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山海经》学生活
5960400000010

第10章 北山经(4)

伦山

原文

又北五百里,曰伦山。伦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有兽焉,其状如麋,其川在尾上,其名曰罴。

译文

乾山北邻伦山,相距五百里。伦水就发源于这座山,流出山涧后便向东流去,汇入黄河。伦山上有一种动物,身形似麋鹿,但肛门长在尾巴上。这种动物名叫罴九。

碣石山

原文

又北五百里,曰揭石之山。绳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多蒲夷之鱼。基上有玉,其下多青碧。

译文

伦山再往北五百里有座山,名叫碣石山。绳水就发源于这座山,流出山涧便向东流入黄河。绳水中有很多蒲夷鱼。碣石山的山巅有很多玉石,山坡下有很多青色碧玉。

雁门山

原文

又北水行五百里,至于雁门之山,无草木。

译文

碣石山再往北经五百里水路,便到了雁门山。这座山上很荒凉,寸草不生。

帝都山

原文

又北水行四百里,至于泰泽。其中有山焉,曰帝都之山,广员百里,无草木,有金玉。

译文

雁门山再往北行四百里水路,就到了泰泽。泰泽水中有一座孤山,名叫帝都山,方圆百里。帝都山上光秃秃的,没有草木生长,但蕴藏有丰富的金矿和玉石。

于毋逢山

原文

又北五百里,曰钅亨于毋逢之山,北望鸡号之山,其风如。西望幽都之山,浴水出焉。是有大蛇,赤首白身,其音如牛,见则其邑大旱。

凡北次三经之首,自太行之山以至于无逢之山,凡四十六山,万二千三百五十里。其神状皆马身而人面者廿神。其祠之,皆用一藻茞瘗之。其十四神状皆彘身而载玉。其祠之,皆玉,不瘗。其十神状皆彘身而八足蛇尾。其祠之,皆用一壁瘗之。大凡四十四神,皆用稌糈米祠之。此皆不火食。

右北经之山志,凡八十七山,二万三千二百三十里。

译文

帝都山再往北五百里有座山,名叫于毋逢山。站在这座山的山巅,往北可远眺鸡号山,鸡号山里有一股急风刮出;往西可远眺幽都山,浴水就发源于幽都山。于毋逢山上有一种大蛇,脑袋是红色的,身子是白色的,不时发出如牛哞一样的吼叫声。这种蛇一旦出现在哪里,那里的城邑必将有旱灾降临。

综观北山第三列山系,自太行山到于毋逢山,共计四十六座山,绵延一万二千三百五十里。这四十六座山的山神中,有二十尊山神身形似马而长着人样的面孔。祭祀这二十个山神时,用一块藻玉、一块茞玉作祭品,将它们埋在地下。还有十四尊山神的身形似猪,身上还佩着玉。祭祀这十四尊山神的祭品都是用玉,但不埋在地下。另有十尊山神身形似猪,但长着八只脚和一条蛇样的尾巴。祭祀这十尊山神的祭品都是用一块壁玉,将它埋在地下。所有这四十六尊山神祭祀时,都用稻米供奉,而且用生米而不需熟食。

上面所记北方经历的山,共八十七座,行程二万三千二百三十里。

活学活用

前文说过,《南山经》在北方,那么《北山经》在南方吗?似乎看不出这样的痕迹。北山经三条山脉基本上都是由南向北的,而且跨度非常大。

《北山首经》中记载了“潘侯山,有兽焉,其状如牛,而四节生毛,或曰旄牛”。牦牛是一种生活在寒带或高原的动物,在热带它活不下来。“小成山,无草木,冬夏有雪。”冬夏有雪也必然是高原地带或寒带,如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雪山。“敦薨山,其兽多兕,旄牛。”兕,被认为是一种犀牛,而牦牛和它生活在一起,这在前文已经讨论过了。

也就是说北山首经在“冬夏有雪”、“牦牛”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它记载的不可能是热带地区,只可能是从高原地区、或从寒带地区向南延伸5490里。

北次二经也是如此。“狂山,无草木,是山也,冬夏有雪。”“姑灌山,无草木。是山也,冬夏有雪。”这两座相隔千里的山脉都是冬夏有雪,也就是说,北次二经处在非常辽阔的高原上或者纬度跨度非常大的寒带上。

