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杀
5967800000012

第12章 踏平辽东

数日后,陶义因睡眠不足,病床不起,贾诩,司马懿,两人赶来床前探望,建议陶义派人带兵出城野战袁绍,趁正在秋季,北平一路上多为森林,树木杂草又枯黄,而且气候干燥多西北风,袁绍从蓟州攻北平而来,袁绍军队位处北平西北方,可派人偷偷绕到袁绍军后方,用火攻正好从背后借风势杀敌。西北风往东南方向吹,袁绍军正往东南方的北平前进,用火攻之计胜算更大。

陶义听了两人的计策,对贾诩虚弱道:“军中之事就全仰仗文和了,司马懿你也要尽心协助文和!”

次日,贾诩令司马懿、许褚、赵云、张合领五万大军出城从正面对敌袁绍,分散袁绍注意。派落蝶、四姑娘、吕玲琦、王祥带小队人马绕到袁绍军后方,用火烧袁绍后方,让袁绍首尾难顾。

贾诩则亲自和太史慈镇守北平,顺便与甄宓一起照顾陶义。

陶义屋中,甄宓正在喂陶义汤药,陶义顿时咳嗽了起来,将汤药全部吐出,甄宓责备道:“要你休息休息,你偏不休息。如今这样,你如何守辽东啊!公孙惺姐姐看见你这样也会怪你的,不好好照顾自己!”

陶义听了甄宓的话,欲言又止。躺在床上双眼看着屋梁,思念着公孙惺,担忧辽东的军事。

“我再去给你熬药,你等会!”甄宓说完放下手中碗勺,出去熬药了。

陶义在床上思量:若袁绍军后方起大火,借着西北风向东南吹,往袁绍军后方烧去,袁绍军无路可退,必会加速向东进攻北平,这无异于背水一战,这简直就是背火一战啊!

数日后,袁绍与司马懿对阵于野外,袁绍立阵前大骂:“汝等辽东军偷袭我北平,害死我谋士郭图,使得我与我儿袁谭失去联系,我儿至今下落不明,今日必叫你辽东军交出北平,寻我儿下落。”

司马懿闻言大笑:“你儿贪图我妻张春华的美貌,令郭图抢我妻子,二人皆被我军所杀,恐怕你连袁谭的骨头都找不到了!哈哈哈!”

袁绍听了司马懿的话,火冒三丈,口吐鲜血随即怒喊:“你们竟然杀了我儿,我要塌平辽东!”说着袁绍右手指剑,左手按在胸前:“杀!”

袁绍军刚欲冲出,忽然有人来报袁绍:“主公不好!后方生起燎原大火,已有数千军士葬生火海!”袁绍闻言大惊!举手示意全军待机。

沮授见状赶紧驱马近袁绍身边劝道:“主公因当机立断,不能犹豫,今日乃西北风,往我军前阵吹来,再耽误下去恐怕我军损伤更大!”

“军师速速想对敌之策!”袁绍万般焦急。

“公主不如借火势,背火一战,杀光司马懿带领的辽东军!”沮授坚决道。

袁绍也没别的办法,于是下令全军出击。袁绍军见身后数条火龙袭来,奋力向前冲,袁绍大喊:“杀啊!踏平辽东为我儿袁谭报仇!”

袁绍大军二十万,进攻凶猛和豺狼虎豹无异,司马懿只有五万辽东军,力不能敌。赵云、许褚、张合舍命奋战也无能为力,只有保护司马懿逃回北平。

袁绍趁胜追击,一路杀来北平城下,袁绍命文丑骂阵:“吾乃文丑,今来来踏平你辽东,识相的快快投降,爷爷饶他不死!”

贾诩看城下的文丑,肥头大耳很是健壮,声音又是那么雄浑有力,而且全身重甲,手持钢枪,便知道文丑是名猛将。贾诩对众人道:“何人出城挑战此人?”

