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方圆
5949700000004

第4章

“伯母,我爷爷虽不是什么医生,却也知道一些药道,平时也存了些草草根根,我想给云哥疗伤的东西,也还是有的。就让我先回去,取了些来,你们看怎么样?”远妮望而却步着众人道。

梁母点点头,道:

“如果我那春姐莲儿能像你这样就好了。”

听到这里,远妮心中暗自高兴,但她只装作没有听见,便匆匆地回了去。

“二哥,我看那妮子姐姐,倒像我二嫂。”见到远妮已经走远,莲儿便揍到世云耳边道。

“别胡说,”世辉冷不丁发话道,“你二哥哥现在正痛得厉害,还跟他开玩笑。”

“你知道个啥,”莲儿嬉笑着说,“那话又不是刺刀,说不定还是蜂蜜呢……”

“小孩子家瞎说什么,还不快去做作业!”春姐听到莲儿的话,或许觉得不雅,便如是喝斥道。

莲儿只“哼”了一声,便不再说话。春姐也跟母亲到了厨房里,暂无言语。

只过了十几分钟,远妮便又过了来。

“阿春姐姐他们呢?”远妮问莲儿道。

“姐姐跟妈妈在厨房里,大哥和三哥见没什么事,早已经睡着了。”莲儿道。

远妮也不说话,直走到莲儿身旁,“莲儿,去给你二哥哥把伤口洗一下,然后把这药敷上,”说着,便拿出了几个纸包中的一个。

“我怕,我怕见到血。”说怕血,莲儿倒是有点怕,可她哥哥的血,尤其是二哥吾的血,她又哪里会怕呢?只是这个丫头见有妮子姐姐在跟前故意推脱罢了。

也许是她们的话被梁母听得了清楚,因此迟迟没有出来,过了好半天,她才匆匆忙忙地走厨房,道:

“哎呀,你什么时候来的?怎么不说一声?你来了就好,可以帮帮莲儿,——我这儿可真是忙不出来呀!”

远妮知其意,只是笑笑,而后道:

“伯母放心吧,我会帮莲儿的。”

这一下可乐坏了莲儿。只见她欢欢喜喜蹦蹦跳跳地去打来水,洗药、辗药,而后将药物送到远妮跟前。那洗伤口,敷药之类的活儿,自然是远妮的事,说来也真是尴尬,就因为先前莲儿开了一句玩笑,弄得世云也不知所措。洗伤口敷药期间他居然没跟远妮说一句话。

世云正在沉思,忽然听到外面起了脚步声,于是便忙侧耳细听。莲儿见他如此,便站了起来,走到门边,取下门栓。

“莲儿,你二哥呢?”来者不是别人,却是远妮的母亲,后面还有韩老父子。

“正在屋里呢。”莲儿将他们引进了屋里,道。

远妮听到声音,知道是家人到来,便忙给世云扎好了伤口,坐在距床五六尺远的一个凳子上。

“伤势怎么样?”韩母走进屋里,关切地问。

“不太严重,半个月可能就会好的。”远妮道。

韩家四人围着世云,问这又问那,似比世云家人还要关切,不大一会儿,正在里屋的梁母听到外面有动静,便忙出了来。见是韩家人,便有些惭愧地说:

“多亏了你们一家,要不我这娃子就要败相一生了。”

两家人自是一番客套话,而后便各自坐下,扯扯家常,说说农活。此皆杂碎,按下不题。

这边王太子,自挨了这一番打后,心里便极不舒服。后被家人扶回了家,请了医生,敷了药,独自一个人闷在内屋躺下。

王队长是生要面子死要脸的人,这会儿给人整治了一回,心里怒气不打一处来,“那王八糕子,看我今后怎么收拾你!”王队长骂道。正当他要去训斥那不争气的儿子的时候,村里刘会计突然走了进来。

“这孩子伤势怎样?”寒暄之后,刘会计便问道。

“你去看看吧!”王队长绷着那猪血脸,一字一句地道。

刘会计走近看了一看,而后回来。

“你这个当叔叔的不是不在场,怎么也不照应一下。”王队长埋怨说。

“我也没有办法,只不过人家玩了一下文字游戏,反将了他一军。”

王队长自知理亏,无由多怨,于是便道:

“我那畜生,处处让我为难,我真恨不得把打进地牢!”

