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解放莱芜
5930000000028

第28章 人民支前参战(5)

第一、各级支前委员会,应是一个战时动员全民全力的统一指挥机构,它不但是一个权力机关,而且是一个实际执行机关,形势要求我们在干部配备上不但要多而且要强,有些地区还满足于过去的一套组织机构,不下决心抽调干部健全这一组织,这都是错误想法。为此,要求地方党政民必须抽出二分之一以上的干部作支前工作,并把他们统一组织到支前委员会去,不允许我们稍有迟缓或犹豫,过去没有进行改组的,要按本会组织条例,迅速改组并普遍建立民站。

第二、下最大决心把人力物力全部组织起来,实行全民动员,全力作战,人人出夫。过去各地在出夫问题上,尚有很多偏差,主要有些村干、抗属、民兵不出夫,出夫制度上不合理,增加了动员民夫的困难,这些偏差必须迅速纠正(如警卫后方民兵可保持三人一枪),把所有劳动力(人力、畜力、大车、小车)整编为担架队、运输队。整个这次战役是几个战斗组成的,甚而战斗与战斗之间空隙很少。因此,我们对人力物力的动员上,要作持久的打算。大批民力物力送到前线,要立刻组织好预备队,以达到源源不绝地供应,保证不叫一个战土挨饿,不让一个伤员停留到火线上。

第三、部队过境休整或作战时,当地政府应主动与部队接洽联系,机关要靠公路要道住,怕出头与闻风匿避的不良作风应立即纠正。部队找来,有的干部怕麻烦故他逃避,应予以批评或处分。同时我部队由于新成份的增多,个别战士的纪律或态度不好是难免的,我各级干部不但要了解到这一点,而且要有任劳任怨的思想准备,应强调检讨本身的准备及对支前工作的负责程度如何,不应强调部队人员的态度。各级支委会要深入传达教育,转变为战斗的、雷厉风行的工作态度,集结全力为争取胜利而奋斗!

此令

专署

县 支前委员会

主任马馥塘

副主任程照轩

刘建中

二月十五日

鲁中区行政公署

关于常备民夫立功条件(草案)

(一月二十九日)

民字第四十五号

为了争取自卫战争的胜利,高度的发挥支援前线的力量,迎接一九四七年胜利年的开始,号召所有在支援前线中的担架队,运输队和支前工作者,要向着争取革命英雄、人人立功目标迈进。本署为此特提出如下条件:

A、具有下列事绩之一者,记功一次,并为支援前线的模范担架队员,模范运输队员和模范工作者:

1、担架队员在紧急情况下不丢伤号者。

2、担架队员在执行任务中能爱护伤员,体贴伤员痛苦,运送中迅速平稳(起的稳,走的稳,抬的平,放的平),完成任务使伤员舒适不感额外痛苦者。

3、运输队员爱护器材,弹药,不损坏,不丢失,吃苦耐劳,不惧危险者。

4、运输队员在任何情况下,连续完成紧急任务者。

5、担架队员和运输队员在支援前线中(平日、战时)服从组织推动别人,工作积极有显著成绩者。

6、担架队员、运输队员在支前中任何情况下,遵守纪律,爱护公物,爱护群众利益,积极教育帮助他人完成任务,具有显著事迹者。

7、具有特殊功绩之一定(而)称模范者。

8、领导有方,工作有显著成绩,为群众所爱戴之工作干部。

B、具有下列标准之一者,为支援前线模范班。

1、保证全班按期完成任务,一贯表现积极,并在出夫期内无开小差者。

2、全班具有模范担架队员和运输队员半数以上者。

C、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模范分队、中队(区)大队(县)。

1、全队一贯积极,并具有三分之二以上之模范条件者。

2、全队能连续完成紧急任务者。

3、全队在紧急情况下,完成重大任务者。

附注:奖励办法:根据个人、团体立功次数多少,大小评定,给予奖状、奖旗,奖金、奖品。

响应华东局号召千余干部参加支前

(本报十五日讯)为彻底粉粹蒋介石的进攻,各地干部热烈响应华东局全力支援前线的号召,数日内各地干部参加支前工作者已达千余人,许多负责同志如华东局的杨一辰,朱则民、张文韬、贺致平等同志均亲自参加具体工作.现各单位已到者计华东局机关干部二十七人,民运工作队五人,省府机关干部四十五人(已参加支前工作者如郭秘书长,辛委员、梁厅长等三十余同志尚未计入),党校县以上干部十一人,华中分局县以上干部十五人,华中联合干校及行政干校干部和学员八百余人,滨海公学干部及学员四十六人。现各地干部们仍不断踊赴省支前委员会要求分配工作。

