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百万富翁一辈子也不会告诉你的事
5913600000013

第13章 要改变命运先改变观念(3)

由于两个人观念的差异,导致最后两人的命运犹如天壤之别。的确,观念影响我们对人生的态度,最终能改变我们的命运。

传说中的阿里巴巴用“芝麻开门”的秘语打开了装满金银财宝的神秘山洞,而现代人则需要用创新的思维方式来开启财富之门。

1987年,美国的两个邮递员科尔曼和施洛特无意中看到一个小孩拿着一种发亮光的荧光棒,这家伙能派什么用场呢?在胡思乱想中,两个人随手把棒棒糖放在荧光棒上面。结果,光线穿过半透明的糖果,显现出一种奇幻的效果。这一小小的发现,让两人惊喜不已。他们为此申请了发光棒棒糖专利,还把这专利卖给了开普糖果公司。

奇迹由此开始。两个邮递员继续想:棒棒糖舔起来很费劲,能不能加上一个能自动旋转的小马达,由电池对它进行驱动,这样既省劲又好玩。这种想法很快付诸实施。对他们来说,这种创造太简单了!旋转棒棒糖很快投入市场,并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在最初的6年里,这种售价2.99美元的小商品一共卖出了6000万个!科尔曼和施洛特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更大的奇迹还在后面。开普糖果公司的负责人奥舍在一家超市内看到了电动牙刷,虽有许多品牌,但价格都高达50多美元,因此销售量很小。奥舍灵机一动:为什么不用旋转棒棒糖的技术,用5美元的成本来制造一只电动牙刷呢?

奥舍与科尔曼、施洛特着手进行技术移植,很快,美国市场上最畅销的旋转牙刷诞生了,它甚至要比传统牙刷还好卖。在2000年,3个人组建的小公司卖出了1000万把该种牙刷!这下,宝洁公司坐不住了。相比之下,他们的电动牙刷成本大高了,几乎没有市场竞争力。于是,经过讨价还价,2001年1月,宝洁收购了这家小公司,首付预付款1.65亿美元,三个创始人在未来的三年内留在宝洁公司。过了一年多,宝洁公司便提前结束与奥舍、科尔曼、施洛特三人的合同。因为宝洁公司发现电动牙刷大好卖了,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料。借助一家国际超市公司,它已在全球35个国家进行销售。按照这种趋势,宝洁在三年合同期满后付给奥舍三人的钱要远远超出预期。最后经过协商,合同提前中止,奥舍、科尔曼、施洛特一次性拿到了3.1亿美元,加上原来1.65亿美元的预付款,共4.75亿美元,这是一个令人头晕目眩的天文数字!

一个人,可以不去奢望那4.75亿美元,但不应该冷落技术创造、灵感创意这些成功的要素。有时候,一个小小的无意中冒出的创新念头,也许便会改变你的人生。

有记者问李嘉诚:为何你几十年的财富还不如比尔·盖茨的几年暴富?他在一方面感慨“后生可畏”的同时,一方面承认比尔·盖茨掌握了这个年代最为稀缺的资源:创新精神。

当初只有几千元进股市的炒家,几年后就成为了百万富翁;当初只几百元去摆地摊的倒爷,十年后就成为了大老板;面对他们的成就,好多人都不服气,会说当初我要是做,一定会比他们赚得更多。不错!你的能力或许比他们强,你的知识或许比他们多,你的经验或许比他们丰富;可是你当初为什么就不敢去做呢?这既是胆识的问题,也是观念的问题,因为陈旧的观念束缚了你冒险的步伐。所以,你的观念直接决定了你在十年后的今天依然贫穷!

现代人需要用创新的思维方式来开启财富之门。改革开放以来,一桩桩、一件件活生生的事实证明着一个朴素的真理:观念一新,万两黄金!

好的创意价值上亿。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展现创造力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你的创造力,决定了你的成功与否。要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你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发挥自己的想像力,敢于大胆地提出设想;

2.不迷信权威,要敢于怀疑,相信自己;

3.勤于思考,即使是面对司空见惯的事物也要深入思考;

4.努力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势和思维方式,多用逆向思维、横向思维、发散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来思考看待问题;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并不缺乏创新点,只是由于我们受思维定势的束缚发现不了。如果我们能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多多观察生活细节,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相信定能有所创造和成就。

赚小钱也能致富

不要看不起小钱,有位百万富翁说过“小钱是大钱的祖宗”。现实中,很多百万富翁当初就是靠赚不起眼的小钱而白手起家的。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愿望,总梦想自己有朝一日能做上大生意,财源滚滚而来。但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难以梦想成真。为什么呢?是因为有些人赚钱心太急切了,导致了致富心态的错误。他们只想发大财、赚大钱,能赚小钱的机会看不上眼,忘了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道理。

