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卷
奥格·曼狄诺著如何看待自己的过去(1)要想明智地计划未来,就应该充分了解和学会欣赏过去。准备开始迈向美好生活的第一步了吗?如果是,那么我真诚希望,致辞篇中的两句话仍在你脑海中回响。“没人能代替你生活,没人能代替你成功!”正如唐·库德蒂在经典名篇《失败的建议》中所提及的那样:“活在世上并不容易,体面地活着更不容易;真正了解自己不容易,而喜欢自己更是知易行难。但是我们必须活下去,生活中还有一个人我们都必须面对。”那个人,当然就是——你自己。可是你又是谁呢?你是什么?我们很多人都知道如何驾驶汽车却不知道如何驾驭自己,这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啊!假如有人问你是干什么的。你也许会说你是销售员、电脑程序员、模特、股票经纪人、卡车司机、木匠,或其他随便什么职业。但是,你说错了!你所从事的职业,是我们大家都从事的职业——那便是“生活”。尽快了解你自己是谁,为什么现在是这个样子,你就能尽快面对一直困扰你成功的诸多疑惑和挑战。好了,还是让我们快点开始……
我叫他乔,因为故事一开始,乔就是一个彻底的失忆症患者。他不记得自己的名字,对以前的生活也已完全忘记,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怎么到的这里。最大的可能就是,他以前是个飞行员,遭遇了事故,落难到了此地。乔苏醒过来,发现自己好像躺在一个黑暗的山洞里。他还能动弹,骨头显然没受伤,不过脑子是不太管用了,于是他很快又失去了知觉。乔也不知道自己在山洞里呆了多长时间。虚弱无助的他迷糊一会儿,活动一会儿,又迷糊一会儿。既然自己又暖和又不饿,还非常舒服,那么也就用不着着急了。一切就这么样吧,乔感到很满意。可是在乐园里的他又失去了乐园。一天,乔发现自己让人十分唐突无礼地拽了出来,拉到了光亮的地方。自从事故后,他第一次感到害怕,这是一种慑人心腑的恐惧,充斥着身体的每个细胞,甚至每个毛细血管。突然走出黑暗的他让强光炙烤着,双眼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耳边鸣响起各种声音,寒意穿透了每一个毛孔。乔只记得,把他从藏身山洞里拽出来的土人又把他推进了地狱。不过,土人显然并不想杀死他。他们给乔穿上衣服,盖上被子,扶他躺下。乔累得筋疲力尽,便酣然入睡。接下来的几天,几个星期,他一直在睡。乔十分虚弱,连抬头的力气都没有了,只能集中所有精力来支撑自己活下去。当地的土语他一句也不会说,好在土人们对他倒是有求必应。乔一醒来就哇哇直叫,要是还没有人来的话,他就放声大喊。这可不太像话。不过想想咱们自己要是到了他那般田地又会怎样呢?乔又虚弱又无助,周围都是些陌生人,他们想干什么,会干什么,自己全然不知。自己的脑子又不太好使,动一动都疼,眼睛也看不清,除了知道自己还活着,完全依赖着他人之外,乔什么也没弄明白。一天又一天过去了,乔的疼痛逐渐消退。他从头脑和精神的阴霾当中逐渐清醒过来,感觉自己的体力也在渐渐增加,注意力也时不时的向外拓展。于是乔试图回想自己到底在哪儿,土人们对自己是否友善。乔注意到,土人们显然指定了一个“她”来照顾自己。乔只要需要什么,通常来照应的都是她,偶尔也会是她的助手——一个男人。看到她对自己十分温柔,甚至还有那么点儿喜欢自己,乔开始觉得多少对自己的境遇有些放心。不过他对山洞里那份安宁静谧而且简单舒适的怀念并没有消失,只是不再那么强烈罢了。周围的环境越来越吸引乔的视线,他甚至还小有收获,因为他注意到女人正冲着自己微笑。
这一发现鼓舞了乔,让他认为自己也许能学会与别人相处,于是他也对女人报以微笑。这个举动让女人分外惊喜,赶紧叫其他土人来看。乔亲切地冲着众人微笑,心想要是这是大家想要的,他但做无妨。时光流逝,乔体力渐长,不过这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他除了睡觉,什么也不干。醒来,他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便盘算着自己好了能不能四处走走,看看自己究竟是降落到了什么样的地方,都会遇上什么样的人。乔很自然地认为其他土人肯定和照顾自己的女人一样,于是便尽可能从女人身上搜集线索:从她的声音语调中判断她高兴还是不满,从她对待自己的方式上猜测自己以后要应付的是充满敌意还是和平友好的人群。他计算着自己表示饥饿后她会多久才送上饭菜,从而弄清以后自己需要生活用品时会不会容易得到。尽管自己不懂当地的语言,他也经常偷听周围人们的交谈,从而判断这个地方的人是特别爱吵架呢,还是容易相处。女人为自己服务时,乔时常观察她的表情,判断是扭捏腼腆呢还是从容大方。乔知道,一旦自己能动了,那生活就取决于自己是否能让这些土人接受。于是他最想知道的是女人怎么看自己。他观察着女人的举止,收集着各种信息:看看自己能让人喜欢吗?能让人觉得可亲可敬、可爱可慕吗?能从大家那儿获取同情、博得好感吗?或者,根本就没人理睬他呢?乔满脑子想的就是这些。于是,只要女人喜欢自己的地方,他也喜欢;女人不喜欢自己的地方,他也憎恶。不知不觉,他把女人当成了一面镜子,照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乔对女人十分依赖,她只要一离开,乔就会陷入绝望,担心她再也不回来了。只要乔想到女人也许已经抛弃了自己,那份消逝的焦虑便会卷土重来。他占据了女人大部分的时间、关怀和注意力,以致过了很长时间,乔才明白女人也有自己的生活。而她的生活并不是以乔为中心的,因为他们根本就是两种人。起初乔看着女人,曾觉得她仿佛是自己身体的延伸,抬起腿就能为自己拿东西,伸出手就把饭喂进自己嘴里。虚弱使乔变成了一个可怕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正像那些以自我为中心的病人一样。如何看待自己的过去(2)他们俩常在一起,难免日久生情。他们发明了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手势和自己的声音,而女人对乔的要求总是百依百顺。现在乔更了解女人了,了解她的情绪,解读她的表情。有时他们开怀大笑,有时他们息声安坐,一起玩游戏,一起逗乐,彼此作弄。有一次他们嬉戏玩耍时,乔掐了女人一下,向她展示自己的力量增加了。可女人却猛地撤回身,皱着眉,尖利着嗓音说着什么,吓得他不知所措。乔没伤害她的意思,不过同时也明白了土人不喜欢这种过激行为,那他最好还是把任何有这种冲动的倾向藏匿起来。至于那个男人,乔常能看到,也开始喜欢上了他,甚至和男人玩得还更野一些。乔很喜欢这样,因为这可以给自己必要的练习。从这对女人和男人身上,乔了解到这个文化中的人是如何示爱的。于是,乔也企图模仿,因为乔意识到,正是男人和女人之间爱的行为让自己明白了生命与死亡的不同意义。如果他想让这些认识自己的人最大限度地关怀自己,亲近自己,从别人那里得到友善和好感,那么就要备加关注这方面的线索,而且还要尝试运用这些方法去取悦人们。显然,乔现在不仅活了下来,而且还要和这些土人过上很长一段时间,所以乔决定学习他们的语言。这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和别人轻而易举的交流固然让人满意,但自己和女人之间那种直接、无言的交流一去不回多少让人有些伤感。乔仍然留恋着那种无言的交流,就像留恋山洞的静谧一样,就像他虽然越来越能照顾好自己,却更加渴望能和别人亲密相处。不过他知道,自己不能一直那么脆弱,也不能一直那么依赖别人。女人也清楚这一点。于是她说,乔自己应该学会自己洗漱,这在他们相处当中还是头一遭。不过,乔反而发现自己占了上风,因为他可以选择是遵从还是反抗,从而检验一下自治的范围。意志较量的战斗似乎仍在推进,不过女人还是努力表现出来一副好脾气,对乔不予理睬。而乔考虑到女人的和善、大度,也决定尽量服从她的要求。乔越来越像个正常人了。而正常男人的举动之一就是爱上女人,这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于是乔向女人求婚,而她却拒绝了:因为乔需要更长时间的照顾才能独立,况且自己已经和那男人结过婚了。对于第一个借口,乔认为那不过是病人想和护士结婚会遇到的挫折罢了。至于第二个借口,乔采取了更直接的行动。他明白地告诉男人自己打算和她结婚,并表示男人要是不再来自己的住处,自己会十分感激。那男人笑了笑,立刻就天天晚上都到乔家来。乔权衡了方方面面的可能,想了很久,决定诉诸武力来解决这个害事的男人。可是一作力量对比,乔大吃一惊,那个男人远远比自己强壮,出师借口也远比自己更有理;男人完全可以先发制人,把自己打得落花流水,无力招架,更别想夺人所爱。一想到自己还可能让男人活活给废了种种可怕的后果,乔就害怕得要命,于是放弃了所有计划,再也不敢想取代男人。事实又使他走向另一个极端。从理论上讲,若不能战胜敌人,那就加入敌人一伙。于是乔试图与男人步调一致,努力使自己更像他。这一出插曲就这么烟消云散,乔和那男人反倒成了好朋友,成了女人共同的仰慕者。乔就这么不尴不尬地和他们住了四年之久。从这段经历中,乔明白自己最好还是开始拓展自己的视野。于是他决定先从女人这里开始自己的冒险。当然刚开始的时候,乔虽然还走不了路,不过肌肉已经更有力量了。在女人的帮助下,乔试着迈着小步,后来没有女人的帮助他也走得相当不错了。乔慢慢挪动脚步,在村子附近走来走去,随便看看,一有什么事就叫人帮忙。慢慢地,乔和周围的土人混熟了,细致观察了他们做事的方式、习俗、准则,甚至还扩大了词汇量,掌握了新技能。到这时,乔认为自己关于女人和其他土人的论断说的没错,自己从女人身上得出的结论也得以验证。最令人欣慰的一点是,乔发现别人很喜欢自己,这给了乔很大的自信。和土人们交朋友非常容易,他们喜欢他的微笑,他的结实,同时对他乐于学习适应自己所处环境的种种努力也给予充分肯定。每一次成功都激励着乔去尝试下一次成功。女人和男人已教给他足够的东西,而他失败时也能从中吸取教训,然后继续探索。经过依靠别人照顾的漫长时期,现在令人欣慰的是,乔变得坚强、独立,自力更生,再加上没什么精神烦恼,这段时间他过得十分平静安详,连照顾他的人也引以为荣。乔对什么事都很了解了,也知道规矩,他们不用总拎着绳子拽他回来。不过当乔尝试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他们就会在他身边。这样,乔既是独立的,又能有所依靠,一切都再好不过了。这些人的文化可不像乔想像的那么简单。