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素书》学生活
5960500000003

第3章 原始章 把握人生成败荣辱之根本(3)

如何约束和引导这种“不稳动的强大能力”?就成了一切社会最紧要的问题,所以,不论在以前还是未来,政治永远是第一位的。

对于个人而言,其实人生最大的谋略也在这里:如何有效地发挥自己的能力达到目的?如何利用别人的能力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在这场游戏当中,如果没有规则,上述两个目的都达不到。那么什么是游戏的规则呢?或者换一句说,什么才是正确的游戏规则呢?

天道、德行、仁爱、正义、礼制,从另一个角度讲,就是这场游戏的规则。符合这些规则,或者只要守住其中的几项规则,你就可以一直玩下去,甚至成就一番事业也说不定;如果你连一项规则都不打算遵守,那这个社会肯定不带你玩,这无疑就是人生最大的失败。

【活学活用】

高尚的道德品质是一个人的立世之本

高尚的道德品质是人的立世之本,是任何代价都不能换取的。我们要做一个顶天立地、堂堂正正的人,就必须在内心深处具备道、德、仁、义、礼这几种美德,要时刻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而不仅仅是追求虚名。

道德是人们生活及其行为的一种重要的准则和规范。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是具有个性的。但是,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因而就必须自觉地遵循社会的道德准则与规范。

然而,大千世界,世象纷繁,人们的处世态度,行为方式是迥然不同的。有的人豁达大度,有的人斤斤计较,有的人积极进取,有的人自暴自弃,有的人坚持正义,有的人颠倒是非……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很多,但都与他们道德品质的优劣高下有关。每一个有良知的人,应正确判断孰是孰非,不断提高道德品质的水准,自觉地加强道德品质的自我修养。

曾国藩是个不折不扣的书生、文人,但后来形势需要他做湘军的统帅,他很快就适应了,而且做得比当时所有的专业军事将士要好,这原因就在于他的人格修炼。

大事业只能是人格完美的人才能担当得起。要立志做大事业,则只靠技能不行,还要注意人格的修养。

东汉时,羊续在南阳做太守。南阳这个地方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暖,农业和畜牧业非常发达。由于这里的人民生活富裕,社会风气难免奢侈浮华。特别是地方官府中请客送礼、讲究排场、讲吃讲喝的风气尤为严重。看到这种情况,羊续十分不满,他决定要移风易俗。但要改掉一些不正之风,必须先从官府和为官者入手。羊续觉得还是先从自己这个做太守的人做起,比较好。

一天,郡里的郡丞提着一条很大的鱼来看羊续。他为了让羊续收下他的鱼,就说这条鱼不是买的,也不是向别人要的,而是自己在休息的时候从白河里钓上来的。接着他还向羊续介绍了南阳的风土人情,并极力夸赞白河鲤鱼味美可口。他还说,自己决不是拿这条鱼送礼,而是出于同事之间的感情,让新来的羊续尝一尝。羊续听他说了这么多,但还是决定不收他的鱼。而郡丞是无论如何都不把鱼拿回去。他说:“太守您要是执意不收,那就是看不起我,我从此以后也不会和你共事了。”羊续盛情难却,只得将鱼收下了。

郡丞走后,羊续拿起鱼来看了一会儿,就吩咐家人用麻绳将鱼拴好,挂在自己的屋檐下。

几天后,郡丞又来看望羊续,手里提着一条比上次更大的鱼。羊续一看,很不高兴,就说:“你在南阳这个地方,除了我以外,你的官位最高了。你怎么好带头给我送礼呢?”郡丞听了,轻轻地摇了摇头,还没来得急说什么,羊续就从屋檐下拿出晒干了的鱼,说:“你看,上次的鱼还在这里,你一起拿回去吧!”郡丞一看到风干的鱼,脸马上就红了,他转身就离开了羊续的家。