王太子听到这话,心里愤恨,忙起了床,走了出来。王队长见到他那模样,只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刘大叔,我本不是要害他,都是为了阶级的事。”太子道。

会计也不做声,只是一个劲地抽着旱烟。

“听说那姓韩的家里有些什么封建王公资产阶级的坏书,我只不过想从梁老二那里找出证据。”

“噢,他家的书不是被抄过了吗?”刘会计故作吃惊地道。

“可那个顽固的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剥削阶级,偏偏还藏了些书。”

“剥削阶级?”会计道,“毛主席不是也读《二十四史》之内的封建王公的书吗?”

一句话,弄得王太子哑口无言,只得呆呆地愣在一旁。

“你这没见识的东西,那《二十四史》,墨翟诸子的书,哪里是什么坏书?天下哪有留几本书就是反革命的事?”王队长见儿子下不了台,便厉声喝斥着儿子道。那太子见无趣,便回到了睡房。

“唉,我那没出息的东西,不知什么时候才能长进!”王队长心里虽骂着刘会计,但嘴上还是如此叹道。

“总有一天会变好的,”刘会计道,“总有一天!”

半晌,他们都没有说话。

“队长啊,马上就要下雪了,田里的事得尽早完结了事。若是拖到开年,那可忙不开哟!”刘会计见这样下去不是个事,于是便道。

“是啊,都这个时候了,居然还有些小麦没有下种,土豆的的事,也万万不可拖延。”

“今年的土豆可要精耕细作,要不到了明年,老百姓便没有吃的了。”刘会计道,“我可不希望饥荒。”

“共产常人哪个希望饥荒?”队长一边说着,一边望着正在呻吟的儿子。

刘会计听到呻吟声,便看了一眼队长。“去看看吧。”

二人过去,可他并没有什么大事,只是觉得受了点羞辱委屈,无端地呻吟罢了。

可悲这太子,竟在这苦乱之世养出了如此孽性,古人云:“末世多轻薄,骄代好浮华。”可偏是这太子,不仅平时生活奢华无度,好吃懒做,做起事来更是轻狂浮华,目中无人。呜呼,岂不为荫世之罪耶?这正是:

纨绔不悲山河乱,酒色为乐事事狂。

春花秋月往事了,不留惠德留狂然。

世云第二天一早起床,便觉身体好了许多。本要坚持下地干活的,可家人坚决不肯,没有办法只得呆在家里,一个人翻翻经史,读读韬略,这样也还实在,中午吃饭,众人都不在家。这病着的世云没有下地,只得自己在家下厨。对这世云而言,下厨并非什么难事,只是身体虚弱,行动极其不便,好在莲儿惦着二哥,中午放学便回到了家,帮助哥哥理了些家务,而后又赶回了学校。

中午一过,一眨眼便到了天黑,一到收工,远妮也顾不得回家,便一口气跑到梁家,见到世云还好,方才放了心。

“这妮子就不用忙着回去了,咱家里虽穷,可供你一顿饭还是有的。”梁母望着远妮,笑着道。

远妮也不推辞,便拉了莲儿,要到厨房里帮忙。

“这么一点小屋,怎么容得下这么多人,你们就去陪陪世云吧。”春姐一边洗着碗,一边对她二人说。

远妮莲儿只得出了去,坐在世云身边。

“喂,二哥,你现在可以走动了吧?”莲儿神秘兮兮地问道。

“当然可以。”世云道。

“那我们出去走走,岂不闷在家里的好?”

世云没有说话,只是看了看远妮,见远妮点了点头,便道:

“那我们就出去吧。”

春姐见他们出去,便忙走了过来:“世云伤得那么重,累得走不回来怎么办?”

