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为率真者让路
5953000000027

第27章 率真的家世界(3)

三句话不离儿子,是天下妈妈们的特权,作为父亲一般是不把儿子放在嘴边的,但是他们会把儿子放在心里。古古是在美国纽约出生的,当了爹的李国庆第一件事就是跑到纽约的中国领事馆给孩子报户口。李国庆当时知道俞渝是美国国籍,孩子应该随妈妈办理美国户籍。可他还是抱着一丝侥幸,希望能给孩子的户籍上印上“中国”两个字。可是没能如愿,不过李国庆不灰心,他希望孩子长到十八岁的时候可以自己选择国籍。

大概因为父母都是商人,儿子三岁的时候就已经熟谙生意场上的饭局了。一次吃饭,儿子举起手中盛满果汁的杯子说:“爸爸,干杯!”李国庆被儿子可爱的举动逗乐了,也举起酒杯说:“干!”然后你一口我一口的,喝得还很尽兴。碰上去酒店的时候,儿子也会耍一下“大老板”的牌,把酒杯往桌子上一碰,说:“爸爸,我干了,你随意。”李国庆夫妇听了哭笑不得,感叹小孩子超强的模仿能力。

李国庆管理公司时有条不紊,但在家里就显得有些拖拉了,有时还容易把儿子教坏,为此俞渝非常头疼。

一天,一家人出门回来,李国庆把鞋随便往前一踢,皮鞋高高地飞起,在离地面20厘米的“高空”划了一道漂亮的弧线后安全着陆,然后他换上拖鞋懒洋洋地坐到沙发上,儿子觉得爸爸这个动作很帅气,也学着他的样子把鞋踢出去,虽然鞋飞起的高度不能和“李大”比,但是两只小鞋也在“高空”中小小地表演了一番。儿子高兴地拍着手,为自己的杰作喝彩,可是在一旁冷眼看着的俞渝却不乐意了,她严肃地说:“古古,把鞋捡回来放进鞋柜里。”儿子嘟着嘴说:“刚才爸爸就是这么做的,我在向他学习。”李国庆一听,赶紧替儿子辩解,“没事,反正也丢不了,别那么讲究。”俞渝又反过来教训李国庆:“都是你教的,还敢纵容他!以后养成乱扔东西的坏习惯就不好改了。”说完还刻意强调了一下,“就像你一样。”李国庆听了多少有点惭愧,赶紧闭上嘴巴,乖乖地把踢出去的鞋捡回来放进鞋柜里,然后笑着对儿子说:“儿子,跟着爸爸学点好的,别让你妈妈总是数落咱俩。”儿子果然听话地配合了他,也把鞋放好。

弗洛伊德说了,父亲是儿子的教育者、保护者和理想的化身,父亲很多行为习惯和思想意识都容易“传染”给儿子,如果父亲不注意自己的言行,那么儿子也就跟着学坏了。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有其父必有其子”。

李国庆是个不喜欢“安分守己”的人,儿子古古也跟着有些“不安分”,只要生活稍微平静一点他们就会觉得不自在。一次,两个人在家闷得实在是受不了了,李国庆就撺掇着儿子说:“走,咱们找点刺激的玩儿。”儿子听了满眼放光,问:“玩儿什么?”李国庆故弄玄虚地说:“跟着我混就是了,肯定错不了。”于是乎,李国庆就带着儿子拿着水枪冲到公寓楼下的车库里,还找来几个保安加盟他们的游戏,其实就是模仿特种兵野地作战。那几个保安十分无奈,整个过程都在被游戏,不过这也算是生活中的一段小插曲,重新体验一次童年的快乐也不错。

一次,李国庆和儿子出去游泳,刚开始两个人就是随便游游,过一会儿儿子觉得无趣了,就笑着说:“爸,咱们比赛吧。”李国庆一听,正合我意,高兴地答道:“好啊!多长的距离?”儿子想了想,道:“就100米吧,我怕你体力不支。”李国庆听了不免感动,儿子真是体贴啊,特意提醒我,我已经老了。两个人站在起点,儿子喊:“预备——开始!”只听“扑通”一声,父子二人一头扎进水里,都甩开胳膊用力往前冲,儿子一心想赢他,他也毫不退让,最后,他终于以超过儿子半个身子的长度赢得了这场比赛。虽然累得气喘吁吁,他却仍然骄傲地说:“怎么样,我还没老吧?”面对他的“天真可爱”,儿子只能一笑而过。

俞渝的好友戴军经常调侃说:“李国庆就像是她的大儿子,古古是小儿子,没一个让她省心的。”

