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异域文化之旅:体悟23个国家的文化象征
5952800000038

第38章 美国的橄榄球(1)

的确。随着商业经营的复杂性日益增长,许多经理人员不再把棒球运动当作自己这个行业的象征。比起其他多数体育项目。棒球运动的设计更便于制造出不可思议的英雄……许多经理人员觉得他们的行业更像橄榄球运动。因为橄榄球运动的形象是,具有不同技能的若干队员相互依赖。齐心协力把球向前运动。

——考夫曼,1999年,第A8页

几年前的一个周一上午,两位在马里兰读MBA的外国学生来到我的办公室,一位是来自俄罗斯的男生,一位是来自南非的女生。他们在周末观看了马里兰队同北卡罗莱纳队的橄榄球比赛。这是他们第一次看橄榄球比赛,我问他们感想如何。一位学生激动地说,这是世界上最愚蠢的比赛。我让他们说得具体点,结果他们做了这样的描述:高大的运动员穿着厚重的运动服,有的显得过于笨重。他们先是疯狂地互相冲撞,无所顾忌,然后凑在一起,几分钟之后又是疯狂、无所顾忌地互相冲撞。整整一个下午他们就是这么来回折腾,偶尔触地得分或射门得分。赛场外边,乐队奏着乐,拉拉队喊叫着。我给了这两位学生一本本书的第一版,告诉他们读一读有关美国橄榄球的那一章。这两位学生看了书以后改变了对橄榄球的评价。更重要的是,他们明白了那一章的意图,也就是说,不了解美国的橄榄球,就难以了解美国的文化,难以了解美国人做生意的方式。出于同样的原因,社会批评家卡米莱·帕利亚建议妇女与其参加女权运动会议不如研究研究橄榄球(帕利亚,1997年)。

橄榄球是美国最受欢迎的体育项目,不论男女都喜欢。各种体育运动的爱好者当中,68%偏爱橄榄球;女性体育运动爱好者当中,57%钟情橄榄球(康蒂,1999年)。“橄榄球周日”已经取代圣诞节成为全国性的节日,就连对O.J.辛普森的审判都被称为“世纪审判”,主要就是因为辛普森是橄榄球偶像。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迷恋橄榄球。乔治·威尔就说,橄榄球综合了国民生活的两个最坏的方面:暴力和委员会会议。阿利斯泰尔·库克称橄榄球是中世纪战争和国际象棋的杂交(《经济学家》1993年1月9日期)。

不过还是跟我们一起看一看职业橄榄球比赛吧。首先是比赛之前的聚会,这是美国所特有的现象。有的球迷驱车数百英里前来观看比赛,有的球迷住得不远,开车几分钟就到,但是不论远近,到了停车场都要来个室外聚会。他们迅速卸下烤箱、食物、啤酒、苏打等。一般来说是朋友们聚在一起,但是如果附近有同一支球队的球迷,他们肯定也会一起分享食物,交流思想。聚会之后才是观看比赛。

比赛真是太壮观了!球场上少说也有300名演员,每个人手里一面旗子,个个嘴上挂着慷慨的笑容,动作是那么协调一致。阳光照耀在她们闪光的衣服上,风在起舞,旗在飘扬,鼓声咚咚,号角齐鸣。湛蓝的天空中只有一只“Goodyear”飞艇在体育场上方盘旋。“明尼苏达海盗”队的比赛就要开始了。球迷们如醉如痴,不管场上发生什么,他们都会不由自主地大声呼应。他们为拉拉队长鼓掌欢呼,为解说员鼓掌欢呼,为其他球迷鼓掌欢呼,甚至为卖啤酒的小贩鼓掌欢呼。在这个星期天的下午,他们就是想纵情乐一乐。他们看上去是那么统一:穿着同样颜色的衣服,为同一支球队呼喊,期望着同样的结果。但他们每个人又为这每周一次的盛会增添自己的个人色彩。那边那个男人把自己的脸涂成了他的球队的颜色;前边那个小青年举着一面巨大的旗子,上面用诙谐的语言表达他对教练的失望;左边那对夫妇穿得像海盗,尽情表达他们对球队的名字是多么喜欢。所有的人都在吃着什么,咯吱咯吱地嚼着,但没有人在意自己吃的是什么,而是忙着别的事情。

拉拉队长们聚集在球场的一边,情绪激昂地舞着。音乐突然变得激烈起来,他们的身体和着音乐快速扭动。一颗炸弹,没错,就是一颗炸弹,在场上爆炸,引起人群雷鸣般的呼应。浓烟腾起,把球场中央罩住。浓烟散去,50码线上的领奖台上出现一辆轿车,没错,现在已经可以看清楚了,是一辆本田cIvIc轿车,领奖台四周围着舞蹈演员和模特。体育场里回响起汽车鸣笛声,观众和着鸣笛声歌唱,解说员骄傲地宣布本周的赞助商是日本的本田汽车公司。随着解说员一声令下,那辆结实的本田轿车在众多舞蹈演员的簇拥下驶离领奖台。

