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知道,他是爱她的,在她第一次与他迎面相遇的那个黄昏,她就已从他的眼神里读懂了那份喜欢,清清纯纯的,没有一点点的杂质。
只是,那会儿,从来不张扬的他,知道她这位中文系的美女已芳心有属,便把一份爱意深藏在了心底,更多的时间将自己交给了图书馆,穿梭在书籍的海洋,尽情享受着阅读带来的惬意。
那次学术讲座,她拿了一本哲学书坐到了他身旁,似乎很不经意地问了他一个不浅不深的问题,他这位哲学系高材生的解答言简意赅,她微笑着颔首,又谈了自己的认识,虽然感性多了些,加上又用了文学的语言表述,但她思路的开阔和角度的独特,还是赢得了他的赞叹。
由此,爱的涟漪层层荡开,心海再无平静。
聪颖的她是一个爱情高手,读过许多爱情小说,又有过数次爱情经历的她,不仅懂得爱情心理学,还谙熟不少爱情技巧。而他,近乎一张白纸的爱情背景,加上憨厚得有些痴傻的性格,让他在她面前就像一个天真的小学生。
无疑,她是这场爱情剧的策划人和导演,游刃有余地掌控所有剧情的展开与推进。而他,不过是一个非常听话的演员,配合着她按照设计好的剧情演出。
他爱她,觉得她很清纯,从她描述的那些天真烂漫的梦想里,他看到了许多脱俗的东西,从没有想到那里面包裹的正是一颗凡俗的心。
他爱她,喜欢她的温柔,从她善解人意的言谈举止中,从她对他的恰到好处的关切中,他感觉到她是一个难得的淑女,从没有想过她那平静的表演下极力掩饰的私欲。
有同窗好友提醒他,别中了美人计,说她爱上他恐怕是别有企图的。他不信,并搬出一大堆证据,证明她的爱是不容怀疑的。其中,最为有力的一条,就是她从来没有流露出对他的家庭的羡慕,而他也很少提及他那显赫的家庭背景,似乎他们的爱情早已超凡脱俗。
当然,他也曾不自信地问她:“到底爱我什么?”
她娇嗔道:“爱我所爱,只是听从了心灵的召唤。”
她的回答很有些哲学意味,他便感动地回答:“我相信一切皆是因为缘分,让我们心灵相契。”
“那就好好珍惜吧,别让我伤心啊!”她妩媚的笑,一下就醉了他。
“我只会一生好好地呵护你,怎么会让你伤心呢?”他忍不住要说出那些文学作品中经典的爱情誓言。
很快,随着大学毕业的来临,在他父母的帮助下,学业平平的她如愿地留在了省城,进了一个很难进的、待遇极好单位,拥有了一份非常体面的工作。这时,像当初一步步地走近他,她开始一点点地疏远他。什么性格不合,什么感觉只有爱情不能有婚姻,什么害怕给他伤害……她的每个理由都那样冠冕堂皇,仿佛只有离开他,才能证明她真的爱他。
还能说什么呢?一次次的刺痛,让他终于相信缘分已尽,伤感地选择了放手。
分手时,她问他:“恨我么?是我利用爱情欺骗了你。”
“怎么会呢?”望着她羞愧地躲闪的目光,他竟有些心疼。
“你绝对是一个好人,我差一点点就爱上了你,如果没有当初那些卑鄙的想法,或许我会……我没有勇气与你继续牵手后面的人生。”她也没有想到,真的到了转身的时候,内心里竟会有那样撕扯的剧痛。
“谢谢你的真言,以后有什么需要我的,尽管说,毕竟我是爱过你的,一心一意地。你说过,爱情有时是一场赌注,我真心地投入了爱,如果说我输掉了什么,我也只是输给了爱情,而我无怨无悔。”他背转身去,华灯初上的夜色掩住了眼睛里忍不住的悲伤。
