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素质教育——情操篇
5899400000021

第21章 勤俭与自强(3)

在中央机关,毛泽东在延安杨家岭亲自开荒种地,给菜地施肥,群众要求给他代耕,他说大生产运动是中央的号召,我和同志们一样都有生产任务。周恩来尽管右臂负过伤,但很快就学会了全套纺线技术,并在中央机关比赛中被评为纺线能手。朱德除了给部队布置生产任务,督促检查外,还亲自拾粪、种地。中央领导带头参加生产劳动,给边区军民以极大的鼓舞。

经过三年的奋战,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荒26.1万亩,打窑洞1000多孔,建起600多间平房,还创办了纺织、制鞋、面粉加工场和作坊,不仅吃穿用全部自给,而且上缴公粮250万斤,把一片荒凉,野狼成群的南泥湾建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

军民大生产运动,不仅粉碎了敌人的封锁,克服了严重的物质困难,巩固了抗日根据地,而且培养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十二、勘察地质

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1889—1971),早年留学英国,学习地质专业。回国以后,几十年如一日,致力于科学研究。他长期在野外进行地质勘察,养成了用脚丈量大地的习惯,每步不大不小,正好是085米,他以些为尺子,测算出自己需要的数据。在工作中,他勤于钻研,勇于吃苦,还经常彻夜不眠,晚上实在困倦了,就用石头仿枕头睡觉,一但被石头硌醒,马上又开始工作。他以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和顽强拼搏的精神,进行地质勘察和研究,创造了举世公认的崭新学科——地质力学。

解放以后,我国兴起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可又遇到石油短缺的困难,全国所需石油80%依靠进口。这时,国际上刮起了一股"中国贫油论"的邪风,他以一个中国人的自信和学识,据理力争,挫败了外国势力的谎言。

担任地质部长的李四光,不会忘记:1953年的一天,毛主席和周总理亲切地接见了他。当时,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经开始,多么需要石油啊!可是,我国石油的开采,仅限于玉门一隅。毛主席和周总理亲切的询问李四光: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应该走天然石油的道路,还是人造石油的道路呢?我国天然石油的前景有多远。

李四光根据自己多年对地质学的研究,满怀信心地回答:"我国的地质条件很好,地下含有丰富的石油,仅从新华夏体系的沉降带中,就有几个大油库。在我国的松辽平原、华北平原、渤海湾……都具备着产油和储油的条件。我们国家的石油远景很辉煌啊!"

这是多么响亮的一个回答啊!毛主席慈祥的笑了。周总理也笑着说:"我们的地质部长很乐观,我很拥护你。"

从此,在李四光地质理论的指导下,大庆、大港、胜利、南海,一个个大油田相继找到了,开发了,滚滚的石油实现了中华富强的理想。

二十三、立志造桥

我闰现代桥梁专家茅以升(1896—1989),少年时就立下大志,决心造一座形似彩虹,飞跨天堑的大桥。他将此想法告诉父亲,得到父亲的支持和赞许。于是刻苦学习,博闻强记,能把圆周率背到小数点后100位。由于他勤奋努力,中学五年里,各科成绩均是全班第一。1916年,他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留美研究生。他抱着学好桥梁专业的雄心壮志,谢绝了美国康奈尔大学留校工作的建议,又到匹慈堡著名的桥梁工厂实习,最后获得了工程学博士学位。

学成回国后,茅以升任天津北洋工学院教授。旧中国,铁路桥梁的修建相当落后,多少年来,一座座铁路桥梁的修建权都落到外国人手里:济南黄河大桥是法国人修的,郑州黄河大桥是比利时人修的,蚌埠淮河大桥是英国人修的,松花江大桥是俄国人修的,沈阳浑河大桥是日本人修的,云南河口人字桥是法国人修的,珠江大桥是美国人修的……看着中国大地上世界各国的桥梁建筑,茅以升思绪翻滚,久久不能平静,难道一个产生了李春和修建了赵州桥的民族,在自己的国土上就建不起一座现代化桥梁吗!

1933年,茅以升接到浙江省政府的邀请,去钱塘江建造自己的铁路大桥,他实现宏伟理想的时候到了。茅以开以中国人的聪明和智慧,采用当时最先进的"射水法"、"沉箱法"、"浮运法",解决了技术上的重重难题,仅仅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就把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钢铁大桥,横跨于钱塘江之上,揭开了中国桥梁史崭新的一页,谱写了一曲民族自强的凯歌。

二十四、献身边疆

彭加木(1925—1980),原名彭加睦。1956年祖国建设刚刚开始,需要大批的科技人员。这时刚30出头的他自告奋勇给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写了一封信,要求到艰苦的边疆工作,结尾署名"彭加木"。他说:"加木,合起来就是一个"架"字,我要为上海和边疆架设桥梁,为边疆"添草加木!""。

就这样他放弃了出国深造的机会,告别了妻子儿女,从繁华的上海奔赴新疆从事科学事业。正当彭加木驰骋边疆之际,一个不祥的消息从天而降,他患上了纵隔障恶性肿瘤,最多只能活半年,彭加木被送回上海,紧急治疗。住院期间,他忍受了大剂量用药和辐射照射带来的痛苦,以顽强的毅力和病魔做斗争,医生先后填写了两次"死亡通知书",都被他以英雄气概战胜了,他奇迹般地从死神中逃脱了出来,创下了这一绝症病例中的奇迹。

更令人感动的是,当彭加木被告知只能活三个月时,他非但没有萎靡不振,而是仍然念念不忘新疆的工作。在病床上,他写下了这么一首小诗:

昂藏七尺志常多,改造戈壁竟若何?