“姐姐也太多顾虑了,他若是回不来,我和妮子姐姐就把他抬回来。”

春姐还要阻止,却听世云道:“我没事的。”说罢便跟远妮和莲儿出了去。

这凛冬的风,正肆意地狂卷着。山上,那本已孤苦伶仃的树木,在寒风的狂怒下摇曳着,——那山好像也在颤抖。几棵尚还青葱的松木,在这初冬的季节里,也好似失去往昔的凝重与伟岸。——不,它并没失去,它只是在与寒风抗争,那沙沙的声响,不是幽咽,而是愤怒;不是呻吟,而是高歌。那声音,虽然凄切,但不懦弱;虽然恐惧,但不邪恶。那日夜不倦的寒风,只不过是寒冬留与人类的狂魔,只要人类以其不倦的耐心和不败的意志,那寒风狂魔又能猖狂几时?当明年春来之时,它不为囚徒又为何物!

世云沉思着,心里总是恍恍惚惚。好在莲儿看出了他的心事,“这样的心情怎么好!”莲儿心想,“咱们到七星桥去看看吧,或许会好一些。”想至此,莲儿便止住了步,道:

“咱们到七星桥去看看吧?”

这七星桥,本没有什么特别,只是有人曾为这桥提了两道诗,一首的字迹已不甚清楚,另一首诗却写道:

石板溪,几多辛酸几多凄;

人间事,春来涸澈冬流急。

这石板溪,就是七星桥所跨的一条小河。河宽不过三四米,岸边常有小草相伴,甚是幽雅。说来也怪,这河春夏季节总是断流,到了秋末深冬,却是河水汹涌。虽然这些年不比以前那样清澈,但比起清江来,又强过好几十倍。上面所列之诗,也并无什么新意,只是好像错了顺序,才引来一些人的关注。

“妮子姐姐,你说那诗,怎么‘溪凄’而‘而流’呢?”莲儿指着那诗,问道。

“那古人题的诗,我怎么知道。”远妮道。

“我想一定还有什么深意,甚至是预言吧?”世云摸了摸那字痕道。

正说着,只见一只大雁凄声一鸣,而后飞过。

“真怪,怎么这时候还有大雁。”远妮惊异地道。

“也许是一只受伤的雁,”世云道,“或许是它心性孤傲,不愿与雁群相依而走散了吧。”

众人无言。

“也有可能是雁穷抛弃了它,它无家可归吧。”世云见众人都不说话,便又道。

“管它是什么雁,也不碍我们今天的兴致。”莲儿很懂事,见两个人都心事重重,便如此说开道。

“是的,不影响咱们的雅趣。”远妮道,“咱们何不来作上几首诗,也不枉我们是读过书的人。”

“真是妮子姐姐想得出,大观园里有桃花社海棠诗,今日七星桥也当有七星诗才对。”莲儿一下子高兴了起来。

“我也想咱们来建个诗社,可这世代,这几个人,连纸笔都买不起,怎么个建法?”世云一边叹着一边道。

“没有纸笔照样可以做诗!”远妮笑了笑,“未必做的诗都要记下来!”

“不过这诗社总得有个名字才是,我们建不起,下代人再建也可以。”莲儿道。

“好吧,就叫七星社,如何?”世云说。

众人同意。

“社长自然是云哥,我们都听你的。”远妮看着世云,道。

“我看应是妮子姐姐,”莲儿做了个鬼脸,“这样的话,你便可以从大爷那里弄些纸笔来。”

世云和远妮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我不当社长,爷爷就不给我纸笔了?”远妮道。

“你就别推辞了,反正都一样。莲儿瞧不起我,当了社长也不好使唤,就你认了吧。”世云笑着道。

远妮只得认命。

“那好,今天的诗,就写刚才的雁,首先一人一首。”远妮道。

“就叫《离雁三曲》吧!社长同志,对诗还些什么要求?”世云望着远妮,笑了笑道。

“当然要情真意切,”远妮道,“具体的呢,必须有反问之修辞。至于什么风格调式,不必限制。”

“从何韵?”莲儿问。

“初次做诗,何需限韵。再者,你我又有几斤几两?限了韵,倒使句子不大恳切。”远妮道。

三人略作思考,便很快成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