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百万富翁一辈子也不会告诉你的事
5913600000022

第22章 像有钱人那样去理财(4)

在当今世界,一个粗枝大叶的商人是很难在残酷的竞争中生存下来的,而精明的商人不但活得很滋润,往往还能迅速发展起来。在全球商战中,一家叫佳乐的食品进出口公司让日本人领教了中国商人的精明与厉害。

20世纪90年代中期,佳乐公司向日本一厂商订购一批食品机械,日方开价每台150美元,这一报价与佳乐公司所掌握的国际市场价格基本接近。佳乐公司提出能否再优惠一点,日方思忖片刻,提出可以降到145美元,并声明这是最低价了,不能再少了,否则将无法达成协议。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佳乐公司坚持再降至140美元,日方当然不答应,谈判陷入了僵局,双方争执不下。这时候,佳乐公司反而不着急,还表现得神神秘秘的。日方以为佳乐公司正在与欧美厂商联系,就同意以140美元成交。

佳乐公司初战告捷,但谈判并未就此结束。佳乐又提出能否通过增加购进数量而在价格上进一步优惠。又一个难题摆在对方面前,日方反复比较计算成本、费用、利益,最终同意在购货数量从一千台增加到两千台的基础上,以每台135美元的优惠价成交。

佳乐公司还不甘心,在接下来的谈判中,佳乐公司经过察言观色,发现对方倾向于用日元成交,于是,他们立即表明态度,希望最好用美元成交,如果对方坚持用日元成交的话,那只能按当时的汇率把美元折算成日元,因为当时美元有下跌趋势,日方对此表示同意。

接着,佳乐公司又提出希望能把原来的条款做一些改动,即佳乐负责租船订舱和办理投保业务,运输、保险费另行计算(这样可以降低运输费用),对此,日方没有表示异议。最后,佳乐公司表示请日方考虑把原来的即期信用证改为见票后四个月付款的远期信用证。日方开始露出为难情绪,表示对这个问题没有再讨价还价的余地。对此,佳乐公司开诚布公地向对方分析了自己面临的一系列困难。为使本项交易最终能顺利成交,日方又再次做出了一些让步,同意改为见票后两个月付款的远期信用证。成交后,佳乐公司核算下来,该食品机械实际进口成本尚不足130美元。

本例商业谈判中,佳乐公司表现出了商人的精明与才干。他们先让日方自己减价,等到日方打出最低价的旗号后再还价。在价格上还得差不多时,再从运输、保险、结算货币、支付方式上下手,终于把150美元的报价降到了130美元以下。

精打细算就是要将钱花在刀刃上,不该花的钱不要花,该花的钱也要斤斤计较,这就是让金钱的价值最大化,如此就能确保资本的最快回收和最大的盈利。

娃哈哈集团内部的发票必须在经老板宗庆后签字之后才能生效,在一次签字时,突然只听宗庆后大声说:“什么?买十个扫帚还不去批发?太浪费了!”

富人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具有强烈的成本意识,“斤斤计较”是其典型的表象。如果每一位公司员工都树立了强烈的商人意识,自觉意识到自己就是一个商人,对企业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甚至于对每一滴水、每一度电……都十分敏感,都十分计较,那么,在恶劣的市场竞争中的交易成本,才能得到不断地降低、降低、再降低,企业也才能真正地成为市场的赢家。所谓“顺境靠胆量,逆境拼成本”也正是富人成功的经验之谈。

哈同是旧上海的大亨,他共有价值1.7亿美元的财产,还有70万两银元建造的当时上海滩上最大的私家花园“爱俪园”、460亩土地、1300余所房屋仓库、544幢住房以及4幢饭店这些不动产。哈同的这么多的财产就是靠他精明算计而来的。

哈同出租一般住房和小块土地的租期都较短,通常3至5年。租期短,既便于在需要时可及时收回,又可以在每次续约时增加租金金额。在哈同的地皮上,哪怕摆个小摊子,也得交租。有个皮匠在哈同所有的弄堂口摆了个皮匠担,每月也要付地租5元。哈同每次向他收地租时,总是很和蔼地对他说:“发财、发财。”但钱是一个不少的。

此外,哈同计算收租的时间单位也与众不同。当时上海一般房地产业主按阳历月份收租,而哈同却以阴历月份计租,还美其名曰是尊重中国的传统。大家知道,阳历月份一般为30天或31天,而阴历月份为29或3O天,所以阴历每3年有1个闰月,5年再闰1个月,19年有7个闰月,所以,按阴历收租每3年可以多收1个月的租金,每5年可多收2个月的租金,而每19年可多收7个月的租金。因为出租的房屋很多,这多收的一笔钱可就不是一个小数目。

所以,要成为有钱人,获得竞争优势,就应该将利益最大化,就必须具备精明的头脑,锱铢必较,一丝不苟。惟有如此,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获得发展的资本。

借出的钱泼出去的水

谈钱伤感情,但是借钱伤的就不仅仅是感情了。谨慎对待手中的钱,就是对自己负责,对朋友负责。要想成为有钱人,请看管好你的钱。

俗话说:不怕偷不怕抢,就怕人惦记。特别是你手里有点小钱之后,惦记你的人就多了。借债者开口的时候,一样的理由充分、言辞恳切。不借,面子上似乎说不过去;借了,从此坐卧难安。不同的经历,却有惊人的相似:碍于朋友情面借钱,最终却是遥遥无归期。

