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千古食趣:关于吃的那些事儿(超值金版)
5918400000048

第48章 百年老店:“天下第一楼”全聚德(1)

百年老店是多年来, 在餐饮业竞争中留下的极品, 沿袭和继承了优秀的文化传统, 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和招牌手艺, 取得了社会广泛认同。老字号不仅是一种商贸景观, 更重要的是一种历史传统文化现象。“不到长城非好汉, 不吃烤鸭真遗憾”, 使全聚德成为北京的象征。而京城民间歇后语, 如东来顺的涮羊肉——真叫嫩、六必居的抹布——酸甜苦辣都尝过、砂锅居的买卖——过午不候等, 生动地表述了这些老字号的品牌特色。

“八大堂”之惠丰堂饭庄

惠丰堂饭庄始于咸丰八年(1858年),当时的地址还在前门大栅栏,从事的业务也仅限于红白喜事,在承接之后临时雇佣一些伙计,并不是后来这等样子。但是在光绪二十八年,也就是1902年,山东人张祖荫(也有传为张克宣)花钱盘下了惠丰堂,这个山东人善于经营,饭庄以山东风味菜驰名。

话说张祖荫和李莲英的干儿子私交甚笃,因此李莲英也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帮了惠丰堂一把,也以此慈禧太后就有机会品尝了惠丰堂的菜肴,之后大为赞赏,赐予惠丰堂御用“圆笼扁担”作为可随时入宫标志。这圆笼扁担也就成惠丰堂的招牌和出入紫禁城的金腰牌,每当慈禧想吃山东风味菜,惠丰堂就会做好之后用这个圆笼扁担送进宫。

清末民初,京城叫得响的馆子很多,京城食客们也就分门别类冠以“八大楼”、“八大居”、“八大堂”的称谓。这“八大堂”说的就是惠丰堂、聚贤堂、福寿堂、天福堂、会贤堂、福庆堂、同和堂、庆和堂。民国后,惠丰堂名声依旧,北洋军阀皖系首领段祺瑞,北洋军阀张勋、吴佩孚,戏曲界老前辈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荀惠生,著名武生杨小楼先生等常来聚会。历经清末烟火和民国风云,经营山东菜肴的“堂”字号先后倒闭,唯有“惠丰堂”奇迹般地幸存下来,成为昔日八大堂中仅存的一枚硕果。

惠丰堂在口味上注重保持原料本身的味道,以清、淡、鲜、嫩为主,讲究奶汤、清汤的调剂;在制作上以“扒”、“烩”、“爆”突出,代表菜肴有“九转大肠”、“烩豇丝加烂蒜”、“豆豉鱼”、“糟熘鱼片”、“烩乌鱼蛋”、“油焖大虾”、“全家福”、“杏仁豆腐”等,深受宾客的欢迎。

烩菜是惠丰堂的看家菜,像烩鸭丁鲜蘑、烩生鸡丝、糟烩鸭肝等都是名声在外,有汁浓色鲜、味厚不腻的美誉。不过,说到看家菜中的招牌菜则当属烧烩爪尖。烧烩说白了就是先烧后烩,有汤有菜,拿老话说就是“下饭菜”。这烧烩爪尖先将猪蹄酱制三个小时入味,然后去骨压制用改刀切成3厘米见方,再将油烧热,放入猪蹄炸成酱黄色捞出。这时,高汤就得备好了。这高汤高就高在不用什么鸡精、味精,纯粹是用整鸡、整牛肉等炖上三四个小时,一直炖到这些肉都没“魂(形容至烂)”了,那汤才叫做好。炒锅下入炸好的猪蹄,佐以盐、味精、酱油、料酒、水、淀粉,倒入兑好的芡汁烧开,这道菜颜色呈枣红色,口味讲究个咸鲜醇香。而“扒三丝鱼翅”,成菜后形如扇面,口味清鲜,色泽金黄,软嫩可口。“九转大肠”更是令人叫绝。每块大肠都是铜钱大小,卷成卷,色泽枣红,咸甜酸辣、烂而不腻。据说当年慈禧太后赞不绝口,亲题“惠丰堂”匾额。

“天下第一食府”松鹤楼

苏州松鹤楼菜馆坐落在观前街中段,劈对大成坊,地处繁华的闹市区,是素负盛名的正宗苏帮菜馆,中国四大名店之一(北京全聚德,扬州富春花园,苏州松鹤楼,杭州楼外楼)。苏州的“天下第一食府”之称也源自松鹤楼。

