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读点经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5918000000022

第22章 经典诗词(1)

桔颂①

作者作品简介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芈姓屈氏,名平,字原,中国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或河南西峡)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中国最早和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屈原是我国爱国主义的中心人物,著有《离骚》《九章》《九歌》等篇。他广泛吸收民间文学艺术营养,富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②。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③。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④。

纷缊宜修,姱而不丑兮⑤。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⑥。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⑦。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⑧。

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⑨。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行比伯夷,置以为象兮⑩。

【注】

①桔颂:桔树的颂歌。颂,一种文体。

②荣:花。

③曾:通层。剡(yǎn):棘,尖刺。抟(tuán):通团。

④精色:橘子外皮颜色鲜明。内白:橘子内瓤洁白。任,担当。

⑤纷缊(yūn),充满香气。宜修,美好。姱(kuā),美好。

⑥苏世:在世上保持清醒,或指“疏远俗世”。横,横空出世,或释为栏木,以喻自我约束。

⑦秉:执,可释为高举。参,合。参天地,上合天地无私之德。

⑧岁:岁暮。并谢,一起凋零。与长友,长与橘为朋友。橘树四季长青,经冬不凋。

⑨淑离:善良美丽。不淫,不过分。梗,直。理,纹理。橘树之干,直而有纹理,喻人坚守直道,符合正理。

⑩伯夷:古代有节之士。像,典型,榜样。

■ 作品赏析

《桔颂》是《九章》中内容和风格比较独特的一篇,也是中国最早的咏物诗。作者借赞颂桔树,表白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人格追求。《桔颂》短短152个字,从外写到内,从古写到今,从叶写到果,从色写到香,从桔写到人,从行为写到内心。运用拟人、比兴的手法,描绘了内美外修的桔树,歌颂了崇高的人格美。诗人把桔树的某些特质和自己的品格、理想结合起来,寄自己的情志胸怀于桔树的形象中。诗人颂桔,也是自颂,是为自己勾勒了一副理想人格追求的自画像。清人林云铭赞扬《桔颂》说:“看来两段中句句是颂橘,句句不是颂橘,但见(屈)原与橘分不得是一是二,彼此交换,有镜花水月之妙”。

蒹葭①

作品简介

本篇摘自《诗经》。《诗经》是我国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共305篇。《诗经》是我国文学光辉的起点,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极高的地位。

蒹葭苍苍②,白露为霜③。

所谓伊人④,在水一方。

溯洄⑤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⑥,白露未晞⑦。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⑧。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⑨;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⑩。

蒹葭采采{11},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12}。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13};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4}。

【注】

①本诗选自《诗经·秦风》。秦:指春秋时的秦国,故址在陕西、甘肃一带。蒹葭(jiānjiā):泛指芦苇。

②苍苍:灰白色。

③为霜:凝结成霜。

④伊人:那个人。在这里指诗人所追寻的人。

⑤溯(sù)洄:沿着弯曲的河道向上游走。

⑥萋萋:青白色。

⑦晞:干。

⑧湄(méi):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边。

⑨跻(jī):升,高起,指道路越走越高。

⑩坻(chí):水中小洲或高地。

{11}采采:色彩众多的样子。

{12}涘(sì)水边。

{13}右:迂回曲折。

{14}沚(zhǐ):水中小沙滩,比坻稍大。

■ 作品赏析

《蒹葭》是《诗经》中历来备受赞赏的一首抒情诗。全诗洋溢着抒情主人公对“伊人”的真诚向往和执著追求的爱恋之情。主人公面对苍苍芦荡、茫茫秋水,上下求索,苦苦寻觅。虽历经千辛万苦,但“伊人”始终让人隔河企望,飘忽不定,可望而不可即。全诗字里行间流露出主人公望穿秋水而又追求不得的失望、惆怅之情。

这首诗每章开头都是写景,通过苍凉凄迷的环境对主人公寻觅无所得的忧伤凄婉的心境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另外,诗歌采取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叹,层层推进,步步深化,达到了反复抒情的目的。意境朦胧、含蕴不尽,是这篇佳作带给读者的绝妙体验。

将进酒①

作者作品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现甘肃省秦安县陇城)。其诗豪迈纵逸,人称“诗仙”。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存世诗文千余首(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②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③,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④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⑤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⑥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注】