虎出山林威失恃,岂甘俯首让沉疴!

就这样,彭加木冒着旧病可能复发的危险,再度返回边疆,积极筹建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1980年5月,彭加木率领一支11人组成的科学考察队,赴罗布泊进行科学考察,在接近尾声时,他只身去荒漠去取水,谁知一去不返了。人们分析,由于他体力不支,迷路昏倒,被狂风吹动的流沙淹没。彭加木献身边疆,其矢志不渝的顽强精神令人敬佩。

二十五、研制两弹

邓稼先(1924—1986)是我国的两弹元勋,为祖国的核武器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上个世纪50年代末,原来和我国友好的苏联,突然和我国变脸,片面撕毁国防技术合同,拒绝向我国提供原子弹样品和技术资料,妄想让中国搞不成原子弹。同时在国际上掀起一股反华浪潮,并从经济上对我国施加压力。

面对世界风云变幻,祖国遇到暂时的困难,战争的威胁,核大国的讹诈,滚滚黑云向我们压来。此时,毛泽东主席提出:"我们也要搞原子弹!"当时二机部的领导找到邓稼先说:"中国要放一个大"炮仗",你要参加。"这句话似千钧重担,压在邓稼先的肩头!搞原子弹,这意味着什么?每一个物理学家都明白:置身于放射性材料之中;进入军事禁区,隐名埋姓,不能发表文章,不能出国;长年工作在高山、沙漠,不能全家团聚。但为了粉碎少数国家的核垄断,使祖国早日强大起来,邓稼先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从此,他从普通人的生活中消失了,从物理学界的讲坛,来到核武器研制的第一线。

他在北京郊外的高梁地里参加研究所的筹建,他在生产核材料的车间里穿梭往来,他在罗布泊国家试验场上的土路上颠簸,他在乌云遮罩的山区指挥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当核试验出现失误时,他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冲进去,捡拾核试验材料的残片,当工人们给原子弹安装引爆雷管时,他镇静地坐在旁边给"虎口拔牙"的工人壮胆。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时隔两年零八个月,我国又成功进行了第一次氢弹试验。两弹的成功,振奋了国威,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为此,邓稼先付出了青春和才华。

二十六、勇攀珠峰

在人们的心目中,珠穆朗玛峰是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及的。它举世无双的高度,变幻莫测的气候,极端的地形,被世界许多国家称作为"第三极"。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开始,一些发达国家的登山队,曾七次从北坡攀登珠穆朗玛峰,但都遭到失败。直到1953年,美国的两名登山队员才从南坡登上珠峰。西方国家登山队由此断言:从北坡登珠峰只能是死路一条。

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外国人能办到的事情,中国人也能办得到,外国人办不到的事情,中国人照样能办到。1960年5月,成立只有五年的中国登山队,便要与珠峰比高低。他们以"英雄气盖山河,敢笑珠峰不高"的雄心壮志,开始了向珠峰进军。他们克服高山缺氧,呼吸紧迫,头痛呕吐,悬崖绝壁,沟深坡陡等重重困难,打开珠峰的大门,征服"死亡地带",经过艰苦跋涉和顽强搏斗,中国登山队员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迎着夜幕向顶峰冲刺。在到达8830米高度时,氧气全部用完,他们三人以惊人的毅力攻克主峰,终于在5月25日凌晨4时20分登上珠穆朗玛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坡登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

十五年后,中国登山队再次攀登珠峰。1975年5月27日,北京时间14时30分,中国登山队藏族女队员潘多,同罗则、桑珠、侯生富等八名男队员一起,又一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他们迎着狂风,在峰顶上展开五星红旗,队员侯生富用相机当即摄下了这激动人心的镜头。这次精确测定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为8848.13米,还竖起了三米高,铸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登山队"字样的金属测量觇标。这象征着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003年5月21日,在人类登上珠峰50周年之际,中国登山队又一次登上珠穆朗玛峰,使五星红旗再飘峰顶,并向北京传回了电视画面,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自强不息的形象。

二十七、母亲的学问

24年前,我从北大荒插队回到城里,挨过了一段待业的日子,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在一所中学里当教师。每月42元半的工资,这是我拿到的第一份工资,以后每月都把工资如数交给妈妈。我和妈妈两人就要靠这每月42元半的工资过日子。

这时候,我的一个同学在旧书店看见一套10卷本的《鲁迅全集》,20元钱。他知道我喜欢书,肯定想要这一套《鲁迅全集》,怕别人买走,便替我买了下来。20元钱买一套《鲁迅全集》确实不贵,但以当时我家的生活水平来看,20元将近占了我一个月工资的一半,刚刚交给妈妈的工资,我怎么好意思再要回将近一半的钱来买书呢。

我有些犹豫,心里却惦记着这套《鲁迅全集》。大概像所有孩子的心事都瞒不过母亲一样,妈妈看出了我的心事。她从装钱的小箱子里拿出了10元钱递给我,让我去买书。她说,你放心,我这儿有过日子的钱,你不用操心!

