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生存的智慧
5951700000011

第11章 遇事大胆,勇敢迈出第一步

勇敢,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在人生旅途中,我们不仅需要用勇敢的精神去克服各种困难,也要靠勇气去争取事业的成功。一个从小勇敢的孩子,不怕困难,不怕危险,并且能够战胜困难,在危险中学会自救。尤为重要的是,这种勇敢的表现将影响自己的一生。

过河

那里地处险恶的峡谷,涧底奔腾着湍急的水流,几根光秃秃的铁索横亘在悬崖峭壁间,这就是过河的桥。

一行四人来到桥头,一个盲人,一个聋子,两个耳聪目明的健全人。

四个人一个接一个地抓住铁索,凌空行进。结果呢?盲人、聋子过了桥,一个耳聪目明的人也过了桥,另一个则跌下去,丧了命。难道耳聪目明的人还不如盲人、聋人吗?他的弱点恰恰源于耳聪目明。盲人说:我眼睛看不见,不知山高桥险,心平气和地攀索;聋人说:我的耳朵听不见,不闻脚下咆哮怒吼,恐瞑相对减少很多。那么过桥的健全人呢?他的理论是:我过我的桥,险峰与我何干?急流与我何干?只管注意落脚稳固就够了。

生存一点通

很多时候,我们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智商的低下,也不是因为力量的薄弱,而是慑于环境,被周围的声势吓破了胆。所以,我们要干好一件事,就要集中精力,不要被困难吓倒,不要听信别人的反调而打退堂鼓。让我们记住一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想象的危险

一个盲人过桥的时候不慎把脚踩出了桥面。他身体一歪,几乎栽到桥下。幸好桥栏杆上的横木挡住了他,于是他用双手抓住了栏杆,而身体却悬在半空中。

盲人以前曾不止一次在这座桥上走过。尤其是在那春雨过后、山洪暴发的日子,他过桥时听到桥下哗哗作响的流水声,真有点毛骨悚然、胆战心惊。可是,这一次他过桥,正值秋高气爽、小河断流的季节。一般的人过桥看得见桥下干涸的河床,走在桥上有走旱路的感觉。然而,盲人却没法看到河中的情形,他凭以往的经验判断,认为桥下必定是水流湍急的深渊。因此,他失足时使出了浑身的力气抓住桥栏杆不放,一边奋力挣扎着,一边着急地希望得到他人的救助。

当时,从桥上经过的人,看到盲人抓着栏杆有惊无险、盲目恐慌的情景,既好笑又可怜地指点他说:“用不着害怕,你双脚离地不远,松手就可以着地。”盲人不相信这话,他心想:不肯拉我一把,却要我松手掉下去,这不是存心害人吗?想到这里,他绝望地哭起来。

不一会儿,盲人力气耗尽,两手一滑,身体坠了下去。出乎盲人想象的是,顷刻间双脚就触到了地面。原来这桥下真如那路人说的一样,一点水也没有。盲人这才松口气,有点不好意思起来。

生存一点通

一件事在没有做之前,有些人总是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不敢放手去干,这样就贻误了许多时机,耽误了许多事情;而实际情况则是,问题根本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大、那样多,只要放手去干,就能获得成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他们的眼睛像那位盲人一样,看不到真实的情况。这时,不妨大胆去干,在实践中边摸索边解决问题。这样才能看见成功的时刻。

破釜沉舟

秦末,项羽和他的叔父项梁起兵反秦。因为项家世代为楚将,楚地的起义将领都来归附他们,于是势力逐渐壮大起来。

项梁率领大军,和项羽等在山东、河南一带,连续击败秦军,打了好几次胜仗。但秦军大量增援后,秦将章邯在定陶(今属山东省)一战,大败楚军,项梁就在这一战役中战死。项羽、刘邦、吕臣等的部队只得撤退下来。

章邯击破了楚军,以为楚地的战事可以告一段落了,便渡过黄河北攻赵地。那时赵歇为赵王,陈余为将,张耳为相,退人钜鹿固守。楚王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率领楚军前去救赵。

