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关系还你一个好男人
5899300000005

第5章 浅说尴尬慰男人(2)

几个月之后,他告诉我他实验的结果,说:“我这一生中,第一次觉得自己被迫去作创造性的思考。我本来没有工作,而且一时很难找到,还要抚养一个家。但是,我清醒地知道,我的前面一定有机会在等我。我必须认真去找,运用我的头脑和信仰去找。”他做了什么?很简单,他先搜集了100家公司总裁的名字;然后,从《名人录》和其他名册上去收集这些人的个性特征及背景资料;再研究分析他们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企业家,调查他们个人的资料、他们的喜恶;最后对每个人的性格倾向作了一番仔细的分析。接下来,他给每个人发了一封信,说明他曾接受的人事管理的训练及过去工作经验。他很谦虚便很详细地告诉这些可能成为他老板的人,他可以为公司奉献什么。他把自己的能力及资料客观地作了陈述。

结果,他收到了许多回信,都表示对他很有兴趣。最后,他有两个很好的工作可让他选择。他接受了一份工作年薪比过去多1200元的工作。在他开始上班之后,我对他说:“你的经历可谓是奇变!”“奇迹吗?那可不是。这完全是你所教的积极思想的效果。只是我以个人的经历实现了这个理想而已。积极思想的确是很切合实际、很科学化、健全完整的道理。”他又说:“像我的经历,也不完全是坏的。也许我正需要一些外来的打击来改变我从前胆小如鼠的性格。我现在觉得自己自信多了。”这正是他把最弱之处转而为强的最佳例证。使人转弱为强最有效的方法,是在人生中建立积极的信仰。这种事例不胜枚举。每天都有越来越多的人转弱为强。很多次我向与自己弱点抗争的人们讲解变化过程时,都听到他们说:“我去过教堂,捐过款,做过善事,也读《圣经》。我坚持信仰,但收效甚微。”

其实,最重要的是在精神上接受的力量。这并不只是单纯的宗教形式就能解决的。让我们再来看看志唯的例子。志唯曾沉溺于酗酒。他尝试过各种方法使自己戒酒,都没有成功。一天他的医生很坦率地说:“我很抱歉,但我确实无能为力。”“你是说我毫无希望了?”“是的,除非你有超能专家的帮助。”“但是,医生,又有谁比你对酒精更了解呢?”医生说:“我认识一名专家,他或许可以帮助你。他的要价很高,你还要心甘情愿地出钱,他要拿走你的一切,但他肯定能治愈你。”志唯笔直地坐在椅子上,说:“这位专家是谁?只要能根治这个毛病,我愿意付任何价钱。医生”,“志唯,我说的这位专家,他的办公室就在《圣经·新约》里。你现在知道他是谁了吧?我很怀疑你愿意付他的要价。我知道你去过教堂祈祷,也读圣经,但你并没有付改变你的生活款项。这位医生要的是什么?是你,整个的你。你总是有所保留,所以老是治不好。最后的5%你总是不愿放手。我已经把酒精从你体内驱除,但最后的5%仍然停留在你的脑海里,这个我无法触及。只有那儿的伟大医生才能做到这一点,从而消除你的弱点。你必须完完全全地交出你的一切,才能真正获得力量。“这位医生多么伟大!他不仅是一名身体医生,更是一名心灵医生。

确实,我们很多人都只是部分信教。要想更深层地享受宗教信仰的好处,必须交出所有的一切。志唯最后听从医生的建议,他作了一次与以往很不相同的祷告,说:“主啊,我不再保留这最后的5%。我将自己的整个身心交给你。我不再属于我自己,我由你处置。阿门”!结果,精神力量果然奏效了。志唯最终获得了战胜酒精的力量。他学会了如何全身心地服从上帝的意愿,成为一个精明、成功的人。他说:“当我把一切交给上帝后,我真切地感到我的弱点逐渐远我而去。”全身心地去信仰是一条基本原则。要毫无保留,全心全意地去相信积极思维,你就会无往而不胜。首先,要把问题搞清,这样你才可以清楚知道你的弱点是什么。

然后,明确找出你的目标,究竟人想要完成的是什么?再下一步,你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并且立刻努力去做。你如果希望自己能将最弱之处改为最强,努力去做,就一定能够达到目标。继续坚持努力,不要放弃。继续、继续、再继续。如果你感到信心不足,请重读本章。注意那些与你有类似缺点的人是如何转败为胜的。请你坚定一个信念,上帝绝不允许你被弱点击败。要相信面对人生的自然法则便是有勇气和力量。相信上帝赐予你潜在的能力是你过去所未运用的。所以,你从现在开始必须立刻使用这些潜力,便其发挥功效。将你的弱点独立出来,找出你希望达到的目标,描绘出你未来成功的样子。你的行动必须表现出你已经转弱为强,已有了力量。相信你一定可以达到最终目标,坚信上帝会给予你帮助。这便是人格转变的固定模式。