鲁中行署指示各级政府转变机关

为战时组织,大力支援前线保证供给

(鲁中七日电)鲁中行署主任马馥塘、副主任程照轩,顷就全区支援前线,保证部队供给等事告记者称:“在目前形势下,政权工作的首要任务为支援前线,保证供给。为此,行署已指示各级政府,将各机关组织暂时转变为战时组织,以三分之一的干部参加直接支前工作,三分之一的干部突击征收,不急之任务即缓办或停办。学习滨海区负责干部亲自带领民兵、民夫上前线,任何部门都不要强调本位工作而稍微妨碍支前。在组织民力、掌握民力上,做到何时要何时走,要多少有多少,在目前除出发到前线的外,并准备再编制一批担架民夫队,集中施以短期训练,以备急需。在支前要道上设饭店、水站,准备足够之粮柴房屋,动员群众及村干部,实行民爱民,以保证民兵民夫之食宿。在保证部队供给上,首先是突击征收;再则是主动协助部队解决困难。例如部队要万斤粮食,我们不应拨了粮食就完了事,要主动的将生粮做成熟的。诸如此类,均应如此作,并已开始如此作。现行署已派主要负责干部去前线,直接领导支前,并派员巡视各地支前、征收工作,只要我们做好这一工作,我们胜利就会更快的到来。

又讯:在鲁中支前委员会统一领导下,已有X千万斤粮食日夜赶运前方。

鲁中十五万民兵完成部署,大批干部、学员参加支前备战工作

(鲁中二日电)蒋介石一面大放和谈烟幕,一面拼凑军队向我华东解放区作绝望进攻,激起鲁中军民无限愤怒。全区军民在紧急战斗动员与支前声中,已形成全面的战斗机构。十五万民兵全部完成作战编制及一切准备工作,随时可投入战斗,并已有二万余分别开赴前线;先后开抵各个前线的飞行爆炸队已有百余队,另有百余队已准备停当待机出动。各主要公路上,每日都有成队的民夫源源奔赴前线,后方机关再度精简,大批干部及学校学员参加支前备战工作。鲁中公学首批学员四十人,已由粮食局王锐科长率领赴前线,帮助粮食供给工作,建联、行署亦有数十干部前往,全区并有近千地方干部报名参加部队工作。平民医院已扩大机构,准备收容伤员,许多女同志,女学员参加看护救护工作,全区各县均已组成战时指挥部,统一指挥地武,民兵,各冲要地区之空舍清野、戒严防特,亦正迅速进行中。区党委组织之一百七十余人的备战工作团,已赴战区诸县帮助这一工作。沂源等县已布置数道严密的戒严线,某区民兵制成地雷四百枚以备杀敌,一部民兵正组织抢破队,以深入蒋军背后破坏其交通线。全区军民正准备把进攻的蒋军杀个片甲不留,配合鲁南我军争取伟大的胜利。

鲁中六万民兵参战群众全力支前

(鲁中二十日电)“不怕他来,就怕他跑。”此为鲁中军民闻悉我军撤出临沂消息后之一致反响,各地群众决以更大努力支援前线,以帮助部队缴收蒋介石送来之大量武器。日内又有三万民兵高唱战歌开赴前线,他们兴奋地说:“蒋介石又送来这些武器,咱民兵都得换好枪了。”总计在前线作战的民兵已达六万余名。射击爆炸大王和民兵英雄高运成、金维三,姜业山、张修海等,均率领队员在前线作战。李玉泉等爆炸队,则在胶济线蒋军后方开展爆炸和冷枪战。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机关干部、中等学校师生己参加支前工作。沂北、沂中两县县长已带领民夫上前线,妇女儿童亦大部卷入支前热潮,他们在数日之间修筑了四百余里长的公路。沂源妇女昼夜不息的办给养,她们说:“只要能消灭敌人,管几夜不睡觉也高兴。”沂北妇女决于日内完成两万七千双军鞋,作为对当前大战的献礼。