宣布赞助商之后,观众就座,赛场收拾停当,比赛即将开始。美国的橄榄球是一项反映美国社会许多基本价值观念的体育运动,已成为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周五晚上是高中的比赛;周六下午是大学的比赛;职业队比赛则成为美国的一道风景,不论在现场还是在电视上都让人陶醉。就连拉拉队长的位子都令人向往,不知有多少人为得到这样一个位子绞尽脑汁,有关的故事就像神话一样。得克萨斯州一位女士为了让自己的女儿能够赢得这个位子甚至策划杀害女儿竞争对手的母亲。

在美国,橄榄球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运动,而且还是共同信念和理想的集合体,体现着一个有活力的社会所共有的价值观念。它的高速度、持续运动、高度专业化、强烈的攻击性和激烈的竞争性无一不是美国文化的象征。

橄榄球是一项团队运动,但并不埋没个人。这项运动中的个人活动空间可以说是任何其他体育项目无法比拟的。所有重大比赛都以曾经为这项运动作出过贡献的人冠名,如黑斯曼大奖赛(Heisman Award),文斯·隆巴迪杯赛(vince LombardiBowl),等等。职业橄榄球运动中,每个队员都有自己的角色。比赛的结果取决于所有队员的表现,但常常有一个队员比别的队员更突出。这个表现最突出的队员被看成是胜利的关键,由他接受观众的庆贺。

职业球队实际上都是富甲一方的大公司,下设许多部门,每个部门都有十分专业的工作人员。“组织”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任务,分工非常细致。每个球队都有一个或若干教练,还有医生、陪练、心理医师、技术员、统计师、队服设计师、营销顾问、社会工作者等等,甚至还有专人负责在比赛中为教练提耳机联线,防止教练被绊倒。对于许多美国人来说,职业球员就是完美的化身。橄榄球比赛是复杂精确的竞技,球员的一招一式都是为达到高水平的形体完美而设计的。在美国人的眼里,全美橄榄球联盟体现了人的最高追求:金钱,地位,和光荣。

橄榄球具有吸引美国人的神奇魔力。美国人觉得职业球员应有尽有,做梦都想成为一名职业球员。有的美国人甚至把球员当作具有超人力量的偶像。《华盛顿邮报》的体育记者托马斯·博斯韦尔曾经思考过体育运动在美国人生活中的位置问题,他的结论完全适合于橄榄球运动:现如今,体育也许是美国人最津津乐道的话题。而在不久前,美国人以如此的热情谈论的都是宗教话题……今天,我们用什么实在的东西来向我们的子女解释某些价值观念呢?也许可以用体育……体育支撑着我们美国人所剩下的集体感……总之,20世纪末的美国运动员无意之中被赋予一种类似于在其他时代或其他文化中由神话人物或宗教人物所发挥的作用……他们在我们的道德议论中具有代用品的功能。(博斯韦尔,1990年,第24、26、28页)

橄榄球比赛中,成功也好,失败也好,都是集体努力的直接结果。换句话说,失败可以避免,胜利取决于团队。球迷一般都不待见老是输球的球队。失败者很快就会被忘记,甚至遭到嘲讽,而胜利者则得到各种庆贺,得到光荣。美国球迷的这种反应与我们在其他文化中看到的反应截然不同(例如第三章“日本的花园”中的情形)。

橄榄球比赛是一个颂扬完美运动的仪式。球员的接球动作和为防止被对方抱腿摔倒而向后跑的动作都优美得像是在舞台上表演,让人觉得美国的橄榄球运动员不仅仅是运动员,而且还是舞蹈演员。事实上,舞蹈就是橄榄球运动的表现形式:拉拉队长们在球场边上欢快起舞;球员们在球场内舞姿翩翩,特别是在触地得分的时候;球迷们在高音喇叭播送音乐时应声起舞。

职业橄榄球运动还体现着宗教情感和家庭观念的深度。全美橄榄球联盟的球队常常在比赛之前和取胜的时候请牧师做祈祷。球队管理层常常鼓励举行宗教仪式,有的教练,像乔·吉布斯等,总是谈论宗教,述说宗教如何影响他们的生活,宗教与橄榄球有什么关系,等等。

一支球队内的球员往往分成三个小团体,性情相近的球员聚集在一起,形成所谓的“家庭”,也被称为“组”。三个小组,每个都有自己的特征和价值观念。防守组的球员富于进攻性,脾气暴躁;进攻组包括技能最高的球员,他们的收入也最高;所谓“特殊团队组”则以技巧精湛和擅长表现为特征。球员们努力适应自己那个组的特殊文化,甚至使用诸如“肥猪”一类的外号来称呼某一个组。

