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淡定的人生没烦恼大全集(超值金版)
5931000000005

第5章 遇事沉稳,心态平和淡定(1)

★ 宽容让地狱变天堂

宽容,意味着你已经不再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也意味着你已经由一个平凡的人升华到一个不平凡的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支部队在森林中与敌军相遇,激战后,两名战士与部队失去了联系。这两名战士来自同一个小镇。

两人在森林中艰难跋涉,他们互相鼓励、互相安慰。十多天过去了,仍未与部队联系上。这一天,他们打死了一只鹿,依靠鹿肉又艰难度过了几天。可也许是战争使动物四散奔逃或被杀光,这以后他们再也没看到过任何动物。他们仅剩下的一点鹿肉,背在年轻战士的身上。这一天,他们在森林中又一次与敌人相遇,经过再一次激战,他们巧妙地避开了敌人。

就在自以为已经安全时,只听一声枪响,走在前面的年轻战士中了一枪——幸亏伤在肩膀上!后面的士兵惶恐地跑了过来,害怕得语无伦次,抱着战友的身体泪流不止,并赶快把自己的衬衣撕下包扎战友的伤口。

晚上,未受伤的士兵一直念叨着母亲的名字,两眼直勾勾的。他们都以为他们熬不过这一关了,尽管饥饿难忍,可他们谁也没动身边的鹿肉。天知道他们是怎么过的那一夜。第二天,部队救出了他们。

事隔30年,那位受伤的战士安德森说:“我知道谁开的那一枪,他就是我的战友。当时在他抱住我时,我碰到他发热的枪管。我怎么也不明白,他为什么对我开枪?但当晚我就宽容了他。我知道他想独吞我身上的鹿肉,我也知道他想为了他的母亲而活下来。此后30年,我假装根本不知道此事,也从不提及。战争太残酷了,他母亲还是没有等到他回来,我和他一起祭奠了老人家。那一天,他跪下来,请求我原谅他,我没让他说下去。我们又做了几十年的朋友,我宽容了他。”

受伤的士兵明知道是战友伤害了他,但他能看在朋友的分上原谅战友,这是宽容的最高境界,能够在自己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设身处地地去替别人设想,原谅别人对自己犯下的过错,这是一种以德报怨的伟大精神,如此大度的宽容必定会消融所有仇恨,赢得一个充满温馨的世界。释迦牟尼说:以恨对恨,恨永远存在;以爱对恨,恨自然消失。

宽容地对待你的对手、仇人,你会感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也能体会到人与人之间化干戈为玉帛、达到心灵沟通的幸福,更会收获对方因自己的宽容而回心转意的欣慰。宽容,也是一个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执著的过程,我们愈能宽容,就愈能净化自己,使自己靠近光明。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这样想:我愿意宽容,在过去、现在和未来,所有诋毁、妒忌、蔑视、欺辱、欺骗,甚至伤害、戕害、杀害我的人!

我们的心灵本是一方净土,怨恨使它成为地狱,而宽容可以把地狱变成天堂。如果我们选择了宽容,那就是选择了天堂。

人生感悟

学会宽容别人,就是学会宽容自己;给别人一个改过的机会,就是给自己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 智者拥有的气度

每个人身边可能会有各种各样性格的人,这些人的处世方式、待人方式都不相同,这就需要你有宽宏大量的心胸。

不需多加论证,作为一个理智健全的人,特别是一个希望逐渐完备自己人格的人,总是要有点雅量的。雅量,是衡量一个人成熟与否、修养程度的重要标尺之一。

当你手握足以致人哑口无言的权柄,身处令人赞不绝耳的高位,而面对尖锐的批评逆语,你是否能够做到不怒目横扫、暴跳如雷呢?

《尚书》说:“一定要有容纳的雅量,道德才会广大;一定要能忍辱,事情才能办得好!”如果遇到一点点不如意,便立刻勃然大怒;遇到一件不称心的事情,立即气愤感慨,这表示没有涵养的力量,同时也是福气浅薄的人。所以说:“发觉别人的奸诈,而不说出口,有无限的余味!”