刚开始,他总想随便下一些简单的结论,结果却发现,自己接受的却是一些复杂的,甚至是矛盾的信息。乔没有一味地探求答案,而是停下来开始探索问题。乔意识到推论的过程比做结论更有用处,于是变成了事实的收集者。mpanel(1);时间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乔过得很不错。最初的时光已在他脑海淡忘,只有当自己办错事、说错话时,过去的记忆和一些焦虑偶尔又会溜回来。十二年里,乔在这里学到了很多东西,现在他开始惊异地发现,以前在自己心目中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女人和男人,实际上知道的并不多。显然乔已经超越了他们,而他们对乔来说已无多大帮助。现在乔的力量、激情已不可能再那些男人和女人那里获得,而是从朋友那里获得。朋友们理解他,了解他的兴趣,关注他的事情,甚至理解他的急躁。乔对于背叛了照顾自己的女人和男人感到愧疚,但同时他又对自己说:“又不是我让你们非把我拽到了你们的世界里的。”如果说以前的那段时光平静而安详,那么这段时光则充满了暴风骤雨、雪雨冰霜。这段时光逝去之后,乔回首往事,才明白一切都必须这样经历才行。内心的骚动让乔变得叛逆,这骚动的源泉是知识的鼓动,鼓动他走出去,离开这个家。如果他想弄清楚自己到底是谁,究竟属于什么地方,那就必须和他们断绝来往,就如同孩子断奶一样。以前的生活是试航阶段,船仍旧可以停泊在码头上,可是,现在他要挣脱缆绳了。乔对女人和男人的感激在心中荡漾:毕竟他们也聪明过;当他们不再聪明时,他们也曾慷慨过。乔看到他们尽了努力,同时也很爱自己。乔也爱他们,这爱不但没有让他消耗什么,反而让他更加充实。他们为自己提供了二十一年的庇护,如今知道该让他走了。他们该做的都做完了,现在是乔自己闯荡的时候了,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世界。于是,乔做了一生中最艰难的选择:离开他们。如何打造自己成功的品牌(1)如今,世界上的人有多少,成功的定义就有多少,可谓是见仁见智。甚至有人宣称,经过多方论证,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失败”是——“成功”,因为人们越来越多地将成功单单和物质财富捆绑在一起。“我尝过富有的滋味,也尝过贫穷的滋味——当然有钱的滋味更好了。”娱乐界的人们一个接一个如此这般地高唱低吟,而我们也一边微笑,一边忍不住点头赞许。难道这就是成功的惟一内涵吗?当霍华德(1905~1976,美国商人,电影制片人,飞行员)手里最初的100万美元成倍增长时,他是欣喜若狂呢,还是心如止水?当保险箱里塞满钻石的电影明星为了嫁给第五任丈夫而甩掉第四任丈夫时,是觉得更加心满意足,还是怅然若失?那么,你又如何给成功下个定义?也许你太忙,根本无暇考虑这个问题。不过没关系,如果你上我们这所成功大学的目的在于改进生活,那么我劝你,接受忠告还是越早越好,这样你可以想得更清楚,做得更明白。你的确是想采纳我的建议,对吧?看这本书时,你手里的确拿着笔,对吧?希望如此,因为从杰出人物霍华德那里,我们不仅应该学习而且更要牢记他带给我们的无价信息。在《成功在于你自己》这本书中,霍华德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又一个成功的真正要素。成功有两个重要标准:1.别人认为你成功吗?2.你认为自己成功吗?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好像吸管和冰镇汽水之间的关系。要想好好享用冰镇汽水,最好是两样都有。但是如果只能选择一样,那当然有汽水要比光有吸管好得多,因为吸管本身并没多大作用。同样,如果你自己觉得不成功,即使整个世界都认为你成功也徒劳无益。这客成功的冰淇淋仅在于你内心的欣赏与品味,所以,自己的成功未必非要得到外部世界的认可。但问题在于,我们往往致力于按照外部世界所制定的尺码来打造自己的成功。可是,这些尺码并不是从我们的角度或依我们的需要而定。于是麻烦就来了:我们究竟为谁成功?为自己还是为别人?就其意义而言,成功应该是件很个人化的事,依个人性格不同而有不同的内涵。实际上,成功常是随着人格的提升而崛起;因此,我们也要时常带着审视的眼光去探索自己,发掘自己对成功的看法究竟是什么。可是,我们却往往屈从于外界所认为的成功模式,用它来套用我们个人的情况,就像对生活中其他的事情一样随声附和,缺乏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令人欣慰的是,我们当中还是有不少勇士,有胆量去思考这个问题;而且如有可能,他们偶尔还能拼画出新的成功模版。这立刻让人觉得他们是那么诚恳坦率、勇往直前、个性十足。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威廉·福克纳曾说过:“我生来就是个流浪汉,一无所有的时候最幸福。以前我有一件外套,兜儿特别大,里面装上一双袜子、一本莎士比亚精选集,再来上一小瓶威士忌。那我就非常知足了,因为我什么也不需要,什么责任也不用承担。”也许有人会对这种成功的定义不屑一顾。不过,尽管别人可以为自己去否定这个定义,却不能替福克纳否定这个定义。这种坦白直率的定义,恰恰反映了典型的密西西比人所独有的诚恳和坦荡。阿尔伯特·茨威格(1875~1965,奥地利作家,传道士,医生,音乐家,1952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看到这个名字的次数之多,听到人们的盛赞之多,连我自己都不免有些厌烦了。1955年全世界的茨威格迷都在为他庆祝80岁生日,人们筹集了大量的基金作为生日礼物(仅在美国就募集了20000美元,其他地方也有不少),送到了这位个头矮小、性格温存的医生手里。而茨威格正是为了躲避世界的赞誉,才选择了非洲最深处——法属赤道非洲去隐居。可是生日那天,还是有五百多人唱着歌,打着鼓,捧着花,聚集在一起,为他庆祝。因为,在这个黑非洲的大陆上,在这位好心医生头上闪烁的光环,比欧洲任何繁华都市的霓彩都更耀眼。然而,这一天茨威格的慨叹却是“真遗憾,这么喧闹,让我疲倦”。这里我们看到的是茨威格对成功的伟大见解——可世人却偏偏不容他去追寻。十九世纪中叶,在动荡的欧洲有一位藐视习俗、浪漫无稽的乔治·桑德女士。她在一封著名书信中,对成功做了一番惊人的定义:由个人之努力而备感幸福。一旦得知幸福之必须要素——简单的品味、些许的勇气、略微的自律、心爱的工作,以及清白的良心——于是幸福不再是一个迷茫虚幻的梦。每个人如果合理运用经验和思想,都能从自身发掘很多东西,再加上决心和耐心,就能实现健全的心智。所以啊,好好把握今日的生活,不要那么贪婪,不知满足。mpanel(1);综上所述,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个人成功一定是存于个人的内心深处,具有无形的个人价值。莫罕塔马·甘地最让世界感动的,莫过于一帧照片记录了他临终前所有的财产:一副眼镜,一双草鞋,几件衣服,一架纺车,还有一本书。然而整个世界都知道刚刚故去了一位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也许人们还依稀记得亨利·大卫·梭罗那言简意赅的话语:“一个人的富有程度与令他无动于衷、置之不理的东西成正比。”甘地经常说要减少欲望,减少需求。对他而言,生活好像一段逐渐摒弃需求的过程。因此生活会让一个躺在摇篮里、无所不需的婴儿,逐渐长大成人,独立自主,什么也不再需要。甘地自己就是这种成长过程的表率。甘地是如此的杰出,以至于他的生活是如此富有戏剧色彩,令我们那么多人相形见绌。当然这并不是说,安贫乐道应该成为我们的目标,或者要像苦行僧一样痛恨物质财富,窃窃地以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甘地式的伟人。实际上,相当多的伟人都拥有巨大的财富,如安德鲁·卡耐基、雅各布·瑞伊斯、朱利尤斯·罗森瓦尔德、萨缪尔·玛莎、古根海姆家族、拉塞尔·赛格。这还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所有这些人都获得了个人的成功。他们的成功既受到了外界的承认,又获得了内心的满足;所以他们既有冰镇汽水又有吸管。不论从卡耐基身上还是从甘地身上,我们都能找到真正成功的共同要素。这些核心要素,超越了财富或名誉,不受贫穷和禁欲修行的影响,因为它们包含了成功内涵的精髓。如何打造自己成功的品牌(2)成功的第一个共同要素是:目标。不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有明确的目标。成功最大的敌人是没有目标。在沼泽和泥潭中,谁会有成功的感觉呢?可是一旦有了目标,我们就有了能量和活力,充满了想像和展望,这些动力驱使我们向“某个方向”前进。不过在这条道路上既会有兴高采烈,也会有灰心绝望,每到这一刻,我们就应告诫自己:不要迷失了方向。最近,密西西比州毕罗西市的一篇报道生动体现了“目标”这个要素如何使生活重新焕发了光彩。在这个美丽如画的小镇码头上,一位24岁的舞蹈演员跳了下去,企图自杀。据这个年轻姑娘后来讲,她那么做是因为“厌倦了生命”。可是,正当姑娘跳下码头的时候,一个小伙子发现了她的举动。小伙子立刻脱掉衣服,一头扎入水中去救她,却忘了自己根本不会游泳。小伙子在水里奋力扑腾挣扎,眼看着快要淹死了。就在这时,舞蹈演员好像忘了自己一时的绝望,奋力向小伙子游去。还在小伙子大口呛水、大口喘气的时候,姑娘一把抓住了他,拉着他安全游到岸上。就这样,本想结束生命的姑娘反倒救起了一个人。就在那个关键时刻,小伙子为了求生拼命挣扎,这让姑娘觉得自己的生命突然找到了目标。码头下面的海水淹没的不过是她的绝望,在那电光划过的瞬间,她已经知道“不知为何而活”与“为了什么而活”的区别。事后,姑娘又重返舞台,开始了新的生活。并不是所有人在缺乏目标时都会有如此极端的行为,但每个人都曾有过类似的经历:有时觉得生活充满了活力和冲劲,那是因为我们明确自己要向某个方向前进;也有的时候,屋漏偏逢连夜雨,我们仿佛已经走投无路。所以,要想让成功有意义的话,就应该遵循一定的目标,否则即便我们像植物人那样能延续生命,也毫无成功的乐趣。成功的第二个共同要素是:成功率。这是成功的内在特点。成功不是铁板一块,我们也不是每时每刻都在成功。相反,在成功当中有峰回路转,有失败的峡谷衬托着胜利的高峰。最近我碰到一位成功的电视制片人,他每天都要负责制作一个极为复杂、难度很大的节目。