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手工艺文化
5899200000046

第46章 传统手艺杂项(2)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的错银回纹灯、长信宫灯等以青铜为原料的各种灯具不下几十种。据资料记载:秦王朝宫廷内已经有了富丽堂皇的彩灯。公元502年梁武帝时,在浙江钱塘龙华出现了藕丝灯(藕丝是纹饰华丽的上锦),灯上绘画多以人物为题材。

宫灯发展到明代,明朝崇祯元年有人曾用矾绢制成殿宇车马、人物等宫廷御用装饰灯,现北京故宫的养心殿、坤宁官、长春宫以及颐和园存留的宫灯大部分是明代制造的,明朝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定都北京,征调苏杭工匠人京为宫廷制造灯具。到了清代,宫廷内务府造办处下设灯库,专司宫灯、花灯的制造修理。清朝嘉庆四年(1799年),杭州民间艺人用红木雕刻灯架,分上下两层,四周糊绢,制成精美宫灯,造型基本上与现代宫灯相似。

宫灯本是宫廷皇家专利,只有宫廷里才能使用,后来由于皇上高兴,便赏赐王公大臣,宫灯开始传出宫外,到清末民间才有了仿制品。

制作宫灯的原材料多用紫檀、红木、花梨、楠木或结合黄杨木镶嵌镂空花牙以求变化,用高档木料制成,手工磨光,采用烫蜡涂饰宫灯表面,不但防潮湿而且有种柔和自然的光泽,木质不易变形,且经久耐看。

在宫灯制作过程中,北京宫灯艺人们有几句顺口溜:“大靠架子小靠扇,钉灯(即组装)当然也关键,龙头龙脚要活现,镂空花牙牢固有神态,灯画雅气远近都能看得见。”艺人们通过长期实践,不断总结,描绘出自己心中龙的形象:“鹿角牛头眼似虾,鹰爪鱼鳞蛇尾巴,有人要写真龙像,三弯九曲就是它。”

有人认为红灯笼就是宫灯,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标准宫灯的造型应该是木制六方形的,分上下两节,两节间以链相连。上节名灯帽(宫廷御用灯具都有灯帽,民间仿制品无),下节名灯身,分上下两层,每层各装有灯窗六扇,每扇糊绢画或镶嵌玻璃,以漆绘制图案,如五福捧寿图等,山水、走兽、花鸟、人物等,也都是颇受人们欢迎的。

二、制作工艺

(一)宫灯材料

北京传统宫灯所用材料主要有:木材、丝穗、玻璃、绢、清喷漆、少量铅丝、圆光用铁片、乳胶、死弯梁变活弯梁的铁标准件及螺钉、糊绢浆糊等。宫灯分高档及一般档次,高档木材有紫檀、乌木、红木、花梨、楠木等。

(二)工序过程

制作宫灯的工序过程有:备料、开料、开扇料、盖面、打槽、盘头、打眼、冲料、截肩、括榫、修毛刺、钉粘扇木模制子、粘扇、修肩、平扇背后、刮上口、开豁、打活肩眼、配活扇、打卡扇槽、粘牙子(大脑牙子、亮角牙子)、开宫灯架子料、盘头、打眼、冲料、刮拼头、截拼头、柱子开榫、打顶眼槽、拉鸭口、锯舌头、头眼、磨石头圆、粘拼头、平拼头、锼铁片样子、刷龙头纹样、锼龙头等。

(三)宫灯赏析

宫灯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传统六方宫灯,它的造型端庄、肃穆、稳重,与古建筑艺术相得益彰,十分协调。

六方宫灯的灯体最高部分的高度和最宽部分的宽度尺寸是相等的。可是我们却有一种错觉,认为宫灯的形状是瘦长的,原因是灯的上端探出去的龙头和上面有画的部分占的面积比下面小得多,再加上灯中间顶端安装的木葫芦以及龙口中衔着下垂的真丝穗,好像显得六方宫灯造型细长。

宫灯的画面分两部分,上面叫上层围子,下面叫下层围子,再加上前后上下镂空木花牙图案,上面部分探出来,下面部分缩进去,很像古建筑中的垂花门。宫廷御用灯具除六方宫灯以外,壁灯、台灯、戳灯也是最常见的。壁灯能够直接镶在墙壁上。这种灯制作非常巧妙,一般外形都是三面,如同六方宫灯的一半。上面挂着各种颜色的穗子,十分秀丽、高雅。台灯外形小巧,工艺也很精细。如华表台灯,灯柱和灯座是红木的,上面雕有一条游龙盘旋而上,四周还有朵朵的浮云,再配上秀丽的纱罩,给人以舒适的感觉。戳灯是竖立在坐椅两旁和床头的。后来,艺人们还制作出一对百花戳灯,这对戳灯每只高两米。灯头部分是一只用红木雕成的大花篮,整个花篮从上到下都雕镂着各种各样盛开的花朵,仅花篮提梁上就雕有兰草、玉兰、菊花、松柏、梅花、海棠、竹叶等十几种图案。