清乾隆二年(1737年),松鹤楼由徐氏在苏州玄观庙创建,经营面点带卖饭菜。正因为它“出生”在乾隆年代,于是就有了很多关于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在松鹤楼的轶事,苏州评弹中还有一段《乾隆大闹松鹤楼》的书呢。但相传最多的是:乾隆皇帝第四次下江南时,曾化名高天赐,随身带二名保镖,青衣小帽,信步走进了松鹤楼,见神台上欢蹦乱跳的“元宝鱼”(祭品鲤鱼),煞是好看,便要捉来食用。可是在当时此鱼属敬神“祭品”,却又慑于“圣命”难却,堂官便与厨师商量,想出一“计”:取鱼头似鼠,松鹤楼首字有“松”之意,将鱼烹制成松鼠形(后改鳜鱼),以避宰杀“神鱼”之罪。乾隆食后,赞扬不已。从此,松鹤楼的“松鼠鱼”就闻名于世了。这些趣事儿经夸张渲染,成了苏州妇孺皆知、娓娓动听的佳话。

20世纪初期,因经营不善,松鹤楼餐厅濒临倒闭。后由天和祥店主张文炳牵头以合股形式租赁该店,改名为和记松鹤楼,经营苏帮正宗名菜。张文炳接手时的松鹤楼,还只是个两小开间的不起眼的饭店,经营酱方、醋溜鲤鱼、焖肉豆腐、红什拌、炒三鲜等菜肴。

张文炳任经理后,做的第一件事是延聘名厨,重视人才培养。先后从天和祥、天锡、大新楼聘请苏菜名厨,名手汇集,不仅精于苏菜炖、焖、煨、焙等传统技法,而且讲究选料、刀工、火候。每道菜的色、香、味、形,都要按苏菜的正宗风味做。并陆续创制数十种新名菜,如原汁扒翅、白汁元菜、松鼠鳜鱼、荷叶粉蒸肉、西瓜鸡等应时佳肴,都有独到之处,显示出了苏式菜肴原汁原味的特有风格。这在松鹤楼的店史上是一次重大转折。

苏帮菜的烹调方法有炖、焖、煨、烹、炸、炒、烧、蒸等,特讲究色、香、味、形,更重原汁原味。在调味儿上,依照袁枚的《随园食单》中所讲,“味要浓厚,不可油腻,味要清鲜,不可淡薄。”以及“使一物各献一性,一碗各盛一味”等论述。如“松鼠鳜鱼”,是在古代“全鱼炙”的技法上革故鼎新,成为姑苏大菜,亦是该店的首席名肴。据说,当年乾隆爷吃的松鼠鱼是鲤鱼烹制的,肉松软质粗,其色香味形也不行。江南有句顺口溜:“八月桂花香,鳜鱼肥而壮。”故改鳜鱼制作最佳。鳜鱼是吃活食的野生鱼种,巨口细鳞,骨疏刺少,皮厚肉紧,质白鲜嫩,其性味甘、平、壮气血、益脾胃,是虚弱者的食疗佳品。厨师将鳜鱼洗净,去骨取肉,剞上花刀,提尾一抖,肉翻似毛,佐以虾仁、笋丁、香菇、青豌豆和名贵调料烹制而成。盘中的松鼠鳜鱼,色泽金黄,头昂尾翘,颇像欲跳的松鼠。凡是到松鹤楼就餐的宾客,大多数都要品尝皇帝曾经吃过的“松鼠鳜鱼”为快。

苏州“春有刀鲚夏有鲥,秋有肥鸭冬有蔬”,一年四季水产禽蔬联翩上市。不同的上市时间,松鹤楼的厨师们因料施菜,决定了一年四季都有时鲜名菜。如春雨潇潇时,鲜茶上市,用名茶碧螺春的二道茶汁与虾仁烹制的“碧螺虾仁”既有虾仁的爽滑,又有名茶的碧绿清香,还有色呈酱红,入口即化的“樱桃肉”和“笋腌鲜”等;入夏时节,鳝鱼鲜嫩肥美,应时的“响油鳝糊”脍炙人口,当鳝鱼炒好起锅时,加点葱花、蒜泥、火腿,再浇少许滚烫的热油,上桌时盘中还在吱吱作响,这是一道颇富营养的知名菜肴;深秋菊花盛开时,稻熟蟹而肥,俗话说秋高气爽蟹脚痒,阳澄湖的清水大闸蟹金爪、黄毛、背青、肚白、肉嫩,它就是名菜“雪花蟹斗”的主料,厨师用大蟹壳做容器(品尝时每位一份),蟹粉衬底,蛋清搅成雪花状,铺在蟹粉上蒸一会儿,出屉的成菜,宛如朵朵飘落的雪花,雅洁可爱,入口肥鲜;到了隆冬季节又同一年一度的春节连在了一起,在年夜饭的宴席上,有松鹤楼的独门菜肴“松鼠鳜鱼”,象征吉庆有余;热气腾腾,色泽金黄的“母油整鸭”(卤鸭),显得热热闹闹,红红火火;还有味道鲜美的“宋嫂鱼羹”,汤浓肉鲜的“西湖牛肉羹”,清淡鲜嫩的“天香鳜鱼”,浓香酥嫩的“松鹤羊腿”等。此外,松鹤楼还将年糕、汤圆、八宝饭等象征团圆、美满的年(粘)食分别列为赠品。松鹤楼的年货,如今已礼品化,有苏州卤鸭、红扒肘子、冬菜扣肉、米粉肉、叫花鸡、八宝饭等,分别用瓷盘、砂锅和保鲜膜包装,放入礼品袋。这些名菜带回家,经适当加热,原样原味不变。