他这么说:要是按照绝对完美的标准来评判我每天的业绩,那我非疯了不可。我努力得到的是一个不错的成功率。就像棒球比赛,我很清楚自己有时会犯规出局,但是只要我把握住了一垒安打和二垒安打,时不时再来上一个本垒打,我并不在乎不可避免的错误和出局。所以你看:成功的生活也许只会光彩几天,而失败的日子却会笼罩着几年,甚至生活中还会遇上几次大败而回的挫折。但是这些都不能使生活荒芜,充其量只能算作一些不可避免的失败。它们验证的是:成功不会那么容易。心理医师告诉我们,“冲动型”的人常常承受不了失败的打击,而实际上这些人也无法真正尝到成功的滋味。他们的嘴角永远挂着平庸,他们对最轻微的失败都感到恐惧,更不用说凭借自己那摇摇欲坠的自信一试身手。相反,那些坚定抓住自信的人却总能够吸纳偶尔的失败。事实上,经常在实际中摸爬滚打的成熟人士都很清楚,那就是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他们决不会耗神费力让偶尔的失败腐蚀自己的坚毅,而是会用更多的力量去争取成功,争取胜利。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迟早都会明白,并不是每天都是圣诞节;我们追求的成功也不会次次胜利。所以我们必须记住:不是每一次努力都会戴上辉煌的光环。成功的第三个共同要素是:成功的代价。这就是说没有免费的成功。芸芸众生中最令人惊叹的,甚至最匪夷所思的,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一种缺陷,让我们无法享受不是自己赢得的东西。心理医师的沙发常常让那些娇生惯养的中年妇女压了一个个深窝;她们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可奇怪得很,她们却无法享受生活中任何一点点快乐。也许有一天,心理治疗师应该在一架微妙精细精的天平上探索人性。我相信在天平的一端他肯定会注上“喜悦”,而另一端则会注上“努力”。这样看来,成功的喜悦一定是由成功的努力来平衡的,而这一点正是每个人性格中都存在的天赋的因素。最近,我参加了奥柏林学院(俄亥俄州北部)的毕业典礼。在颁发荣誉学位的仪式上,学院将法学荣誉博士学位授予了西奥多·E斯坦威——斯坦威父子公司的总裁。证书上写着这样的话:斯坦微公司“生产了342000架钢琴,弹奏过它的人从李斯特到小鲁宾斯坦。”证书上还写着:“在音乐会盛典中,一台大钢琴的铁架子上,依靠243根拉紧的琴弦产生了40000磅的力量。西奥多·E斯坦威不断向我们证明:极大的张力能够带来极大的和谐。”mpanel(1);这也许就是西方文化里阴和阳的表现。正如我们熟悉的太极图中鱼形的半圆是“喜悦”依偎在“努力”的半圆之上;于是紧张与和谐在这个无所不包的圆弧里合二为一。同样,成功和成功的代价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成功的第四个核心要素是:满意度。没有它成功也不能称之为“成功”。当然,也许你奉之为金科玉律的东西,我却视之为粪土垃圾。也许一个人的满意度来自财富的积累,而另一个人则来自创作一首诗的乐趣。但可以肯定,不论是对财富还是对诗歌,要是没有满意度,那谁也不会感觉到成功。我们应该享受成功,也许这成功是眼泪赚来的成功,但一定是由欢笑为它加冕。这样的努力才值得。否则,也许成功很好,甚至很伟大——但对每个人来讲,如果没有内心的微笑,用另一个名称来讲就是“满意”,那我们就不会感到真正的成功。这一点甚至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怪现象:很多人都拥有成功的外在装饰却没有根本的内在快乐。他们感觉不到成功,他们的内心不是温暖的而是一片荒凉。于是人们不禁要问:“我努力地干啊干,像奴隶般地干啊干,把自己都榨干了——可究竟为了什么?”成功的满意度不需要让任何人看见或听见,只要我们自己知道成功在哪儿就行了。学校老师拿着微薄的薪水辛苦工作,人们对他们的尊敬日趋减少。因此,在许多人眼里,教师们可算不上成功。但是如果他们自己心中满意,感觉很好,确信自己在深爱的岗位上做得不错,那么这就是成功。这一基本要素在于我们自己是否知道成功,而不在于别人是否了解我们如何成功。这一要素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每个人自己的态度,而不在于是否得到别人的普遍认同。这就好比一个木匠也许整日哀叹自己的失败,因为他要靠双手干活,从上司那儿接受订单,而其他人则坐在办公室,向秘书们发号施令。可另一个木匠也许感到很成功,很满意。因为自己掌握了一门手艺,而正是自己的手艺创造出了上司们坐的大班台。恰巧,我就认识这样的一个木匠,他对谁也不必点头哈腰,因为他自己掌握着一门绝活。牧师也许会感到内心的成功,因为在安详宁静的氛围中,他将上帝的爱抚带给了众人;生产商也许会感到成功,因为他成就了世界上最好的产品,是他引以为荣的源泉;职业棒球手应当会感到成功,因为他喜欢自己的运动;家庭主妇也应当感到成功,因为她每日的劳作充满了创意。满意,很大程度上源自一个态度,这对每个人来说都不缺乏,因为它来自内心,是我们灵魂深处蕴藏的珍宝。成功的最后一个共同要素是:精神世界的思想和信仰。很难想像找不到上帝和理想。找不到生活意义,找不到目标的人们,成功还会有什么意思。不论是成功的无业游民还是银行大亨,要想闻到成功鲜花的芬芳,必须有一种执著的信念,无论这种信仰多么微小都没关系,但必须与上帝和信仰同步。他一定是多少感受到了上帝无所不在的暖流,才会使自己的存在溶入到这些潮流当中。当然这一点同样是很个人化的事情。成功的无业游民和成功的银行大亨的思想也许很难定音在同一个八度里,然而不管音阶相差多么远,他们还是能组成和弦。这种和弦不会受到不同的世界观和不同职业的影响,而是和造物主的曲调一致。成功不是犯人身上的枷锁,不是规范一切的模板,更不是刻板冷酷的大印。它就是每个人的指纹,每个人的眼神,是个性的表现和彰显。我们所需要的就是鼓起勇气,去了解自我,去实现自我。如何计算自己的赐福(1)你在第一课已经见过唐·库德蒂了。她在心理治疗和医药方面出版过许多书,同时她还有一项特殊的天赋,正如你所看到,就是能将复杂的思想、充满个性的理念深入浅出地展现出来。唐·库德蒂的著作《失败的建议》自1965年出版以来一直名列畅销书的行列。第二课的老师是霍华德·惠特曼。他当过战地记者、综合专栏作家、电视评论员、制片人,发表过成百上千篇关于家庭生活和人际关系方面的文章,三次获得过“自由基金会”的奖章。现在你要听到的是一个更为家喻户晓的名字——戴尔·卡耐基。他的名字在全球已经回响了半个多世纪。他的书《如何赢得朋友,如何影响他人》发行量高达一千多万本。起初这本书是戴尔·卡耐基在基督教青年会教书时为成人课程所准备的补充教材(当年他教书的报酬是一晚上五美元)。他主讲的课题是:自信以及与他人相处时如何树立自信。不过,除了如何影响别人,从中获得个人的价值之外,其实我们从戴尔·卡耐基的哲学中还能学到很多很多东西:他的智慧、常识、经验,等等。戴尔·卡耐基提炼出成功的精华,拯救了无数生活在失败和自卑当中的人们。为自己的处境感到委屈吗?那不妨听听戴尔·卡耐基讲的故事吧。故事摘自他的另一本畅销书《如何停止忧虑,开始新的生活》——我和哈罗德·阿伯特是多年的老相识,他曾是我演讲的经纪人。一天我们约在堪萨斯城会面,然后他开车送我去密苏里州贝尔顿的一个农场。路上我问他如何使自己远离忧虑,他给我讲了一个故事,给我很大启发,让我永远都无法忘记。哈罗德说:“我以前经常发愁。想想那是1934年春天,我正走在韦比城西多哈特街上,映入眼帘的一幅场景扫除了我所有的忧虑。这一切不过发生在10秒钟之内,然而就是这短短的10秒钟比我以前10年学的东西都多——因为我学会了如何生活。”“当时我在韦比城开了一个杂货店,经营有两年了,”哈罗德接着说:“我不仅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还欠了债,整整用了7年才还清。那天是周六,杂货铺刚刚倒闭,我正要去商业和矿业银行借钱,然后才有钱去堪萨斯城找工作。我走在路上,就像挨了别人一顿饱揍,所有的力量和信仰都弃我而去。就在那一刻,我突然看到有个人沿街走了过来。他没有双腿,坐在用自行车轮子和小木板搭的小车上,用一只手拿着棍子戳着地走。我看到他时,他刚要穿过马路走到人行便道上去。他抬起小车板,仰起一个角度,眼睛碰上了我的目光。他咧嘴一笑,大声地问候我:‘嘿!早上好!今儿天气真不错,不是吗?’他说话时中气十足。我站在那儿,看着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是多么富有:我还有两条腿呢!我还能走呢!我真为自己的自卑感到羞愧,我暗下决心:他没有腿还能那么高兴、快乐、充满自信,我难道不更该如此吗?我立刻感到自己又挺起了胸膛。一开始,我只想向商业和矿业银行借100美元,而现在我要借200块。以前我想说,我去堪萨斯城找份工作试试看,而现在我要自信地大声宣布,我要去堪萨斯城干份工作。于是,我得到了贷款,而且也得到了工作。”“如今,我在浴室的镜子上一直贴着这么两句话,每天早上刮胡子的时候,我都会念上一遍:我曾经十分沮丧,因为没有了鞋子,可是就在街上,我遇到了没有脚的男子。”我拜访过埃迪·瑞肯贝克尔,他和伙伴们在太平洋航行时迷失了方向。他们划着救生筏,在海上漂流了21天。我问埃迪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他说:“那次经历中我最大的收获是,只要还有饮用的淡水、能吃的食物,那就再也不要对任何事有抱怨。”《时代周刊》曾刊登过一篇报道:一名警官在瓜德尔卡纳尔岛(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的一个岛屿)受了伤,一枚子弹击中了他的喉头,这位警官经历了7次大输血。他写一个纸条问医生:“我还能活吗?”医生回答说“能”。他又写了一张纸条,问医生:“我还能说话吗?”医生再次给他肯定的回答“能”。然后警官又写了一张纸条,说:“那我还他妈的担什么心呢!”你为何不停下来也好好问问自己:“我究竟在担心什么?”也许就会发现,你担心的都是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我们生活中有90%的事是正确的,有10%是错误的。要想幸福,就要把注意力集中在那90%正确的事上,而忽略那10%错误的事。如果想忧心忡忡,痛苦不堪,再来点胃溃疡,那不妨把注意力集中在10%错误的事情上,而忽略90%正确的事情。