从此,南阳再也没有人给羊续送礼了。

南阳的百姓听了这件事后,都很高兴,纷纷称赞新来的太守廉洁不贪。有人还给羊续取了个“悬鱼太守”的雅号。

【智慧金言】

时刻加强自己道德品质的修养,你就能获得周围人的关注与理解。

加强道德品质的自我修养,首先要自尊自重,要明确社会的准则与规范。只有有了自我反思、自我塑造的自觉性,才能不断地对自己进行自我解剖,自我洗涤,从而达到完善的境界。

加强道德品质的自我修养,还当从民族精神和伦理文化中汲取养分。我们的民族精神和伦理文化造就了众多的道德品质高尚优秀的人物,他们重气节,轻私利,轻富贵,甚至轻生死,如:司马迁秉笔直书,不避灾祸;关天培抗击侵略,舍生忘死;刘胡兰面对铡刀,大义凛然……他们的高风亮节,不正是我们道德修养的典范吗?然而当我们在这学习过程中遇到挫折和困境时,还应想想那些哲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奇迹总是在厄运中产生的”,“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这是中外哲人从无数事实中提炼出来的哲理,这些对我们怎样在挫折和困境中优化自己的道德品质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通晓盛衰战败的道理

【原典】

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

注曰:“盛衰有道,成败有数;治乱有势,去就有理。”

王氏曰:“君行仁道,信用忠良,其国昌盛,尽心而行;君若无道,不听良言,其国衰败,可以退隐闲居。若贪爱名禄,不知进退,必遭祸于身也。能审理、乱之势,行藏必以其道,若达去、就之理,进退必有其时。参详国家盛衰模样,君若圣明,肯听良言,虽无贤辅,其国可治;君不圣明,不纳良言,俦远贤能,其国难理。见可治,则就其国,竭立而行;若难理,则退其位,隐身闲居。有见识贤人,要省理、乱道理、去、就动静。”

【解读】

那些社会上的贤人君子,他们之所以人生辉煌,就在于能够洞察事物兴盛、衰败的规律,能够把握成功、失败的定数,详查世事安定、纷乱的玄机,知道自己何时该仕、何时该隐的道理。

俗语说:“世事难料”,但许多事在成功或者失败以后再回头看,都是那样的简单,“马后炮”里也有真理。这其中,个人对事物的判断是至关重要的,黄石公用“明”、“通”、“审”、“达”四个字来强调这种判断力。

凡事盛与衰都有内在的原因,这就是“盛衰之道、成败之数”,聪明的人就是要明白其中的道理,顺势而为,定能成就事业。当时张瑞敏接手那个小工厂时,他知道工厂为什么破烂的原因,不是因为产品没有市场,而是缺乏科学的管理。于是张瑞敏从管理人手,很快这个小厂就有了起色,并最后发展成为家电行业的巨无霸。知道问题所在,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永远是成功的秘诀。

同样,一流的眼光,决定一流的事业。想做一个成功的人,必须要投身一个有前途的事业当中。古代有一人到处学本领,立志当屠龙之士。可是天下本无龙,怎么能够成就他的事业呢?但一流的事业是否适合你,也是一个问题,这就需要审时度势,一旦发现环境并不适合你发展,那就要“达乎去就之理”。

因此,世界上的每件事都有它自身的规律,所谓的成功人士就是顺应了这种规律,而不是他创造了某种规律。成功人士就像是登山者,事物的规律就像是上山的台阶。摸准了台阶,事半功倍;找不着台阶,只能从悬崖处攀登,结果事倍功半,或者一无所成。

有了台阶并不是万事大吉,你还要将自己的因素考虑进去,量力而行,量“度”而行。什么是“度”呢?就是恰到好处!本来你想烧水泡茶,结果烧过了劲,水早就变成了水蒸气,茶自然是喝不上了。登山者应该明白,哪里该逆势而上,哪里该顺势而下,哪里该回心转意……这就是“明”、“通”、“审”、“达”的妙用。

