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度有心人
5940800000021

第21章 有一颗清净心,你会更闲适(3)

我们很多人在狂躁地追逐时,却让烦乱的心绪扰乱了自己的心灵。想办法让自己安静下来,倾听内心的声音,在静谧和安详的氛围里,你会获得灵性的指引和无穷的力量。

禅,需要超过常人的耐力。

平静并不等于一个完全没有困难和辛劳的地方,而是在那一切的纷乱中间,心中仍然平静。狂躁地追逐,会让心灵烦乱。让自己安静下来,倾听内心的声音,在静谧和安详的氛围里,你会获得灵性的指引和无穷的力量。

耐得住寂寞

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无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因为耐得住寂寞,所以成功;因为耐得住寂寞,所以幸福。

读懂寂寞的人,一定是最坚强、最温柔、最有魅力的人!

灿烂的背后是寂寞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含义是,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著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这也是人生寂寞迷茫、独自寻找目标的阶段。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作者以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这也是人生的孤独追求阶段。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说,做学问、成大事业者,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工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也就自然能够从寂寞王国进入自由王国。这也是人生的实现目标阶段。由此可见,大凡成功者都是孤独而执著的。耐得住寂寞,是一个人思想灵魂修养的体现,是难能可贵的一种风范。

人生中,寂寞是难以摆脱的,它如同喜怒哀乐一样,时刻伴随着我们。要正确对待寂寞,耐得住寂寞,其实很简单,关键就取决于我们对寂寞的认识和追求成功的动机。

一个胸无大志、目光短浅的人,是断然耐不住寂寞的;假如你有着高尚的思想境界,有着追求事业的良好心态,就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告别“声色犬马”,走出浮躁喧嚣的世界,真正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干好工作,认认真真地做好事业。

耐得住寂寞的考验,你就会对生活中的痛苦和快乐有所感悟,精神灵魂就会得到升华,自然也学会享受寂寞,在寂寞中创出自己的一番成绩。

四祖道信的志向

唐朝时候,禅宗第四祖道信大师在黄梅呆了30多年。贞观年间,唐太宗敬仰道信大师的仙风道骨,于是派遣使臣前往黄梅迎请,希望道信大师能进京与自己见一面。

使臣到了黄梅,向道信大师说明了自己的来意,道信大师听后只是淡淡地说道:“请你为我回谢皇上的美意,我年岁已高,过惯了山林生活,不想再入繁华的都市。”

使臣将道信大师的言语禀报了太宗,太宗仍然不死心,第二次派遣使臣前去黄梅迎请道信大师。道信大师还是告诉使臣:“请你禀告皇上,我年老多病,没法进京与皇上见面。”

道信大师这样坚持,使臣一点办法都没有,还是请不动大师,只好又把道信大师的意思禀告唐太宗。

唐太宗见道信大师接二连三地推辞,心里十分不高兴,觉得道信大师伤害了自己的九五之尊。

即便如此,唐太宗仍然派大臣用大轿恭迎道信大师进京;哪知,还是被道信大师拒绝了。

“一之为甚,其可再乎?”唐太宗十分愤怒,大发雷霆。于是命令使臣前去黄梅,以刀威胁道信大师:“若你再不应诏进京,将取你首级前往!”

道信大师不但不慌张反而伸颈迎刀,令使臣大惊,使臣不敢自作主张,连忙弃刀扶起道信大师,向大师献礼忏悔。回京后把事情原委禀告了唐太宗。唐太宗听后,对道信大师的志向十分敬重,赐给他许多珍帛,以满足大师修行于林野的志向。

功名、富贵也许是一些人一生所追求的,但若被这些物欲迷住了眼睛,将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及做人原则。我们应该有更高的信念与追求,而不是被世俗名利所牵挂。

单恋的修行者

从前,有位年轻的修行者,在前往舍卫城化缘的途中遇见一位漂亮的姑娘,他不由得动了爱慕之情。相思成疾,终日茶饭不思,以致卧病在床。同参们都去探望他的病情,看到他失魂落魄的模样,十分担心。

年轻的修行者就把心中的苦恼一股脑儿地吐露出来。同参们虽然同情他的单相思,不过都没法帮上忙,只好用言语来安慰他。

然而,这位单恋的修行者什么都听不进去,大家决定把这件事告诉释尊。

释尊知晓内情之后,出乎意料地说:“你不必如此忧虑,好好吃饭休息,我一定会帮你,你的愿望很快就会实现的!”