在英国,许多克伦威尔派教堂里都铭刻着这两个词:思考和感恩。这两个词也应当也铭刻在mpanel(1);我们心里:思考和感恩。思考我们应当感激的一切,感恩上帝所赐予的恩典和富足。乔纳森·斯威夫特著有《格列佛游记》,他是英国文坛上最绝望的悲观主义者。他对自己的出生感到十分怨恨,以致每逢生日,他便穿戴黑衣,禁食一天。可就在这份绝望中,英国文坛上最绝望的悲观主义者却高度赞扬了快乐和幸福带给人们的巨大活力。他宣称:“世上最好的医生,是节制饮食、心平气和并且快乐幸福的医生。”你我也许每天每个都在享受着“快乐幸福的医生”的服务。如果把注意力集中在我们无与伦比的巨大财富上,那我们的财富要远远超过神话故事中阿里巴巴的财富。你会为10亿美元出卖双眼吗?拿什么交换?你愿献出双腿、双手、耳朵?甚或是孩子、家庭?加算看看你的资产,你会明白,就算钱给的再多,就是比洛克菲勒家族、福特家族和摩根家族加起来的钱还多的金子,你也不会出卖自己所拥有的这一切。可是我们会珍惜吗?啊,不会。正如叔本华所说:“我们很少去想自己拥有什么,而总是在想我们缺少什么。”是的,“很少想想自己拥有什么,总是在想自己缺乏什么”的倾向是世界上最大的悲剧,也许比历史上任何战争、疾病带给人们的痛苦都大。这个悲剧将约翰·帕尔默“从一个正常人变成了一个脾气愠怒的老家伙”,还差点毁了他的家。这一切都是他亲口告诉我的。约翰说:“那是我刚退伍回来不久,开始经营自己的生意,每日每夜辛苦劳作,日子过得也挺快活。不久麻烦来了,我要的材料和部件总到不了货,于是我非常害怕,怕自己的生计挺不下去。整日整夜的焦虑不安把我从一个正常人变成了一个脾气愠怒的老家伙。我变得尖酸刻薄——不过那时我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现在我才明白,那会儿差点连幸福的家庭都要失去了。直到有一天,一个给我干活的人——一个残废的退伍老兵,说:‘约翰,你真不害臊。你觉得好像这世界上只有你有麻烦。就算生意真的不行了,关门歇上一段时间,那又怎么样?等事情恢复了,你再开始,又有何不可?你有那么多值得感恩的东西,可你却一天到晚只知道大喊大叫,瞎吵吵。看看我,我倒希望能有你那些遭遇呢!看看我的样子,只剩一只胳膊了,半拉脸也残了,我还没抱怨呢!如果你再不停止抱怨、咆哮、叫嚷,那你丢掉的不仅仅是你的营生,还会有你的健康、家庭和朋友!’“那些话让我如五雷轰顶,呆若木鸡,让我意识到自己真的多么富有。我立刻就释怀了,并且决心要变回以前的我,好在我确实做到了。”如何计算自己的赐福(2)我的另一个朋友卢茜尔·布莱克曾一直在悲戚的边缘颤抖不止,后来她学会了用喜悦代替忧虑去感受拥有的一切。几年前我认识卢茜尔时,我们都在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学习短篇小说创作。9年前,她的生活受到了很大冲击。从此以后,她一直住在亚里桑那州的塔库森。她曾……好了,还是让她自己来讲这个故事吧。这是她曾讲给我的故事:“那会儿,一直生活在激情的漩涡里:在亚里桑那州大学学习管风琴,在小镇上开办了一个语言治疗诊所,还在沙漠柳枝农场开设了一门音乐赏析课。当时我就住在农场里,经常去出席晚宴,参加舞会,在星光下骑马,在音乐里徜徉。可是,一天早上我发现自己突然瘫痪了。我的天!我的心脏不好了。医生对我说:‘你必须卧床一年’。他丝毫没有鼓励我的话,比如说‘你还能健康强壮起来。’“在床上躺一年!成了一个无用之人——也许还会死!我吓傻了。为什么这一切会降临到我头上?我做了什么要受这样的惩罚?我哭天抹泪,脾气变得乖戾暴躁。不过我还是采纳了医生的建议,卧床休息。我的一个邻居,鲁道夫先生(他是位画家)对我说:‘也许你认为在床上耗费一年是个悲剧,不过结果也不尽然。你这样正好可以有时间思考,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你这几个月在精神方面的进步可能远比你在以前所有时间加起来取得的进步还要大呀!’于是,我安静下来,力图开始感受一种全新的价值观,翻阅各种鼓舞人心的书籍。一天,我听到广播里的主持人说:‘只有你自己能解释你意识中存在的东西。’这种话我们以前听到过很多次,但直到此刻才真正落到我心里,生根发芽。我下决心去想自己所希望的生活:喜悦,幸福,健康。每天早上一醒来,我就强迫自己把心存感激的事情都从头到尾复习一便:瘫痪的我不会感受到痛苦,我还有一个可爱年轻的女儿,我的眼睛、我的耳朵接触的是广播里优美的音乐、有趣的书籍、美味的食物、热心的朋友。我十分愉快,整天有很多人来探望我,以致最后医生不得不写了张布告:一次只能允许一个人进入我的病房——而且还只能在指定的时间。“自那以后,九年过去了,而现在我的生活非常充实,富有活力。我衷心感谢自己卧病在床的那一年,那是我在亚里桑那最有价值,也最快活的一年。从那时起,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上计算我的财富。这个习惯我一直坚持到现在,也成了我最珍贵的财富。想想自己直到害怕得要死了,才真正开始生活,该是件多么丢人的事啊!”我亲爱的卢茜尔·布莱克,也许你没有意识到,但你和200年前的塞缪尔·约翰逊博士倡导的教义一样。他说:“对每件事情都看看最好的一面,这个习惯比一年挣1000英镑还值钱。”我要提醒你,说这话的人并不是什么职业乐观主义者,而是一个20年来尝遍了忧患、失败、饥饿的人——而最终,他成为那个时代最杰出的作家和历史上最值得纪念的演讲家。罗根·帕尔萨·史密斯善于把丰富的智慧压缩为简洁的词汇,他说:“生活中应当有两个目标:第一,得到你想要的;然后嘛,就是第二,学会享受你得到的东西。而只有最聪明的人才能办到第二条。”想不想知道,如何把洗盘子变成一个最激动人心的经历?想的话,就请读一读鲍尔奇德·达赫书中令人振奋的章节,领会她无与伦比的勇气。这本书叫做《我想看看》。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已经整整瞎了半个世纪的女人。“我只有一只眼睛,”她写道,“眼睛上布满深深的疤痕。我只能透过左眼一条细细的窄缝来看看这个世界。也只有把书拿起来贴到脸上,才能看见,而且还要竭力睁大左眼才行。”即便如此,达赫也不愿让别人可怜她,拒绝让人把她看成是个“特殊人”。小时候,她想和他小朋友玩跳房子游戏,可是她就是看不见地上画的线。于是,等其他孩子都回家了,达赫还蹲在地上,把眼贴在线上,顺着线一点一点找认,记住了地上每一个画线部分。下一次再和小朋友玩游戏,她居然成了个小专家。达赫在家里看书时,也得把印着大号字体的书紧紧贴在眼睛上,贴得那么近,眼睫毛好像都能刷着书页。就这样,达赫获得了两个大学的学位:明尼苏达大学的本科学位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硕士学位。达赫后来开始在明尼苏达一个名叫双子谷的小镇教书,之后不断晋升,成为南达科他州索克斯泉奥古斯塔纳学院新闻系和文学系的教授。她在那儿教了14年书,同时还在妇女俱乐部做协调员,在电台上主持谈话节目,介绍各类书籍及作者。“在我的脑海深处”,她写道,“总是蜷伏着一种对全盲的恐惧。为了战胜这种恐惧,我必须采纳一种愉悦快乐的生活态度。”1943年,她52岁时,奇迹发生了:达赫在梅沃诊所做了眼部手术,她现在的视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好上40倍。一个崭新的、令人激动的、充满爱意的世界在她面前展开了!现在达赫甚至觉得在水池子里洗碗都那么令人激动,令人振奋!“我开始玩着碗里、锅里、池子里的肥皂泡,”她写道,“把手插进泡沫里,托起一个肥皂泡,对着阳光,在每个肥皂泡上我看到了一个个小彩虹的绚丽颜色。”达赫透过水池上的窗户向外张望,她看见“不停拍打着灰黑色翅膀的麻雀,飞过厚厚的,正在飘落的雪幕。”从肥皂泡上,从麻雀身上,达赫看到了一份狂喜,她的书于是以这样的话来结尾:“亲爱的主啊,我轻声说道,我们在天的父啊,我感谢你,感谢你,感谢你。”想像一下,感谢上帝是因为在洗碗时从肥皂泡中看到了彩虹,从天空中看到了麻雀飞过落雪!你我都应该感到惭愧。多少年来,多少个日夜,我们一直就住在美丽如画的仙境中,可是我们却像蒙蔽了双眼,视而不见,闭塞了心胸,不会欣赏。想不想停止忧虑,开始真正的生活?那么就多数数你的恩赐,少算算你的麻烦!如何识别失败的征兆(1)这一课对你来讲也许十分痛苦,甚至你已经开始坐立不安。尤其让你难受的是,你虽察觉到自己性格中有失败的蛛丝马迹,但以前却认为它们无伤大雅。但是,恰恰是这些看似无伤大雅的蛛丝马迹,正在破坏你成功的机遇,正在阻碍你发掘真正的潜能。要是汽车出了毛病,也只有等机械师诊断故障在哪儿之后,才能开始修理。要是你病了,也只有等医生确诊你得了什么病之后,才能开始治疗。不过,要是你竭力掩藏,也许一生就会是一场失败,没人能够帮助你。因为如果你隐瞒失败的原因,就算是无意之举,你也是在欺骗自己,在逃避现实!多罗茜·布兰蒂的《醒来!好好生活!》一书出版于1936年,恰逢大萧条最严重的时期。不过这本书却鼓舞了当时在绝望的深渊无助挣扎的国家和民众。请仔细关注这位女士所说的话吧!在了解生活中可怕的真实之后,她学会了如何调整生活航船的方向,迂回前行。当然如果现实依然灼痛着我们,请你还是以感恩的态度对待。学会了解自己,学会治疗失败的自己。从叔本华到弗洛伊德,从尼采到阿德勒(奥地利心理学家),我们已经对“生存的意志”这样的词了如指掌。这些词,尽管有的甚至会有些夸张,但确实代表了我们内心的冲动——实现自我,这是每个人心中都非常熟悉的感受。我们都见过小孩子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不遗余力又打又闹,又吵又叫。我们自己年轻时,也曾奋力争取展示自己的蓬勃朝气,好像久病初愈的人感觉到血管里又涌起力量的大潮。任何一个在不幸境遇中生活的普通人,都会适应贫困、压抑、羞辱,甚至是更加悲惨的打击。也许这些境遇让旁观者看起来生不如死,不幸的人们却惟有依靠意志的力量咬牙挺住,在恶劣的困境里坚忍不拔,紧紧抓住生存的机会。更进一步说,成长的经历逐渐让我们认识到自我意识在内心的增长。从孩提到少年,从少年到中年,每到一个紧要关头,我们都会发现旧的经历、活动、兴趣终将被新的经历、活动、兴趣所替代。大自然为我们设计的新角色做好了安排,实际上,她是让我们适应新的要求。于是她让新的东西带给我们欢乐,好让我们彻底放弃旧的东西。然而意志的对立面就是“失败感”,甚至是“死亡感”。可是,也许接受死亡并不那么容易,事实上没有哪个人能够承受他也许会“不在了”,“消亡了”这样的说法。即便是那些病入膏肓的人常会出现“死亡梦境”,或受到“自杀威胁”这些情况,那也不过是根植于一些报复性的想法。