后来,我知道那是妈妈从每月那可怜巴巴的42元半的工资里一点点节省下来的。妈妈把42元半经营得井井有条,像沙场秋点兵一样,让这42元半的每分钱都恰到好处地派上用场,让这个已经破败得千疮百孔的家重新张起了有些生气的风帆。

那时,水果才几毛钱一斤,妈妈从来不买,她只买几分钱一斤的处理水果,在我还没有到家的时候,把水果上那些烂掉的、坏掉的部分用刀子剜掉,用水洗得千干净净,摆在盘子里等我回来一起吃。

有一次,妈妈洗好了、剜好了一盘新买的小沙果,恰巧,我的几个学生找到我家来看我,我赶紧把这些小沙果拿进了里屋,我有些不好意思让学生看见我生活的寒酸。偏偏妈妈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她从里屋把沙果又端了出来,招待学生们吃。我觉得很伤我的自尊,心里很别扭。

等学生走后,我向妈妈发脾气,赌气不吃那盘烂沙果。妈妈听着,没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吃着那盘烂沙果。

事后,我有些后悔向妈妈发脾气。我虽然亲身经历着生活的艰难,但我并未真正懂得生活,我不懂得生活其实是一天接连一天的日子,不管这每一天是苦是乐、是希望着还是失望着、是有人关心还是被人遗忘……都是要过的,而要过的每一天的物质需要都得节省。节省和节约不一样,节约是自己还有一些东西,只不过不要大手大脚一下子用完花光;节省不是这样,节省是东西本来就这么些,要在短缺局促的方寸之间做道场。节约,像是衣柜里有许多服装,只是不要光穿那些漂亮的豪华的衣服,要拣些朴素的穿;节省,却是根本没有那么些衣服,甚至没有衣柜,必须将破旧的衣服补上补丁来穿。

节约是自我约束的一种品质,节省却是一门从艰辛的生活中学来的学问,在平常的日子里,尤其是在富裕的日子里是不会学得到的。

那确实是妈妈的一门学问。

二十八、我家有个燕子窝

儿子今年17岁了,念高中。独生子女,父母从来就是其玩伴。上山下河,父母能不陪着?走亲访友,孩子能不带着?可如今儿子已有了自己的天地,对父母的户外活动几乎一概应之以"恕不奉陪"了。

这一天事出偶然,合家三口居然并肩徜徉在夜深人静的长安街头。妻说起现在富有的家庭多了,孩子们在学校难免互相攀比。单听听孩子们口中常论道的各类名牌,便知他们的商品知识有多丰富,不待言有些孩子还是这些名牌商品的实际拥有者。孩子们在物质生活方面比我们讲究,委实也是时代在进步的一种标志,总比我们当年空抱着"解放全人类"的理想要好得多。只是这攀比之风怕是要委届了"穷户"的孩子。妻的话人情人理,我一边频频点头一边看着在一旁沉默不语的儿子,心中竟生出几分愧意。长安街头灯火辉煌,各种型号的"的士"川流不息,没有人注意我们这一家子。我终于打点起精神,硬着头皮说了一句:"我还是那句老话,我家有个燕子窝,你们有吗?"没想到儿子立即响应:"就是,我记得那一年,燕子在我家门前搭窝……"

老话说的是旧事,儿子的神情依稀透出当年的稚气。那一年他才8岁,上小学二年级。我们家住在宿舍楼里,只一间房,门外走廊面对天井,成群的燕子常在天井里回旋。有一对燕子选中了我们家门前的墙角,七八只燕子帮着它们一道筑起了一个小窝。从此后但听得细语呢喃,有一天更喜见小燕子一只只开始出世。下班放学,我们一家子看它们一家子,竟似天天都在过节。

攀比之风岂是始于今日?儿子当初就曾感觉到过相同的压力,回家来讲到同学们家有这有那,我挥手一指门前,便道出了那句惊人之语。当时或许只是为了应急,事后倒也觉此话似不无深意。我因此总是记忆犹新,谁又曾料到,儿子记得比我更为真切!细想起来,打那以后,儿子的确就再不曾提起过别人家有什么好东西。一晃10年,他长大了,他爸爸仍旧是穷。除了老话,不见新招,难得他依然响应。

穷固然无可夸耀,做爸爸的还得努力。不过,儿子的反应响彻我心,但愿它也能响彻这夜深人静、灯火辉煌的长安街头!生活中总当有所坚持,并不是只可在获取与放弃之间二里挑一。燕子窝何尝属于我们?但我们确实拥有过,而且至今尚未失去。说与路,你爱信不信:那燕子窝必将继续伴随我的儿子和儿子的儿子……再套句老话:"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