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抛弃萌动的大烦恼
5937400000016

第16章 消极的自我防御

在我们的周围,有些人表现得特别羞怯,其中女孩子为数较多,但也有个别的男孩子也爱羞怯。小说《福大接亲》对一位到女方家相亲的农村小伙子,有如下一段描写:“一路上,母亲不断教他放大方点,别缩头缩脑的,叫女方瞧不起。可一到月桂家,他就像得了勾脖子病,怎么也抬不起头来了。……福大听得脚步声响到了他跟前,满脸涨得血红,头埋得更低了……”这个小伙子在特定的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羞怯,是一种合乎常性的害羞,我们还不能就此断定福大“羞怯成性”。

但是,有些人确实给人以“羞怯成性”的印象。因为他们遇事、遇人总是羞羞答答、怯怯懦懦。有些性格心理学家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他们在童年时期经受压力,或在青年时期遭到心理创伤所形成的后遗影响。

童年时代害羞或胆怯的性格倾向,不仅有可能延续到较大的年岁,而且有可能持久地影响到他们选择职业、教育子女的方式等等的成年行为。在人际交往方面,一个“紧张不安”类型的人,比起“镇静自若”型人来,社交能力要差得多。美国啥佛大学心理学家丁·凯根曾经对儿童的羞怯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0%~15%的美国儿童在遇到陌生人或不速之客时,明显地表现出一种不正常的羞怯感或“受压抑感”;其中1/3左右的儿童看来是由于生物学上的缺陷,而有“先天性”的羞怯感。当然,所谓“先天性”的羞怯感这种说法能否成立,在性格心理学上还有争议。

但是大家根据平日的观察和接触,由于先天遗传的影响而形成羞怯性格的人,毕竟是极少、极少,不能把凯根的约占1/3左右的结论,扩展到整个社会人群的比率。而且,即或是生来显着地表现为害羞胆怯性格的孩子,在他后来的长期适应社会文化要求过程中,也必定会逐渐地发生变化。这是因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的定型化,主要是在后天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与发展的。凯根本人也承认这一点,他说:“有证据表明,儿童(至少美国儿童)的性格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温和起来。”他并说,原来开朗性格的婴儿,长大后没有一个会变得羞涩胆怯;而约三分之一异常怕羞的婴儿,以后会逐渐不再怕羞。这是因为“在美国,我们不喜欢胆怯的孩子”。这就最终表明,由于适应社会的要求,自小羞怯的人,必定会程度不同地成为接近开朗的人。

羞怯型性格的人应该怎么办?他们应该加强独立自主的能力,不要从幼小起缠住父母或亲人不放,要甩开处处事事依赖别人的“心理上的拐棍”,独立行走!走向社会,走向人群,多和别人交往,尤其应和那些性格比较开朗的同龄人交往。

自幼就表现得有严重羞怯感性格倾向的儿童,很可能是和他们对周围环境过于警觉的认识偏向有关系。上面讲的凯根,根据他的实验证实,最羞怯的儿童,当他们在接触陌生的事物时,他们的心脏搏动往往较快但却稳定。凯根认为,由于心率受到交感神经系统的影响,从而引起心理上的羞怯感。他并且进一步阐述他的这个观点说,非常羞怯的儿童,可能感到他是被迫地去了解周围的一切事物的。他的心搏加快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思想负担较重,为了完成理智上的要求(比如,你必须这样做或者那样做,等等),他们需要开展较多的思想活动,付出比较大的精力代价去适应现实。由于他们可能小心翼翼,孤僻离群,胆怯拘谨,抑郁焦躁,所以不大可能成为运动员,或者选择传统上由男子从事的职业。另外,虽然在智力上,羞怯的儿童和性格开朗的儿童差距并不明显,但是,有一小部分羞怯的儿童在进入成年期以后,却很少选择从事脑力劳动的职业,等等。

上面谈论的这一些,就是当代西方有代表性的性格心理学研究专家们,对“羞怯”这个心理现象的比较新的理论阐述。他们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他们得出来的结论,可以作为我们考虑这个问题时的参考意见。我想他们的实验研究结果,可以启发我们认识到:

1.羞怯心理不能算做是健康的心理,因为羞怯有碍于更好地适应现实社会,对人际交往、选择职业等等都很不利。

2.有些人生来就表现为比较强烈的羞怯倾向,但却不能说羞怯是先天遗传的。所谓“先天性”的羞怯,固然有一定的生物因子原因,但主要还是由于后天的家庭教育影响,以及接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所造成的。因此,固然应该追忆一下自己幼年时代的经历,正视这一既往的历史影响;但是,往者逝矣,过去的毕竟已成为过去,现在就应更加倍地努力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多经风雨、见世面,多在生活的实践中锤打锻炼,应该主动地多创造条件,改变自己过于拘谨、胆怯和羞涩的性格,不要对紧张过于敏感。

从心理健康学上看,羞怯的一些行为表现,是属于一种消极性的心理上的自我防御。有羞怯性格倾向的人,往往使用退缩、回避、离群、依赖等等行动策略,来减轻心理紧张。为了克服这样的消极的自我逃避式的心理防御,我建议采取一种积极地、能动地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自我防御方法——积极的补偿方法。那就是,依靠你个人的艰苦努力,改变你所存在的弱点,补偿你的某方面的缺点,转弱为强、转败为胜。德摩斯梯尼幼小起患口吃,经过顽强努力练习,而成为希腊闻名的雄辩家;格伦坎宁安双足受重伤,几乎失去步行能力,但因不懈努力,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竞走健将。这些都是有说服力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