因为病人认为自己还活着,只不过别人看不见自己,而他却能够看见那些曾经怠慢过自己的人们为他的死亡备感忧愁和遗憾。曾几何时,这些说法被心理分析师们奉为宝典。一战以后,弗洛伊德研究过一些被弹片击伤的人,随后发表了一部专著,阐述自己的发现。弗洛伊德说:人们的梦境中会偶尔出现对死亡的真切渴望。这部专著中集中了弗洛伊德精彩的推测和猜想,不过按照当代心理学家的观点,这种死亡的想法只不过是生命中偶尔出现的漩涡,不能以偏概全。于是弗氏的著作慢慢就无人问津了。不管怎么说,死亡仍然像出生和成长一样是存在的事实。如果自然为我们生命中的每一个阶段都做好了安排,让我们关掉过去的闸门,为我们打开新的视野,那就不难设想:尽管过程十分缓慢,但我们还是在循序渐进,一直在向生命的尽头慢慢靠近。放弃一个生命所珍爱的一切,从挣扎中退身,从努力中止步,任凭欲望和抱负烟消云散,那生命的力量也会从旺盛向衰退慢慢发展。正因为这个关系,我们理所应当将“失败感”看成是生活中的一种真实。现在,如果惰性、胆怯、消极、停滞,或者病痛、劳累,并未让我们精神萎靡、身体残疾,我们仍依旧充满活力;那么,我们就没有任何理由攻击这种“失败感”,把它当做死对头。不过,在中青年时期,灾难从天而降,或者麻烦不期而至,使我们的身体不适,使我们的精神昏聩不堪,那我们就要注意了,“失败感”会使我们无法激发内心的活力,无法增长自己的智慧。如果“失败”像大棒打来,我们自然能够识别,奋起抗争。可是如果我们在失败的迷雾中偶尔放松了警惕,防备不了袭来的暗箭,那我们就会发现以前运筹帷幄、无往而不胜的局面已经荡然无存。我们和失败的斗争仿佛是《堂吉诃德》中的骑士苦战风车一样:失败,挫伤,懦弱,但却依然不可一世。年轻时,我们很少意识到自己失败的症状。我们满不情愿的为成功奋斗,认为这才是超然世外的洒脱;而当岁月流逝,我们仍然懒洋洋地对待一切。如何识别失败的征兆(2)可是当我们从怠惰之中如梦方醒,这才发现,晶莹剔透、鲜嫩欲滴的年轻时代一去不返,而那份洒脱已经变了味儿。也许我们还会从家庭的负担中找到借口:啊,是家务琐事的忙碌操劳使本该开始的激情创业化为泡影。这样那样的孤独与无助,让我们迈不开脚步。当我们儿孙满堂、年华老去时,重拾早已抛弃的蓝图,才觉得惴惴不安,无法释怀。对于那些我们本来该做而却没有做的事情,我们永远能找到最好的借口。我们大多数人还在“生存需求”的逼迫之中:是选择工作还是选择挨饿?是享受自己的爱好还是为生活而奔波?再加上结婚生育的考虑,生存“需求”就更加急迫。也许为了成功的那一天,我们自己能过上几年面黄肌瘦的日子,承担痛苦,然而再要想拉别人下水,除非我们极端自私,否则怎么有勇气说出口!大家都知道,婚姻必须建立在爱情之上,但是婚姻需要物质做基础。很多年轻人刚刚开始新婚生活时一无所有。这一点在美国尤其如此,而在欧洲,结婚时起码还可以向娘家要点嫁妆。要是这点微薄的基金能满足建设新家的要求,那我们不妨也借鉴借鉴。然而我们却一直对人家的这一习俗不屑一顾。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在这个被称为“无限机会的乐土”的美国,我们还能见到许多中年男女在无聊和空虚当中浪费时光,在枯燥的工作中煎熬自己,没有丝毫乐趣可以享受。对他们而言,未来的生活依然是枯燥无聊,而最为可怕的忧虑仍是失业贫困。为了生存的需求,我们不得不去找第一份工作。这足以解释为什么很少有人能够把自己的宏伟蓝图付诸实践,使之开花结果。经常是刚开始,我们还能下定决心,咬紧牙关,锁定目标。尽管我们不得不为生活而赚钱,但对自己的雄心抱负的确能充满执著。我们没日没夜地拼命工作:起早贪黑,周末加班,放弃休假,等等。可是这种朝九晚五的工作既熬心费神,又刻板无聊,还要求以超人的体力和精神投入其中。当整个世界都在沉睡,天地间惟我独醒,工作也一刻不停。明知就算坚持也看不到成功的迹象,我们也必须无怨无悔,踽踽独行。于是一切就悄无声息地滑入了失败感的漩涡,虽然我们还是不断前行,但却不知道自己已然在一路下滑。大多数人在公众面前竭力隐藏自己的失败,最“成功”处是我们总是陶醉在自我欺骗的谎言之中却茫然无知。不可否认,我们做的比我们能做的和应该做的要少得多,而我们的计划、哪怕是最谦虚的计划,最谨慎的蓝图,我们几乎都没有做到:曾想在某个年龄段之前一定要完成的事情,根本连干都没有干。自欺欺人的原因非常简单,在生活的道路上,我们已经心照不宣地和朋友、同仁形成了一种君子协定:“别说我的失败。放心,我也决不泄露你的失败”。这种自欺欺人的安静在初期还不太明显,不过随着时光飞逝,这份安静的虚假便暴露无遗。我们挂着惨淡的微笑,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要求太高,太绚丽,太理想化,尤其是我们期望达到的业绩太高不可攀。五十岁上下,也许更早,我们会说上一些漫不经心、风趣幽默的抱怨,那可一点坏处也没有,毕竟同辈人能有几个敢跳出来说:“你干吗还不成功?”别忘了世界上一些最伟大的著作,许多不朽的经典,都是经历了人生的黄金时代以后才写成的。于是,我们随波逐流,没有任何贡献,也没意识到我们应该主动做些什么,更没有运用自己最杰出的才能,不论这些能力是先天具有还是后天获得。如果我们只想过得舒服一些,获得人们的尊重和羡慕,还有一点权威以及一些爱戴,那么我们与“失败”还做了一笔不错的交易。我们甚至多少还以自己这般精明而自豪,浑然不觉自己好像让人好好涮了一把。我们向失败妥协,与成功失之交臂。有时,我们会好了伤疤忘了疼。这样的疑问一闪而过,不久就淡忘了,甚至我们连提都不愿提起。有时,我们无比清醒,知道如果接着玩这种可怕的游戏,无疑会陷入一场噩梦之中。那么,如何从梦中醒来努力回到现实,就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有时,在这噩梦之中,我们试了一次又一次,希望获得自由,但是却发现自己又陷入了恶性循环,无法自拔。即使我们承认的确存在失败的可能,也还是会逃避。于是我们又一次成了失败的牺牲品,成为失败感的牺牲品如果失败感说“我来了”,如果它的症状像麻疹或重感冒那样有显著的标志,可以毫不费力地识别的话,那么,对我们来说也许很容易战胜和祛除它,或者研制出克敌制胜的法宝对付它。然而不幸的是,“失败感”的症状既多种多样,又难以识别。想像一下,假如你要把一个整日沉湎于享乐的花花公子从饭馆、舞会、剧场中拽出来,把他介绍给一个不修边幅、脾气暴躁,在阳光下梦游的哲学家,并说:“嘿,你们俩认识认识,看看你们是多么相像。结果人家一定会以为你疯了。但是你的确是对的,从世俗的角度来说,那样一个沉浸在内心世界的内向型人和那样一个沉溺于花天酒地的外向型人正好是两个极端。他们有着相同的冲动,可潜意识中,他们两个人都在品尝着失败。他们的生活有一个共同的准则:好像生命还有1000年。马尔科斯·奥瑞伊斯(公元121~180,斯多葛学派哲学家,作家,罗马帝国皇帝)以这样的格言来激励自己:别以为自己还有1000年。那些被“失败”紧紧抓着不放的人总觉得自己还有1000年好活,不论是梦想还是跳舞,他们都在浪费宝贵的时间,仿佛时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何识别失败的征兆(3)失败的方法多得像心理学的分支,以至于不论是在别人身上还是在自己身上,我们都意识不到“失败感”的存在。在数不清的方法中,至少有几种可以让你觉得好像有1000年的日子好活。就说一些嗜睡的人,他们睡眠的时间要比需要的多出2~6个小时,他们却美其名曰“睡眠保证身体健康”。对任何人来说,除非睡眠时间远远超过了正常额度,否则很难确定谁睡得多,谁睡得少。可是有些坏脾气的家伙,我们肯定能发现他们是失败的牺牲品,稍微推后一点睡眠时间,他们马上就变得半死不活。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计算睡了几个小时;要是有人打搅了他们的睡眠,他们就焦虑不堪,痛不欲生。一个小时的失眠中有不识趣的铃声,会让他们加倍补偿睡眠时间。更有甚者,有人每天要睡两觉,仍然觉得不管事。这种失败的症状就简单多了。失败所钟爱的还有酒鬼,写他们的书已经太多太多。醉酒让醒着的人也如同沉睡,甚至睡得更深,直至达到醉生梦死的境界,所以,他们的失败显而易见。可惜的是,成百上千的人却忽视了自己这样的症状。根本没有人注意的是,醉酒之后醒来一定非常难受,不仅身体不适,而且精神萎靡,思维混乱,直到酒劲过去才能恢复清醒。人们依赖酒精也许是因为孤独无聊,也许是因为愁绪纠缠;也许会说咖啡让你无法入睡,牛奶让你无法消化。不管为什么醉酒,起因不是关键,这样的借口只能使你成为酒精的俘虏,和酒鬼没什么两样,丝毫也逃脱不了人们的责难。
让我们再来看看外向型的人。我们看到的例子中,他们赶着看电影,赶着上戏院,赶着去舞会;要是今天没吃上茶点,没有参加酒会,那可是白活了……不,不,我的意思当然不是杜绝娱乐,禁止休息。但是休息娱乐应该放在一段有意义、有价值的活动之后。我说这些,有些人肯定早就在气急败坏地大声反对:我们要娱乐,我们要休息!那些人用荒谬怪诞的价值观追求失败,用各种方法尝试失败,把自己彻头彻尾的浪费掉。接下来还有一半对一半错的失败,很难把他们归类。这一类人里包括绣花的、织毛衣的。尽管我们必须承认,这种活动锻炼了双手的灵巧,也许还可以想想心事。但是我们得认真想想:这种重复性的机械活动是不是有意义?织了毛线,绣了花,究竟要干什么?对于精神恍惚、无所事事的人,也许有点价值,因为这活儿需要耐心和专心。但是我认为这种工作缺乏创造性,在机械的重复中耗费时间。至于那些吹嘘得天花乱坠而又漫无目的的人,我们很容易就把别人归到这一类而忘掉自己。有的时候我们多少还能意识到,一连几天,同样的趣闻已对同样的朋友讲了多少遍。这当然算不上什么大错,就算朋友听腻了,脸上再也挤不出笑容来,也丝毫挡不住我们的热情。我们把陈腐无味的话题嚼了又嚼,把索然无趣的观点谈了又谈,把相同场景下的发现反复回顾,对众所周知的悲剧表示了一成不变的愤怒,对自己的观点运用着雷同的论证,也许还会加点不温不火的小辩论给那已经退化成偏见的论点找个依据。有的人刻意装饰的话语简直太矫揉造作,以至于听者会愤而反驳。不过得到这种回应,还算走运。有的人语言特别枯燥乏味,让人已经麻木不仁:“噢,我说”,“当然了”,“我能想像”,“明白了”,“事实上”……相反,另一类人遇到芝麻大点的麻烦,就歇斯底里地发作,一看就知道这人脑子不对劲。还有一些人的症状不易察觉,因为他们经常对不同的听众重复同样的故事,不过这样的人为数不多。此外,还有很多更加含糊不清的失败症状,这些症状不论是内向的人还是外向的人都容易感染。有些人对工作挑肥拣瘦,专挑容易的活儿干,却全力以赴收集毫无意义的细节。