各区子弟兵团空前汇合

(本报二十六日讯)(迟到)自军区武装部颁发动员令后,各地民兵、子弟兵团纷纷按时集结,计:滨海七个团,鲁中六个团,鲁南五个团,共X万余人,于十日前分赴指定部队,从事战地救护、看押俘虏、运输重要资财等工作。……

吴、乐、振等五县人民踊跃支前

两天交布二百七十万尺

(本报讯)一分区土改后,翻身人民觉悟程度普遍提高,各县群众积极响应政府征收土布的号召,踊跃缴纳支援前线。吴桥、振华、南皮、东光、乐陵等五个县,两天内共收齐二百七十余万尺,其中吴桥仅在一天半的时间内(二月十二日至十三日),即交出土布六十八万八千五百六十八尺,超过原定任务三分之一以上。辛集区在开积极分子会时,蔡张庄张书钧说:“不用你说了,我们一定完成任务。”多数的人都说:“不就是要布吗?这个不难,我们是为了支援前线,一定积极去干,保证前方物资供给的充裕。”刘汉庄一个老头说:“八路军领导咱们翻了身,我老了不能上前线,咱在后方就拿上一百尺布吧!”赵家茶棚十点钟开的群众大会,到十二点全村就交齐了一千一百尺布,翻身贫农赵大娘,她一个人就缴了五个布,并说:“咱得先照顾前方要紧。’第二屯全衬一天就收齐了三千九百七十二尺四寸,超过预定数目一倍半以上,赵寨村野竹李庄村干部带头交布,保证交好布多交布。

莱芜军民正忙备战

莱芜各庄的老百姓,现在正照着县委的指示,继续进行备战工作,县委指示,主要的是有这么几点:

(一)所有的党政军民干部,都要领导民兵团结群众,和敌人进行坚决的斗争,确实要拿自己的艰苦、模范作风,影响推动群众。

(二)广泛开展地雷战,做到家家打雷、村村埋雷,老百姓要把地雷当成看家狗。干部要学会使用地雷,领导群众开展地雷战。

(三)认真进行空室清野,进行反抢掠斗争,公私资财一律埋藏好,做到不让敌人抢去一粒粮。敌人抢去一粒粮,就要还咱一滴血。

(四)进行防奸反特,注意特务的造谣破坏,如果查到特务分子,就要立即逮捕起来,送交政府法办。

莱芜十万群众大破袭

莱芜十万人举行大破袭,连续七夜,将纵横数百里之章莱、博莱,泰莱、新莱及其他无数的小支线破坏,达到使敌人缓来,迟来的目的,对破坏敌人的前进计划起了极大的作用。敌人自二日从和庄南犯,直至四日下午四点始到达莱城,每日前进不到二十里,因而使群众有了充分时间进行备战藏粮等工作。在进行破袭中,主要加强与群众切身利益相联系的教育,启发积极性,如提出:“多铲一掀土少叫敌人抢走一担粮!”“路破好,敌人来不了,晚来一天多安稳一天”等口号。因此群众在执行任务时十分认真,并且自己实行监督,提高效率。其次是组织工作的细密化。将各区各村按人口划地段,再由各区村按照村之大小或按闾为单位再作具体分工,并且明确规定其任务,以求展开组与组、闾与闾、村与村、区与区实行竞赛,这是保证迅速完成任务的最有效办法。在敌人来后,群众自动逃避,不给敌人出工,使敌无法修、不能修。破路中同时提出:“哪里敌人修起路来,哪里要负责破,否则敌人抢去粮食,就由他负责。”这样不仅完成破路,而且使敌人无法迅速通车,拖延敌人行动,且如果敌人自己修起来,亦即抢破。敌人在哪里修,就在哪里抢破,修到哪里破到哪里;敌人白天修,我们黑夜破。如敌人在汶阳区白天修起一段路,高区长即带领群众黑夜给敌人破坏了,使敌人感到博莱公路实难打通,而改变计划抢修章莱公路,我民兵则用石雷封锁住大寨子的敌人,贯彻破坏,坚信能象博莱路的情形一样,使敌寸步难行,同样遭可悲的命运。