程军经过几年努力,公司慢慢有了点起色,收入也慢慢好了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朋友找上门来。朋友做生意的时间比程军要长。在程军穷困潦倒的时候,朋友已经买了车,生活很是阔绰。在酒桌上,朋友也曾经一副兄长的口气,说过有困难找他之类的话,但程军从来没找过他。程军知道,创业的道路既然是自己选择的,很多困难也应该自己解决,借钱生活总非长久之计。

见朋友来找自己,程军一下子没想到他是为借钱而来。他那么富有,怎么会找我借钱呢。但朋友真的开口了,他说刚刚被老婆逼着买了房子,把钱都填进去了,现在急需一笔货款,15万,一个月后出了货马上可以归还。朋友说得言辞恳切,程军就没往别处想,把钱借给他了。朋友走的时候还说,要不我写个借条?程军随口说不用了。朋友说还是写一个吧,就拿起笔龙飞凤舞地写了张借条放在桌上,走的时候说:“放心吧,老弟,我过一个月肯定还。”

一个多月后,程军的公司也需要一笔钱。程军想朋友应该还钱给我了,就打电话给他,发现已经找不到人了。公司搬走了,手机也停机了。程军才开始着急,找了三个月,终于找到了朋友住的地方。

朋友住的房子可真是气派啊,装修也非常豪华。程军说明来意之后,朋友依然用非常诚恳的口气说:“我没钱还你。你看见了吧,我买房子就欠了笔钱,我老婆逼着我还了债,又做了装修,钱全花光了。现在你要我也没办法,你自己看着办吧。”

程军能怎么办呢?找出以前的借条一看,只写借款日期,没写还款期限,更要命的是,那串阿拉伯数字笔走龙蛇,根本看不清楚15后面是几个零。况且,自己的公司才有起色,哪有时间跟他打官司呢。就因为这15万,程军的公司差点就因为资金周转不灵倒闭了。

这个教训程军用15万元买下来了。以后谁再向他借钱,通通免谈。

有句话说得好,假如你想失去一个朋友,那就向他借钱。这句话说得太对了。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借钱给他人,无论怎么算都是亏本的:物价上涨、通货膨胀、时间流逝,无法随需随取,而且借钱给朋友的风险非常高,更何况最后能不能收回还是个问题。

金钱本身是一种资源,要换取这种资源是需要代价的。银行发出去的贷款,典当行做的典当借款,都是有利息的。这个利息可以理解为换取金钱或者使用这笔金钱的“费用”。可是借钱给朋友呢?你可能跟朋友要利息吗?

通货膨胀一直都是我们资产的“隐型杀手”。我们千方百计地“钱生钱”,就是为了防御通货膨胀。我们可以通过储蓄、炒股、炒外汇等多种金融工具来实现这个目的。但是一旦借钱给朋友,这笔‘活钱’就变成‘死钱’了,钱在别人手中,你将无法用它们进行储蓄和投资。也许5年后朋友如期把钱还给你了,可是你心中感到一点点的辛酸:由于没有闲散资金,看上了一套房子却没有钱付首期;股市行情看好却没有资金投入;急需用钱的时候却发现就差那么一点点……而且,钱已经随着时间流逝贬值了。

如果和朋友在同一个城市生活,借钱倒也方便,见面“交易”就好。可是万一朋友在外地呢?借钱还得给他汇款,汇款要交手续费,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借钱给朋友还要自己掏手续费,想想也真是郁闷!

借钱给朋友还有这样的风险:钱是借走了,但是还钱的日期似乎变得不确定起来。你总是不好意思开口讨债,而借钱人却总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好像忘记了有这么一回事。正所谓:欠债的是爷爷,借钱的是孙子。就这样,回收期无限期延长,资金的流动性最后会变为0,这笔钱最后大概只能“打水漂”了。

如果碰上信用好的朋友,上面这种情况多半不会发生,但只要你一旦借了钱给朋友,就已经损失了资金的‘使用费’——利息和资金在一段时期内的流动性。要知道,很多公司的倒闭就是流动资金的缺乏导致的。借钱不但会影响你的家庭理财,更会影响你的事业和生活。

最麻烦的是,借钱给熟人,结果不仅赔了钱,更赔了自己的感情,后者的损失有时候会更让人难以承受。

所以,借钱确实是件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事。如果你看重朋友和亲戚,那么要想增进感情,精神上的慰藉远比借钱有效。

当然,事无绝对,在下列情况下,你可以借钱:①你手头确实宽裕;②借钱救急或者救命;③对方确实信得过。需要注意的是,数量不能太多。谁的钱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帮人是可以,但要把握好度。

那么,借钱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方面呢?

一、借钱有三大忌:①不熟悉借钱人的品行,仅仅因为是认识就借出了钱;②借出金额不小,却不够谨慎,没有出具正式的借条;③根本不知道借出金钱的用途。作为债权人,你应该知情。

二、借钱的时候要注意。①借钱一定要打借条,只有“先小人后君子”,才可能大家都是君子。否则,可能两败俱损。②借出大额金钱,应当要求对方有所抵押或者要求提供保证人。③对自己的资金运转情况应有了解,不要因为借钱给他人而造成自己经营困难,得不偿失。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金钱是测试朋友是否值得交往的最好工具,但是也没必要拿自己辛苦积攒的钱去当“试纸”,对不?谨慎对待手中的钱,就是对自己负责,对朋友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