大家都很惊讶释尊的做法,这位年轻的修行者心花怒放,精神为之一振。他饱餐一顿之后,跟随释尊离开祇园精舍,前往舍卫城。

释尊率领一群弟子赶往那位少女家,刚到门口,就听到从屋里传来悲痛的哭泣声,骚乱不已。他们上前一问,原来姑娘在3天前死了。因父母眷爱,舍不得埋葬,致使尸体发臭,面目全非。

释尊回头看看年轻的修行者,谆谆告诫道:“你迷恋的那位姑娘,现在成了这个模样。你应当知道万物无常、生灭变化、瞬息之间,迫不及待的道理。只有愚痴者才只看外表,不顾真实,才会因此而痛苦自伤。”

“看见美色,内心迷惑;对于无常,心不在焉。以淫乐毁灭自己,无异作茧自缚。智者能够当机立断,敢于消除一切苦恼。如果纵情放逸,耽于淫乐,溺于情爱,无异自造牢狱。只有内心觉悟,断绝淫欲,才能冲破邪欲的牢狱,彻底断绝生死的苦难。”

年轻的修行者目睹少女腐烂的尸体,又听到释尊诚挚恳切的说法,顿生悔悟之心。他五体投地,向释尊礼拜,表示谢罪。然后跟随释尊回到精舍,努力修习,终于修成了正果。

世人关注的只是名利、财产、地位、长相、身份……这些“自己的所有”,而把那个“真正的自己”丢在一旁,甚至看不到“自己”的存在。

经得起诱惑

无论做什么,人都要经得起诱惑。

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抵制各种各样的诱惑,保持一种禅定的境界,才能心性安宁,远离烦恼,从而实现宁静的自我。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史载,宋朝理学家程颢、程颐两兄弟,一次同去赴宴。程颐见座中有两个妓女,立刻拂袖而去,程颢则安然与座中人尽欢而散。

次日,程颐找到程颢,面有怒色,欲兴师问罪。其兄程颢答曰:“某当时在彼与饮,座中有妓,心中原无妓;吾弟今日处斋头,斋中本无妓,心中却还有妓。”

《心经》开门见山地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青原惟信说:“当一个人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当他透过良师的教导而见到禅理时,见山不是山,见水也不是水;可是当他真正有个休息处时,见山又是山,见水又是水了。”

看来还是哥哥程颢已然达到了“色即是空”的境界啊。

东坡与歌女

一次,苏东坡与友人畅游西湖。文人雅士相聚,自然要歌女歌舞助兴。

他发现,其中一个名叫“琴操”的歌女清新脱俗,卓尔不群。她虽然身陷风尘,却犹如独立于高山之巅、大川之畔。东坡十分惊奇,再三询问,得知琴操系会稽人,原姓任。因幼年父母双亡,不幸沦为歌女。东坡尝试以佛法引导她。没想到,这琴操宿具善根,竟然能一闻千悟,佛法禅要犹如旧时功课。

一日,东坡乘她所在的花船游湖,指着西湖问道:“何谓湖中景?”

琴操知道东坡居士是在叩问禅机,随口答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何谓景中人?”东坡再问。

琴操在他的激扬下,禅兴勃发,禅机凛然,说道:“裙拖六幅湘江水,髻挽巫山一段云。”

“何为人中景?”

“金勒马嘶芳草地,玉楼人醉杏花天。”

东坡继续问道:“究竟如何?”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话语出口,琴操豁然有悟。她向东坡居士深深道个万福,丢琴弃船,飘然而去。当日便削发为尼,法名勤超。她潜身自修,根器猛利,不久即深契玄旨,大彻大悟了。

仕途坎坷的辛酸已然使东坡居士洒脱豪放。他已经明白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因此动静一如,万法平等。在他的心灵感觉中,祸福苦乐,荣辱贵贱,只是相对而言,只是不同的感觉而已。

佛相与魔相

有个很出名的画家,总是愁眉苦脸的,因为他想画佛和魔鬼,但是在现实中找不到他们的原形,他的脑子里怎么也想不出他们的样子,所以他根本就没法画。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去寺院朝拜,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和尚,他身上的那种气质深深地吸引了画家,于是他就去找那个和尚,向他许诺重金,条件是他给画家做一回模特。

画家的作品完成以后轰动了当地,画家说:“那是我画过的最满意的一幅画,因为给我做模特的那个人让人看了一定认为他就是佛,他身上那种清明安详的气质可以感动每一个人。”画家最后给了那位和尚很多钱,实现了他的诺言。

就因为这幅画,人们不再称他为画家,而是称他为“画圣”。

过了一段时间,他准备着手画魔鬼了,但这又成了一个难题,到哪里去找魔鬼的原形呢?他探访过很多地方,找了很多外貌凶狠的人,但没有一个满意的。最后他终于在监狱中找到了。画家高兴极了,在现实中找一个像魔鬼的人实在是太难了!

当他面对那个犯人的时候,那个犯人在他面前失声痛哭地说道:“为什么你上次画佛的时候找的是我,现在画魔鬼的时候找的还是我!是你把我从佛变成了魔鬼。”

画家说:“怎么可能呢?我画佛找的那个人气质非凡,而你看起来就是一个纯粹的魔鬼形象,怎么会是一个人呢?”

