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百万富翁一辈子也不会告诉你的事
5913600000015

第15章 赚钱一定要学富人的手段(1)

失败一定有原因,成功一定有方法。只要掌握了一些致富的技巧,成为有钱人,你一定也可以。

成为有钱人需要眼光

财富,随时都可能消失;朋友,瞬间就会反目;勤劳,只能让你小康;精明,只能让你富足。只有眼光,才会与你相伴一生,助你成为富豪。

《红顶商人胡雪岩》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拥有一县的眼光,那你可以做一县的生意;如果你拥有一省的眼光,那么你可以做一省的生意;如果你拥有天下的眼光,那么你可以做天下的生意。”在生意场上,你有多广、多深的经营眼光,往往会决定你的生意能够做多大及你以怎样的方式来赚钱。

三个年轻人一同结伴外出,寻找发财的机会。在一个偏僻的小镇,他们发现了一种又红又大、味道香甜的苹果。由于地处山区,信息、交通等都不发达,这种优质苹果仅在当地销售,售价非常便宜。

第一个年轻人立刻倾其所有,购买了10吨最好的苹果,运回家乡,以比原价高两倍的价格出售。这样往返数次,他成了家乡第一个万元户。

第二个年轻人用了一半的钱,购买了100棵最好的苹果苗运回家乡,承包了一片山,把果苗栽种。整整3年时间,他精心看护果树,浇水灌溉,没有一分钱的收入。

第三个年轻人找到果园的主人,用手指指着果树下面,说:“我想买些泥土。”

主人一愣,接着摇摇头说:“不,泥土不能卖。卖了还怎么长果树?”

他弯腰在地上捧起满满一把泥土,恳求说:“我只要这一把,请你卖给我吧,要多少钱都行!”

主人看着他,笑了:“好吧,你给一块钱拿走吧。”

他带着这把泥土返回家乡,把泥土送到农业科技研究所,化验分析出泥土的各种成分、湿度等。接着,他承包了一片荒山,用整整3年的时间,开垦、培育出与那把泥土一样的土壤。然后,他在上面栽种了苹果树苗。

现在,10年过去了,这三位结伴外出寻求发财机会的年轻人命运迥然不同。

第一位购苹果的年轻人现在每年依然还要购买苹果运回来销售,但是因为当地信息和交通已经很发达,竞争者太多,所以赚的钱越来越少,有时甚至不赚钱反而赔钱。

第二位购买树苗的年轻人早已拥有自己的果园,因为土壤的不同,长出来的苹果有些逊色,但是仍然可以赚到相当的利润。

第三位购买泥土的年轻人,他种植的苹果个大味美,和山区的苹果相比不相上下,每年秋天引来无数购买者,总能卖到最好的价格。

比尔·盖茨说:“我从来都是戴着望远镜看世界的。”人是看多远而走多远,而不是走多远看多远,在商场上,谁有眼光,谁能够看到趋势,谁能够高瞻远瞩,谁就能“早富”、“大富”。

勤劳,只能让你小康;精明,只能让你富足。只有眼光,才会与你相伴一生,助你成为富豪。在生意场上,眼光起了决定性作用。很多资金不多的小创业者,都是依靠准确抓住某个不起眼的信息而挖到“第一桶金”的。

每当我们在麦当劳就餐的时候,就不免会想起雷·克罗克,他代表了一位智者的眼光、勇气和恒心,是他把麦当劳办成了一个成功的连锁企业。

雷·克罗克在遇到麦当劳兄弟之前已近暮年,并且一事无成。麦当劳兄弟虽然有绝好的汉堡包,但却没有眼光和野心。于是,他俩把配方连同名字都低价卖给了雷·克罗克。后来,雷·克罗克跨入美国最富有的阶层,身价高达数亿美元。

如今,麦当劳在全世界拥有3万家分店,每天有4600万名顾客,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快餐连锁店,其收入每年都以12%~15%的速度增长,光麦当劳的商标就价值253亿美元。谁也不能否认,当年克罗克借钱买断商标,确实是英明之举。