应该承认,有些高贵品格是普通人毕生企望但不可能达到的;可人的雅量却是完全能够通过修炼而得到甚至可做到“随心所欲”的。

人难免与十分讨厌的人偶然狭路相逢,尽管有人可以装作很随便的样子,竭力扮潇洒样扬长而去。但很多有雅量的人不会那样去做,而是没有丝毫装模作样地缓缓笑迎着对方漠然的脸孔和布满疑惑的眼神,坦然地擦肩而过。这些人轻松地抹去了粗鲁的伤害与侮辱的阴影,用友好的阳光装满了雅量的酒杯,小抿一口,自是清香浓烈。当不期而遇的挫折、误解、嘲笑等迎面而来时,相信并依靠个人的雅量吧,那是驱逐并能够战胜这一切烦恼和痛苦的忠实朋友。

人生感悟

气度反映的是一种学问、一种修养和一种境界。这些因素也反映了一个人的生活状态,并会因人而异。只有智慧才拥有精明的精神品质,只有拥有了智者的气度才可成大事。

★ 豁达是一种美好的情感

豁达是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是一种高尚的道德修养,是一种优秀的传统美德。豁达是原谅可容之言、包涵可容之人,饶恕可容之事,时时宽容、事事忍让。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达到宠辱不惊的境界,创造安宁的心境。

豁达也有程度的区别,有些人对容忍范围之内的事会很豁达,一旦超出某种限度,他就会突然改变,表现出完全相异的反应。最豁达的人,则具有一种游戏精神,将容忍限度扩大。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身经百战、出生入死、从未有畏惧之心的老将军,解甲归田后,以收藏古董为乐。一天,他在把玩最心爱的一件古瓶时,不小心差点脱手,吓出一身冷汗,他突然若有所悟:“当年我出生入死,从无畏惧,现在怎么会吓出一身冷汗?”片刻后,他悟通了——因为我迷恋它,才会有忧患得失之心,破除这种迷恋,就没有东西能伤害我了,遂将古瓶掷碎于地。

豁达者的游戏精神,即是如此。既然他把一切视为一种游戏,尽管他同样会满怀热情尽心尽力地去投入,但他真正欣赏的只是做这件事的过程,而不是目的——游戏的乐趣在于过程之中。那么,他也就解除了得失之心的困扰。

豁达才会赢得拥戴,一个领导者必须有大度的心胸,才能容下形形色色的下属、各种人的脾性和工作中的各种压力,站在自己事业的高处。

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在寺院的高墙边发现一把坐椅,他知道有人借此越墙到寺外。长老搬走了椅子,凭感觉在这儿等候,午夜,外出的小和尚爬上墙,再跳到“椅子”上,他觉得“椅子”不似先前硬,软软的甚至有点弹性。落地后小和尚定眼一看,才知道椅子已经变成了长老,原来他跳在长老的身上,后者是用脊梁来承接他的。小和尚仓皇离去,这以后一段日子他诚惶诚恐等候着长老的发落,但长老并没有这样做,压根儿没提及这“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事。小和尚从长老的宽容中获得启示,他收住了心再没有去翻墙,而是通过刻苦的修炼成了寺院里的佼佼者。若干年后,他成为这座寺院的长老。

无独有偶,有位老师发现一位学生上课时经常低着头画些什么,有一天他走过去拿起学生的画,发现画中的人物正是龇牙咧嘴的自己。老师没有发火,只是憨憨地笑了笑,要学生课后再加工一下,画得更神似一些。自此那位学生上课时再没有画画,各门课都学得不错,后来他成为颇有造诣的漫画家。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归结出一点:主人公以后的有所作为,与当初长老、老师的宽容不无关系,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可以说是宽容唤起的潜意识纠正了他们的人生之舵。