蒋军陷入我爆炸火海

鲁中民兵爆炸队坚持原地斗争,积极配合主力作战,广泛开展爆炸运动,为此次莱芜战役作了重大贡献。自去年年底以来,二百个机动爆炸大队,在边沿区及胶济沿线轮番爆炸,与当地党政及地武结合,进行土地改革,压缩敌人困守据点,爆炸大王李玉泉、爆炸模范李沛德为首组成(了)“突击爆炸队”,分别在章丘、淄川、益都、吕乐各点线破坏蒋军之交通运输。此次蒋军由胶济线南侵时,又有十八个精干的爆炸队在博山至新泰闾普遍埋雷,阻扰蒋军前进。蒙山爆炸英雄王法元,在辛庄附近距敌仅二百米达处埋设地雷,杀伤敌人。新泰县城希三一个队埋雷即达三百余枚,并在辛庄、颜庄、新泰(城)重点设雷,共炸响八十余枚。据被俘蒋军七十三军十五师士兵称:“沿线被炸亡的有二百余人,引起蒋军极大恐慌,在前进时,赶羊群先行,每天最快走二十余里。”敌侵占辛庄、颜庄曾因怕炸,晚间露宿田野。由于群众性的连续爆炸,长达一百八十里的博(山)新(泰)公路已全部炸毁。

胶济西段向我莱芜、新泰进犯之蒋军,未遭歼灭之前,已处处遭当地军民阻击,陷于重重围困之中。敌人进攻前,我已预见其阴谋,县、区迅速成立指挥部。统一领导全区民兵,迅速完成战时编制,实行空舍清野,转移物资,进犯敌人甫一行动,我军民即将章(丘)莱(芜)公路破坏,并在路上、炉灶下、厕所内,到处敷设地雷。蒋军七天中即触雷六十余枚,共毙伤团营长以下六十五人,迫敌迟迟不前,每天行进二十余里。各县之三十余爆炸队,亦先后开到,故敌人再沿博(山)莱(芜)公路进犯时,不仅在邱山、杓山、鳌山、普通、亮坡等地遇到我军的坚强抵抗和突袭,损失六百余人,且沿路被炸死伤四十余人,并炸毁其重机枪一挺。敌暂时占据新泰、莱芜、颜庄等地后,被占地区群众都动手将各公路线彻底破坏,接着各县又有三万民兵开抵该区外出之小股敌人、特务等被我民兵及持有木棍的自卫队员甚至手无寸铁的妇女活捉二十余人,终于完全斩断其博莱公路交通,使敌供应十分困难,抢掠我资财的企图受到严重打击。十日,敌在莱芜高家岭发现我埋藏之公粮五千斤,然无法运走,乃回五里路外之据点调人,其时荫蔽着的群众即一齐抢救,瞬息运走。此种情况迫使敌以四个团的兵力掩护修筑章莱公路,但仍遭我冷枪、地雷杀伤,五天中即损失二十余人,并被民兵截获大米千余斤。敌军士气亦因之日益低落,仅莱芜即有四百余人罢战逃跑,总计自一月十六日迄(至)二月十一日,我军民在新泰,莱芜及淄博共毙伤俘蒋军八百二十人,缴机枪四挺、小炮一门、长短枪五十余支、子弹八千发、粮秣三千余斤、马匹二头、电话机二部,我三分区军民亦积极出击,同一期间歼敌一百三十名,缴机步枪四十五支。近半月来,我地方武装及民兵并曾十次破坏胶济,张博铁路,收割电线千余斤,进犯之蒋军因此陷于交通断绝、粮秣不继、士气沮丧,终在我大军一击之下全军覆灭。

莱芜人民创光辉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