由此看来,同样一件东西,人的眼光不同,用法不同,结果就会有天壤之别。差别不在于东西本身,根本的原因在于其用与不用和会用不会用,即一个眼光问题。正如开创了麦当劳的兄弟没能使自己成为巨富,而半路接手的克罗克却能成为巨富、名扬天下。

很多人都在想方设法赚钱,忙碌着寻找赚钱项目和工作,却总是一无所获。究其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眼光的问题。很多人认为,能力很重要。其实,眼光比能力更重要。你如果能比别人看得远,看得深,你就能走在别人前面,赢得更多的机会和时间!这样,你成功的几率也就大了。

一部名叫《疯狂的石头》的电影在2006年着实火了一把,这部投资不到300万元人民币的小成本制作,票房成绩有望突破3000万元,被观众称作“国产电影里程碑”,投资该片的香港明星刘德华可谓捡到宝。

但考察这笔投资的背后,刘德华投资《疯狂的石头》不仅仅是抓住机遇,更是一种投资眼光的成功。所谓慧眼识金,并不是每个人见到金子都会意识到它的价值。当导演宁浩在亚洲电影投资会上摆摊6天,从他身边走过的投资人成百上千,可是没有一个人意识到《石头》的价值,这说明拥有一双慧眼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那么,应该如何来培养自己的眼光、把握住机会呢?

一、善于发现新事物,敢于冒险。在创业界,往往是风险与机会并存。创业者必须善于发现新生事物,并对新生事物有强烈的探求欲;必须敢于冒险,即使没有十足把握,也应果断地尝试。

二、扩大你的人际关系网,借力打力觅捷径。以往人们总是强调自主创业,但如今这种观念正在改变,人际关系在创业中的作用逐渐加大,人际关系日益成为创业信息、资金、经验的“蓄水池”,有时甚至在商业活动中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神奇功效。

三、关注市场信息和政策。很多机会往往隐藏在一些不起眼的信息中。所以,你要时时关注信息,从中发掘出可用的信息。只有这样,你才能先人一步,走向成功。

四、多注重学习。有了更丰富的知识,就能看得更高更远,发现更多的机会。

也许你并不缺乏开创事业的勇气,也许你也已具备了坚忍吃苦的精神准备,甚至资金也不是最重要的。只要你具有一副看似神奇的眼光,你就能改变一切,获得命运的垂青,成为有钱人。

让兴趣引导成功

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事,可以发挥智力潜能的80%以上;而做不感兴趣的事情,则只能发挥智力潜能的20%左右。因此,如果你想成为有钱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行业,会大大激发你的激情,增加你成功的几率。

李嘉诚说过:“做事投入是十分重要的。你对你的事业有兴趣,你的工作一定会做得好。”世界上有许多做出杰出贡献的伟人,不少是从兴趣开始的。浓厚的兴趣,可以使达尔文把甲虫放进嘴里,使魏格纳一生中四次去格陵兰探险,使达芬奇不顾教会的反对连续解剖许多尸体……

兴趣,它能引人踏入某一专门知识的深广领域,也可以把人引向事业的巅峰。科学研究表明,人物个体一旦对某活动产生了兴趣,就能提高这种活动的效率,许多企业家和富人就是因为兴趣而发达的。

亨利·福特的母亲是他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她经常用天文、动植物的知识来启发福特的思维能力,从而使他对科学技术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在福特七岁时,他进了一所小学,他的算术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但他并不满足学校所学的那些课程,但对机械却产生强烈的兴趣。

1903年的时候,父亲带他乘车去底特律,在火车站他看见一列一列火车,火车头喘着粗气,“呼噜呼噜”冒着烟雾,把一串串满载的车厢拉走,奔驰如飞。他兴奋地手舞足蹈,后来竟钻进一个火车头里不肯走。

司机见他对这个怪物兴趣如此之大,就满足了他的好奇心,让他坐到驾驶台上将汽笛按得“呜呜”地响,接着,又为他示范如何开动火车。

亨利回家以后,兴奋得通宵未眠。他反覆琢磨,为什么锅炉里加了煤,车头就会跑了呢?