那个人悲痛地说:“自从我得到你给我的那一笔钱后,每天只知道寻欢作乐,挥霍生命。到后来没有钱了,而我的欲望已经一发不可收拾了,于是我就去抢别人的钱,还杀了人,只要能得到钱,什么坏事我都做了,就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

画家听完他的话,感慨万分,他惊叹人性在欲望面前转变是如此之快,人性太脆弱了,诱惑的力量太强大了,这个人的转变完全是自己一手造成的。于是他将画笔扔了,从此以后再也不作画了。

诸行无常

人生充满无常,无常即苦。

苦是一种客观存在,世间的一切都有生住异灭的过程,人生都要经历生老病死,如同春夏秋冬的轮转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

生命的无常是无法回避的,我们应该面对它、认识它、超越它。

珍惜生命,懂得生命

一天,如来佛祖把弟子们叫到法堂前,问道:“你们说说,你们天天托钵乞食,究竟是为了什么?”

“世尊,这是为了滋养身体,保全生命啊。”弟子们几乎不假思索。

佛祖用清澈的目光环视着弟子们,沉静地问道:“那么,你们且说说肉体生命究竟有多长久?”

“佛陀,众生的生命平均起来有几十年吧。”一个弟子迫不及待地回答。

佛陀摇了摇头说:“你并不了解生命的真谛。”

另一个徒弟见状,充满肃穆地说道:“人类的生命如花草,春天萌芽发枝,灿烂似锦,冬天枯萎凋零,化为尘土。”

佛陀露出了赞许的微笑,“你能够体察到生命的短暂迅速,但是对佛法的了解,仍然限于表面。”

又听得一个无限悲怆的声音说道:“佛陀,我觉得生命就像浮游虫一样,早上才出生,晚上就死亡了,充其量只不过是一昼夜的时间!”

“喔!你对生命朝生暮死的现象能够观察入微,对佛法已经有了进入肌肉的认识,但还是不够透彻。”

弟子们面面相觑,一脸茫然。这时,一个烧火的小弟子怯生生地说:“佛陀,依弟子看来,人的生命只在一呼一吸之间。”

语音一出,四座愕然。大家都凝神地看着佛陀,期待着佛陀的开示。

“嗯,说得好!人的生命,就是一呼一吸之间。只有这样认识生命,才能真正体会生命的精髓。徒弟们,你们切不要懈怠放逸,以为生命很长,明日复明日地活下去,像露水有一瞬,像浮游有一昼夜,像花草有一季,像凡人有几十年。其实生命只有一呼一吸这样的短暂呀!你们应该好好地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钟,每一时刻,勤奋不已,自强不息。”

生命本无常,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东西,那么,便更能体会生命之美。

佛陀不执著于任何事物,所以他总是生活在安详、喜悦和自在之中。他的唇间总是带着微笑,他的存在为周围营造出了一种清静的气氛。佛陀不害怕美好的事物,因为无论是美丽的事物还是丑陋的事物,他都能看清它们的无常性。他不追逐事物,同时也不逃避它们。但是,禅宗的“诸行无常”并不意味着我们该用消极懒惰的态度来对待人生。以无常、无我的眼光来看待人生的真相,是为了让我们获得一种更高的思想境界,从对具体琐事和目标的执迷中超脱出来,从而以放松的心态和变通的方法去做每一件事。

有与无

道树禅师在道士的“道观”旁边建了一所寺院。道士难以容忍这个佛寺,总想着要除去这个眼中钉。他每天变一些妖魔鬼怪扰乱寺里的僧众:呼风唤雨,让电闪雷鸣;让夜晚不再来;让白天的时候天上挂着繁星。果然,不少年轻的和尚都被吓走了。

可是,道树禅师却不为所动,一直坚持在那里住了10多年。最后,道士黔驴技穷,只好沮丧地去别处寻找安身之地了。

有人问道树禅师:“道士的法术那么高强,你是怎么战胜他们的呢?难道你有比他们更强的法术吗?”

道树禅师说:“他们的法术是很强,我没有什么能胜他的,我也没有什么能胜过他的法术,只有‘无’字能让我战胜他们。”

那个人又问:“人都说佛法无边,‘无’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道树禅师说:“他虽有法术,但有就必定有尽头,有尽头就有量,有量就有边;我没有任何法术,无就是无限,无限则无尽,无尽则无量,无量则无边;我以不变应万变,不变当然会胜过有变了。”

只要是存在,即“有”,自然会有限。道士有法术,法术纵有万变,但总有用尽的时候。而道树以不变应万变,当万变用尽之时,也就是道士的失败之日。以有限入无限,以万变对不变,从一开始就决定了两人的胜负。

勇敢面对人生的无常

在罗阅祇城有一个婆罗门,他常听说舍卫国人民多孝养父母、信仰佛法,而且善于修道,并供养佛法僧三宝。他心中十分向往,便想去舍卫国观光并修学佛法。

到了舍卫国,他看见有父子两人正在田中耕地、播种。忽然,有一条毒蛇爬到那儿子的跟前,将他咬死了。然而那父亲不但不管儿子,反而接着干活,连头也不抬。

这个婆罗门大为惊奇,便上前问他原因。

耕种者反问道:“你从何方来,来此为何目的?”

这个婆罗门回答说:“我从罗阅祇城来,听说你们国家多孝养父母、信奉三宝,所以打算来求学修道。”

接着,婆罗门问道:“你儿子被毒蛇咬死,你为什么不但不难过,还接着耕地、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