楚军开到安阳,停留不进,直等了四十六天,项羽忍耐不住,催宋义快快渡河,同赵军里应外合,打垮秦军。宋义不同意,说要等秦军打得疲劳时,才能有机可乘,并说:“冲锋陷阵,我不如你;筹谋策划,则你不如我!”此时正值冬季,天气很冷,又加雨雪,士兵们忍受饥寒,而宋义只顾自己吃喝,毫不在意。项羽气愤极了,清早去参见宋义时,就在帐中把宋义杀死,割下他的头号令全军。将领们见杀了上将军,个个惊惧,表示愿意服从项羽。项羽报告了楚王,楚王就命项羽为上将军。

项羽先派黥布(即英布)和蒲将军领二万人渡河,解救钜鹿,接着率全军渡河北上。过河以后,把渡船全凿沉,饭锅都砸了,岸边房屋也统统烧光,每人只发三天粮食,表示此去只有拼命,誓不后退的坚强决心。

楚军一到前线,立刻把秦军包围,截断了他们的运粮后路。一场恶战,打得秦军落花流水。那时各地派来援赵的十多支部队,各立营垒,躲在里面,不敢出来和秦军交锋。现在看见楚军战士以一当十,勇猛无比,个个惊呆了,只在营垒上远远地观战。

这一战役胜利结束后,项羽召见各地援军的将领。他们低头弯腰地走进辕门,都拜伏在项羽面前。项羽从此成为各地抗秦军队的首领。

生存一点通

成功人士大多经历过非常多的痛苦与磨难,甚至有的人一辈子都在与失败为伍,只是到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才取得事业上的伟大成就。面对挫折,我们怎样才能迎接胜利的曙光呢?决定因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每一个人都和团队一起拧成一股绳,大家同仇敌忾,誓死一拼。唯有将自身的安全置之度外,勇于面对现实,方能转败为胜。

10岁女孩的勇气

在犹他州的一座种植园里有一间作坊,那里住着一家黑人。一天,黑人家里的一个10岁的小女孩被她母亲派去向种植园主索要50美分工钱。

园主放下自己的工作,看着那个黑人小女孩敬而远之地站在那里,似乎若有所求。于是他便问道:“你有什么事情吗?”

黑人小女孩没有移动脚步,回答说:“我妈妈说想要50美分工钱。”

园主用一种可怕的声音回答说:.“我不给!你快滚回家去吧,不然我用锁锁住你。”说完,便继续做自己的工作。

过了一会儿,他抬头时看到黑人小女孩仍然站在那儿不走,便拿起一块木板向她挥舞道:“如果你再不滚开的话,我就用这木板教训你。趁现在我还……”话没有说完,那黑人小女孩突然飞快地冲到他面前,扬起脸来用尽全身的气力向他大喊:“我妈妈需要50美分工钱!”

园主被小女孩的勇敢镇住了,将木板放了下来,手伸向口袋里摸出50美分给了那个黑人小女孩。她一把抓过钱去,便像小鹿一样跑出去了,留下园主目瞪口呆地站在那儿回顾这奇怪的经历——一个黑人小女孩竟然镇住了他自己,而在这之前,整个种植园的黑人从来没敢想过。

生存一点漏

一切困难和阻碍,都像弹簧一样,你弱它强,你强它弱,我们应该拿出自己的勇气与它们抗争。如果你要担当某项任务,你就不应当想到你自己是怎样的弱小无能、不堪重任,这样你准不会成功,而要想着自己怎样强、怎样有本领、怎样能应付现在的问题,以致能取得成功。只要有勇气和信心,从心态上战胜恐惧,你就可以迈向胜利的前途。草莽英雄可悉陵是北魏的皇亲,他体格强壮、高大魁梧、性格坚毅,有一身好武艺。

17岁那年,北魏皇帝拓跋焘带着他进山打猎。在返程的路上,忽然有人察觉到旁边的树在微微颤动,传出一阵草叶的“沙沙”声,好像有什么动物在快速行走。就在迟疑间,说时迟,那时快,丛林中突然蹿出一只吊睛白额虎。它大吼一声,直吼得地动山摇。

人们惊出一身冷汗,惊惶失措,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只听得一个人大喊道:“保护皇上,看我的!”说话间,人已到了老虎跟前。大家定睛一看,原来说话的是可悉陵。