不久,他偷偷在学校里制造了一个小小蒸汽机,由于加煤过量而引起了爆炸,他的嘴唇也被碎片刮破了。虽然如此,年仅七岁的少年的发明实验,不仅轰动了全校,也轰动了迪尔本,人们隐隐约约感觉到,这儿出现了一个天才。但父亲威廉却不这么想。他只认为儿子厌恶农活,而且淘气过了分。

也难怪他会这么想。因为小福特的确不愿与牛马猪鸡打交道,这与村里所有孩子们都要或多或少干一点农活大不相同。父亲实在逼急了,亨利才勉强干一点儿。在他小小的心灵中暗下决心,我要发明机械,用来代替繁忙的人工劳动。

对机械的兴趣决定了福特的奋斗目标。虽然当时福特还是个孩子,但他对机械的兴致和研发机械的意念,已深深地在他的脑海中留下了烙印,就是这种印迹,支撑了他一生的奋斗意念。

研究表明: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事,可以发挥智力潜能的80%以上;而做不感兴趣的事情,则只能发挥智力潜能的20%左右。因此,如果想成为有钱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行业,无疑会大大激发你的激情,增加你成功的几率。

日本首富孙正义是著名的互联网风险投资公司“软件银行”的创立者,公司的资产约300亿美元,个人的身价约为40亿美元。

所谓“时势造英雄”,当人们还不知道计算机是什么的时候,人们的嘴里谈论的是洛克菲勒、李嘉诚,但自从有了计算机、互联网,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了比尔·盖茨、杨致远。那么,谁是互联网时代最大的受益者?答案不是比尔·盖茨,而是孙正义。谁是网络时代的无冕之王?不是杨致远,还是孙正义。他是互联网时代的一个奇迹。

上世纪70年代,在美国留学的孙正义买到了一本《大众电子》,看到了那幅伟大的照片——英特尔生产的计算机芯片的照片。这时的孙正义“激动得像是失去了知觉,不仅出了很多汗,连眼泪都涌了出来”。下意识地,他知道这个小小的芯片将会改变世界,改变自己的一生。而这一瞬间的直觉,让孙正义踏上了与计算机结缘的不归路——“我要搞计算机,企业家应走的路是计算机行业。”

21岁时,孙正义回到了日本,决定选择一个项目创业。经过一段漫长的煎熬,孙正义决定投资软件的流通销售事业。这是个不太技术化的行当,那是因为开发软件要冒很大的风险,搞不好就栽了,但是软件的销售风险就要小得多。正如孙正义自己常说的:我们是修路的,不是生产汽车的。不管你是丰田汽车还是福特汽车,都要在路上跑。

1981年9月,孙正义在靠近福冈市南方的大野市创立日本软件银行,资本额1000万日元。办公室位于一间铁皮屋建筑物的二楼,公司成员除了孙正义之外,只有两名打工的职员。可以说一穷二白,但孙正义却兴奋地发表了自己的就职演讲:“5年以内销售规模达到100亿日元。10年以内达到500亿日元。要使公司发展成为几万亿日元,几万人规模的公司。”两个工人认为这个老板简直是神经病,没过多久就辞职了。

一个月后,在大阪举行的电子产品展销会上,刚刚成立的软件银行公司拿出资本的80%租下了会场最大、距入口最近的展厅,并免费提供给各软件公司,和孙正义熟识的人都认为他疯了,但这个最大的场地吸引了十几家公司参展,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此后,孙正义成功地和当时最大的软件公司哈德森签订了独家代理合同。“要和别人合伙,一开始就要策划好和最大的公司合伙,这是我的观点,为此也尽了全力。一旦合伙成功,剩下的,你不用吭声就能做好了。”软件银行的业务由此迅速展开,短短几个月就成为日本最大的软件营销商,控制了日本软件市场40%的份额。公司的业绩像翻倍游戏一样飞速增长。“再也没有这样舒服的经营了。”孙正义说。