比如上了一门又一门研究生课程,年复一年地在校园里游荡,却永远也毕不了业的人就是这样。还有那些貌似“奉献”的女儿、儿子、母亲和妻子(很少有父亲,原因不详,偶尔会有一两个丈夫),把自己的生命浇灌到别人身上去了,从来没有在自身发掘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因此在他们“自我奉献”的对象上没有添加精彩的内涵,有的只是无关紧要的安慰。还有一些人根本自不量力,所谓的研究只是徒有虚表。纽约就有这么一个人,从大学二年级就开始一直收集一个毫不知名的意大利政治家的生平事迹和细节。如今这位所谓的传记作者已年近五十,对于真正的传记却一个字还没动呢!mpanel(1);有魅力的人更容易成为失败的牺牲品。一旦发现自己比周围的人更有魅力,你会心满意足地冲自己说:“看,又一群失败者!”当然这不是什么大毛病,不过这种沾沾自喜和友善热情无法相提并论。我们说的是哈罗德·斯金普斯(狄更斯小说《凄凉之屋》中的人物)的世界,一个用甜言蜜语哄骗世界、风情万种的男男女女,不论如何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爱慕。他们就像一个个任性、可爱、快乐的大孩子,不太负责任,也许还不太细心,可是却让人无法抗拒地喜欢,甚至陌生人还会一下子爱上他们吧!不着边际的玩笑,风趣幽默的抱怨,再加上眉清目秀、思路敏捷、温文尔雅,他们这样就很有可能受到大家的关注、宽容和热情的接待。不过回头再想想,对他们值得如此关注吗?健康的人无须依靠一个点头之交的喜欢或关注才能快乐。除非是良心有愧,否则没人会朝思暮想地得到这种关注。这些失败的牺牲者关键就在于太看重魅力的需要,为了不让逐渐消退的吸引力冲淡自己的魅力光环,他们就像犯人在采石场辛苦劳作一样,只为了增加自己的魅力。否则,他们就要面对现实——承认自己没有尽力承担责任,没有清偿债务。只要他们的不足不被发现,只要没人直截了当地指出他们的问题,那么他们就能继续伪装下去,不必承认自己失败的事实。他们一边生活一边继续欺骗,除非发生奇迹,他们才能真正认识到在这场扮“酷”的游戏中,他们自己受苦最深。这些方法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在我们的生命时钟上堆砌着漫无目标的活动,涌现着毫无意义的琐事。这些都是向失败屈服的结果。失败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所以一定要记住,这些活动并不引人注目,但是对我们却有很深刻的意义。为了让自己相信我们已经实现了最完美的自我,我们企图蒙骗整个世界。尤其当我们的生活里充斥了成百上千件小事,或者是枯燥乏味的重大项目时,我们再也不肯多干一点。然而我们真的是忙得不可开交,一点精力也没有了吗?难道说整日埋头苦干,泡在枯燥无聊、毫无价值的工作中就是我们的责任吗?这些问题只能是每个人扪心自问,也许要经过失眠的夜晚,也许要经过心理康复,让原本早已塞满琐事的大脑停下来,好好思考一番。日子久了,别人如何被自己聪明的小把戏欺骗已不再重要,我们自己已整装待发,向着最应该做的事情去努力。虽然我们不是让自己把对世界的贡献作为包袱扛在肩上,但是至少也应该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如果不肯面对现实,我们的幸福就无法开花结果,生活的不幸反而会日积月累,随岁月流逝而积重难返。浪费光阴,虚度年华,以及那些如奴隶般苦干的人,都是在欺骗自己;因为,他们没有时间去怀疑失败。他们要么是狂欢,要么是忧虑,要么毫不掩饰沮丧的样子,要么积累毫无意义的琐事、无聊的情感、短暂的热情,把这些垃圾都堆积在生命时光无比珍贵的金库里。无论目标与实践如何大相径庭,所有的症状都有一个共同的动机——不由自主地埋头琐事,无视成功的精华所在。这种行为简而言之就是——失败。如何克服容易导致失败的因素(1)卷里我们的主要目标是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而做到这一点始终都不容易,因为,可惜的是大多数人未能最大限度运用“了解自己”的能力。有的人高估自己;有的人却低估自己;有的人洋洋自满;有的人惶惑不安。偶尔,还有的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有这个能力。有些人总爱梦想一些新奇风光的工作,比如说演戏、唱歌、绘画、写作,想当然地认为只要坚持不懈就是成功的一切。他们却从来不愿承认这样一个事实:自己缺乏天赋或缺乏这方面的才能。他们同样也从来不愿承认自己的成功或许是来自其他的领域。英国诗人约翰·济慈曾写道:“从一定意义上说,失败是成功的高速路。因为,我们所发现的每个错误都会带领我们去热切地追寻真理。而每一次新鲜的经历,即便含有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都会指导我们以后小心地去避免错误。”很可惜,济慈并没有向我们大家介绍如何去应对挫折和失败。因此,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从失败中学习,也不是犯了错误马上就能意识到,从而避免连续出错。所以,要想有效地实践这些原则,我们必须有人指导才行。路易斯·宾斯托克的《通向成功生活的道路》一书,得到过人们的高度赞扬。他是芝加哥著名的沙门寺中的已故长老,深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他将向大家指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绊脚石,是我们不知不觉给自己立起来的绊脚石。这些绊脚石是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常犯的错误,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痛苦和伤害。读完这一课,你又会给自己增添了一项新的库存,可以充分准备好,从容进入第二卷。失败的原因可以在我们的文化中寻找,可以在“成功”与“失败”的定义中寻找,也可以在我们的心理素质中寻找。真可谓是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不过,失败的行为往往更容易识别。我们并非圣贤,也不会心理分析,所以世界既然真实地展现眼前,我们就要以真实面目去面对。我们的日常行为中蕴涵着导致失败的十个基本因素,识别它们,战胜它们,你就会在通往真正成功的道路上扫除顽固的障碍。也许有人会在这条道路上给你一点支持,不过,我们只有依靠自己才能到达成功的终点。第一块绊脚石是翻开陈年老账,抱怨别人。这与担心别人会怎么想自己不一样,也与担心别人会怎么做和拥有什么不一样。抱怨是把责任强加于人。我认识一个医生,在非洲行医25年。谈起巫术和医术时他会说:一个人生病了,巫师会让他问“谁让我病的?”而医生会让他说“我怎么会病?”正是这种原始思维让人经常从别处找寻自己恐惧和失败的原因,总是去找是“谁”让“我”陷入困境。即便偶尔会怀疑一下“自己的原因”,原始思维也一定会把它拟人化,一定要有一个“谁”在里面才行。人们往往把失败或成功归咎于运气,好像有不可一世的神仙在左右着我们的一切。原始思维也很会反省自己,会问自己:“我哪有什么责任?!”而头脑清醒、文化程度高的人会问自己:“我为什么会这样想而不会那样想?我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而不会有那样的感受?我为什么这么做而不会那么做?”然而现在也很少有人会立刻承认“自己也有责任”,“自己也有错”。我们大多数人一遇到失败肯定就会运用那种原始的、孩子气的思维方式去反应。对小孩子来说,一犯错误,一看到要受惩罚,他本能地就会抱怨哥哥姐姐:“是他叫我干的”,甚至还会告密:“是他干的”。要是学生学习不好,就会抱怨老师:“她总找我的茬,挑我的刺。”司机会抱怨车祸是“另一个家伙的错”,丈夫会对着妻子嚷嚷:“你干吗总想吵架?”员工也会常常抱怨“公司不重用我”。我们人类大脑最经常遭遇的尴尬是“迷惑”常在耳边聒噪:“究竟是‘谁’让我这么倒霉?”大约一半的失败都是抱怨造成的,而且抱怨还会让我们被失败毁灭。我们没有学会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也不知道它何时到来,好和它周旋。相反,我们所认为的敌人都是些稻草人,把它们打翻在地毫无意义,不过是浪费时间而已。而我们真正的对手是我们自己,如果我们有勇气、有智慧、有胆略,这场仗我们是不会输的。
第二块绊脚石恰巧和第一块相反:是抱怨自己。只要有机会我们就会抱怨:“我怎么那么笨啊!我怎么那么容易上当啊!我干吗要趟这趟浑水?我怎么老说错话?我真是够蠢的!”mpanel(1);当然我们未必真的认为自己愚蠢。不过,这看来是洗刷失败最快捷、最容易的方法,而失败的真正原因可能隐藏得很深,需要我们仔细挖掘,认真思考。这往往是我们不愿触及的领域。于是为了避免和失败背后的深层问题较量,我们则会轻而易举地抱怨自己,好像失败已经成了家常便饭,承认自己不行,随它去吧。可是要知道,这是极为有害而又危险的做法,它在我们心田里埋藏了自暴自弃的种子,那就是承认我们本来就不如别人。这种想法日后会像野草一样在本来井井有条的花园里蔓延,控制我们那曾经条理清晰的头脑。亚伯拉罕·林肯曾在许多事上栽过跟头,可究其一生,他是个伟大的成功者。他说过:“我最关心的不是你是否失败过,而是你是否对自己的失败感到无所谓。”对失败无所谓可以令人瘫痪,要是每次失败之后你都满不在乎的话,那不管到哪儿,你都可能失败。迪恩将军被监禁三年后获得释放。一个新闻记者问他是什么在这期间支撑着他,将军回答说:“我从不感到有什么委屈,我从不抱怨自己,这让我尝到了生活的甘甜。”自卑对人的鞭打比什么都厉害。而我要说的是,自我抱怨与之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抱怨自己是自卑的主要原因。也许我们会从自我抱怨滑向自我贬低,导致自暴自弃,最后跌入自我毁灭的深渊。过度的自我抱怨打开了愧疚感的大门。一旦习惯于失败时自我抱怨,总归会有一天对别人的失败也抱怨自己。我就发现,很多妻子哭喊:“噢,都是我的错!”实际上明明是她丈夫的错。很多母亲在哭泣:“我哪儿没做好?”其实是孩子的失败造成了家里气氛的紧张。同样,自我抱怨关闭了自我发展的大门。在这扇关闭的门后可能是个性的磨灭,最终我们会陷入极度忧愁之中,好像一只小鹿被强光刺花了双眼,失去了勇气和活力,只好站在原地不知所措。