事实上,赚小钱是赚大钱的必要步骤,因为在赚小钱的过程中,可以增加经验、见识、阅历,培养金钱意识和赚钱能力,同时积累人情关系。试想,一个连小钱也赚不到的人,他能管理得了上百万的企业吗?所以,人要想赚大钱,不能指望“一夜暴富”,还是要脚踏实地,从小钱赚起。

一厘钱的利润从单个看,确实是微不足道,但如果形成规模,就会成为可观的财富。美国一家生产阿司匹林药的经营者,曾感叹地说:“上帝啊,如果我们能够一天卖给一个中国人一片阿司匹林,就能使我们的销量成倍增长!”

现如今的市场越来越规范,竞争越来越激烈,一夜暴富的神话已难再有。而且,任何一个行业,只要利润空间稍大,就必然会有大量资本迅速进入,利润就会陡然下降。摆在全球商人面前的一个难题就是:怎样面对这个微利时代?

“薄利多销”是应对微利时代的不二法门。在践行“微利是图”的商业思想方面,义乌商人做得很成功。

八厘钱是一个什么概念?可能很多人没有感觉,更不会在乎这八厘钱,但义乌有一家其貌不扬的企业吸管公司,就是靠赚这八厘钱成为了“世界冠军”呢!

在义乌双童吸管公司的厂房里面,停着一辆企业的运货车,车身写着“双童吸管——全球最大供货商。”公司副总经理张国俊解释说:公司5年前从事出口,现在90%以上的吸管外销,一年的产量占了全球吸管需求量的四分之一以上,世界各地都在用“双童”的吸管。

这家企业的产品,就是大街小巷到处可以看到的喝饮料的那种塑料吸管。一根细细的吸管能卖多少钱?张国俊算了一笔账:“平均销售价在每支8厘钱,其中原料成本50%,劳动力成本15-20%,设备折旧等费用15%,纯利润约10%。也就是说,一支吸管的利润在8毫钱左右。”

为了节约成本,公司一切都“丝丝入扣”:夜里的电费成本低,公司就把耗电高的流水线调到夜里生产;吸管制作工艺中需要冷却,生产线上就设计了自来水冷却法……当然,产品的最终质量必须是过硬的。吸管要耐热,所采用的塑料就必须符合安全标准;不同国家的客户对吸管的颜色、形状有不同的需求,有的甚至只需要黑色的吸管,公司就要及时开发。

张国俊说:“这是不得已而为之。不精打细算,我们就保不住微利。”正因为产品不起眼,别人不屑于生产,“双童”反而做到了最大!如今,公司每天有两个集装箱约8吨重的产品运往世界各地。

8吨的产量相当于多少吸管?大约是1500多万支。张国俊测算,小吸管给公司带来的利润每月40万元,而且市场非常稳定。现在“双童”又在向塑料口杯等不起眼的领域扩展,同样很顺利。

因为保证自己能每支吸管赚八厘钱,因此双童公司每年就能赚百万元以上,而很多瞧不起8厘钱的企业,到头来一毫钱也赚不到。

事实表明,对小产品不能“小”看。小产品只要一以贯之,不断创新,也能获得令人羡慕的成功。世界500强中的美国吉利、麦当劳,其当家产品也不过是剃须刀、汉堡包加薯条的小产品而已。日本尼西奇公司则是凭借一块尿布闯天下,使不起眼的尿布成为畅销海内外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生意。

事实上,大富人在富了之后,依然重视赚小钱的生意。

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够有钱的了吧?可是他对利润才几分钱的铅笔生意一样也很重视。一次他去前苏联访问,发现铅笔很贵,就知道前苏联制笔业落后。但当时前苏联有1亿多人口,而且政府号召工农学文化,铅笔用量相当惊人。于是,哈默访问结束回国后,就马上买了机器、盖起厂房,年产量达一亿支,出口前苏联,大赚了一笔。

还有世界最大的百货零售商沃尔玛,最大的快餐店麦当劳,他们每天的销售额数以亿计,但沃尔玛每天要卖多少的针头线脑,麦当劳每天要卖多少个汉堡鸡腿,才能积累出巨大的财富呢?正是由这样无数个小钱的堆积,铸就了他们巍峨的财富大厦。

“薄利”和“赚钱少”是两个概念,有不少人把“薄利”等同于“赚钱少”。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看起来,你从一个顾客身上赚的钱很少。可是,正因为这一个“少”,才招来更多的顾客,从而积少成多,把从每一个顾客身上赚得很少的钱加起来,也就相当可观了。比如一块小小的抹桌布,谁也不会想到,竟成就了夏金运的拥有1200多名员工的现代化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