宫灯造型固有一定规格,能拆卸、组装,而花灯的造型却无一定规格,造型随意变化,其中大部分花灯不能任意拆卸和组装,甚至有的灯完全是用镂空花牙和不同形状的木板组装后粘死的,有的花灯是部分可拆卸、组装的。其中以大、中、小球灯最有代表性,一只复杂的大球灯竟用了1000多块花牙板黏合而成,最普遍的球灯也要200多块镂空花牙板组成,制作工艺十分精湛。

民间作坊分为不同行业,以木制者为小器作,以铜制者为铜器作,而以铁制者为铁花作。灯穗则为绦带店所出。链、灯钩出于五金店。制灯所用木料,以花梨、檀香和紫檀为上选,梨、枣次之。其雕刻法,是以铁丝锯穿,再用刀刻,然后用铁丝磨其空隙。所用之绢,悉为南来之矾绢,所用之纱,则为本地产之生丝粗纱。

§§§第四节 湖笔:圣手狼毫书丹青

湖笔是我国的传统书画工艺品,历史悠久、工艺精湛,自古以来一直为文房四宝之首。湖笔选料精细,制作工艺精湛,具有尖、齐、圆、健四大特色,号称“湖颖四德”,被书画家誉为“毛颖之冠”。湖笔种类繁多,大致分为羊毫、紫毫、狼毫、兼毫四大类。目前湖笔已达二百多个品种。

一、历史渊源

湖笔制作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据明嘉靖《吴兴掌故》记载:“湖州出笔,工遍海内,制笔皆湖人,其地名善琏村”,善琏建有笔祖蒙恬祠。清康熙史载:“今善琏村制笔者必祀恬为笔祖”,并塑像供奉。

那么,湖州民间何以要供奉秦将蒙恬呢?传说,蒙恬押解饷银经过善琏,见当地人生活艰难,不仅将银子送给贫苦的百姓,还留下来教百姓制笔换钱。有一次,他在路上拣到一撮羊毛,顺手插在竹管上就去看望小香莲。香莲姑娘是在一次落水时被蒙恬搭救上来的,后来俩人就产生了感情。香莲看到他手上拿了一支笔,就找来白布和锅灰让他写字。可是蒙恬在北方是用鹿毛写字的,如今这羊毛又软又油,写了几笔就将笔搁在窗户上了。第二天,香莲姑娘在窗外石灰池中拾起了落下的毛笔,用梳子梳齐,用簪子把没有锋颖的毛剔去又交给了蒙恬。由于石灰水的浸泡,去了油脂,又经过梳理整毫,这笔就格外好使了。蒙恬说:“楚把笔称聿,燕称弗。现在就在聿字上加个竹字头,叫它‘弗聿笔’吧。”因此,人们就把蒙恬当作湖笔始祖,并在善琏建有蒙公祠,内有一支特大的弗聿笔作为一种象征,供人参观。

善琏是湖笔发源地和主要产地。湖笔与安徽歙砚、宣纸、徽墨并称“文房四宝”。湖笔选料精细,制作工艺精湛,有尖(笔锋尖利)、齐(修削整齐)、圆(丰硕圆润)、健(劲健有力)四大特色,又称湖颖,被书画家誉为“毛颖之冠”,无论书画均能挥洒自如,舒展如意,得心应手,深受历代书画家青睐。

湖笔制作自晋朝后笔工辈出,技艺相承。笔杆造型和笔毫制作更为精细,笔头有用狸毛为芯,兔毛作披。发展到唐代,笔头除用兔毫外,还选用鹿毛和野狸毛。元朝以后,湖笔制做初步形成选料、水盆、装套、结头、择笔等多道工序组成的制作工艺。任载乔的《溪棹歌注》注:善琏人多以笔为业,选毫俱妇女为主。笔管有金管、银管、斑竹管、瓷管、象牙管等,加以雕刻镶嵌等工艺,使湖笔别具一格,成为精美奇巧工艺品。

