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百万富翁一辈子也不会告诉你的事
5913600000009

第9章 学习富人的行动方式(3)

有多少帝王得了江山便忘乎所以,不思进取,最后又丢了江山。商汤却不同,他时时刻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约束自己,警醒自己。其实,不论你从事何种职业,担任什么职务,只有不骄不躁,谦虚谨慎,才能保持不断进取的精神,增长更多的知识和才干。因为低调谨慎的品格能够帮助你看到自己的差距。永不自满,不断前进可以使人能冷静地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批评,谨慎从事。否则,骄傲自满,不思进取,自以为是,轻则使工作受到损失,重则会使事业半途而废。

莫里斯·斯威特说过:“骄傲自大、得意洋洋的人喜欢见依附他的人或谄媚他的人而厌恶见高尚的人……而结果这些人愚弄他,迎合他那软弱的心灵,把他由一个愚人弄成一个狂人。”

张扬浮躁、骄傲自满是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要做到低调,就让我们从说话做起,说话让我们尽量婉转一些,客气一些,给人一种诚恳和诚实的态度,最好不要趾高气扬,这样只会让人望而生厌。

大家都知道,温州人很会做生意,赚了不少钱。在温州,有钱人太多了,一百万才算起步,一千万只能算中等水平,一亿才能算是富人。因此,温州人从来都是很少炫耀的。哪里有发财的机会,他们敢于第一个去尝试,但赚了钱之后,只是轻轻的一带而过。无论是大老板还是小老板,他们都在静悄悄地赚钱。

在温州,没人炫耀财富,大家都把精力花在如何疯狂的赚钱上面了。假如你在温州的路边看见一个20平方左右的房子里,两张办公桌,一台电脑,一台传真,坐着两个人在办公,你千万不要小看了他们,他们很可能就是百万富翁甚至千万富翁。还有,在经济发达的温州,至今没有一个五星级饭店,温州人解释说,来温州的人都是来赚钱的,不是来浪费钱的。

温州人不习惯炫耀自己,表现在大都不喜欢见记者,年销售几亿几十亿的大公司的老板,很少见过其个人专访。其次,温州人也不喜欢到公众场合露面,即使是一些在很多人看来很重要的场合。比如,企业的千万元捐赠仪式,他会派代表参加。就是上级领导来考察,他也不一定赶回来陪同。再有,他们不多报销售利润,比如曾被媒体广泛报道的温州商人们对《福布斯》说“不”,就是如此。他们这种“对待荣誉如对待批评”式的反应,与经常可以听到的国内一些地方的企业管理者统计“注水”夸大业绩比较起来,其不爱出风头的个性,显得十分突出。

2004年6月26日,奥康集团董事长王振滔获得了“中国十大策划风云人物”的殊荣,这是中国智业界的最权威、最高的奖项。王振滔作是惟一被授予此称号的浙江籍企业家,也是中国鞋业界的惟一代表,同时与他一同获奖的还有张瑞敏、魏家福、牛根生、倪润峰等不同行业的“重量级”企业家。这无疑是提高企业和老总形象的好机会,宣传处人员得知这一消息后,打算把这一消息在第一时间报道出来。

当日上午9点,宣传处人员已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根据王总随行人员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颁奖现场提供的情况,王总作为获奖代表发言时,引起现场近千名观众的阵阵掌声,现场气氛对此次新闻的操作非常有利。

然而,就在随行人员在现场给宣传处传照片的一刹那,王总却突然改变了主意,立即让随行人员电话通知宣传处,这次获奖的消息,我们务必要谦虚一点,不能做宣传。

不仅做人低调,就是做企业,温州人也是埋头苦干,其原则就是只做不讲,或者多做少讲,而且还是做了再讲。

“满罐水摇不响,半罐水响叮当。”有实力的人决不会急于表现自己的。有些人有一点小钱就喜欢夸大自己的财富,而温州人绝对不会说自己有钱。在他们口中,谈论起钞票,仿佛是很平淡的样子,丝毫没有任何的得意,你很难想像几百万几千万在他们眼里会如此不值一提。或许,正是看不起这千百万的“小钱”,才是温州人成功的一个秘诀。

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低调一点没有坏处,尤其是当生意做大了,这时候就更需要低调。人一旦出名了,你会被其他人不断的研究,你的缺点会被人不断的放大,这时候,就需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不要让光环迷失了自己的眼睛。这其实就是温州人聪明的地方,做人做事非常低调,很少暴露在公众的目光之下。

做人低调是聪明有钱人的特点,他们讷于言、敏于行而慎于行,真正做到了保持一颗平常心。而这种“处变不惊、遇喜不乱”的平和心态能让他们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不会乱了方寸,可以专心致志地去赚钱,当然就容易赚到钱。

要敢于表现自己

生活是一连串的推销。一个优秀成熟的人,就要懂得在恰当的时候以恰当的方式表现自己。

一个年轻人对自己久不被重用感到很不解,就慕名去拜访一位很有名的经理,请他指点迷津。经理问年轻人道:“你在工作上对自己是如何定位的?”

“我父亲告诉我,做人不能太露锋芒。我认为很有道理。所以在公司里我处处忍让。”年轻人说。

听了他的话,经理没有言语,领着年轻人坐上快艇,然后发动小油门慢慢前行。和他们同时启动的一艘快艇加大马力,似流星划到他们前面;晚于他们启动的大游船也很快超过了他们,就连一叶双人小扁舟也走在了他们的前面……

一艘大游船赶了上来,船主对他们说:“你们的快艇连个小木舟都不如,报废了吧。”

经理扭头笑问年轻人:“你说我们的快艇究竟如何?”“因为他们不知你没开足马力。”年轻人答道。

“是啊,其实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你再有才华,但你不显露,别人不知道,怎么会看重你呢?低调可以,但不能太过了,要学会表现自己。即使你的能力有人知道,但见你畏畏缩缩,人家又怎敢重用你呢?如此,你又怎能快速到达理想的彼岸呢?”