【活学活用】

什么是真正的学问

读《素书》是为了学习做人做事,但《素书》告诉你,真正的学问并不全在书本上。真正的学问是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用通俗的话来讲,就像学生读书,先是要把书通读,进入其中,然后要把书读厚,从一个论题衍出另一个论题,从一个知识点发散出其他知识点,将知识融会贯通。然后再把书读薄,将其中的重点归纳整理出来,将众多的知识点汇聚到一起,抛弃其中熟知的、无用的东西,最后和现实相结合,最好能把世间的事物本质统统看透,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人生实践。这样才算是学好了这一门课。

但是在这之前,如果自己的实践经验还不够,或是处于无知的状态,那又怎么可以去冒充已经通晓了大智慧呢?

《红楼梦》中有一个对子:“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对世事都洞明、透彻了,这是真学问,对人情世故都通达了,那是大文章。一个人的修养若能达到这种境界,就是很了不起的了。

错误和失败并不是百分之百一定的,只要懂得去总结整理,错误和失败也是一笔财富,而且可以向着成功转化。这也是世事洞明皆学问的道理。

【智慧金言】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所以我们所经历的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我们人生里宝贵的财富,而对大多数人来说,所经历的失败会远远多于成功,如果因此而自认为是个失败者,那就不免浪费了生活赐给我们的珍宝。

在有限的生命里,使自己成为一个洞明世事、练达人情的智者,而不要用寻常人的眼光早旦将自己限定为一个成功者或是失败者,这才是超然于物外的明智。

善于等待才能成功

【原典】

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

注曰:“道犹舟也,时犹水也;有舟楫之利而无江河以行之,亦莫见其利涉也。”

王氏曰:“君不圣明,不能进谏、直言,其国衰败。事不能行其政,隐身闲居,躲避衰乱之亡;抱养道德,以待兴盛之时。”

【解读】

有志向但没有机会的人该怎么办呢?潜居抱道,以等待时机。“潜居”并不是无所事事的混日子,而是要加紧自我修养,使自己具备达天道、有德行、明仁爱、守正义、通礼仪这些品德,然后才能见机而作,成就一番事业。

【活学活用】

“潜行隐世”就是“伺机而动”

兴衰有规律,成败有定数,去留也有一定的原则。如果机会到来,乘势而行,就能位极人臣;乘势而动,就能建立盖世奇功。但如果遭逢不到这样的机会,就只能默守正道,甘于隐伏。要是强行出仕,就必然会招来灾祸。当然,这里的甘于隐伏指的是“潜居抱道”,不是悲观消极地放弃作为,而是沉下心来,修身养性,储学积能,以便时机成熟时一展身手,成就大业。《素书》中所说的这一道理,在历史上可以找到大量例证,而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诸葛亮隐居隆中和陶渊明终老田园这两个例子。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人。诸葛亮的远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侍御史、司隶校尉、光禄大夫等官。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琏曾任泰山郡丞。诸葛亮排行第二,上有哥哥诸葛瑾,下有弟弟诸葛均,另外还有两个姐姐。诸葛亮八岁时,其父诸葛珪去世,兄弟姐妹五人就由叔父诸葛玄收养。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诸葛亮的故乡琅邪阳都也遭受战火影响,一家人无法生活。此时,其叔父诸葛玄恰好出任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太守,诸葛亮姐弟四人于是便随叔父到豫章避难,诸葛瑾只身逃往江东谋生。不到一年,诸葛玄被军阀赶出南昌,只好带着家人投奔好友荆州牧刘表。但是没过多久,诸葛玄便去世了。此时,诸葛亮的两个姐姐都已嫁人,诸葛亮只好与弟弟一起来到荆州南阳郡邓县的隆中,盖了几间草屋,种了几亩土地,过着隐居的生活,此时诸葛亮年仅十七岁。

