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素质教育——理想篇
5896200000030

第30章 实现理想的基本方法(6)

荣誉和耻辱作为人生观的一对基本矛盾范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首先,荣与辱是相对立的。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荣与辱各自都有确定的内涵,严格的界限,决不能混淆。荣就是荣,辱就是辱。不能荣辱不分,更不能荣辱颠倒,倒荣为辱,或倒辱为荣。其次,荣与辱又是相统一的。荣与辱的统一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荣与辱从来就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没有荣就没有辱,没有辱也就没有荣,二者互相联结、相互依赖,构成了矛盾的统一体。二是二者在—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种转化有两种情形。—种是荣转化为辱。荣转化为辱有它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从主观上讲,是一个人取得荣誉后,骄傲自满情绪的滋生;从客观上讲,是旧的习惯势的影响、不正之风的侵蚀等。这些都是由荣转化为辱的温床。另一种是辱转化为荣。从主观上讲,一个人由于过失或犯罪而处于耻辱境地时,能正视现实,认真纠正错误或悔过自新,就能由辱转化为荣。从客观上讲,在于社会,组织及周围的同事对于处于耻辱之境的人,能够伸出温暖之手,对其耐心教育,热诚帮助,并为他们改正错误、重新做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有利条件。实践证明,如果一个人能正视耻辱,追悔自己的可耻行为,知耻而图新,忍辱而发愤,又能自强不息,再加上社会的帮助和改造,是完全可以由辱转化为荣的。

(二)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所谓荣辱观,就是荣誉与耻辱在观念形态上的理论表现,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观点和态度。荣辱观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具体回答什么是荣誉,什么是耻辱,以及如何树立正确的荣辱观等问题。荣辱观具有强烈的内心反省性,强烈的比较意识。在阶级社会中,又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正如愚格斯所指出的,"每个社会集团都有它自己的荣辱观。"一切剥削阶级的荣辱观,都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础上,以极端个人主义为核心,以追求个人的财富、特权和享受为目的和特征的。奴隶主阶级所理解的荣誉,就是他们的身份和特权,特别是以拥有奴隶的多少当作荣誉的标准。封建贵族地主阶级把高贵的门第、显赫的官爵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特权和穷奢极欲的生活视为荣誉的标准。资产阶级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化为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以能否赚钱作为衡量荣辱的标准。在他们看来,谁有钱谁就有荣誉,谁的财产越多,谁的荣誉就越大。与此相反,无产阶级荣辱观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以集体主义为基础坚持集体荣辱和个人荣辱相统一;以实事求是为原则,坚持荣誉和真理的一致性;以社会贡献为标准,坚持荣誉和履行社会义务相统一。无产阶级衡量荣辱的标准,不是财产、权势和门第,而是对人民、对社会主义事业所尽的社会义务,所做出的贡献。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个人只有忠实地履行社会义务,努力为社会做出贡献,才能得到人民的赞誉和尊敬。叶剑英同志在建国三十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全国每个地区、每个部门、每个单位以至个人,他们工作的评价和应得的荣誉,都要以对现代化建设直接间接所作的贡献如何,作为衡量的标准。"无论是谁,只要他对现代化建设尽了义务,做出了贡献,就应该得到荣誉,受到社会和人民的尊重;谁的贡献越大,社会和人民给予他的荣誉就越多。与此相反,谁对现代化建设漠不关心或起阻碍作用,谁就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为全国人民所耻辱。

无产阶级荣辱观,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历代劳动人民荣辱观念的积极因素,并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实践上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是人类历史上最高尚最正确最科学的荣辱观。确立无产阶级荣辱观,对手一个人树立科学的人生现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主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要正确对待荣誉

首先,要把集体荣誉放在首位。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个人利益和国家集体利益的基本一致,决定了个人荣誉同集体荣誉的一致。一方面,集体荣誉是个人荣誉的基础和归宿,个人荣誉离不开集体和社会的支持和共同努力。因此,一个人的荣誉不仅是个人努力的结果,更重要的是集体奋斗的结晶,是集体荣誉在个人身上的体现。另一方面,集体荣誉又离不开众多个人的创造和奋斗。集体荣誉的获得离不开集体中所有成员的共同创造,集体荣誉的保持也离不开集体中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荣誉从集体来"。一个人只有把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结合起来,关心集体,热爱集体,积极为集体争光,才能获得真正的荣誉。否则,对国家、集体荣誉漠不关心,甚至为了追求个人荣誉而不惜损害集体荣誉,或在集体荣誉面前斤斤计较,势必损害集体利益,影响同志团结。其次,要关心个人荣誉。在社会主义社会里,荣誉是买不来、借不到的,更不是靠弄虚作假所能骗到的。荣誉是履行义务的结果,是为人民做出贡献的肯定,也是促进个人对社会、对集体尽更大义务、做更多贡献的重要动力。社会给予个人的荣誉,意味着对他的道德行为所体现的社会价值的肯定评价。如果对个人荣誉漠然视之,实际上是对自己履行义务的行为后果和社会评价采取无动于衷或者不负责任的态度。这样做,对社会发展和个人进步,都没有好处。每个人固然应该关心和珍视个人荣誉,但更重要的应该关心自己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和贡献。一个人如果不努力为社会尽义务、做贡献,单纯把荣誉作为追求的目的,那是得不到荣誉的。再次,要正确对待他人荣誉。一个真正关心集体荣誉的人,总是希望他人在学习和工作中取得成绩,获得荣誉。并把他人的光荣看作自己的光荣,虚心向作出成绩、获得荣誉的人学习,以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力争自己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做出成绩,得到应有的荣誉。相反,个人主义严重的人,则往往对别人的成绩和荣誉采取不承认、不佩服的态度,或对有荣誉的人进行讽刺、控苦和诽谤,或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以己之长比别人之短。在他们看来,"别人获得荣誉我必然耻辱"。他们生怕别人先进比出自己的平庸与落后,因而,看到别人的成功比看到自己的失败还难受。这是—种狭隘自私的丑恶心理,是一种极不道德的行为举动。是万万要不得的。