其中有一个非常令人震惊的句子,在距离北海300里的地方,有一座洹山,“三桑生之,其树皆无枝,其高百仞。百果树生之。其下多怪蛇”。

树高百仞,“仞”是一个度量单位,而中国古代的度量单位极度混乱,不要说无法确定《山经》的成书年代,就算是确定《山经》的成书年代是汉朝,汉朝的度量单位也是混乱的。周制八尺为一仞,秦汉制六尺为一仞,周朝一尺多长估计还没定论,商尺一尺等于16.95厘米(根据安阳殷墟出土的商尺,一说为16.8厘米)。汉尺一般在21.25~23.75厘米,但是汉朝的建筑体系非常完整,而主宰这套建筑体系的尺度却是鲁班尺,俗称木工尺。木工尺更是混乱,有的一尺31.1厘米,有的27.77厘米。

所以说种种原因导致“树高百仞”根本无法精确估计,而且“树高百仞”也有可能是观测者目测估算的。

那么我们就按照汉制来估算一下,100×6×20=12000厘米=120米。有这么高的树吗?当然有,不过极度稀少,在加利福尼亚和俄勒冈的红杉树现存最高的有112米(在加利福尼亚红杉国家公园里),据说还有140米高的,没考证过。

《北山经》的作者说谎了吗?“树高百仞”!他没亲见过怎么能想象得出这么高的树。《神异经》中也有记载:“东方有树焉,高八十丈,敷张自辅,叶长一丈,广六尺,名曰扶桑,有椹焉,长三尺五寸。”从高度来讲,《神异经》也没说谎,但那么大叶子的树的确没见过,没见过我就敢说它在说谎?

见过红杉或它的照片的人,应该对“其树皆无枝,其高百仞”有个深刻的理解,那红杉树是直耸朝天,从下面仰望的话,根本看不见树枝,都是光溜溜的顶着个大帽子。

不过疑问还是有的,加利福尼亚靠的不是北海而是太平洋,而三桑树却离北海只有300里。红杉树属于常绿针叶树,而生存在北海附近的树却应该是落叶针叶树。这说明高大的三桑树另有物种,不过已经找不到了,但它曾经存在却绝不是天方夜谭。

另有一个小发现,现在还没有证据可以证实,权且当作家常闲语。“杉”字怎么读?你读来听听,我怕你不小心读成“三”或“桑”。

接着来看北次三经,北次三经仍然有冬夏有雪的现象,“空桑山,无草木,冬夏有雪。”这是个孤证,无法证明北次三经在寒带。但是我们可以暂时绕开这个问题,看看北次三经有多特殊。

北次三经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奇长无比,“凡四十六山,万二千三百五十里”。这是《五藏山经》中最长的一列山脉。古华里和现在的公里怎么换算?坦白地说,我不知道。古人的长度基本单位是“尺”,五尺为一步,三百步为一里。汉代一里为360步,每步六尺,每尺合0.231米,一里约合498.96米,跟现在差不多。

仍然用汉制估算吧,12000多里?你知道是什么概念吗?如果你手边有世界地图的话,用尺子量一下太行山到北冰洋的距离,吓你一跳,才4500~5000公里之间。难道古人真的走到北冰洋了?那倒未必。因为北次三经从太行山出发先向东海前进,为什么呢?因为北次三经提到了“发鸠之山,有鸟焉,名曰精卫。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这是说发鸠山离东海不会很远。

也就是说北次三经从太行山向东至发鸠山然后折向北方(当然有不少向东北方向前进的)。如果你把北次三经的路线图用一定比例尺大致画下来的话,然后量一下垂直距离,你会发现非常非常接近4500~5000公里这个数值。虽然山经中的太行山未必是现在的太行山,但这是巧合吗?

综合一下就是,《北山经》基本上都坐落在寒带,百仞三桑树的奇特告诉我们,它绝不是古人凭空想象出的奇树,古人必有所闻或所见而后载。三桑树却只离北海.300里。而北次三经的长度却远远超出了古人的测量能力,先不说有没有计里鼓车,即便有车,有路吗?即便有路,怎么沙行?怎么水行?这不是简单的航海,还要穿越沙漠,穿越河流,“又北水行五百里,至于雁门之山”,“又北水行四百里,至于泰泽”,“又北水行五百里,流沙三百里,至于洹山”。

不要讲什么飞行器之类的神话,那不可信。“大成之山,无草木,其下多玉。是山也,四方,不可以上。”如果有飞行器的话,古人也不至于望山兴叹了,因为他们上不去。他们上不去的山很多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