接下来,他去法国读硕士、博士,她则在那座城市里如鱼得水地工作、恋爱、结婚。他们之间,仿佛一切都不曾发生过。
只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她会独自踱到高楼的阳台上,望着深邃的星空,任往事不邀而来,搅得她心海难平。尤其是发现丈夫情感出轨后,两人几度争吵,最终以分手作结以后,她更是常常想起他,想起他的种种好。直到这时,她才真切地理解了他分手时说的那些话――因为深深地爱她,所以他始终对她那样好,即使放手也没有丝毫的责怪。而她,让爱情蒙上了功利的尘埃,轻易地输掉了爱情,自然也就输掉了幸福。
就在她心情暗淡时,她的老家又发生了一连串的变故:父亲罹难,母亲患了癌症,哥哥摊上了官司……心力憔悴的她,又在工作中出了一个大差错,被领导狠狠地剋了一顿,差一点失去了职位。
那天,她忽然接到他在异国他乡打来的长途:“知道你了的不幸,想帮帮你,不知道用什么方式,便选择给你汇了一笔钱,相信那是一片真情,请你不要拒绝。”
“谢谢!谢谢你还在关注、关心着我,这么多年了。”泪水滑落到她手里的话筒上。
“你幸福,我会开心;你痛苦,我会牵挂。”他柔柔的声音隔了遥远的时空传来,一如当年,他那样痴情地与她心手相握。
“谢谢!我不会让你再次失望的。”她仿佛看了他那殷殷的目光。
“我相信。路断了,自有桥出现。聪慧的你,会赢得属于自己新的幸福的。”已定居异国的他,仍是那样至诚无比。
是的,路断了,自然会有桥接通。缘尽了,还有爱在。只输给爱情,就是心头永不失去一片挚爱,就是一生与一份真情温馨地相拥。她喃喃道,好像是,说给远方的他。
暖透一生的奶酪
她曾暗暗地喜欢过他,但一向自卑的她,从未跟任何人袒露过这个秘密,只是把一份清纯的情感永远地压在了心底。
那时,她和他在那所教学水平极其落后的乡中学读书。她是他的前桌,但两人几乎没说过几句话,因为她那时平凡得实在是太不起眼儿了,成绩优异的他却一直是老师和同学心目中的焦点。后来,全班唯一考入县城高中的是他,自然他也是全班唯一的一个大学生。再后来,他考上了研究生,去了美国。这期间,他和许多同学都断了联系。
初中一毕业,她便开始年复一年地伺弄那几亩责任田。20岁那年,她听从父母的安排出嫁了。她嫁的那个男人懒惰又好喝酒,还时常粗野地打她,打得她身上紫一块青一块的,让人看了心疼。
在一个炎热的夏日,她那喝醉了酒的男人,失足跌落到村外的一条小河里溺水而亡。后来,她又嫁给了一个老实巴交的男人。安稳日子没过上一年,她的第二个丈夫又不幸在翻山抄近路回家时,被采石场突然炸响的哑跑掀起的石头,砸中了太阳穴,连半句遗言也没留下,就匆匆地撒手而去。
这时,她已是两个女儿的妈妈,小女儿刚刚满月。守着两间破产草房,加上一大摊子外债,日子窘迫得让她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苍老十多岁。
村里有人背后说她命硬、克夫,她也惶惑:自己的命咋这么不好?怎么连一份艰难日子也不让自己支撑下去?