赵云、张合、许褚刚从袁绍二十万大军中保护司马懿杀回,很是疲惫。太史慈是外将,贾诩与他不熟,不知道他的实力,不敢轻易任用,怕输了阵影响士气。张绣被吕布打伤,还没有痊愈。

正在贾诩犹豫不决之时,甄宓搀扶着陶义上了城楼,来到众人身边。陶义见城下文丑不停地叫骂,又望望袁绍军阵前,有一人身穿蟒袍,一束白发垂下遮挡住右眼,但隐隐约约可以感觉此人眼中的杀气。陶义问众人道:“袁绍阵前,身穿蟒袍,带有杀气的人是谁?”

甄宓望了望城下的那人:“回晋侯,他就是昔日将我献于你的袁绍,袁本初!”

陶义叹息:“袁绍亲自来了!”

贾诩回道:“晋侯,司马懿五万人马,出城野战袁绍已经全军覆没了,但赵云、张合、许褚、司马懿已经安全回城!我军的火计已经成功,正在袁绍后方借西北风向北平吹来。”

甄宓扶陶义来到城楼前,陶义大喊,却仅仅挤出四个字:“袁绍何在?”

袁绍闻言驱马而出大骂:“辽东军,竟然杀了我长子袁谭,今日我要踏平辽东!”

陶义很是发懵暗道:怎么回事?

司马懿近陶义身道:“晋侯,是我和高览,张合在攻蓟州时杀了袁谭,还以军队踏袁谭尸体而过,袁谭尸首全无。这祸根是因我司马懿而起,就让我司马懿去恕罪吧!”说着司马懿准备下城,死战文丑。

陶义怒道:“蠢材回来!”司马懿闻言止步,转身谦恭的对陶义弯腰敬礼。陶义忍住咳嗽接着训责司马懿:“你乃一介书生,有何力气对战城下的猛将!你跟随我很久了,你难道不了解我?我是不会让你去送死的,袁谭死有余辜,你不必如此!”陶义说完猛地弯腰咳嗽起来,甄宓赶忙轻轻拍打陶义的后背。

众人见陶义弯腰猛咳嗽起来大慌,暗道:如今兵临城下,晋侯若有什么三长两短,等于士气全无了。

突然,北平城楼下不远处传来:“我乃藏霸,藏宣高,主公我来对付敌将!”

袁绍大军兵临北平城下,扬言要为长子袁谭报仇,踏平辽东。袁绍命令文丑在北平城下叫阵,陶义,贾诩正苦于没合适的将领出战文丑。就在此时,突然有两人带了两帮山匪,分别从北平城门左右杀来袁绍阵前。

一人大喊:“我乃藏霸,藏宣高,主公我来对付敌将!”陶义闻声仔细一看那人,正是当日与公孙惺一同保护陶义逃跑的藏霸,陶义见到失踪很久的藏霸赶来,很是激动。

文丑看着眼前留着刺天短发,身体健壮,手握大刀的藏霸,眯眼轻蔑道:“哪里来的山贼?来此找死的吗?”

藏霸右肩扛刀左手挑衅:“放马过来,你想死我成全你!”

忽然那个与藏霸同时带山匪而来的人,驱马靠近藏霸:“藏霸兄!你让我来投奔辽东陶义,先让我立一功吧!”

藏霸点头,引马退后。那人以长刀指着文丑大喊:“杀你,还不配我兄弟动手,让我周仓会会你!”说着周仓驱马提刀向文丑冲杀出去。

文丑闻言大怒,将手中的钢枪狠狠地插在了地上。周仓驱马至文丑面前,正想举刀砍向文丑,文丑却突然迎了上来。两人近在咫尺,周仓刚想改变招式,却被文丑空手一把抓住手中的长刀,两人便开始使出全力争夺手中的长刀。

两人都十分吃力,咬牙切齿,刀身一会往文丑近点,一会却又转向周仓。陶义忍住咳嗽看着城下的周仓与文丑搏斗,身边的甄宓对众人说道:“文丑是袁绍手下第一猛将,力大无穷,恐怕那山贼头子坚持不了多久了!”