因此,美国的职业橄榄球比赛是一个可以描述和解释美国文化若干关键面貌的象征。本章集中介绍橄榄球运动作为文化象征的三个基本因素,即个人表现与竞技技能,集体磋商技巧,推崇完美。

个人表现与竞技技能

尽管美国橄榄球比赛的规则不断变化,甚至每个赛季都有新的规定出台,但其基本的价值观和理想却多少年来几乎没有任何变化。美国的社会一向鼓励变革和革新,只有在涉及价值观和理想时除外。美国的价值观,像橄榄球运动的价值观等,发展得相当缓慢,近两百年来,美国的理想几乎没有什么根本性变化。机会均等、独立自主、首创精神和自力更生就是贯穿于美国历史的基本价值观和理想。所有这些价值观和理想都体现了高度的个人主义。霍夫斯泰德对53个国家的文化所做的研究把美国列为个人主义指数最高的国家(霍夫斯泰德,1991年)。美国的价值观和理想过去是,现在仍然是美国橄榄球运动的基础。

那种既重视个人作用也讲究团队协作的竞技技能似乎是美国最突出的特征。总的来说,“为竞争而提高技能”的观念是美国人所钟情的思想原则,美国人在全世界实践这一原则,捍卫这一原则,传播这一原则。竞技技能是美国人面对生活中重大挑战的工具,这个工具经常检修,始终保持高度紧张状态。这就难怪,许多美国人,你一问到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就会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的职业或自己的工作,不像日本人那样只喜欢向人讲述自己在哪家公司里工作(见第3章)。

美国的现实生活与橄榄球比赛何其相似,橄榄球比赛中的战争气氛简直就是美国现实生活气氛的翻版。美国的社会是个性格外向的社会,有时甚至可以说是生性好斗的社会。根据美国最流行的性格调查模式,75%的美国人性格外向,在人际关系中富于进攻性。尽管性格外向在美国人的生活中有其积极的一面(巴恩伦德,1989年),但以外向和好斗的消极方面而论,美国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例如美国的暴力犯罪在全世界排在第三位,偷窃罪排在第六位。美国每10万人中有426人进监狱,排名仅次于美国的南非每10万人中有333人,而日本只有45人。

美国人本能地承认生活与球场之间存在的关联。橄榄球的激烈性和进攻性进一步增加了这项运动对美国社会的魅力,把这项运动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在美国,进攻性受到推崇,是富有活力和主动性的标志。进攻性也是橄榄球运动所推崇的要素之一。球队与球队之间为夺取锦标而争斗,同一支球队的球员之间为获得重要地位而争斗,就连球迷之间也要为买到最好的球票而争斗。

美国似乎非常适应这种竞争和争斗。理查德·霍夫施塔特曾在1955年著书解释了20世纪初社会达尔文主义,即所谓“适者生存”的理论得以风行美国的原因:美国的迅速扩张,美国的开发方式,美国的竞争,美国的不服输,所有这一切使战后的美国成为一幅巨大的漫画,活生生地再现了达尔文的生存斗争和适者生存。成功的企业家们几乎是本能地吸收了达尔文用以描绘这一生存条件的词语。(霍夫施塔特,1955年,第44页)

这一观点得到了拉塞尔·H.康维尔的有力支持。康维尔是礼拜堂大学首任校长,卫理公会的牧师,他自1861年发表他那篇著名的演讲“大片的钻石”时起就开始把社会达尔文主义与宗教联系起来:我告诉你们:你们应该富有,你们没有权利贫穷……我告诉你们:你们应该把自己的一部分时间用于积累财富。你们和我们都知道,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这一点我们当然知道。喔,对了,也许受苦的人都知道有比黄金更甜蜜、更神圣的东西。然而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些东西中没有一个不受益于金钱。金钱就是力量;金钱具有力量。说“我不想要金钱”就等于说“我不想为我的同胞做任何好事”。这么说是荒谬的,把金钱同其它东西截然分开是荒谬的。生活是神奇的,伟大的,你们必须花费自己的时间来挣钱,以便汲取金钱中所固有的力量。

伟大并不在于占据某个职务,伟大在于以小的代价做大的事情,在于从自己的现实出发实现宏伟的抱负,这才是真正的伟大。(伯尔,1917年,第414~415页)

也许,最能说明美国如何看重个人主义和竞争的实例就是美国公司CEO的薪金。CEO是英文“首席执行官”的缩写,一个公司内CEO与其他雇员的差距越来越大:1960年,CEO的年收入为19万美元,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工资的41倍;1992年,两者的比例达到了157:1;而且现在还在增长。一项对13个工业化国家的调查显示,美国的收入差距比其他工业化国家大得多。如此强调个人竞争就是对于《商业周刊》榜上有名的大公司来说也显得太夸张了,因为CEO个人的收入已经有损于公司的效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