把酱菜卖进皇宫的景阳观

1907年(清光绪33年),一个头后梳着一条乌亮大辫子的浙江诸暨壮汉,只身乘船来到杭州,在荐桥直街(今清泰街)佑圣观巷口开了一家叫“景阳观”的酱菜店,这个壮汉就是寿达清。

寿达清13岁在诸暨湄池镇上一家酿造厂当学徒。三年满师后,学得一手腌制酱菜、豆制品的好手艺。那时社会的规矩,满师后仍要给厂做三年,叫做“谢师”。20岁那年受聘留在这家酿造厂当腌制作场“老大”。到了26岁的“创业之年”,他有了点积蓄,辞职离开了那家厂,只身渡江(浦阳江和钱塘江)来到杭州开设景阳观酱菜店,他所腌制的酱菜、腐乳,尤其是“双插瓜”,由在北京的浙江籍官员带到京里,除了自食外,还馈赠给在朝同僚、亲王,进而传进宫内。因双插瓜的脆嫩又咸中略带点甜味,口感鲜美,上到“老佛爷”(慈禧太后)、光绪皇帝,下到诸宫后妃,都定为每天早晨必备的佐菜,故又叫“贡品”。

景阳观的酱菜“走”北京城,据传还与王文韶有一段渊源。王文韶,杭州人,在朝任要职。因杭州人历来有早餐吃“泡饭”的习惯,王文韶也不例外。故此他经常要从杭州捎去一些酱菜、腐乳之类的佐菜。景阳观的双插瓜也被例为常捎之物。王文韶为官圆滑,又好广交皇室族人和诸同僚,在馈送杭州土产中,双插瓜是少不了的,这就是景阳观的双插瓜摇身一变成为皇家御定的“贡瓜”的由来,其牵线人便是王文韶。从此,杭州人沾皇帝老儿的光,在家也能经常吃“贡瓜”。

景阳观以销售自制酱菜、腐乳为业,前店后坊,聘雇绍兴技工制作各式越味酱菜、腐乳,较有名的有双插瓜、甜乳黄瓜、八宝什锦菜、糟油箩卜、蜜枣萝卜、开洋腐乳、桂花腐乳等10多个品种。后又开辟新业,经营起宁波的醉蟹、泥螺、虾子和杭州的酱鸭、酱猪头、桂花梅酱、酱油、各种露酒等应季酱制品、调味品、礼酒以及各地风味酱菜。品种之多,品位之全,有“东咸西酸,南甜北辣”的美誉,在杭州首屈一指,故生意做的好,声誉极大,被称为全国四大著名酱菜店(北京六必居、扬州三和三美、济南玉堂)之一。

久负盛名的六味斋酱肉

酱肉是太原市的传统名食,六味斋酱肉素以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酥烂鲜香、味美可口而著称山西省内外。过去民间就有“不吃六味斋,不算到太原”之说,六味斋最负盛名的产品是酱肘子,在清乾隆年间即为贡品。

六味斋虽然在山西太原,但它的历史却可以追溯到清乾隆年间的北京,它是国内食品行业现存为数不多的具有200年以上历史的老字号之一。清朝乾隆三年,即公元1738年,有两名举子:一为鲁人,一为晋人,在京赶考名落孙山,盘缠所剩无几。二人搭伙,在北京西单牌楼附近开设了一家熟肉店,名为天福号。一天夜里,两人守灶煮肉、喝酒聊天,对饮过量,随之呼呼大睡。一觉醒来,肉已塌烂于锅中,只好将肉起出锅来放到盘中放凉后出售。但是看看锅中已成浓汁的肉汤,弃之又觉得可惜。于是,他们便将肉汁涂到肉上一并出售。谁知歪打正着,人们食后反觉肉质香嫩烂熟,味道更加鲜美,一传十、十传百,顾客盈门,生意火爆。