可悉陵没拿任何武器,赤手空拳地和老虎搏斗起来。老虎的尾巴用力一掀,眼看要扫到可悉陵的身上,可悉陵灵巧地一闪躲开了。大家回过神来,弯弓搭箭想要帮可悉陵的忙,可悉陵却喊道:“请大家别动手,有我一个人就可以了。”大家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可悉陵和老虎周旋,心里暗暗为他捏了一把汗。躲过了老虎凶猛的一扑一掀一剪,可悉陵瞅准机会趴到老虎身上,揪着虎皮死死按住虎头,抬起铁拳拼命朝老虎的天灵盖砸下去。也不知砸了多少拳,可悉陵累得不行了,才发现老虎已经七窍流血,死了。可悉陵把这头老虎献给了拓跋焘。

拓跋焘没有如他想象的那样称赞他,而是说:“我们本来有机会逃走,不必跟老虎纠缠;实在走不了,大家一起上,也可以轻而易举地置老虎于死地,可你偏偏要徒手和老虎单打独斗。你的勇敢和体力超人一等,但应该用来造福国家,而不是浪费在这种不必要的搏斗上。万一出了点事,岂不是太可惜了吗?”可悉陵听罢,惭愧地低下了头。

生存一点通

一个人勇猛刚强固然重要,但人的智慧和谋略更重要。没有智慧的勇敢,是匹夫之勇,是争强斗胜,是自我炫耀;而真正有智慧的人,懂得巧妙地运用自己的勇猛,用得得当、得时。有道是,有勇有谋才是大将风度。而可悉陵,只算作是一个草莽英雄。

智救落水者

有一天,蒋艾将军和一个警卫策马扬鞭,驰骋过一片大森林。“救人!救人!有人掉进水里啦!”远处传来一阵阵紧急的呼救声。“啪!啪!啪!”蒋艾将军用鞭猛抽三下马,坐骑便风驰电掣般地向呼救的地方奔驰而去。

当赶到湖边时,蒋艾将军看到一个士兵正在水里手忙脚乱地挣扎,同时尖叫着向湖中心漂去,岸上的几个士兵则惊慌失措地大声呼喊。将军高声发话:“他会游泳吗?”“他只能比划几下,现在已不行了。请问将军,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呢?”一个士兵惴惴不安地问道。

“别慌!”将军马上从侍卫手里拿过一只步枪,并向落水士兵大声吆喝:“你还往湖中心游吗?还不快向岸边游来!”话音刚落,他平端枪身,朝那人的前方连开两枪。

落水者刚听到命令,“叭!叭!”两声枪响后,只见身前高高地溅起两朵水花。他在惊恐中急忙调转方向,“扑通扑通”地朝将军所站的湖边游来。一会儿,这士兵便游到了岸边。

落水的士兵得救了,他浑身湿漉漉的,像一只“落汤鸡”。他转过身子,发现持枪站在那几个士兵旁边的竟是将军,吓得魂飞魄散,连忙拜谢:“将军,我不小心掉进湖里,幸亏您救了我。只是我不懂,我快要淹死了,您为什么还要枪毙我?”

将军哈哈大笑:“不吓你一下,你还有勇气游上岸吗?”

士兵们拍拍脑袋,恍然大悟,朝将军投去敬佩的目光。原来,将军是用死来逼迫士兵产生强烈的求生意识,进而游回岸边。

生存一点通

有句话叫做“置之死地而后生”,当你处在十分危急的关头,求生的本能将激发一种巨大的能量,把你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因为,每个人都渴望生存,力量就在这渴望中产生。做事也是一样,当渴望成功像渴望生命一样时,就有足够的力量去奋斗。而力量往往蕴藏在内心深处,不易被发现,它往往只有在危急时刻才能被激发。死了,您为什么还要枪毙我?”

将军哈哈大笑:“不吓你一下,你还有勇气游上岸吗?”

士兵们拍拍脑袋,恍然大悟,朝将军投去敬佩的目光。原来,将军是用死来逼迫士兵产生强烈的求生意识,进而游回岸边。

生存一点通

有句话叫做“置之死地而后生”,当你处在十分危急的关头,求生的本能将激发一种巨大的能量,把你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因为,每个人都渴望生存,力量就在这渴望中产生。做事也是一样,当渴望成功像渴望生命一样时,就有足够的力量去奋斗。而力量往往蕴藏在内心深处,不易被发现,它往往只有在危急时刻才能被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