事实上,你整个的生命可以变得更坚强、更快乐。当你仔细研读及应用上述各项原则后,你的内心便会有更重大的突破。更坚强的信仰、深刻的理解和无畏的奉献,将会为你开启另一扇人生之门。你不仅会精力充沛,可以应付各种问题,你还有足够的余力和远见,对许许多多人产生创造性的影响。不会有失败,不会再有挫折,不会再有绝望,人生不会在瞬间变成轻松或浮华。人生是真实永恒的,有各种问题存在。用积极方式去思考、行动,就不会再被任何难题所控制、阻挠。让上帝进入你的生命中,使你变得与众不同。积极思想一定有惊人的效果。

□男人难以承认友谊

每个男人都有自己的经历。有一位男人说过,从中学到大学,有那么多的同学,他搞不清自己这么多年来为什么就没跟他们好好接触,或从中结识些新朋友;另一位男人则说,他从来就不会维持友谊。一位男人说与父亲一直相处不好,这也是他与别的男性相处不融洽的原由;而另一位男人则说,他与父亲十分亲近,却没有一个亲密的朋友。其他人则是有亲密朋友的少数幸运者。歇利调查了一些具有“特殊友谊”的男士,发现这些人的友谊的内容也是有限的。比如,他们都倾向于回避有关竞争和性的讨论。一般来说,男性承认友谊是有问题的。

唐忠曾经对几百名男女大学生就交友问题进行了调查,得出如下结论:

对于大多灵敏男性来说,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与其他男性友谊上的亲密程度与生活无关。按照这次调查的结果,男人们寻求的不是彼此亲密而是相互结伴,不是彼此暴露而相互支持。男性的朋友关系包含着毫无疑问地接受,而不是无限度地肯定。当男人们之间走得很近时,他们通过共事而取得这种亲近。并且,在共事的基础上,只因为是朋友就可表明彼此的亲近。然而,也有时候男人会感受到还缺少点什么。

杨淘采访的七百名男士中大多数没有亲密的朋友。莱温森在对成人阶段生活的经典研究中,所面谈的男人有亲密朋友的也很少。唐忠认为男性曾拥有亲密无间的朋友关系——例如在古希腊和文艺复兴后的欧洲——然而,由于工作、婚姻以及城市文化的历史性变化,在个人关系方面,男人之间的距离在拉大。韩孟德和乔布罗指出,亲密无间的男性朋友关系更像是神话而非现实。

经常出现这样情况:一个正常的男人退而在夫妻关系中获得其情感满足。而他的妻子却在婚姻之外寻求亲密的朋友。在大多数例子中,情况还在发展,因为妻子更需要保持亲密的同性朋友关系,即使对待一个基本关系也是这样。然而,丈夫发现结交和保持朋友就比较困难。我已指出所有的原因——所以他更愿将其情感精力集中在单一的伙伴身上。罗宾在调查已婚夫妻的朋友关系时,发现妻子比丈夫有更多交情很深的同性朋友;三分之二以上的丈夫除了他们的妻子以外说不出一个最要好的同性朋友。当然也有例外,例如:有一些女士,当她们在与一个男人结婚后就与她们原来的朋友断交了;也有一些男士,甚至在婚后还与生活中的朋友保持很亲密的关系,并且去看望他们的男性朋友。但是,更为典型的情形是,妻子仍然在与其同性朋友保持亲密关系时,丈夫却与自己的朋友绝交了,在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中这种差异最终会引起问题。由于妻子独立的人际关系和社交活动,丈夫或许会感到威胁。要么,在夫妻吵架时,妻子有的朋友来支持她,而丈夫却感到没有一个人可去诉苦。

正是这一点,让男人们求助于心理治疗——让医生去检查他为什么、怎么会变得如此孤独,只依赖他的女伴;让医生帮助他建立一个丰富的亲密关系网。正常的男人只与女性谈论他们的情感生活,这种倾向意味着在他们相互接触时没有活力,而且也说明了为什么工作和公众生活中男性是相对冷淡与孤独。但是,男人正是因为这些而表露出明显的困难。

李大历和罗君声称:“男性的情感方式与女性相比是很不同的。例如,男人没兴趣面对面讨论个人问题,而是喜欢肩并肩地坐在一起面对一个共同的任务或对手。这一点是有根据的,男人确定存在不同的方式。当一些女性作家挖苦男性肩并肩地交往时,她也就暗示着面对面的关系是真正亲密的唯一的方式。她们离间男人,使男人也许去倾听那些女性想要告诉他们分享个人情况的价值。同时,肩并肩的亲切可能相当局限,男人应该多学学面对面的亲密关系。男性聚会时面对面的诉说是在向正确的方向前进,而且男人需要不断地向女性的交友经验学习——当然,也要记住男性的朋友关系与女性是有差别的。”