二、制作工艺

(一)特色湖笔

1.鸡颖类

俗称鸡毛笔,以鸡毛为原料,经湖笔传统工艺流程的一种特殊操作而成。这也是湖笔产品中的一个独特品种,它的制作方法很原始,然而能操作这种工艺流程的技工已为数不多了。鸡颖笔因其性能特软,笔锋一着墨,像一个吸足墨水的棉花球,因此没有深厚的书写功力和经验是很难使用的。然而用它书写的作品,能体现苍劲有力,婀娜多姿的魅力。鸡毛笔使用者甚少,市场上难觅其踪。

2.紫毫类

紫毫笔是湖笔兼毫大类的一个旁支,它归属于兼毫,亦有很多的规格和品种。其原料是山兔毛毫三种主科中最稀贵的一种,此毫色泽乌黑光亮、富有弹性、锋嫩耐磨。以书写中小楷为主。一般兼毫笔只能开锋三分之一,唯有紫毫笔,能全开其锋,具有吸墨量多、书写长的特点。

3.胎毛笔

胎毛经消毒、脱脂、防腐处理,可历经千年不腐、不蛀、不烂。胎毛笔要经过水盆、结头、车斗、择笔、刻字等大流程和一百多道中小工序完成,不仅造型美观而且易于书写,真正做到落纸如云、挥毫如意。

4.羊毫笔

羊毫笔性能柔和、挥洒如意,宜写正、草、隶、篆、行各种书法及泼墨山水、写意花卉。

5.兼毫笔

兼毫笔刚柔相济、得心应手,适用写中小楷书、工笔、人物画像、修饰照相、工业制版等。

6.狼毫笔

狼毫笔劲健有力、宜书宜画,适用于泼墨山水、写意花卉,亦可写各体书法。

(二)湖笔选料

湖笔所用的羊毛是山羊毛,而且一定要用杭加湖地区、最北到江苏南通的山羊毛才行。因为这一带山羊在冬季吃含高蛋白的科桑叶或水花生,有的还以圈养为主。湖羊毛只有尖端的一小截具有尖细、弹力强的锋颖,所以湖笔又称“湖颖”。锋颖在笔工中的术语叫“黑子”,只有山羊的颈、腋下不易与外部磨擦的部位的毛才有,大约一头健壮的山羊身上有4两笔料,这4两中带“黑子”的顶多只有1两6钱。一个优秀的拣毛工人能把笔料按质量和长短分为10个等级分别用在不同的笔上,这样“千万毛中拣一毫”的“毫轻工重”的劳动就绝非夸张。

(三)峡岭湖笔制作

峡岭湖笔产于高桥镇的峡岭、桃岭等村,以选材精良、制作精心、尖齐健圆,深受书画家称赞,尤其是当地生长的“青苦”竹,为制作湖笔的上乘材料。

峡岭湖笔的笔杆,采用坑西苦竹制成。一是色泽好。愈经水漂摩搓,愈是滑润耐手;存放年代愈久,愈见光亮如油。二是质地坚韧。用刀绞削不破不裂,竹渣薄如扇页,明透鉴人。这样的苦竹,观之瘦劲典雅,掂之圆浑凝重,是制作笔杆的上品。而且这种竹是立冬以后砍伐的,笔杆不易虫蛀。

峡岭湖笔的笔毛挑选也很有讲究。羊毛采用头颈、四腿和胯间的毛锋毛;山兔毛采用背部的白毫、紫毫,宁精而少,不粗而滥。传统湖笔的笔毫具有笔锋尖锐、修削整齐、丰满圆润、劲健有力的独特风格。

§§§第五节 徽墨:落纸如漆色泽润

中国最为有名的墨当属徽墨。历史上,南唐后主李煜酷爱作诗绘画。安徽知府为了讨好皇上,差人选了两块奚墨进献给朝廷。李后主一试,此墨果然不一般,不沾不涩、不滞不滑、乌亮光泽,且芳香四溢。李后主连声称赞,当即把奚廷召去,封其为“墨务官”,赐姓为李,并加封“奚墨”为“徽墨”。到了宋代,徽州(北宋末年歙州改为徽州)成为当时中国的制墨中心,徽墨也成为墨中之精品,誉满天下。

一、历史渊源

墨与笔砚的出现几乎同时发端于新石器时代的晚期。作为一种消耗品,在人工制墨发明之前,一般都利用天然墨或半天然墨来作为书写材料。人工墨的出现,无论是从它的质量、使用价值,还是审美观等方面都大大超过了天然墨,天然墨因此被渐渐淘汰。及至汉代,墨的原料开始取自松烟,其次是漆烟和桐烟。最初是用手捏合而成,十分松散,后来改用模制,经过入胶、和剂、蒸杵等工序制成墨锭,才使墨质坚实耐用。