①将进酒:是乐府《鼓吹曲·汉铙歌》的旧题,以宴会饮酒放歌为内容。

②会须:正当。

③岑夫子:指岑勋,李白的朋友。夫子,是对对方的尊称。丹丘生:元丹丘,李白的好友。生,是对平辈朋友的称呼。

④钟鼓馔玉:泛指豪门权贵的奢华生活。馔:吃喝。

⑤陈王:曹操之子曹植,曾被封为陈王。

⑥径:直接。沽取:买来。

■ 作品赏析

这首七言乐府,写得大起大落,感情丰富激昂,气度不凡。夸张和排比的灵活运用,加强了诗文的气势,也凸显了诗人的豪迈之情,同时诗文感情真挚深沉,在诗文的字里行间中都流露着诗人内心的自信、不平、豁达等等复杂感情。诗句长句和短句错落,使人读起来时而急促,时而舒缓,节奏和谐有致,诗人内心的感受真切地表现了出来。

行路难① / 李白

金樽②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③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④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注】

①行路难:乐府《杂而歌辞》的旧题,内容多为表达世事艰难或离别时的悲伤。

②樽:古代盛酒的器皿。斗十千:一斗值十千。形容酒价较贵。羞,同“馐”,食物。直:通“值”,价值。

③闲来垂钓:传说姜太公未遇周文王时,曾在磻溪(今陕西宝鸡东南)长期垂钓。乘舟梦日边,相传伊尹在受商汤聘请前,曾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诗文用闲来钓鱼和乘舟梦日边比喻人生遇合无常。

④长风破浪:比喻远大的抱负。据《宋书·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会:遇到。

■ 作品赏析

《行路难》大约是诗人李白在天宝三年(744年)离开长安时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抑郁愁苦和对政治昏暗、仕途不顺的愤怒感情。这首七言乐府真实地再现了诗人在宴会上从内心彷徨气馁,到最后重新回到自信的情感挣扎过程。感情激荡起伏,不断变化。在这层层迭迭的感情起伏变化中,既显示了当时政治黑暗,诗人因此失落失望,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愤懑、抑郁和不平,最后突出了诗人自信、倔强和勇敢追求理想的执著精神。

登高

作者作品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原籍襄阳(今湖北襄樊),生于河南巩县。其作品风格沉郁顿挫,人称“诗圣”。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一生写诗1500多首。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①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②悲秋常作客,百年③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④。

【注】

①渚(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回:回旋、徘徊。

②万里:指远离故乡。常作客:指长期在他乡漂泊作客。

③百年:一生。

④新停浊酒杯:指刚刚戒酒。

■ 作品赏析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诗人在夔州独自登高,见江中秋景,不禁引起了坎坷漂泊的感慨,写下了这首七律名作。前四句着重描写了登高秋景,颈联点出“秋”和“独登台”,自然地将远眺之景和内心的情感联系在了一起。尾联紧承颈联,继续抒发心中的潦倒漂泊之悲情。全诗情与景交融,情感更显深沉。

蜀相① /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②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③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④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⑤。

【注】

①蜀相:指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

②锦官城:即今四川省成都市。

③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频烦:一再劳烦。

④开济:指帮助刘备开国和辅佐刘禅继业。开,开创。济,扶助。

⑤“出师”句:指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伐魏,据五丈原,与魏司马懿隔渭水相持,胜负未定。这年八月,诸葛亮病死军中。

■ 作品赏析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到达成都,定居在了浣花溪畔。次年春,他来到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表现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无限敬仰之情。宋人刘辰翁《唐诗品汇》卷八十四:全首如此一字一泪矣。写得使人不忍读,故以为至。千年遗下此语,使人意伤。这首七律诗中,诸葛武侯建立基业,鞠躬尽瘁的忠心爱国之情,正是诗人所向往的,是诗人的理想。最后一句,既有诗人对诸葛亮的痛惜之情,也有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成分。

雨霖铃

作者作品简介

柳永(约987—约1053),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qí)卿。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居崇安(今福建)。景佑元年(1034年)登进士第,终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晚年流落不偶,卒于润州(今江苏镇江)。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善为诗文,“皆不传于世,独以乐章脍灸人口”(《清波杂志》卷八)。

寒蝉凄切①。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②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③。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④,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⑤,更与何人说?