偏偏在这个时候,更大的不幸又降临到了她的头上——她被检查出患了严重的肝炎,医生叮嘱她一定要少干重活,还要抓紧时间治病,要不然,恐怕……面对那冰冷的诊断书,她欲哭无泪。
在那个飘雪的冬天,她木然地徘徊在村边的冰河上,心冷得如拂面的凛冽寒风。是女儿那一声声急切的呼唤,让她揩去眼角的泪水,拖着沉重的身子走回家中,点燃潮湿的柴禾,给漆黑的小屋添一份暖意。
这个春节该怎么过呢?无法挥去的愁绪缠绕在她的心头。
傍黑时分,村长大声嚷嚷着,给她送来一张寄自美国的贺卡。那是一张十分精致的贺卡,上面画了一块大大的奶酪,还有两行充盈着诗意的话语——真情如奶酪,芳香永远飘逸在岁月的深处。
哦,是那个不曾忘怀的他寄来的漂亮贺卡。他的一语简单的问候,宛若一缕温馨的春风,吹入她几欲绝望的心田。捧着贺卡,她的眼角一阵灼热——这么多年了,难得他还记得她这个同学,记得给这个藏在山旮旯里的“丑小鸭”,送上一份真诚的关心和祝福。
“妈妈,这是什么?”四岁的大女儿指着贺卡上的奶酪问道。
“这是奶酪,很好吃的一种东西。”其实她也只是听说过,从未品尝过奶酪的滋味。
“那我们什么时候能吃到奶酪呢?”女儿的眼睛里闪着渴望。
“会的,我们会吃到奶酪的,妈妈一定让你们早点儿吃上奶酪。”她紧紧地把一双女儿揽在怀里,一个热烈的希望开始在心头荡漾。
没错,就是那突然而至的一张贺卡,那一语久违的问候,让她骤然感觉到被关切的温暖,感觉到眼前的生活远非自己想想的那样糟糕,还有很多美好的事情等着她去做呢。
一番思虑后,她拿出家中全部的积蓄——50元钱,买了两对种兔,开始圆一个大大的、又是真切无比的梦。她的勤劳和坚毅,终于感动的上苍。 三年后,她成了全县有名的“养兔大王”,100多平方的大房子盖了起来,银行里的存款已突破了十万元,她的病也在北京彻底地治好了。
那天,她领着两个女儿,走进了省城的一家精品美食屋,第一次“奢侈”地买了两大盒奶酪,母女三人欢欣地品尝了起来。
真是味道好极了!那股特有的芳香,只有她才能品味出来。
坐在布置得漂亮的卧室里,拧亮台灯,她再次打开他寄来的那张贺卡,轻轻地抚摸着那块诱人的奶酪,她眼睛湿润,喃喃自语道:“谢谢,谢谢老同学,是你冬天里的那一句温暖的问候,才让我拥有了今天的这一切……
这是我最近在回乡的列车上听到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在细细地品味时,我蓦然发觉:在我们平凡琐屑的生活中,多么需要那样濡染心灵的情感奶酪啊。如果人人都能慷慨地馈赠他人一份真情,那么我们眼下的日子里,又该增添多少奶酪一样的芬芳呢……
别怕,有我呢
仿佛就在一夜之间,她的生活从人人羡慕的高空,跌落到了冰冷无比的深渊。
身为银行行长的父亲因违规放贷给朋友,给国家造成了近亿元的损失,被判了十五年的有期徒刑。宣判结果尚未出来时,母亲便精神恍惚地自杀过两次,虽被及时救过来,但谁见了她那郁郁的眼神,都不禁要揪心地一颤。
还有三个月就要拿到大学毕业证书的她,在父亲出事不久,便对“人情冷暖”这个寻常的词汇,有了刻骨铭心的体验:原本爽快地答应接纳她前去就职那家公司,找了一个带着明显漏洞的借口,将她拒之门外;再去找当初信誓旦旦地许诺帮助她找工作的几位父亲的“朋友”,他们或面露难色,或虚情假意地敷衍她;海誓山盟过的男友也不辞而别,只在国外给她打了两分钟的电话,便结束了他们三年的热恋。
独自面对镜中疲惫的自己,她长叹一口气:原来,曾簇拥在自己前后左右的那些笑脸,都与父亲显赫的职位有关,而并非自己做得多么优秀。
这样想着,一股股阴森森的冷,从脊背上升起,直入发间,头皮凉得发麻。炎炎的夏日,于她,已触到了飞雪千里的寒意。
她落落地又出门了,在人声鼎沸的人才大市场上,一次次地投出求职简历,一次次地接受不同单位的面试,一次次地收获失望。没人知道,背地里,她流了多少泪,从眼睛里,从胸腔里。
“喂,公主,公主。”她一只脚刚踏上公交车,身后传来他大声的呼叫。