有一次,李国庆和儿子不知为什么非要在家里搞个烛光晚会,两个人弄来一大堆蜡烛,摆得满客厅都是,俞渝急得直劝他们爷俩:“别胡闹,危险!”可是儿子却说:“妈,你难道不觉得这样很浪漫吗?”李国庆也笑着说:“多好玩儿啊,你陪我们一起点蜡烛吧!”俞渝摇了摇头,实在是懒得再管他们,自己休息去了。李国庆和儿子乐得自在,围着蜡烛又唱又跳的,鼓捣了好一阵子。过一会儿,客厅安静下来了,俞渝以为他们“疯”够了,这会儿正乖乖地收拾客厅呢,可是到客厅一看,爷俩早就没影儿了,留下一地的蜡油。俞渝没办法,只好和保姆一起收拾这个惨不忍睹的客厅。

和许多“富二代”相比,李国庆的儿子还是很幸运的,他没有被父母逼着“头悬梁、锥刺股”,夜夜苦读圣贤书。对待教育,李国庆夫妇有自己的看法。在北大开放的校风里成长起来的李国庆本来就是个不守陈规的人,而夫人俞渝在美国打拼多年,受到过美国素质教育的熏陶,因此夫妻二人对孩子的成绩不是太较真儿。

李国庆几乎不限制孩子看电视,有时间还会陪儿子一起看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这件事让俞渝非常不满,批评李国庆哪有老爸陪着正上初中的儿子一起看相亲类节目的。可是爷俩很团结,每次都看得特起劲,还一起对女嘉宾品头论足的,假装没听到俞渝的反对。

李国庆蛮喜欢看娱乐节目,还当过《非你莫属》的评委,而且一直觉得自己给节目组作出很多贡献。第一次去《非你莫属》的时候他没有管住自己的“大嘴”,一位气质优雅的女求职者上台时,他张嘴就说“以你的姿色,现在至少应该拿到三张offer”,后来干脆感慨道“美女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此话一出就引起了其他CEO的反对,在场的女CEO们更是群起而攻之。不过,这倒是个很吸人耳朵的观点,他说得的确有些直接,尽管很多人也都是这样想的,只是不敢这么说。

平时俞渝说话的时候,每一句都是很谨慎的,不像李国庆那张“大嘴”想说什么说什么。但是每次说到儿子,俞渝的眼光不自觉地就温柔起来,话也多了起来。可能是在美国生活了10年的缘故,俞渝不像普通的中国妈妈一样要求孩子必须怎么怎么样,更多的时候,她是把孩子当做大人,当做朋友来相处的。孩子稍微大点的时候,俞渝会和孩子谈论一些公司的事情,甚至2010年公司准备上市的时候,俞渝还征询过儿子的意见。

当时俞渝正在为选择投行的事情发愁,自己在家里转来转去。儿子就问她,“妈妈,您发什么愁呢?不如说出来,我帮您出出主意?”

俞渝就说自己不知道公司上市该选择和哪家银行合作。当时有五家银行都在备选之列,各有各的优势,实在不好选择。儿子看了五家银行的名字之后,说:“妈妈,我看这几家银行都不怎么样,因为哪一家我都没有存过钱。不如这样吧,您点兵点将,点着谁就是谁?”这句话把俞渝雷得差点当场石化。

李国庆一家和新浪网董事长汪延一家私交不错,两家人经常见面。李国庆儿子一次从汪延家做客回来,语重心长地对爸爸说:“你们的公司做得没有汪延叔叔成功啊。”

李国庆忙问儿子何以如此感慨。

儿子回答,“我听说当当只有600名员工,可是我今天问汪延叔叔了,他们新浪有两千人呢。”在儿子的心目中有一个很朴素的认识,谁手底下的员工多谁就更加成功。

当当上市之后,儿子问妈妈:“咱们家是不是变成富人了?”

俞渝就告诉儿子,我们会保证让你接受最好的教育,但是我们的财产跟你没有任何关系,当当网也跟你没有任何关系。儿子听了,不以为然地说:“我知道了,你们是怕我变成‘富二代’吧。当当网现在和我没有什么关系,但是这不妨碍我长大了之后收购当当网吧。”人小鬼大,应该是形容古古最恰当的词语。

说到作为男人的爱好,李国庆倒是和一般人别无二致。他抽烟,但是烟瘾不大;喝酒,但是酒量不行;喜欢去酒吧,不是为了杯中之物,据称是为了坐到慢摇吧近距离地欣赏成群的美女。除此之外,李国庆还有一个世人皆知的爱好,那就是写微博。

6.“李大”那点好玩的事儿

李国庆就是一个性情中人,比较二的一个人。

——俞渝对丈夫李国庆的评价

李国庆很迷被誉为“中国摇滚之父”的崔健,大学时就是听着他的《浪子归》、《一无所有》过来的,崔健的很多励志歌曲也给“北大狂人”李国庆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无论是大学时代还是后来的创业时代,李国庆都透着一股子摇滚劲儿。

李国庆不但迷崔健,还哈“情歌王子”张信哲。不过李国庆也不是所谓的忠实粉丝,其实谁的歌他都听一点,丰富生活嘛,只听一个人的歌免不了会单调。他的手机铃声也经常换,老歌新歌都有,这就是北大的校风,兼容并包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