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千古食趣:关于吃的那些事儿(超值金版)
5918400000014

第14章 民风食俗:无辣子吃不饱(2)

纳西族日食三餐,早吃馒头或水焖粑粑,丽江粑粑是纳西族的特色饮食,当地有“丽江粑粑合庆酒”的说法。丽江粑粑油腻香脆,吃时佐以炒洋芋或白菜汤,有时也吃酥油茶、奶渣及糌粑。午餐和晚餐常有一两道炒菜或咸菜,爱吃牛肉汤锅和千巴。每家都会腌制酱菜、豆豌和卤腐,嗜好酸辣。肉食以猪为主,兼及牛羊、鸡鸭和野味,腌制的“琵琶猪”远近闻名,可存放十余年不变质。纳西族居住的坝区和大研镇均具有相当高的烹调技术。请客一般都用“八大碗”、“三碟水”待客。常吃杂锅菜。还有“清蒸虫草鸭”、“天麻贝母鸡”、“猪血米灌肠”、“雪莲花拼盘”、“春铜火锅”、“丽江火烤粑”、“吹肝”等名菜。此外其器皿亦有特色,如钢制的锅、盆、瓢、勺、杯、壶以及镶银木碗,都有古色古香之美。

泸沽湖和盐源一带的纳西人,晨起之后,当喇嘛的男子诵经,主妇做饭,老年男子打酥油茶。他们喜欢饭前先饮茶,一般每人一杯,老人可多饮几杯;饮茶的同时,吃些玉米炒面或青稞炒面,有的吃几个土豆。稗子或玉米饭煮熟后,全家人围在火塘前就餐。主妇先给年长的老人盛饭,再接辈份每人一碗,把菜盖在饭上或每人一份,由主妇均匀分配。饭量大的成员,可以再添饭菜。但吃好的食品,基本上按入头平均分配,辈份、年龄最小的,可多得一些。

纳西族的饮食风情多受东巴教的影响。他们禁食马、狗、猫、蛙,朔日和望日不得杀生,日蚀和月蚀时不许吃饭。烹茶时不可以水溅火塘,大年初一早餐禁荤,家有属猪的人,猪日不得杀猪。

土家族靠山吃“山”

土家族大多居住在中国西南边沿山区,重岗复岭,陡壁悬崖,山多田少。他们以务农为主,兼事渔猎和采集。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土家族取山所产,吃山所长,办山风味,形成了颇富山地民族的饮食文化和风情。

土家族平时每日三餐,闲时一般吃两餐;春夏农忙、劳动强度较大时吃四餐。如插秧季节,早晨要加一顿“过早”,大都是糯米做的汤圆或绿豆粉一类的小吃。据说“过早”餐吃汤圆有五谷丰登、吉祥如意之意。

日常主食除米饭外,以包谷饭最为常见。有时也吃豆饭,粑粑和团馓也是土家族季节性的主食,有的甚至一直吃到栽秧时,过去红苕在许多地区一直被当成主食,现仍是一些地区入冬后的常备食品。

喜好酸辣是土家民族饮食的一大特色,菜肴讲究“酸、辣、香”三字,民间家家都有酸菜缸,用以腌泡酸菜,几乎餐餐不离酸菜。豆制品也很常见,如豆腐、豆豉、豆叶皮、豆腐乳等。尤其喜食合渣。土家族平常爱把黄豆磨成浆,加入鲜青菜,当做佳肴。土家族人称它为“合渣”,也有的地方叫它“懒豆腐”。还有一些地方的土家族人则喜欢做成豆花,调上野胡椒和盐做“豆花饭”吃。

土家族一年过三次年,六月是“小年”,十二月二十八是“赶年”,除夕是“胜利年”。其中的“赶年”有提前抢着过的含义,赶年的酒菜充满“烽火硝烟”:糍粑上插满梅枝松针,上挂纱布,表示“帐篷”;猪做“坨子肉”,菜做“杂合菜”,表示“紧迫”;坐席时大门一方不设位,以“观察敌情”;一人在外执梭标肃立,以示“时刻戒备”。