如果长老搬去椅子对小和尚施以惩罚,“杀一儆百”也是合情合理的,小和尚也许会从此收敛,但可能不会真正地反省。同样,如果老师对学生的恶作剧大发雷霆并且狠狠地批评,可能学生以后再也不敢在课堂上干别的事情,但是在学生的心中会留下伤痕,可能谈不上后来的成就了。

在日常生活中,当有人在背后传播你的谣言,或是说你的坏话时,你是想找机会报复他,还是不与他争执、宽容他呢?当你的亲戚或挚友有意无意地做了对不起你的事,你是与他从此绝交,还是默默承受、宽容他呢?如果你是一个处事冷静的人,那么你应该选择宽容,这样的选择对自己对他人都有好处。因为宽容不仅可以使自己从仇恨与烦恼中解放出来,天天都有好心情,还可以让自己的身体因放松而健康,更能让我们在和谐中交际,拥有一个好人缘儿。

人生感悟

豁达是一种情操,更是一种修养。只有豁达的人才真正懂得善待自己,善待他人,生活才充满快乐。

★ 平和心态,心怀坦荡淡定

悠悠岁月,世事纷扰。芸芸众生中,谁都会有过痛苦、困惑、烦忧抑或委屈的时候。如何怀着平淡的心态去看待或解决这些伤神、无奈而又弃之不得的事,这就跟一个人的品格、涵养、智慧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有极大的关系了。

有这样一则故事:

有一位叫白隐的禅师,是位生活纯净的修行者,因此受到乡里居民的称颂,都认为他是个可敬的圣者。在白隐禅师的住处附近住着一对夫妇,他们有一个漂亮的女儿,有一天夫妇俩愕然发现女儿已有身孕。夫妇俩勃然大怒,逼问女儿那个可恶的男人是谁?女儿吞吞吐吐说出白隐两字。夫妇俩怒不可遏地去找白隐理论,但这位大师不置可否,只是若无其事地回答:“就是这样吗?”孩子生下来后,就被送给白隐。此时,他的名誉虽然已扫地,但他并不以为然,只是非常细心地照顾孩子。平时免不了遭受别人的白眼或冷嘲热讽,但他总是泰然处之,仿佛他是受托抚养别人的孩子一般。后来孩子的母亲实在觉得羞愧,终于老实向父母吐露实情:孩子的父亲是在鱼市工作的一个年轻人。她的父母立即带她到白隐那里,向他道歉,并祈求得到他的宽恕。白隐仍然淡然如水,他没有趁机教训他们,仍说那句淡淡的话:“就是这样吗?”仿佛不曾发生过什么事。白隐超乎“忍辱”的德行,赢得了更多、更久的称颂。

想想我们遇到一点挫折或委屈就容易产生的消沉和迷惘,我们应该感到汗颜,这比之白隐又算得了什么?白隐泰然自若、淡然处之的气度,不但体现了他的品德、修养,而且他的所为也蕴含了一种无限的智慧。假如一开始白隐就据理力争,他的形象也许就不那样完美了。使恒久的忍耐化为无形的坚毅,使无数的干戈化为玉帛,白隐的宽容实际也是一种高深的智慧。

在我们生命流逝的过程中,矛盾、争议和误解几乎无所不在,朋友之间、同事之间、甚至亲人之间都需要我们心平气和的宽容。如果没有宽容,如果不能宽容,而是带着误会、埋怨甚至愤恨投入到工作生活当中,这样不但使工作得不到应有的进展,生活也不会和谐与快乐。蔺相如接受廉颇的“负荆请罪”,唐太宗接纳魏征无视礼节的行谏以及刘备“三顾茅庐”……他们的坦荡胸襟实际也是一种智慧。

