行为是恶的。所谓善,是指符合一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行为或事件;所谓恶,是指违背一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行为或事件。善与恶,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人的行为或事件进行评价的最一般的概念,是个人与社会之间所发生的复杂的道德关系的反映。

善与恶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首先,善与恶是互相对立约。在一定的历史时代,对于一定的民族,一定的阶级,善与恶各自具有确定的内容,它们有着明确的界限,善就是善,恶就是恶,二者截然对立,不容混淆,更不容颠倒。在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暴行、蚕食鲸吞,瓜分豆剖,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对中国人民的血腥屠杀、奸淫掳掠,永远是恶的;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正义斗争,英勇的抗日战争,永远是善的。在现实生活中,那些行凶抢劫、贩毒走私、制黄售黄、敲诈勒索、贪污受贿、以权谋私,挥霍浪费人民血汗的行为永远是恶的;而那些救死抉伤、助人为乐,尊老爱幼,为社会主义建设开拓进取、辛勤劳动、廉洁奉公、为保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与国内外敌对势力英勇斗争的行为永远是善的。

其次,善与恶又是统一的。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转比。一方面,善与恶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互为存在的前提。另一方面,善与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包括地位的转化和性质的转化两种情况。当然,这些转化都需要一定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

(二)树立正确的善恶现

在社会实践中对于人的行为或事件进行善恶评价的根本观点就是善恶观。人的善恶观念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在与他人、社会发生交往的关系中,逐步形成的,并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善恶观念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同时,在阶级社会中,它又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同阶级的人,具不不同的善恶观。善恶观是世界观、人生观的具体表现,无产阶级的善恶观是唯一正确的善恶观。树立无产阶级的善恶观,应该着重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掌握评价善与恶的科学标准

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思想家提出的善恶标准尽管各不相同,但都是从维护剥削阶级的利益出发,力图掩盖敌对阶级利益不同的事实,宣扬抽象的、超阶级的善恶标准,其本质都是唯心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只有马克思主义才为人们提供了评价善恶的科学标准。马克思主义认为:评价人们行为的善恶,就是看它是否有利于人民,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一般说来,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能够起积极的促进作用的行为就是善的;反之,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起消极甚至阻碍作用的,就是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