土家族人过年过节时,家家户户都爱打粑粑,再用木模子印出各种各样的图案,称“印印儿粑粑”。拜年送粑粑、腊肉等礼品。每户要打两三担粑粑,过年打的粑粑儿越多,越表示家中富有。土家人的食禁森严,平日忌讳将野死的雀鸟带回家中;炊饭的火炕、三角架、鼎锅都是“神物”,禁止任何人跨越和践踏;过年这天没吃东西前,不准哭泣、吵架、骂人和说犯忌的话。过年前一天忌杀生,停止到水井挑水,过年饭上甑后不许做活,吃年饭时不许用菜汤泡饭。

满族的风味主食

满族人大部分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北京市。主要从事农业。城市中,工人和知识分子较多。满族历史悠久,周秦时的肃慎及后来的挹娄、勿吉、女真族都是满族的先民。

满族人过去以玉米、稗子、高粱米、小米、荞麦为主食,现在以小麦、大米为主食,品种丰富。满族面食品种繁多,制作精美,有“满点汉菜”的说法。

满族人好吃黏食和甜味食品,也喜欢食用米粥、米饭。满族主食的最大特点是粘、凉。

小肉饭是满族传统主食扬子饭。用炒猪肉丁与高粱米焖制。再多放些水,就会做成鞋子粥。

龙虎斗是用大米、小米、小豆合煮的饭。“斗”即“豆”谐音,大米、小米喻之龙、虎,故称“龙虎斗”。

东北大部分地区的满族还有吃水饭的习惯,即在做好高梁米饭或玉米馇子饭后用清水过一遍,再放入清水中泡,吃时捞出,盛入碗内,清凉可口。这种吃法多在夏季。

饽饽是满语词汇。满族饽饽除用麦面做的馒头称饽饽外,还有豆面饽饽、苏叶饽饽和粘糕饽饽,是满族日常主要食品。春天用满族人黄米、小黄米加豆面做豆面饽饽,夏天用粘高粱面和小豆泥做苏叶饽饽(外包苏叶而得名),秋天用大、小黄米面、豆泥做粘糕饽饽,油煎或蘸糖吃,香甜可口。满族的饽饽历史悠久,清代即成为宫廷主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御膳“栗子面窝窝头”,也称小窝头。

酸汤子是用稍微发酵后玉米面团,用手和特制工具将其挤成筷子粗细的面条,荤炒、素炒或做汤面。略带酸味,吃起来比较爽口。酸汤子是粗粮细作的的好办法。

此外逢节庆日,满族人都吃饺子,阴历除夕年饭必吃手扒肉。满式糕点独具风味。如“萨其玛”就是至今仍受人们欢迎的糕点之一。

瑶族的冷食习俗

瑶族是一个古老的山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几个省区的山区,以务农为主,实行轮耕,兼营狩猎、捕捞与采集,手工业较发达。

居住山区的瑶族,有冷食习惯,食品的制作,都考虑便于携带和储存,故主食、副食兼备的粽粑、竹筒饭都是他们喜爱制作的食品。劳动时,瑶族人均就地野餐,凑在一块,拿出带来的菜肴共同食用,而主食却食用各自所携带的食品。瑶族地区盛产水果,蔬菜有各种瓜类、豆类、青菜、萝卜、辣椒,还有竹笋、香菇、木耳、蕨菜、香椿、黄花等,大多制成干菜或腌菜。

云南的一些瑶族群落喜欢将蔬菜做得十分清淡,基本上是加盐白水煮食。有的直接用白水煮过之后,蘸用盐和辣椒配制的蘸水,以保持各种不同蔬菜的原味;肉类也常要加工成腊肉。

瑶族人喜爱吃腌制食品。“鸟酢”是瑶族独具风味的著名食品,用鸟肉腌制而成。将捕获的鸟去毛洗净、晾干,拌以米粉及食盐,放入一个小口瓦坛内,用芭蕉叶封住坛口,数日后即可取食。瑶家人常用“鸟酢”来招待贵客。有时,还用这种方法腌制猪、牛、羊肉等。瑶族人也喜欢吃虫蛹,常吃的有松树蛹、葛藤蛹、野蜂蛹、蜜蜂蛹等。