诸葛亮自幼聪慧,并且好学。隐居隆中后,虽然生活清贫,但是他边耕种,边求学,用大量时间博览群书,刻苦攻读诸子百家,即使是逸闻野史,也不放过。诸葛亮读书与别人不一样,他不拘泥于章句之学,而是观其大略。经过多年的潜心钻研,诸葛亮不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且通晓兵法战术。虽然是隐居,但他十分关注天下大事,常自比春秋时期的齐国名相管仲和战国时期的燕国名将乐毅。

诸葛亮在隆中隐居时,结识了一批饱学有志的青年才俊,如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石韬,汝南孟建,襄阳庞统等。他们经常聚会,纵论天下大事,畅谈个人抱负。有一次,诸葛亮对石韬、徐庶、孟建三人说:“你们三人去做官,将来可至刺史、太守。”三个人问诸葛亮自己会怎样,诸葛亮笑而不答,可见他的雄心壮志更在三位朋友之上。另外,诸葛亮还结交了两位长者,即襄阳庞德公和颍川司马徽,此二人对诸葛亮的才华十分了解。有一次庞德公对司马徽说:“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司马徽对此比喻深表赞同。

诸葛亮是幸运的,他在隆中隐居了十年,二十七岁时终于遇到了值得自己辅佐的明君,这就是刘备。但更多的隐者,却终其一生,也找不到合乎心意的出仕机会——比如陶渊明。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田园诗派的创始人,“隐逸诗人之宗”。他从小“好读书,不求甚解”;他有济苍生、复故土的豪情壮志,却又因不肯为“乡里小儿”折腰而“归去来兮”,过起了隐居田园的生活;他生陛疏懒,嗜酒成癖,但又常常无钱买酒,于是便有了“我醉欲眠”、“渊明漉酒”、“白衣送酒”等佳话;他的诗文在当时并没有什么名气,但在唐宋之后,却受到文人墨客的极力推崇,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

陶渊明出生于没落的官宦家庭。曾祖父陶侃,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是当时很有权势的政治人物。祖父陶茂,做过武昌太守,父亲也做过安城太守。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之女,外祖父孟嘉对陶渊明的影响很大。陶渊明八岁丧父,家道衰落,与母亲和五岁的妹妹相依为命。虽然生活很贫穷,但因家教优良,他从小就在母亲的指导下读了许多书。在《五柳先生传》中,陶渊明曾描绘自己“闲静少言,不慕名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从读书中获得了极大的乐趣,但是他读书并不是字斟句酌,而是“不求甚解”,以期与古人心灵冥合。

青年时代的陶渊明也有过远大的志向,他曾在诗里说: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翻思远翥。

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

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

但陶渊明早年没有做官,他二十九岁时,才因为母亲衰老、家道贫困的缘故,出而担任祭酒。不过,由于不能忍受官场的腐败和黑暗,没过多久便辞职不干了。后来,州里召他做主簿,他“辞不就”,在柴桑过起了自给自足的隐居生活。七年之后,陶渊明出任桓率镇军的参军,但因母亲去世,他辞官奔丧回家守制。

有一次,他对亲戚朋友说:“我想过恬淡自娱的生活,现在出去做官,为隐居积攒一些衣食之资,不知可以吗?”当权者听说后,马上派他去做彭泽县令。县里拨给他几亩公田,他全部用来种植酿酒用的秫谷,说:“能让我每天有酒喝就够了!”妻子不同意他这么做,于是他便用一半的土地种植粳稻米,另外一半仍种植秫谷。

陶渊明当上彭泽县令没多长时间,有一天,浔阳郡郡守派一个督邮到县里视察,县吏告诉他:“您应该穿好衣服,束好衣带前去拜见。”陶渊明听后,叹了口气说:“我岂能为了五斗米,就向那些乡里小儿卑躬屈膝?”当天便辞了彭泽县令这个职务,回归故乡。陶渊明只当了八十五天的彭泽县令,从此就没有再做官,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隐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