从此,两人便把这种煮肉的方法沿袭下来,酱肉由此而生。后来,天福号最负盛名的酱肘子得到乾隆皇帝的赞誉,遂成为御用贡品。到慈禧太后时,这位“老佛爷”为经常吃到鲜美的酱肘子,赐给送肘人一枚腰牌,作为进宫的通行证。由此,天福号的酱肘子身价倍增。

1938年,天福号在山西太原设立分号。起号名时,开店的掌柜和伙计们确也费了一番思量。一个说,凡是吃的东西,一般有酸、甜、苦、辣、咸,也就五味俱全了。另一个说:“肉没有香味,还有甚吃头?咱们给它来个五味俱全再加一个‘香’味,这不就是‘六味’嘛!”此时,一个有点儿文化的伙计给“六味”后面加上一个雅气的“斋”字,便成了“六味斋”。于是,“福记六味斋酱肘鸡鸭店”的字号由此而生,誉满京师的宫廷贡品天福号酱肘子到太原落户,进入寻常百姓家的餐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天福号在全国各地的分号纷纷倒闭,唯有太原的六味斋以其“六味压三晋、香冠美群芳”的盛誉留存下来。此时,店员只有4人,店面仅20平方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六味斋生产经营稍有发展。1956年公私合营后,六味斋正式更名为六味斋酱肉店。

六味斋酱肉,选料严格,加工精细,颇有独到之处。选肉时,一般选肉细皮薄、不肥不瘦的上等肉,按部位切成15厘米宽、24厘米长的块。然后将洗净的肉块放入冷水中浸8~9小时,以去掉淤血;捞出沥水,初煮1~1.5小时;煮时,每50公斤肉加盐1.5公斤及其他佐料;初煮后将肉捞出,将汤去油过箩,然后将肉块放在锅内码好,加上装有桂皮、八角、茴香、花椒、生姜、砂仁、豆蔻、香叶等佐料的纱袋,把锅盖严,加汤蒸煮;煮好后将肉块放在大盘中晾凉,再用刷子把汤汁抹到肉皮上,方为成品。

六味斋酱肉肉质精良,油光闪亮,香味浓郁,肉皮焦而不硬,绵而不粘,白肉肥而不腻,红肉瘦而不柴,食之久品余香。从外观色泽看为酱红色或红褐色,用刀切开后,内部组织为粉红色,口感绵烂利口,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尤其是皮软嫩。在六味斋的传统工艺中,酱汁纯属卤制酱肉的老汤经滤渣熬制而成,不添加任何东西。

厚德福:京城第一家豫菜馆

清光绪年间,在前门大栅栏路北曾有一个烟馆,实行禁烟以后,此地为衍庆堂饭庄,后因经营不好而易主。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这里挂出了一块披红绸的黑底金字的招牌——厚德福。掌柜的是河南杞县人,名叫陈莲堂,对豫菜很有研究,能做一手地道正宗的豫菜。账房先生是他的同乡,此人姓苑,世人惯称其苑二爷。这家饭庄的大股东是梁芝山先生,梁芝山是一代文学宗师梁实秋先生的祖父,他通过科举走上仕途之路,为官多年,官至四品,为厚德福投资时,正值其从广东卸任回京。自此,北京有了第一家专做豫菜的饭馆。

据梁实秋的长女梁文茜回忆,当时梁家是一个有几十口人的大家庭,她的祖父梁咸熙,字绩三,生于1887年,是个很讲究吃的人,虽然当时家里有高厨掌灶,但他依然常到外面的饭庄或小馆去寻找他喜欢吃的东西,自号“饱蠹楼主”。在他的影响下,她的父亲梁实秋先生也很重吃,在他的《雅舍谈吃》中就写了许多亲身经历的餐饮之事,也多次谈到了厚德福饭庄、店中轶闻和店内的名菜、名点。

河南风味菜也叫“豫菜”,以“五味调和、质味各异、鲜香清淡、汤汁考究”等独特风味,在我国美食业占据一席之地。然而,在京城,真正称得上正宗河南味的,要数厚德福酒楼。

厚德福最拿手的菜肴是烹制熊掌,系京城闻名的美味佳肴。此外,还有铁锅蛋、两做鱼、核桃腰、罗汉豆腐等。其创始人创制的名菜“铁锅蛋”代代相传,更成为该店的招牌菜。铁锅蛋又称“铁碗烧鸡蛋”,以鸡蛋、虾仁、海参丁等为原料,用特制的铁锅精心烹制而成,特点是味鲜、质嫩、香艳、可口,风味独特,堪称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