人们常赞叹历经千载的长城绵延1800英里,穿过平原和沙漠,是座历史的丰碑。而我却认为它是中华民族失败的见证,是国家落后的见证。这道墙是一道障碍,在这道墙的后面,中国人某种程度上孤立了自己,与世界隔绝。自我抱怨可以成为我们每个人生活中的长城,每一块城砖都铭刻着自我攻击、自暴自弃、自我贬低。我们的“长城”就是用这样的砖头垒起来的,而终将有一天我们会发现自己同家庭、朋友、社会是如此隔阂,最后陷入孤立的深渊。如何克服容易导致失败的因素(2)第三块绊脚石是没有目标。威廉·孟宁格尔(1899~1966,美国心理学家)医生阐述到:每个人都该知道自己要往哪里去,该怎么走,随波逐流当然再容易不过。有的人上学好像是为了家族荣耀,有的人工作只是为了工资回报。他们没有自己的目标,一旦谁将了自己一军,就立马收拾残局,打道回府。而那些知道自己去哪儿,知道自己该干什么的人总能很好地利用环境,在前进路上不论遇到什么,他们都能灵活周转,向着目标更进一步。他们明白自己想干什么,也愿意作出努力。威廉·萨罗亚(1908-1981,美国戏剧家,短篇小说家)曾给我们创作过一个角色——“任性的”威利。他是《生命时光》一剧的主角,代表了一大群没有目标的人。威利对打弹子游戏有一种狂热,整出话剧中威利都在和机器较量。最后一幕中威利终于赢了,于是,彩灯齐闪,铃声大作,机器里还弹出一面美国国旗。威利立正敬礼,从调酒师那儿换了6枚硬币,自豪地大声说:“我肯定能赢它,我知道自个儿准行。”没有目标就够惨的了,而这样短浅的目标则更为糟糕。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存在“没有目标”的人,甚至就连“任性的”威利都有个目标——打败机器。威利的故事让人想起一只老狗如何吹嘘自己比天底下任何四条腿的动物跑得都快。老狗说着,它立刻追起了兔子,可不一会儿就落在后面。另一只狗嘲笑它,老狗却耸了耸肩说:“别忘了,兔子可是为了活命而跑的,我是为了好玩才跑的。”的确,有人把“好玩”当作自己生活的目标,整天无所事事,只知道娱乐享受,往往花的还是别人的钱。实际上真正牺牲了的是他自己。在那些枯燥琐碎的小事上,他们浪费了自己的天赋,把精力当作盐随意洒在生活这块肉上,最后却发现生活已然失去味道。有的人同时瞄准好几个目标,浪费自己的智慧就像射击游戏中乱放空枪一样。他们还时不时夸大自己得到的一些华而不实的奖品,又喊又闹,忙得不亦乐乎。可真得到的又有什么呢?还有一些人,把目标设定在未来。像米考伯(狄更斯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中的人物,一家之主,总是积极乐观,总是捉襟见肘,而且还总是遭遇不幸)这些人总在期待奇迹的发生,形势的扭转。而与此同时却什么也不干,错过了一个又一个机会。他们要么目标太低,要么目标太高,反正就是没有正好适合他们的目标;就是有机会,事情也是他们不喜欢的,不愿干的。他们一直在等着天上掉馅饼,等着中大奖,于是变得头脑迟钝,身体臃肿;当机会来临时,他们又没准备,结果还是一场空。底特律《时报》的理查德·L伊文斯说:我们在等待什么,没有几个人清楚,或者很少有人清楚,但是还是有那么多人坚持把时间浪费在漫长的等待上。于是青春逝去了,于是机遇溜走了,于是生命荒废了,这才发现一直在等待的怎么还不出现。我们什么时候才真正开始生活呢?什么时候才会意识到生命的急迫呢?日月流转,朝夕变换,我们的生活不是那过去的好时光,不是未来的乌托邦,而是现实本身。不论是令人振奋还是令人失望,不论是令人忙碌还是令人沮丧,这就是生活——不断流逝的生活,我们还等什么呢?但还需要小心:第四块绊脚石是制定错误目标。中国有个故事,有个人整天梦想得到金子,好多好多的金子,用也用不完。一天他走在大街上,两边是热闹的商店。他一眼看见了金店,走进去抓了一把金币就跑。官兵随即抓住了他,可是大惑不解:“你怎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明目张胆抢劫?没看见周围还有这么多人吗?”“我谁也没看见,”犯人回答:“我只看见了金子。”一旦金子、荣誉、权力、职位在我们脑海里根深蒂固,那我们也会变得无法自拔。于是,不论在市场还是在家里,别人有什么需求,我们根本就想不到;更有甚者,对自己的需求也视而不见。那些公认的“成功人士”为绝望的失败感所困扰,他们的确把目光集中在一个目标上,并为此努力奋斗。但是结果却发现,这目标并不是自己灵魂所渴求的甘露,反而成了毁灭灵魂的毒药。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啊:经过多年的挣扎,却发现,经过努力所得到的结果没有幸福可言。这种情况大多表现在人们对职业的感受上。就好比医生、律师、经理这些职业一度让人人羡慕,预示着成功和幸福;但是现在身处其中的人们却身心疲惫,苦恼、失落。等他到了五六十岁,想重新开始却已经为时太晚,已不可能从另一种生活方式中去寻找满足。当然偶然也会有几个人鼓足了勇气,从别人眼里的虚假成就中抽身退步,去寻找平静安详的生活。但是恐怕我们大多数人仍会陷入这不幸的成功之中无法自拔。不管满意与否,我们不得不在这条路上走下去。就算托尔斯泰放弃了爵位,回到了农庄,也不见得就完全获得了幸福和解脱。因为,我们从开头就有问题,多年的错误只会加剧恶性循环,再也别想另寻出路。mpanel(1);不论是对职业还是家庭的选择,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年轻时作出的决定。不过决策者不会轻易接受别人的劝告,因为他认为必须自己找出生活的真谛。可是,当他认识到幸福是什么,则为时已晚,不会再有改变的机会了。因此,要想早下决心,做出正确的抉择,就必须对自己非常坦诚、真挚、率直、严肃。可我们太多的人通常任由家人或者环境替我们做出决定,然后再为此感到遗憾。这就是恶性循环。菲利浦·布鲁克斯是一位著名律师,他讲过一个故事。有那么一个小伙子天天一边打瞌睡,一边应付单调枯燥的工作——“法律从业人员”。而其实他什么都没不干。这项职业对他毫无意义,令他无所作为。他之所以还赖着不走,是因为法律工作这个饭碗着实让人羡慕,令人尊敬。何况这是他们家族的传统职业,有那么一小撮人把他安排在了那儿,好让他在道德和职业上获得一些教育。可是,真要问问他究竟想干什么、喜欢干什么或者擅长干什么,他的回答也许是自己更适合当个木匠,做几把椅子,或者在铁匠铺里打铁。中国有个故事,讲的是有一天庄子在浦河边钓鱼,楚国的公子派了两个大臣去邀请他出任楚国的宰相。庄子没搭理他们,还是接着钓鱼。大臣们苦苦哀求,于是庄子说:“我听说楚国有只灵龟,国君把它的龟壳剥下,供奉在祭司的圣坛上,那么你们说,这只灵龟宁可死了,受人朝拜呢?还是愿意拖着尾巴在泥塘里悠然自得呢?”“当然是拖着尾巴在泥塘里悠然自得啊!”两个大臣不假思索地回答。“那你们还不赶快走开?”庄子说:“我也愿意拖着尾巴在泥塘里悠然自得!”如何克服容易导致失败的因素(3)第五块绊脚石是想找捷径。已故体育专栏作家阿科·沃尔德曾报道了这样一件事。在全国女子网球单打比赛中,16岁的莫林·康诺莉刚刚打败了顿丝·哈特。顿丝·哈特是温布尔敦网球公开赛的冠军,专家们评论她已经发挥出了最好的水平,但仍不是这个加州十几岁少女的对手。莫林直落两盘,轻松取胜。前温网冠军玛丽·哈德维克·哈尔走进餐厅,向莫林表示祝贺,而莫林却说:“玛丽,要是你30分钟内能准备好的话,我想和你再练练!”结果,她们几乎打了一个小时。第二天莫林又赢得了全国冠军。沃尔德评论说:“这个来自加州圣迭戈的小姑娘的故事令人回味无穷。在胜利的辉煌时刻她却说:‘我想再练练’。”电流通常会涌入电阻最小的电线,而灯泡发光恰恰依赖着电阻。我们很多人本能地选择了最容易、最快捷的道路,以求速成,到头来却发现根本没有点亮成功的灯泡。对于奋斗,眼下已经有太多太多的陈词滥调,我不想再NFDA5嗦。我要说的是,勤奋从来都不是令人愉快的享受,而是征服困难的挑战。而取得成功却能带给人们幸福快乐的享受。但是,没有勤奋就不可能有征服,不经过勤奋的征服,就没有真正的快乐。电阻最小的那根电线给予灯泡的亮光经常是昙花一现。走捷径常常让我们选择错误的目标,即使成功,也无法令人满意。我认识一个杂志的编辑,干得相当不错,可他总认为自己应该当个老师,这个想法15年来一直萦绕心头。但是要想教书,首先得拿一个硕士学位,然后从一个小学校,低职位、低工资做起,付出长久的努力。而他明明有写作和编辑的天赋,可以使他在杂志社如鱼得水,开创不错的局面,打开广阔的前途。于是他很明智地做出选择,成为备受重用的编辑,名声大振,受人尊敬。但是,他却很失落,没有感到成功的快乐。虽然他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但还是一个失败者。还有其他成功的捷径,其中之一是拒绝承认人们普遍遵循的诚实正直的道德准绳。我们当中许多发了横财的商人,如果当年选择的是一条更漫长的成功之路,保持了高尚正直的人格,那么今天他们不仅会一样富有,而且还会受到好评,享受无与伦比的幸福。然而,他们习惯了精明算计,重视短期效益,因为这样获利更快更多。但是有些捷径以道德沦丧为代价,完全玷污了成功的美好。那还能称得上成功吗?我们大多数人仍然把正直、高尚和喜悦、幸福紧密联系起来。精明、狡猾,甚至于不择手段、不顾道德所取得的成功,是建立在伤害大多数人们高尚的道德品质基础之上的。那些无辜的人们是那么的善良单纯,就像巴纳姆(1810~1891,美国演员,1871年创立了自己的马戏团)所说:每分钟都有婴儿诞生,感谢上苍赋予孩子崇高正直的品质,正是在他们身上,让我们看到幸福的成功还没有被完全抹杀。第六块绊脚石与第五块截然相反——专走长路。俗话说,回家的漫漫长路让人感到不过是短暂的一瞬,而就要到家的短暂一瞬却仿佛遥遥无期。也许回家如此,爱情也如此,而生活并非如此。有一天爱因斯坦在解释相对论的时候,举了个简单的例子:当小伙子和他热恋的姑娘在一起,一个小时就像一分钟;但让小伙子独自坐冷板凳,那一分钟就像一小时那么长。这些都只是人们的心理体验,而我们谈论的是铁一样的现实,而不是相对论。《圣经》评论家曾解释说,如果以色列人经过菲利比人的领地,只要十一天的跋涉就能到达上帝赐予的乐土。但上帝却让他们在旷野中几经周折,走了近四十年。上帝之所以不让以色列人走捷径,是因为上帝为了让这些习惯被奴役的人们逐渐自立,做好准备,享受他们最终获得的自由。可我们了解到的却是:离开埃及的整整一代人就那么惨死于旷野,他们花了那么长时间,期望抵达自己的乐土,最终可却未能如愿。有一度我经常为那些年近五六十岁突然去世的人们主持葬礼。