2.要正确对待耻辱

耻辱象荣誉—样,也有积极作用。知羞耻和珍惜荣誉是紧密相联的,—个有羞耻心的人,一定会更加珍惜荣誉。朱熹说:"鞋便是羞恶之心,人有耻才能有所不为"。知羞耻是进步的开始。知羞鞋,能纳疚,才能改变现状,才能进步。一个人有了羞耻心,才会有自责、自诚、自勉的能力,犯了错误才能在社会舆论和自己良心的谴责下,认识错误,吸取教训,用实际行动改变社会舆论对自己的评价,变耻为荣。而不知羞耻,则是堕落的开始。如果一个人不知羞耻,甚至以耻为荣,对于这种人的挽救,首先是教育他从"知耻"开始。

一般说来,对待耻辱有三种态度。一是明知错了,还炫耀自己"勇敢",脸不红,心不跳,没脸没皮,这叫做"恬不知耻。"这种态度还会导致耻辱行为的重演。二是消极悲观,感到无地自容,跌倒了爬不起来。这种态度不利于改正错误,雪洗耻辱。三是认真总结教训,充分认识自己行为的危害,忍辱负重,振作精神,对自己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重新做人。这种态度不仅能扭转和挽回不良的影响,并且能重新赢得荣誉。这叫做"浪子回头金不换"。如何对待耻辱,往往象一面镜子映照出人们的灵魂。每个青年都应自觉地与各种耻辱行为做斗争,在自己说了谎话、脏话,做了蠢事、错事、坏事、处子耻辱之境时,要自觉按照无产阶级荣辱标准,修正错误,重新做人。

3.自觉抵制各种错误荣辱观的影响

荣辱现有正确和错误之分,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必须对错误的荣辱现有个清醒的认识。当前,在社会上对人们影响较大的错误的荣辱观主要有:

(1)虚无主义的荣辱观,持这种荣辱观的人,往往对国家、集体、个人能否获得荣誉,会不会蒙受耻辱,漠然视之,麻木不仁。他们自称为"冷血动物",毫无进取之心、荣辱之感。政治上不求进步,业务上不求提高,没有追求,也没有毅力,对社会不负责任,对自己也不负责任。

(2)贪图虚荣的荣辱观。持这种荣辱观的人,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荣誉,错把虚荣当成荣誉,他们沽名钓誉,追求表面光彩。为了达到自我欣赏和别人称赞的目的,不惜弄虚作假、自欺欺人。这种人不是以积极的工作和辛勤的劳动去获得荣誉,而是采用投机取巧,弄虚作假,文过饰非的手段骗取荣誉;或者靠吹吹拍拍,阿谀谄媚,请吃送礼的办法抓取荣誉。这种荣辱观会助长形式主义,浮夸虚报,做表面文章,败坏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甚至违反道德和法律,葬送个人前程。

(3)嫉贤妒能的荣辱观。嫉妒是虚荣心的孪生兄弟。嫉妒包括嫉妒心理和嫉妒行为两个方面。嫉妒与竞争相反,是把人向下拉向后拉。正如黑格尔所说:"嫉妒便是平庸的情调对于卓越的才能的反感。""有嫉妒心的人自己不能完成伟大事业,便尽量去低估他人的伟大,贬抑他人的伟大性使之与他本人相齐。"在他们看来,别人获得了荣誉,好象对自己是一种耻辱。因此,他们往往对别人的成绩和荣誉采取不承认、不佩服的态度。或吹毛求疵,百般挑剔,肆意诽谤,妄图诋毁其社会影响;或者对荣誉者进行人身攻击,潮笑、挖苦、讽刺、打击,以贬低别人,抬高自己。嫉贤妒能的荣辱观有着极大的危害性,它不仅给荣誉者带来内心的痛苦,还影响团结,制造内耗。最终不仅毁损了事业,毁坏了他人,也毁灭了自己。

(4)以耻为荣的荣辱观。持这种荣辱观的人,常常以耻为荣,以荣为耻。如有的人做了假公济私、化公为私的事,还沾沾自喜;扰乱了公共秩序,破坏了社会公德,还洋洋得意;拉关系、走后门、拘私舞弊。还自吹白擂;崇洋媚外,丧失人格国格,还自以为得计;甚至把酗酒、群殴视为"本事",把受拘留、进监狱,当做"光荣历史";把为别人做好事,舍己救人,诬之为"大傻瓜"、"冒傻气"。真不知世间还有"羞耻"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