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生存的智慧
5951700000019

第19章 掌握生活智慧,点亮生命灯盏(1)

也许我们都是“聪明”的孩子,但未必就是“智慧”的孩子。聪明不代表智慧,智慧一定包括聪明。知识是智慧的孪生姐妹,知识无处不在,智慧也就无处不在。但知识是教条的,而智慧则是随机应变的。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要从知识和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大脑,掌握生活的智慧,用智慧的灯盏照亮人生的旅程。

扁鹊的医术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排行第三的扁鹊回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又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病前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家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文王点点头,若有所悟。

生存一点通

做一件事时,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所谓“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等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千里大堤,毁于蚁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等等,则说的是相反的道理。我们处理问题时,不要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那样恐怕为时已晚。

够用就好

有一个人在河边钓鱼,他钓了非常多的鱼,但每钓上一条鱼就拿尺子量一量。只要比尺子长的鱼,他都丢回河里。

旁观人见了不解地问:“别人都希望钓到大鱼,你为什么将大鱼都丢回河里呢?”

这人不慌不忙地说:“因为我家的锅只有尺子这么长的口径,太大的鱼装不下。”

生存一点通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本来所需有限,仍然要拼命地捞。就像吃自助餐,反正是随便吃,就放开肚量,把肚子胀破了还要再吃,否则就认为吃亏了,这又何必呢?够用就好!取自己够用的,不必贪多贪大,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勤快狗和懒惰猫

有一户人家,养了一条狗、一只猫两只宠物。

狗是一条勤快的狗。每天,当主人不在家里时,它便竖起两只耳朵,虎视耽耽地巡视四周,哪怕有一丁点的动静,它也要狂吠着疾奔过去,就像一名恪尽职守的警察,兢兢业业地为主人家做着看家护院的工作。

而每当主人回到家后,它的精神便稍稍放松了,有时还会伏地休息,消除劳累。于是,在主人眼里,这条狗是懒惰的、贪睡的和极不称职的,为此,主人也懒得好好喂它,使它常常处于半饱状态。

而那只猫才是真正懒惰的。每当主人外出时,它便伏地大睡,即使三五成群的老鼠在主人家中肆虐,它也不为所动。睡醒了,它就到处散散步,活动活动身子骨。当主人外出归来时,它的精神也养好了,这儿瞅瞅那儿望望,也像一名恪尽职守的警察,时不时地,它还要去给主人舔舔脚、逗逗趣。在主人的眼中,这无疑是一只极勤快、极尽职守的猫。好吃的自然给了它。

由于猫的不尽职守,主人家的耗子越来越多。终于有一天,耗子将主人家唯一值钱的家当咬坏了,主人震怒了。他召集家人说:“你们看看,我们家的猫这样勤快,但是耗子还是猖狂到了这种地步,我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那条懒狗,它整天睡觉也不帮猫捉几只耗子。我郑重宣布,将狗赶出家门,再养一只猫。大家意见如何?”家人纷纷附和说:“这条狗是够懒的,每天只知道睡觉,你看猫,每天多勤快,抓耗子吃得多胖,都有些走不动了。是该将狗赶走,再养一只猫。”

于是,狗被赶出了家门。自始至终,它也不明白赶它走的原因。它只看到,那只肥猫在它身后窃窃地、轻蔑地笑着。

生存一点通

为什么勤快的狗被赶出了家门,而懒惰的猫却受到奖赏?问题就出在主人身上。因为他没有仔细调查,没有深入研究,只凭表面现象就给人贴标签、下结论。尤其是他喜欢溜须拍马之徒,更是要不得的。照此下去,家里的耗子一定会越来越多,恐怕懒猫的本来面目也迟早会暴露出来。所以,我们在做事时,要多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切勿凭自己的感觉下结论。

买橘子

从城里来了一个摄制组,想拍一部农民生活的纪录片。于是他们来到某水果产地,找到一位橘农,说要买他1000个橘子,请他把这些橘子从树上摘下来,并演示一下贮存的过程,谈好的价钱是1000个橘子给200元人民币。