苏斐将男人对权力地位的追求与女人同他人的交往作比较。她认为,女性追求处于人际关系网的中心地位。因此,阶层和人际关系的意象遵从不同因果关系;希望自己独居权力的顶峰,其结果必然害怕自己与他人走得太近;希望成为人际关系的中心,其结果必然害怕自己与他人距离太远。

男人在追求更加亲密的交往时,常常被迫重新评价其优先性。亲密无间的朋友关系需要花一定时间在双方之间培植。有时一天下来,要工作很长时间,又要同家人在一起,还要与朋友保持联系,这样,时间就不够用了。

罗宾在研究男女朋友关系的差异时写道:“总的来看,女性与他人的朋友关系是建立在亲密交往、自我宣泄、授教涵养、情感支持上。与之相对照,男性的人际关系是在共事中形成的。”

她继续描述一个有些例外的男人,因为他有一个非常亲密的男性朋友。但是,当他的妻子有外遇时,他却不告诉他这个朋友。莉莲问道:“为什么不告诉你的朋友呢?”那个男人回答道:“这并不是什么我可以谈论的事情,就是这样,见鬼!我不知道。我被伤害了,感到羞耻和气愤,我真想哭,我真想杀死她和那个与她混在一起的狗娘养的,我认识那个狗娘养的。我怎么能告诉别人这些呢?”

在解释男女交友的差异中,鲁宾重点提到——男孩子被教导要隐藏缺点和需求,女孩子却得益于表达她们的情感和享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这个男孩的例子中,她特别强调,一个孩子早期同其母亲关系的独特的成型作用,以及在恋母情结逐渐养成期间,这种独特成型的角色不得不很快同其母亲保持一定的距离或拥有各自的独立性。

鲁宾的程式问题在于,她假设性别认同的形成产生很早,并且主要取决于母亲的内涵及其在婴儿成长环境之中的作用。父亲以及以后的环境作用很小。将这一观点与布拉斯的公式相比较,后者强调儿子的“反恋母情结的三角”,以及很小的儿子对养父的热爱并渴望成为养父那样的人。布拉斯坚持认为,一个人青春期的身心变化就如同其孩童时期一样能形成一个人的性别差异,我衷心同意这种观点。

斯图亚特·米勒报告说,很多男人都暗暗地羡慕女性那种真正拥有自己朋友的能力。

他这样写道:

也许是受到女权运动的影响,妻子开始与其他妇女约会。晚上看电视时听到妻子正在打电话。她起身关上门,不打扰你,但不知怎么的,你被打扰得更厉害。偶尔你听到生活中你从来没有听见过的特别开心的笑声,这是一种你妻子甚至未曾与你分享过的笑声。一种阴影罩在心头,但你又不能确切地知道该怎么办。你尊敬她的新朋友,但你对她们又不无妒羡。

有这样一对女性朋友,她们右能由于彼此很生对方的气,过后又彼此招呼对方的名字,可是风平浪静以后又会成为密友。更典型的男性友情就是吵一架就中断友谊那种了。

有一些不成文的准则,引导男性发展与同性朋友的关系。最重要的一条是礼尚往来。例如,一个男人邀请另一个男人共进午餐,过得不错,这时第一个男人就在等待第二个男人回请。而这样的回请并没有接到,第一个男人就进退两难。他是继续等待别人的回请再见面呢,还是打破常规,再请一次呢?男人们经常太拘泥于一报还一报的准则,从而中断了人际关系。当我们处于以上第一个人所处的境地时,我们又将如何行事呢?对先邀请共进午餐而他又未回请我们的那个男人,我不是让反感占据心头而发誓永远不再作出进一步的努力去结交那个家伙,而是愿意去继续招呼那个家伙,尽管又请吃了两三次饭,仍然未得到他的回请。然而,很微妙又不那么微妙地,我们要让那个家伙知道,他不回请我,我们不会永远这样主动,因为他这样做伤害了我的感情。在这样的朋友关系中,要么他必须主动邀请我们,要么我们放弃那样的努力。听到我说的这些话并愿意和我们相处的男人最有可能与我交上朋友。

如果男人们不能打破这种一报还一报的敏感心理,我们往往会在交友一开始就遭受阻碍,也将永远得不到真正的密友。当一个男人面对另一个男人时我们将无话可说。

“我受了点伤害——上次我们在一起时,我告诉你,我母亲将要动大手术,而你并未来问一声她怎么样。而且顺便提一句,我干吗非要请你共进午餐呢?——上次我做东,难道你就不能请我吗?”

如果这样的话用一种恰当的语气说出来,而对方也能听进这个人的话,他或许能接受批评,且承认自己与别人打交道还不太在行。总之,无论何时我们都能发现有一条制约男人亲近的不成文准则。和大多数人一样辨别它,有意识地绕过它或重新商讨它都有好外——有意识地绕过礼尚往来就是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