但是在创业的道路上,如果想继续前进,资金缺乏是最大的障碍,为了扩展自己的事业,孙正义决心进行一笔大数额的借贷——5亿日元。年仅24岁的他拜访了第一劝业银行的经理御器谷,尽管经理对个人电脑或软件几乎一窍不通,但听了孙正义的解说后,他直觉感受到这个产业的有趣与成长性。经过一个小时左右的谈话后,御器谷已经决定要借钱给他。后来经过银行大小领导的讨论,终于答应了孙正义的要求。有了这5个亿,孙正义开始大展拳脚。

1995年,孙正义又发现了互联网的价值,虽然当时互联网电子商务交易仅3亿美元(现在已达1110亿美元),而网址也仅17.7万个(而现在已达420万个);他还身陷30亿美元债务压力,但孙正义仍然决定冒险,倾力筹措资金向互联网下赌注。

孙正义遍访美国硅谷,寻找有希望的互联网新办企业。依靠两项由公司经营的风险资本家基金,他已在55家新开办的网络公司中投入了3.5亿美元。到了8月,他又看上了雅虎。当时的雅虎是个小公司,是一帮年轻的学生创建的,还有亏损,几乎没有什么收入。但孙正义认为,学生能够拿出非常伟大的想法,有一些疯狂的想法,有很大的激情,他喜欢这种态度。于是,孙正义拿出了1亿美元,占有了公司30%的股份。事实证明他的眼光无比准确,现在他的一个亿回报是200亿美元。

即使在坐飞机回国的时候,孙正义在旧金山国际机场的休息室里也做了一笔大买卖,用1540万美元买下了一个公司9.5%的股份。这就是孙正义,永远雄心勃勃,永不停止自己的收购脚步。

因为兴趣而创业,因为坚持而发迹,孙正义的致富道路说明了一个道理:以兴趣来引导事业,能大大激发主动性和工作热情,加速你的成功。如果你想成为有钱人,不妨从兴趣入手。

去别处寻找肥肉

跟在别人后面,是没有多大出息的。积极地创造条件,另辟蹊径,才能发现你人生的转机。

人生的道路有很多条,当一条路不通的时候,你不要丧气,因为你可以尝试其他的道路。上帝总是在给我们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又会为我们开启了另外一扇,只要我们用心地去找寻,就一定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出路。

一天吃午饭,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端着碗坐在树阴下,发现地上一块骨头爬满了蚂蚁。这些蚂蚁忙得热火朝天,但骨头却纹丝不动,况且,骨头上也没肉,拖回去干什么?法布尔觉得好笑,也为蚂蚁们的勤奋而感动,于是捡了块肥肉,为便于拖运,还嚼碎了吐在地上,给它们。

但是,这些蚂蚁全神贯注于骨头,根本不知道附近有美味的肥肉。它们上下左右地爬啊、咬啊、拽啊,黑压压一片,眼看着劳动力过剩,就是没有谁往肥肉这边跑一步。

法布尔闲着没事,想看看这些碎肉最终归谁。因为附近有好几处蚂蚁窝,总会有蚂蚁发现的。

这时,骨头边出现一只神态慌张的蚂蚁,好像是刚刚赶来的。兄弟们忙于拽骨头,没有谁注意它。它围着骨头跑来跑去,想帮一把,但挤不上去。它似乎很生气,向骨头发起冲锋,但仍然被兄弟们挤了下来。

这只蚂蚁终于放弃了,在外围转了几圈,像是在思考什么。接着,它离开兄弟们,向别处走去。一路走走停停,显然是想开辟新的战场。走到墙角处,它一转身,向肥肉这边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