“是你,老同学。”对着呼哧呼哧地追上车的他,她有着非常深刻的记忆:他们是高中同班同学,只是她家境好,学习好,是老师心目中的优秀学生;而他,学习一塌糊涂,小臂上文了一条青龙,常带着几个男生招惹是非,是校长都头疼的“刺头”。
“真是你啊,公主。”他一脸的兴奋,毫不掩饰地叫她“公主”。
“别公主公主的了,我现在连个丫鬟都不如了。”一缕苦涩涌过她的心陌。
“不,你在我心目中,永远都是一个美丽、聪明的公主。”他的嗓门很大,引得好些乘客直瞅他俩。
“看你说的,我有那么好吗?”当年他喜欢在人前背后叫她“公主”,问他缘由,他说,她有公主的气质,有让人敬的感觉,一看就跟别的女孩不一样。那时,她还笑嘻嘻地追问过他,到底是哪里不一样了。他挠了半天头,也没有给出具体答案,只是强调就是不一样。
“当然,你是我们班级的骄傲,我在哥们儿面前一提你是我的同学,老有面子了。”
“别夸我了,说说你这些年的故事吧。”
“到前面下车,我请你喝扎啤,我们聊一会儿吧。”他告诉她,他昨天买彩票中了500块钱的奖。
受了他快乐情绪的感染,她愉快地接受了他的建议,尽管她一向不大喜欢喝酒,更喜欢喝咖啡。
坐在临街的一个大排档里,就着几样简单的小菜和凉爽的扎啤,他和她有了高中毕业后第一次畅快的交流。
这时,她才知晓:当年,校外的一个小混混要打她的注意,被他知道了,便带着几个朋友跟那个小混混一伙儿开战,因那场动了刀子的轰动校园的“群殴事件”,他被学校开除了,但他对当初打群仗的原因始终守口如瓶,他的那几个好朋友也一直以为是他受了小混混的欺负,才拔刀相助的。
“谢谢你,谢谢你曾给予我的无微不至的保护。”他不以为然的讲述,让她心里暖暖的。
“谢什么?谁叫你是我的同学,又是我心中的公主呢?以后有需要我做的,尽管吩咐。”他豪爽得像一位双肩担道义的侠客。
“有你这样的同学,真好。”她由衷地感慨道。
“这话我爱听,别看我没有考上什么大学,也没有什么体面的工作,赚钱也不多,可我老幸福着呢――有一个特爱我的老婆,有一个聪明的儿子,还有一群能大碗喝酒的朋友,从不跟人攀比,也不自寻烦恼,难事苦事,轻轻一笑了之。”他一脸的满足。
“真羡慕你,能够保持这么好的心态。”她忍不住将积淤心底的苦恼向他全都倾诉了出来。
“别怕,有我呢。”他又像当年那样英雄气壮地一拍胸膛,只是他小臂上的文身不见了。
“有困难找你,但你得答应我一定不要动武啊!”她心里陡然有了被呵护的幸福。
“放心吧,我再不会像从前那样蛮干了,生活已经教会我要用脑袋解决问题。还有,我也不能让老婆孩子为我担心啊,是不是?”望着他宽阔的身板和脸上那成熟的自信,她相信做他的妻子一定很幸福。
没想到,两周后,她真的给他打了电话,因为好容易找到一个满意的单位,偏偏碰上了一个好色的上司,总找她的麻烦,迟迟不能办理报到手续。他听了,只轻松地一句:“别怕,有我呢。”
没过几天,她不仅进了那个单位,还被调到了一个原本不敢奢望的更好的部门。
她惊讶地问他用了什么办法,他没说具体办法,只说当然是用了智慧。由此,她对他更加敬佩而感激。
她刚刚为工作的事情松了一口气,母亲的抑郁症却愈发厉害了。她正焦躁得手足无措时,他不由分说地带着她和母亲直奔北京那家著名的专科医院,他安慰她:医院院长是他最好的朋友,可以帮她减免一大笔治疗费用。
一年后,母亲病好了许多,已经能够上班了,她在单位也因为业绩突出得到了提拔,并遇到了一位知心恋人。那天,她选了一个好饭店,准备请他一家人,好好答谢一下他那些雪中送炭的关心和帮助。
电话打通时,却得知,此刻他正躺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里面,静静地等待着生命的谢幕――大面积扩散的癌细胞,已将他啃噬得瘦弱不堪。
泪雨滂沱的她扑到他床前,他强忍着钻心地疼痛,冲她笑着:“公主,别怕。”
“为什么早早地不告诉我?”握着他那曾给予了她无穷力量、如今已瘦若枯枝的手,她整个胸腔都在绞痛着。
“怕吓着你,想等好起来再告诉你,可是……不过,知道有人照顾公主了,我也安心了。”一向大嗓门的他突然柔声细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