人生感悟

做人是一门很深的艺术。而学会心怀坦荡地去为人处世,也许将使我们受益一生。

★ 豁达的人,心怀宽容淡定

大地宽容了种子,于是收获了生机;大海宽容了江河,于是收获了浩瀚;天空宽容了云雾,于是收获了绚丽;人生宽容了过错,于是我们便可以收获未来。

宽容有时候只是极其微小的一个举动,或者是一种可以让仇恨在心底淡化的忍让。但是,往往是很简单而且是很随意的一次包容可以让你收获意想不到的回报。

曹操经过官渡之战,彻底打败了袁绍,在打扫战场的时候,有手下向他报告说,在袁绍的档案中发现了许多自己人写给袁绍的书信,有人建议说,查出来,然后将他们砍头。曹操说算了,将这些书信烧了吧。部下非常不解,按理说这些人都是国家的叛徒,最轻也是个里通外国,不杀头就很不错了,怎么还能一点不追究呢?曹操告诉他们说,过去袁绍那么强大,统治着河北那么大的地方,不要说咱们的一些人,就连我心里都没数,那些人都想给自己留个后路,也情有可原嘛。

曹操是非常厉害的,不仅是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诗人,还是“唯才是举”的创始人。他的宽容是真的宽容,正是他的宽容,才使他统一北方,为以后三国归晋打下了基础。

由此,我们也可以总结出这样一点:宽广的胸怀是宽容的前提。曹操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粲烂,若出其里。”试问能有几个心胸狭窄的人能描绘出如此雄奇壮丽的场景。当我们无法宽容别人的时候,何不想一想曹操的胸襟,想一想世界的广阔,宇宙的浩渺,可能你就会忘记自己那点芝麻小事了。

有一日,楚庄王兴致大发,要大宴群臣。自中午一直喝到日落西山。楚庄王又命点上蜡烛继续喝,群臣越喝兴致越浓。忽然间,起了一阵大风,将屋内蜡烛全部吹灭。此时,一位喝得半醉的武将乘灯灭之际,搂抱了楚庄王的妃子。妃子慌忙反抗之际,折断了那位武将的帽缨,然后大声喊道:“大王,有人借灭灯之机,调戏侮辱我,我已将那人的帽缨折断,快快将蜡烛点上,看谁的帽缨折断了,便知是谁。”

正当众人忙于准备点灯时,楚庄王高声喊到:“今日欢聚,不折断帽缨就不算尽兴。现在大家都把帽缨折断,谁不折断就是对我不忠,然后我们大家痛饮一番。”

等大家都把帽缨折断以后,才重新将蜡烛点上,大家尽兴痛饮,愉快而散。此后,那位失礼的武将对楚庄王感恩不尽,他暗下决心,自己的人头就是楚庄王的,为楚庄王而活着,对楚庄王忠心耿耿、万死不辞。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绝缨宴”。

7年后,楚庄王伐郑,一名战将主动率领部下先行开路。这名战将拼命死战,所到之处敌军闻风丧胆,直杀到郑国国都。战后楚庄王论功行赏,这才知道这名战将叫唐狡。唐狡不想要任何赏赐,承认7年前宴会上的无礼之人就是自己,今日此举全为报答7年前楚庄王的不究之恩。楚庄王大为惊叹,并把这名妃子赏赐给了唐狡。

楚庄王可以在手下冒犯了自己的爱妃的时候,宽宏大量,原谅下级的过失,自然会有人死心塌地地追随他。人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如果能以一颗宽容的心去面对,那么很多矛盾和过节都会迎刃而解。若凡事都要计较,不肯吃一点小亏,表面上维护了自己的利益,实际上却失去了很多。

人生感悟

生活中,多一些宽容,多一些忍让,不管是朋友无意的伤害,还是敌人的恶意欺辱,何不相视一笑泯恩仇,化干戈为玉帛呢?

★ 拥有豁达,你可以更淡定

或许在结婚之前,你会觉得自己心目中的那个他(她)很完美,简直无可挑剔,但是在漫长而平淡的婚姻生活中,你才发现他(她)也是缺点一大堆,根本就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完美。此时,你是愤愤然地选择离开,还是用一颗宽容的心来呵护你们之间的真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