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雯丽在《立春》中饰演王彩玲很成功,因而戴上了罗马电影节影后的桂冠。媒体并没有多谈这位优秀的中国女演员何以摘取到影后的桂冠,而是把目光聚焦到了蒋雯丽在该电影中的一个“不算什么裸露戏”的画面上。对此,蒋雯丽还是害羞地作出回应,那根本就不算什么裸露戏。媒体好象只在电影《立春》中看到了蒋雯丽裸体侧卧在床上,臀部由一块布遮蔽着,尽管如此,细心的媒体还是看到了蒋雯丽背部显露出的几处赘肉。据报道,这是她为了出演女主角王彩玲而不惜一切代价地增肥了三十斤才有的效果,没想到这些“赘肉”却成了一些人议论的话题。
蒋雯丽说,“这一次是我从艺以来最大胆的一次,但是我不觉得有什么尴尬”。是的,这有什么可尴尬的?蒋雯丽再大胆也不过是露了几处赘肉,说来说去某些人也只看到了这几处赘肉,别的什么也没看见。蒋雯丽成功地塑造了电影中的人物王彩铃,这些媒体怎么视而不见?王彩铃在剧中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就应该是这样子,蒋雯丽也只能照着这个样子演好,否则她也不会因为剧情需要而增肥三十斤了;再者,这部电影就出现了这么一个画面,而这个画面并不是这部电影要宣扬的主题。
从媒体所关注的这个焦点里同时也反映出,有很多人都对电影艺术和意义并不感通,并且还反映出他们都有反意义的倾向,而且所关注的就是那些与性有关的,或女人身体上的某个部位,成为很多人所关注的对象。这是我们时代一些人的精神病症,这些人在我看来就是缺乏生存意义,愈来愈蔓延的无意义感在我们这个时代尤其明显,除了这些与性有关,与女人身体有关的东西外,他们似乎再也看不到其他任何有意义的东西,究其根源,就是我们时代的人们普遍缺乏信仰,甚至根本就没有信仰。
在我们这个“黄金时代”,人们的信仰发生了谈不上竦异却也有着竦异的变化,不是绝对没有信仰,至少还有“黄金信仰”,正是这个信仰将我们推进了一个道德危机的时代。中国的电影界在“市场化”的影响下迅猛发展,取得了空前的成绩,同时也催生了不少令国际电影界都刮目相看的商业大片。其中的奥妙全在摘人眼球,走出以往中国传统艺术的含蓄、羞涩、朦胧,跨进西方现代艺术的大胆、激情、豪放,这无疑是中国电影在艺术中的巨大转变:“全裸出境,载誉归来。”当然,能载誉归来至少可以说明中国的电影作品得到了国际的认可和赞赏,若没有真正拿人的地方,要想获得国际大奖也绝非易事,至少说明中国的电影正在走向成熟,也是中国电影向国际接轨的成功标志。
说到蒋雯丽,我想说说中国的女演员,很多演员都不懂得什么是艺术价值,而艺术价值在中国的境遇确实不怎么好。在很长时期里,“艺术价值”被加上了功利目的浓厚的意识形态限定语,什么是艺术?在电影人和演员眼里,所谓的艺术就是胆量的问题,胆子越大艺术价值就越高,脱得越多艺术价值就越大,所谓的床戏裸戏是最能体现“艺术价值”的,而这种错误的观点导致的后果就是,中国的电影越来越缺乏具有中国传统的艺术价值,中国的演员都被市场和金钱俘虏了,越来越缺乏独立性,只要剧情需要、票房需要,那么他们都是愿意“为艺术献身”的,所以她们的手法也不断被僵化、窄化和庸俗化,以致于她们表演“真实”的能力被许多观众所质疑。
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女演员受到了享乐主义和市场原则的损毁,市场化表演和欲望化表演使表演艺术疏离了艺术,观众在她们的从容甚至自然的表演中,的确感受到了一种刺激感和紧张感,看到了她们汲汲以求的迷魂夺魄的魔力,但同时也感觉到那其实是本质上很低俗乏味的故事。
演员的道德素养直接影响着电影中人物的道德反应,也反映着电影编剧或电影作者的道德立场和道德态度,我以为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演员的态度胜过电影中人物的态度,因为演员的表演具有一种能令观众信服并且乐意观赏的力量,同时演员也具有一种天然的权威性。而蒋雯丽与很多女演员的表演迥然不同,蒋雯丽的表演是要求的艺术内涵的,这种所谓的艺术内涵在我看来就是一种健康的道德内涵,并对观众施加积极的道德影响:比如蒋雯丽主演的《赵先生》、《家事》、《金婚》等电影,还有电视剧《中国式离婚》,这些无不体现着一个优秀演员的艺术修养和表演素质,她融情于理,寓动于静,将艺术规范的严格与表演激情的热烈和谐完美地统一了起来。
蒋雯丽的表演艺术作用于人心的正是这种经过艺术化处理的真实感,这不但使她表演的震撼性达到了极致,而且还具有可重复性和艺术的典型性。蒋雯丽将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体验和电影中的人物故事进行了完美的结合,正是建立在对故事真切细节和人物真情实感的基础上,她的表演才能在人性边缘处稳健而顽强地推进,看似奇异却不诡异,看似陡峻却不偏邪,蒋雯丽这种表演艺术的原创性的底气,真正是那些照猫画虎、画地为牢的女演员们所不具备的。
蒋雯丽的“赘肉”进入了一些人的视线,只能说明一些人对表演艺术的欣赏能力低级的可怜。
她自己的生活方式是折衷的,二者兼具。诸如婚姻这般人生大事,她是一定会再三、再四、再五考虑的。在一起的可能性,未来的发展等。但是,如果下决心和一个人在一起,便再难分手,她说:“跟另一半要住很久,住到死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