唐中叶至唐末,由于藩镇之乱,奚超、奚廷一家由河北易水南迁至徽州,奚氏父子本是制墨能手,到徽州后就以当地古松为原料,所制的松烟墨明显优于当地墨工的产品,经知府进荐,深得南唐后主李煜赏识,奚廷也成为古今制墨家的宗师,新安(徽州)之墨名声倍增。到了北宋大观年间(1107—1110年),墨工高庆和又以松枝蘸漆烧烟,于是在徽墨的家族中又增添了漆烟墨。在北宋诸多内外墨工的共同努力下,使徽州的墨业步人了大发展和鼎盛时期。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朝廷改“新安”为“徽州”后,“徽墨”之名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相传至今。

明代嘉靖到万历年间,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刺激,引起了制墨业的剧烈竞争,并随着徽州商业的繁荣,使徽墨传遍全国,乃至海外。当时,罗小华、程君房、方于鲁、邵格之被誉为“明墨四大家”。明代是徽墨继唐宋后的鼎盛时期。

清代徽墨,在明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清代乾隆年间,绩溪县上庄人胡开文,原名胡天柱,在休宁承顶岳父汪启茂墨店,自一亭匾“文运宏开”中截取二字,将店号改为“胡开文墨庄”。胡氏选料考究,做工精湛;墨锭质量过硬,声誉日起,与绩溪人汪近圣、歇县人曹素功、汪节庵并称为“清代四大名墨家”。胡开文的“苍佩室墨”造型新颖,墨质精良,曾为贡品,蜚声文坛,其所制“地球墨”于1915年在美国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膺金质奖章。咸丰、同治年间,中国经过鸦片战争风云,波及民间,徽墨也由盛转衰,唯有胡氏独呈一时之秀。到道光末年,胡开文制墨已称雄于诸家之上。

解放前夕,徽墨业已处于的衰微阶段。新中国成立后,绩溪、屯溪、歙县等地的墨厂、墨店重新恢复和发展,久负盛名的徽墨获得新生。广大制墨工人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同时,不断加以革新,工艺精益求精,品种不断推陈出新。徽墨按取料不同分超漆烟、桐油烟、松烟、全烟、净烟、减胶、加香等数种。其中以超漆、桐油两种烟墨尤为著称。目前,安徽的各家墨厂不仅大量生产书画用墨,还继承了明清两代的优秀传统,制作了成套的集锦墨。

二、制作工艺

制墨的主要原料是松烟,它是从点燃松木的烟灰取得。徽州所辖黄山,用松罗的古松烧烟制成的墨,色泽肥润、性质沉重。后来,在松烟之外,发明了用桐油烟和漆油制墨,提高了墨的质量。桐油烟制成的墨,色黑有光,而且藏之越久越黑;加漆之后制墨,更是色泽夺目,精美绝伦。

徽墨的色泽可分为“焦、重、浓、淡、清”五个层次,墨色历千年而不褪,浓墨黑润赛漆,淡墨丰韵如神。徽墨根据组合不同可称为单锭墨和集锦套墨;根据用途不同又可分为书画墨和药墨。不论何种墨,都因其制作精美、芬芳扑鼻,既实用又具收藏价值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徽墨制作过程中点烟、配方、和料、制墨、晾墨、描金、包装等多道工序都有严格的质量标准。“超顶漆烟墨”采用桐油烟、金箔、冰片等十几种贵重原料制成,舔笔不胶、人纸不晕,素有“香彻肌骨,渣不留砚”之美称。

徽墨按原料不同可分为松烟、油烟、漆烟和超漆烟等品种,其中最名贵的是超漆烟等高级油烟墨,这类墨散发紫玉光泽、历久不褪、舔笔不胶、入纸不晕、香味浓郁、防腐防蛀。用于书法色泽黝而能润;用于绘画浓而不滞、淡而不灰、层次分明。

§§§第六节 宣纸:薄坚厚腻笺生光

宣纸品质纯白细密、透而弥光,而且久藏不腐、色泽不变、耐老化、防虫蛀,故有“千年寿纸”的美称。历代文人墨客、书画名家无不珍爱喜用。用宣纸题字作画,墨韵清晰、层次分明。其字其画,跃然纸上,神采飞扬,能产生特殊丰满的艺术效果。用宣纸制成的册页、信笺、印谱、对联等可以久不变色、不被虫蛀,具有很高的历史性、艺术性、观赏性。

一、历史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