【注】

①凄切:凄凉急促。

②都门:指汴京。帐饮:设帐置酒宴送行。

③凝噎:喉咙哽塞,欲语不出的样子。

④经年:年复一年。

⑤风情:风流情意。

■ 作品赏析

此词为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是宋元时期流行的“宋金十大曲”之一。柳永仕途失意,四处飘泊,这首词是他离汴京、前往浙江时“留别所欢”的作品。此词如行云流水,写尽了人间离愁别恨,脍灸人口,在艺术上成就甚高。作者将他离开汴京与恋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唐圭璋《唐宋词简释》中说:此首写别情,尽情展衍,备足无余,浑厚绵密,兼而有之。

渔家傲

作者作品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皇佑四年,徙知颖州,卒于途中,年六十四。谥文正。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①去无留意。四面边声②连角起。千嶂里③,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④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

①衡阳雁:湖南衡山有回雁峰,传说雁到衡阳不再过去。这儿借用意思是说塞下荒寒,连雁也不愿停留。

②边声:指塞上的笛声、号角声、马鸣、风号等混合声。

③千嶂里: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④羌管:指羌笛,古代羌族的乐器。

■ 作品赏析

这首词是范仲淹在边防任上所作。据史书记载,范仲淹在守边时作《渔家傲》歌数阕,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颇述边镇之劳苦,现仅存一首。这首《渔家傲》变低沉婉转之调而为慷慨雄放之声,把有关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反映到词里,可谓大手笔。在这首词中,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这种情绪主要是通过全词景物的描写和气氛的渲染,婉曲地传达出来,全词意境开阔,情调苍凉而悲壮。

踏莎行

作者作品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水(今属江西)人。幼年丧父,家贫力学。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及第,为西京(今河南洛阳)留守推官。西京三年,与钱惟演、梅尧臣、苏舜钦等诗酒唱和,遂以文章名天下。

候馆①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②。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③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④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注】

①候馆:迎宾候客之馆舍。

②征辔(pèi):行人坐骑的缰绳。辔,缰绳。

③盈盈:泪水充溢貌。粉泪:泪水流到脸上,与粉妆和在一起。

④平芜:平坦开阔的草原。

■ 作品赏析

这首词是经常为人们所称道的名篇,写的是早春南方行旅的离愁。这首词从游子和思妇两个不同的角度深化了离别的主题。全词以优美的想象、贴切的比喻、新颖的构思,含蓄蕴藉地制造出“迢迢不断如春水”的情思和情深意远的境界。

整首词只有五十八个字,由陌上游子而及楼头思妇,由实景而及想象,上下片层层递进,以发散式结构将离愁别恨表达得荡气回肠、意味深长。这种透过一层从对面写来的手法,带来了强烈的美感效果。

鹧鸪天

作者作品简介

晏几道(约1030—约1106),字叔原,号小山,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词人。曾任太常寺太祝。文学与其父晏殊齐名。其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他的主要著作为《小山词》,《全宋词》收其词260首。其中长调3首,其余均为小令。他的小令词在北宋中期发展到一个高峰,用清壮顿挫的艺术性,揉合了晏殊词典雅富贵与柳永词旖旎流俗特性,既雅又俗的歌词合乐的典型音乐形象。

彩袖①殷勤捧玉锺,当年拚却②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③。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④?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⑤。

【注】

①彩袖:代指歌女。玉锺:玉制酒杯。实是对酒杯的美称。

②拚(pàn)却:甘愿,不顾惜。

③“舞低”句:意思是舞到夜深月落之时。“歌尽”句:谓唱到精疲力尽,挥不动扇子之时。桃花扇,上面绘有桃花的扇子。

④同:聚。

⑤“今宵”二句:语本杜甫《羌村》:“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剩,反复,屡次。银釭(gāng),对灯的美称。

■ 作品赏析

《花庵词选》将这首词题作“佳会”,是作者脍炙人口的名作,这首词上片利用彩色字面,描摹当年欢聚情况,似实而却虚,当前一现,倏归乌有;下片抒写久别相思不期而遇的惊喜之情,似梦却真,利用声韵的配合,宛如一首乐曲,使听者也仿佛进入梦境。全词不过五十几个字,而能造成两种境界,互相补充配合,或实或虚,既有彩色的绚烂,又有声音的谐美,足见作者晏几道词艺之高妙。通篇词情婉丽,读来沁人心脾。

水调歌头

作者作品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和仲,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眉山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词开豪放一派,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天真烂漫;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诗文有《东坡七集》,词有《东坡乐府》。

(丙辰①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③,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④寒。起舞弄清影⑤,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⑥,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⑦。

【注】

①丙辰:熙宁九年(1076年)。

②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