年轻人听了,顿然醒悟,开始在工作中积极表现自己,很快他就被提升为了部门经理。

快艇的优势就在于它的速度,如果连速度都掩饰起来,那还能叫快艇吗?所以说,韬光养晦固然有它的优点,但有时候我们更需要学会如何去展现自己,推销自己。

在生活中,有许多人才华横溢,但他们不事张扬,不被众人所知,却又总是哀叹自己命运不济,怀才不遇。他们就像在寂静无人的深夜里悄无声息地绽放的美丽花朵,遗憾的是没有人欣赏到它的美丽,然后便花落无痕,悄无声迹。

“表现自己”历来名声不佳,在人们心目中,它与“名利思想”、“出风头”、“往上爬”等结下了不解之缘,因而使得一些人不敢表现自己,一谈到表现自己就余悸在心。很多机会就这样擦肩而过,才能和优点也往往被埋没了。

古时候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乡绅有两个女儿长得很美,凡是到他家的客人都对他的女儿赞不绝口,而他却总是“谦虚”地说:“哪里哪里,她们都是丑八怪。”时间久了,他的话被传了出来,于是一直到女儿老了也没有媒人登他家的门。

这个乡绅因为“谦虚”而说出的话却被当成了真,导致了不可收拾的局面。故事虽然有些夸张,说明的道理却很值得深思。我们的民族自古便有谦虚的美德,然而,曾几何时,“谦虚”这两个字被曲解了,仿佛只有否认自己的才能,把自己贬得一钱不值才算谦虚。实际上,承认自己的才能,甚至当众表现,都不能算是不谦虚,因为表现才能的目的在于找到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他并向他请教时,虽“未出茅庐”,却敢“定三分天下”。而后随刘备南征北战,终于成为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假若他当时为了表示“谦虚”,用“才疏学浅”、“孤陋寡闻”、“不能担当重任”等词语来推托的话,也许刘备早被灭掉了。

所以,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使别人充分了解你的才智,才能得到施展你才智的机会。

当年电影《飘》已开拍,主角郝斯佳的人选却迟迟没有确定下来。

毕业于英国皇家戏剧学院的女演员费雯丽一心想争取出演主角郝斯佳。但在当时,她还是一名默默无闻的演员,也没有什么名气。怎样才能让导演知道“我就是郝斯佳”呢?费雯丽决定毛遂自荐。

一天晚上,刚拍完《飘》的外景,制片人又愁眉不展起来。突然,他看见一男一女走上楼梯,只见那女士竟把自己扮装成了郝斯佳的样子。男主角一见,兴奋地大喊一声:“瞧,她就是郝斯佳!”

制片人回头一看,顿时被惊住了,“上帝呀,这不就是活脱脱的一个郝斯佳吗?!”

费雯丽就这样被选中了。

所以,你一定要表现自己!

平庸的人往往只会等待机遇前来敲门,智慧的人则往往敢于坚定地叩响机遇之门。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太想在谦虚谨慎的等待中被伯乐发现,而不愿毛遂自荐走出一片崭新的天地。有时尽管才华横溢,也只能在无谓的等待中消耗殆尽。很多时候,人的失败实际上就是观念的失败,人的悲剧,本质常常是不能超越自我的悲剧。

生活是一连串的推销。我们推销货品,推销一项计划,我们也推销自己。展示自己是一种才华,一种艺术。一个优秀成熟的人,就要懂得在恰当的时候以恰当的方式表现自己,让自己脱颖而出!

实际上每个人都在通过言论、行动表现自己,绝对不表现自己的人是没有的。只有通过表现自己,才能显示一个人的才能和价值,人的聪明才智,也只有在表现自己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实现。千里马遇到伯乐,若不以洪亮的声音长鸣两声,也许就不会引起伯乐的注意;“毛遂”若不“自荐”,不在实践中表现自己的唇枪舌剑,又怎能建立功勋、青史留名?

今天,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敢于表现自己的精神尤为重要。新一代年轻有为的人们,千万不要因犹豫而失去良机,以致遗恨终身。只要你有能力,不要理会别人说什么。你应当挺身而出,发挥自己的才智,施展自己的抱负,成为万人羡慕的有钱人。

做人做事要有原则

一个人需要技巧和智慧,但最不能缺少的是原则和信念,要想成为有钱人尤其如此。

相信很多人进入社会后,有这么一种感觉,做人要有明确的原则。只有原则搞清楚了,做人做事才会更有方向感,才会更清楚自己到底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做人毫无原则的人总是没有自己的主见,总怕得罪人。这是非常不明智的,有时候甚至会把自己搭进去。而有原则的人,在他人眼里总是可靠成熟和富有魅力的,所以,这样的人活得最轻松,还往往会被赋予重任。

有一个流亡海外的女孩子,因为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和法语被英国特工组织看中,加入了英国的特工组织。她其实并不适合特工工作,性情急躁,所有同事都不看好她,认为她做间谍,无疑是为敌国送上一座秘密的宝矿。

正在这时,英国在法国的一个秘密电台被纳粹分子破坏,因为电报员奇缺,她被暂时派遣到法国从事电报收发工作。果然,正如大家所预测的,所有的训练过程都对她没有丝毫用处。组织上让她拿一份敌国驻军图送给地下交通员。她到了接头地点后,怎么也想不起接头暗号,情急之下,索性把地图展开,对着来来往往的人群进行试探:“你对这张地图感兴趣吗?”幸运的是,她很快遇上了两位地下交通员,他们扮作精神病人迅速地掩盖了这个可怕而致命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