这位橘农很高兴地同意了。于是他找来一个帮手,一人爬到橘子树上,用绑有弯钩的长杆,看准长得好的橘子用劲一拧,橘子就掉了下来。下面的一个人就从草丛里把橘子找出来,捡到一个竹筐里。橘子不断地掉下来,滚得到处都是。下面的人则手脚飞快地把它们不断地捡到竹筐里,同时还不忘高声大嗓地和树上的人拉着家常。在一边的摄制者觉得这很有趣,自然全都拍了下来。接着又拍了他们贮存橘子的过程。

摄制者付了钱就准备离开,那位收了钱的橘农却一把拉住他们说:“你们怎么不把买的橘子带走呢?”摄制者说不好带,也不需要带,他们买这些橘子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这些橘子还是请他自己留着。

天底下哪有这样便宜的事情呢?那位橘农心里想。于是他很生气地说:“我的橘子很棒呢,质量好得很,你们没理由瞧不起它们。”摄制者耸耸肩,摊开双手笑了,说他们丝毫没有瞧不起他这些橘子的意思。

橘农才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同意让他们走。但他却在背后摇摇头感叹说:“没想到世界上还有这样的人!”

那位橘农不知道,他的1000个橘子虽然原地没动地就卖了200元,但那几位摄制者拍的他们采摘和贮存橘子的纪录片,可以卖更多更多的钱。

那位橘农不知道,在那几个人眼里,他的那些橘子并不值钱,值钱的是他们的那种独特有趣的采摘、贮存橘子的生产方式。

那位橘农不知道,一个橘子在市场上只能卖一次,但如果将橘子制成“信息产品”,一个橘子就可以卖一千次一万次甚至千千万万次。

生存一点通

桶农的蝇头小利比起那几个来客的利益来说实在不算什么,但那几个人的高明之处,正是在于舍了小利而取了大利,并让那地道、质朴、可爱的橘农大惑不解。我们在为人处世时,也不妨借用这样的智慧,至少要吸取橘农的教训,不要只看到眼前的比较直接的“小利益”,而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发现更多的、可能比较隐蔽的“大利益”。

行礼

有一个庄园主,是个大恶霸,他定了一条规矩:穷人遇到他,都要低头行礼。

这一天,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经过庄园,正好在路上碰到了这个庄园主。

“穷小子,你为什么不向我行礼?”庄园主气势汹汹地问。

“我不认识你,为什么要向你行礼?”裴多菲说。

“我是这里最有钱的人,有钱有势!穷光蛋,你要不低头,我就抽你!”

裴多菲依然昂头挺胸,不予理睬。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庄园主怕下不了台阶,便眼珠一转,低声对裴多菲说:“这样吧,我把袋里的100块钱分一半给你,你可一定要向我行礼!”

裴多菲不慌不忙地将50块钱装进衣袋,对庄园主说:“现在你有50块钱,我也有50块钱,我凭什么非要向你行礼不可呢?”

围观的人大笑起来,庄园主又羞又怒,无可奈何,气急败坏地拿出剩下的50块钱说:“好吧,穷小子,这50块钱也给你,只要你向我低头!”

裴多菲手里拿着100块钱,一边分给大家,一边对庄园主说:“现在,我们大家都有了钱,而你却一个子儿也没有。用你的话说,有钱就有势,你得向我们大家行礼呀!”

生存一点通

裴多菲的故事,简直就像是阿凡提的传说。他用的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这样就可以化劣势为优势,化被动为主动,扭转于己不利的局面,并反戈一击。这里的关键是,要把握事情的关键点,灵活机动,现场发挥,斗智斗勇。

摘一只梨一位老教徒,他身边有一帮虔诚的弟子。这一天,他嘱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担柴回来。弟子们匆匆行至离山不远的河边,人人目瞪口呆。只见洪水从山上奔泻而下,无论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