这些人还正当壮年,就匆匆撒手人寰,他们本该好好计划如何运用自己辛苦挣来的财富,获得别人早就梦寐以求的东西,轻松享受自己奋斗得来的成就,谁知却……家人泪眼朦朦地叙述着他们艰辛的奋斗历程,如何挥洒汗水,对付麻烦,不懈努力,无私奉献,历经坎坷,即将实现自己的梦想时却离开了人世。实在是太可惜了!而我却想,他们为什么不早一点去实现梦想呢?早点停下为积累物质财富而奔波的脚步,早点充实自我,早点开始实现内心的渴望该多好。最长的路不一定是最好的回家之路。要是你跋涉得太久,漂泊得太远,那你就永远回不了家。如何克服容易导致失败的因素(4)第七块绊脚石是忽视小事细节。麦金利总统曾讲过一个故事,也许故事本身是杜撰的,但却很能说明关注细节的问题。一次,麦金利为政府中一个重要的外交职位的人选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两个候选人一样出色,又都是他的老朋友,他实在难以取舍。这时候,他想起了一件小事,这帮助他做出了决定。那是一个暴风骤雨的夜晚,麦金利和朋友上了一辆公共汽车,他在车厢最后占了个座位。这时一同上车的还有一个上了年纪的洗衣妇,拎着一大篮衣服,举步维艰,只好在走道站着。尽管她年纪很大,满脸风霜,孤苦伶仃,也没有人同情给她让个座。麦金利的两位候选人之一,那时还很年轻,坐得离老妇人很近,却埋头在报纸堆里,有意装着看报纸,不去搭理老妇人。麦金利走过去,拎起装衣服的篮子,把老妇人让到自己的座位上。而那个朋友连眼睛都没抬一下,根本不在意发生了什么。而他不知道,正是自己这么点不经意的自私,让他日后无缘进驻向往已久的大使馆。一点小事就这么改变了一个人的人生道路。强调小事的故事何止成百上千。门忘了关,文件忘了签字,壁炉的火忘了熄灭……爱迪生就因为小数点写错了一位而断送了一次获得专利的机会。重大战役因为缺少“一颗子弹”就惨痛失利,一听到“成也小事,败也小事”,我们就变得那么感伤,可我们依然我行我素,忽视小事。在一个乡间陈旧的教堂里,人们在祈祷,一个“虔诚”的人嘶声裂肺地祈求上帝:重用我,彰显我,让我做大事,成大事!宏伟计划,巨额财富,重大成就,名扬四海,我们就沉浸在这些梦想之中,小事(所谓的)嘛是让小人物(所谓的)去干的。事实却是没有什么人、什么工作是渺小的。只有人和工作的分工不同:容易做的,容易到手的,以及结果不太重要的。只要是值得做的事都是大事。一个法国名厨说:“没有磨利的刀,我和普通厨师没什么两样。”这句话就大大鼓励了那些给他磨刀的学徒。能干的管理者知道小事的重要性,因为小事没处理好就会变成大麻烦。对于做外科手术的医生来说,没有什么是小事,任何最细微的小节都事关生死。对于律师来说,细微的失误就会牵连当事人的自由甚至是生命。对于牧师来说,在人的灵魂之中没有任何问题是不重要的。有的人很会欣赏细节、关注细节。奥斯卡·海默斯坦有一次坐着直升飞机仔细观赏了自由女神像。雕像的头部雕刻得细致入微,十分传神。他还注意到雕刻家在头饰上也下了不少工夫,颇费了一番心思,每一缕头发都雕刻得非常精致。在当年,人们很难有机会如此近距离地观察这座雕像,谁又会注意女神的头发呢?但是,雕刻家在头发上下的工夫一点也不亚于女神的面孔、胳膊和火炬。《圣经》里的寓言也是很好的一课。一位老爷发现自己的仆人连小事也干得十分认真,便对他说:“在这样的小事上你都能如此忠诚,真不愧是个好仆人,我要给你十座城堡作为奖励。”第八块绊脚石是很快放弃。最近我在杂志上读到一则故事《成功的卵石》,主人公叫拉法西尔·索兰诺。那是1942年,他和两个朋友在委内瑞拉的小城寻找钻石。他们已经耗费了好几个月的时光,累弯了腰,整日捡石头,洗石头,希望找到一点点钻石的迹象。他们衣衫褴褛,手掌上全是老茧。索兰诺备受打击,身心疲惫,坐在干涸河床中的一块大石头上,对两个伙伴宣布:“我受不了了!再干下去也没什么用。看到这些鹅卵石了吗?我已经捡到999999颗了,还没找到一颗钻石,再捡一颗就是一百万了,又有什么用?我不干了!”另一个人阴沉着脸说:“再捡一块吧,凑成一百万吧。”“好吧,”索兰诺说着,弯下腰,抓了一把小石头,从中挑出了一块,居然有鸡蛋那么大。“喏,给你,”他说着,“最后一块。”可是他觉得这块石头太沉太沉了,就又看了一眼。“天哪,是块钻石!”他叫了起来。纽约的珠宝商哈里·温斯顿为索兰诺这第一百万块石头支付了两百万美元。这块钻石取名为“自由者”,是迄今世界上最大最纯的一块钻石。也许索兰诺不需要其他任何奖赏,他已经感受到了超越金钱意义的幸福。他曾明确了目标,制定了计划,而困难几次三番打击着他,但他最终坚持了下来,并获得了胜利。最可贵的是他面对失败坚持到底,没有轻易放弃。一位老猎手的格言也很有教育意义。他说:“狩猎中一半以上的失败都是马在飞奔疾驰时拉住了马的缰绳。”艾利胡如夫也曾说过:“人不会失败的,只是放弃了努力。”通常不是起点出发时的错误,而是停滞不前的错误,最后产生了成功和失败的区别。我们刚刚昂首阔步向前就选择放弃,是太愚蠢的行为;我们落后时还要放弃,则更加可悲。我们需要一点意志力坚持下去,我们需要智慧去了解成功;不是靠运气去侥幸成功,我们要征服失败,而不是半途而废。有人说:“我们大多数人的麻烦是在该努力的时候将努力反其道而行之了。”这句话中着实蕴藏着不少智慧。
mpanel(1);第九块绊脚石是过去的负担。我们如果不能从回忆中解脱自己,就不能坦然面对现实。我还记得这样一段精辟的分析:回忆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年龄越大越依赖它,直到让它整个占据我们的生活。但是不管我们是不是情愿,沮丧痛苦的回忆和愉悦快慰的回忆终将退出生活。过去的记忆力虽然可以让我们充满活力和自信,但也会毫不费力地把我们拉入痛苦绝望的深渊,甚至连过去的喜悦也会给我们套上枷锁。有一些人陷入为自己祖先的成就、名誉的自豪中无法自拔,以至于丧失了自己前进的方向。还有一些人为自己早年的成功所陶醉,以至于再也不想努力去尝试新的成功。不过,更常见的还是令人沮丧的记忆。记忆中的痛苦失意甚至会摧毁我们生存的信念。失去孩子的父母,长期坐牢的犯人,历经苦难的难民都有这种经历。虽然这些经历不过是暂时的,但痛苦的回忆很快会变成重负压在我们身上,让我们渐渐失去了创造力。一位著名的心理医生说出了一些心理受伤者的心声:躺在沙发上沉浸于过去要比坐在椅子上面对现实容易得多,要想站起来勇往直前那就更加困难。让过去的记忆占据脑海其实是一种退缩。一则古老的狩猎笑话很能说明问题。大草原上的两个狩猎者碰见了一头狮子。狮子非但没有向猎人攻击,反而一转身躲进了低矮的灌木丛,吓破胆的猎人结结巴巴地对同伴说:“你去前——前面看看它去哪儿了,我……我……我去后面看看它从哪儿来的。”我们的行为经常像猎人一样。明天的问题尚未知晓就为之焦虑,昨天的问题已然完结仍无法释怀。这种焦虑已令人十分熟悉,几乎都习以为常,还颇觉受用。从回忆中寻找慰藉使我们无法进步,只能陷入遗憾的流沙之中。伟大的探险家大卫“活石”曾说:“我只会向前,别的哪也不会去。”这是理想,却不太符合实际,有的时候为了更好地调整自己,我们必须后退一两步。不过,我们的后退一定是为了进步。生命在于发展,如果害怕新的东西,停滞不前,那么我们就是在拒绝生命。如何克服容易导致失败的因素(5)第十块绊脚石是对成功的误解。成功像一尊摸不透的女神,我们也许觉得已经拥有她了,可她却转瞬即逝。现代文学作品中经常有误解成功的悲剧,喜极成悲的悲剧,功亏一篑的悲剧,貌似成功的悲剧。我们很多人都受到过一项成就的蒙蔽,因为它刻着所有成功因素的痕迹,大家也认为这好像就是成功,尽管这种成功无法让我们满足,但我们耸耸肩甩掉困惑,自以为达到了目标,准备接受人们对自己的礼赞。从那一刻起我们带上了假面具,我们接受赞扬,和幸福握手言欢,窃喜拥有了成功,再大的贡献、再大的成就已经没有什么意义。我们放弃了自己的追求,放弃了继续向真正成功的冲刺。拿破仑就十分清楚这一点(不过却没怎么帮上他的忙!),他说:“最危险的时候就是胜利之后。”一劳永逸的成功其实是最不牢靠的。过度的自信让我们懈怠,当新问题出现的时候,我们就会困惑:“我怎么还会有麻烦,我不是已经成功了吗?”答案在于:成功需要不懈的追求,不能有丝毫放松。胜利如果不能成为取得更大成就的工具,那对我们来说就是毫无意义的凯旋,反而有害无益。塔利兰德曾说:“人怎么用剑都可以,惟独不能坐在上面。”对待成功也是如此。我们一旦失去了不懈努力的习惯,想要再次成功不仅非常困难,而且结果往往弊多利少。赛马爱好者会津津有味地谈到名马“百老汇”的故事。“百老汇”是“战争者”的儿子,1928年主人购买这匹马时花了将近65万美元。可是“百老汇”从未赢得过一场比赛,它的心根本就不在比赛上,也许它更喜欢去参加狩猎,或者是拉送奶车,可惜没人征求它的意见。1930年,“百老汇”终于开始为成功奋斗,它跑了一圈又一圈,终于脱颖而出,生平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取得领先,赢得了900美元,然后轰然倒地死去。
除非我们傻得不能再傻,以为公众眼中的成功是真正的目标,否则,我们一般不会满足。麻烦在于,对大多数人来说,我们还没有学会如何分辨庸俗的成功和真正的成功。我们经常追寻的目标是获得别人的承认,到头来却痛苦地发现这些成功和我们真正意义上的幸福根本没有什么关系。我们不知道真正的幸福是什么,却为着毫无意义的成功付出惨痛的代价。托尔斯泰留给我们一个发人深省的寓言,也是对20世纪的一个讽喻。俄国的农夫帕克霍姆确信只要自己的土地和地主老爷们一样多,他就一定能成功。这一刻终于到来了:从一个遥远的地方出发,只要他一直跑,从日出跑到日落,那么所有他跑过的土地圈起来就都是他的了。帕克霍姆于是放弃了一切,历经各种艰难险阻来到遥远的地方,开始实现多年的梦想。出发点已经选好了,帕克霍姆冲了出去,像冲出枪膛的子弹,清晰地划过黎明。他跑过清晨的晨曦,看上去步伐坚定不移。他又跑进午时的强光和灼人的热浪里,丝毫没停下飞奔的脚步。吃点东西,休息一下,帕克霍姆仍是继续奔跑,奔跑……夕阳西下,他已是摇摇晃晃,大汗淋漓。终于跑完了一大圈!胜利了!成功了!梦想成真了!就在他最后一步刚刚踏上终点时,帕克霍姆猝然倒地,离开人世!现在他所需要的所有土地只有六尺黄土了。如何迎接成功征程的挑战(1)成功意味着跳出桎梏,敲着心中奔放的鼓点前进。“与真正清醒的自我相比,生活中的我们只能算半梦半醒。我们的火焰熄灭了,我们的蓝图暗淡了,我们的智力和体力只开发了很小很小一部分。”——这些冷峻的话语出自威廉·詹姆斯之口。他是心理学家,又是哲学家。尽管这些话已经讲了有五十多年了,但今天依然鞭策着我们。一石激起千层浪,尤其是对那些生活在平庸的死水中什么也不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