瑶族人大都喜欢喝酒,一般家中用大米、玉米、红薯等自酿,每天常喝二三次。云南瑶族喜用醪糟泡制水酒饮用,外出时,常用竹筒盛放饮时对水。

西藏饮食“四宝”

作为长期生活在高山上的民族,藏民族有自己独特的食品结构和饮食习惯。酥油、茶叶、糌粑、牛羊肉,被称为西藏饮食的“四宝”。

酥油是从牛、羊奶中提炼出来的。方法是将奶汁稍微加温,然后倒入大木桶内,来回上百次的抽打,直搅得油水分离,之后,把浮在上面的一层淡黄色的脂肪质舀起来装进皮口袋,冷却之后便成了酥油。酥油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有许多种吃法,但主要的是用于制作酥油茶。

茶叶深受藏族人民的热爱,在西藏被加工成许多不同的品种,最常见的有酥油茶、甜茶和清茶。在世界屋脊上,无论饥肠辘辘、还是精疲力竭,只要喝上一碗酥油茶,就会浑身增添力量。尤其在狂风怒吼、滴水成冰的冬天,喝上几杯酥油茶,便觉得全身温暖,再冷的日子也能熬过。

不论是远方来客,还是常来常往的友人,一踏进主人家的门,首先奉献到客人面前的就是香喷喷的酥油茶。主人先从彩色的藏柜中取出最干净的瓷碗摆到客人面前的茶几上,然后手捧一把装满酥油茶的茶壶或暖瓶,放低部位轻轻摇晃几次,倾倒在茶碗中,双手捧奉于客人。客人饮茶时,主人恭立一侧,或在几个客人中轮转。客人喝一次,主人添一次,随喝随添,细心周到,做到碗常满,茶常温,才算尽到主人的责任。

客人喝茶前,要用右手无名指在茶碗中沾少许茶,手指举起,在空中弹洒三次,表示奉献给神、龙和地祗。饮茶不能太急太快,要轻轻吹开茶上的浮油,分饮数次,留一半左右,等主人添上才喝。喝茶不能喝出声响,要轻轻饮啜。喝得很急,会被主人视为没有教养,被戏称为“毛驴饮水”。饮茶不能一饮而尽,更不能喝一碗就走,一般以三碗为最吉利,拉萨有句谚语,一碗成仇人。

糌粑是藏族的一种重要食品,制作很简单,将青稞(属大麦类,有白色和紫黑色两种)晒干炒熟,磨成细面,这便成了待食的糌粑了。食用时,将糌粑放入碗中,再放少许的酥油茶,用大母指扣住碗沿,其余四指不停地转动,待酥油与糌粑拌匀便捏成小团而食。

风干肉是西藏非常有特色的一种食品。到年底气温在零度以下时,将牛羊肉割成小条,挂在阴凉处,让其自然风干,到来年二、三月份食用时,不仅肉质松脆,口味也独特,食后回味无穷。

藏式的进餐非常考究。主客各自坐在自己的厚垫上,前摆藏桌分开进食。藏式菜肴有风干肉、奶渣糕、人参果糕、炸牛肉、辣牛肚、灌肠、灌肺、炖羊肉、炖羊头等。主食有酥油糌粑、奶渣包子、藏式包子、藏式饺子、面条、油炸面果等。

藏餐的口味讲究清淡,平和。很多菜,除了盐巴和葱蒜,不放任何辛辣的调料,体现了餐饮文化返朴归真的生活情调。

“侗不离酸”的食俗

侗族是分布于我国贵州、湖南、广西三省毗邻地区的南方少数民族,其中以贵州省人口最多,古代文献中称“骆越”、“僚”、“侗蛮”,主要从事山坝农业,兼营林业和渔猎,手工业发达。

侗族地区大多日食四餐,两饭两茶。饭以米饭为主体。平坝多吃粳米,山区多吃糯米,糯米种类很多,有红糯、黑糯、白糯、秃壳糯、旱地糯等等,其中香禾糯最有名。他们将各种米制成白米饭、花米饭、光粥、花粥、粽子、糍粑等,吃时不用筷子,用手将饭捏成团食用,称为“吃抟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