果然甄宓话音刚落,众人只听文丑一声大叫,将周仓连人带刀举了起来,远远地扔了出去,文丑大骂:“不自量力的山匪喽啰!”说着回马去取那插在地上的钢枪,周仓从地上扶刀爬起,周仓心里很是不服气,上马再次冲向文丑。

文丑轻言:“不自量力!”便驱马提钢枪冲向周仓,两人手中的兵器撞在一起,发出“铛”的一声,周仓就被击于马下,文丑随即勒马提蹄,将手中的钢枪向躺在地上周仓刺去。

“住手!”藏霸飞马提刀杀出向文丑冲去,文丑赶忙立马挥刀抵挡藏霸。周仓趁机连滚带爬的逃向北平城门,陶义下令:“快给壮士开偏门!”(偏门:大城门旁的两个小门。)周仓和山匪们见北平城偏门开了,迅速逃进北平城,城外只剩下了藏霸一人。藏霸与文丑战成一团,很是激烈,两人奋力呐喊拼杀。两人战得正火,突然天空风云突变,下起雨来,加上西北风吹来大火被浇灭后产生的烟雾,众人眼睛不禁被烟熏的流泪,视线开始模糊,藏霸忙弃战逃回北平。

甄宓见下起了大雨,赶忙脱下自己的外袍,为陶义遮挡住雨。才过了一会,烟雾滚滚向袁绍,陶义两军而来,酸溜溜的浓烟很快就笼罩了陶义,袁绍两军。两军人马视线更加模糊。袁绍急问身边的沮授:“军师雨雾太大,气味呛人,也都看不见北平城楼了,怎么办?”

沮授流着泪水回道:“主公我军视线模糊,不可轻易攻城,全军出击在此大雾中必定混乱,会踏伤自己人。”说完沮授闭上眼睛,让眼睛舒适一下。

“军师那怎么办?”袁绍用衣袖擦拭着眼泪,袁绍话音刚落突然感觉一股凉气刺入他的后背,顿时口中流出鲜血。袁绍使出全身余力,缓缓的回头望去,见烟雾中一个迷迷糊糊的身影像是袁熙,袁绍艰难道:“你……你!”只见那人一脸冷笑,袁绍自己便倒在了马下。

沮授用衣袖挡在头顶,衣袖口正好挡在眼前,根本看不见袁绍倒下。二十万大军不停的吵闹议论,沮授也听不见袁绍低落的语气和倒下的声音。沮授还回袁绍道:“主公!全军待机,不可进退,以防我军踏伤自己人,敌军是不会出战的,因为他们也怕踏伤自己人。”

那人见袁绍倒于马下,飞马向后赶去,顿时听见不少士兵的惨叫声。沮授赶忙教训士兵道:“全军待机,不可进退,违令者斩!”却还是有士兵的惨叫声,沮授很是纳闷。心道:我军一向军纪严整,怎么还有人进退。惨叫声过了很久才平静。

两军在此大雾中相持,直到傍晚雨停,西北风吹散了烟雾,视线也恢复清晰了。沮授一看身边的袁绍倒在地上大惊失色:“颜良,文丑速速救主公,收兵,收兵!”袁绍大军开始撤离。

陶义等人被烟熏的眼泪水直流,加上被雨淋湿,不停了打喷嚏,甄宓还咳嗽起来,陶义令众人回城休养。吕玲绮,落蝶,王祥,四姑娘四人也带着放火的队伍赶回了北平。

陶义进城后问藏霸:“藏霸兄弟,白马坡护我逃离后,你怎么不来与我会合?”

藏霸跪地拱手回道:“我丢了夫人,想回头去追,一直追到白马坡,却发现白马坡被袁熙占领了,于是返回寻你来了。在我回来的途中,在山中遇到昔日与我一同效力黄巾军的周仓兄弟,他留我在山中休养,后来我说服他一同投奔先生而来!我丢了夫人,请主公降罪!”

陶义听了藏霸的话赶忙扶起藏霸道:“宣高兄弟,夫人现在在长安夏侯渊处,一切安好,你不用自责!”

陶义收留了周仓,下令设宴席为藏霸的归来及四姑娘,吕玲绮等人放火成功,又下雨退了袁绍大军庆贺。宴席上司马懿亏欠的对众人道:“火攻之计是我出的,险些被敌人攻破北平城,我真是糊涂忘了‘背水一战’的典故,让敌人背火一战,奋勇杀了我军五万人马,我司马懿有亏啊!”

贾诩安慰司马懿:“仲达小兄弟,不是你的火攻之计,今日的袁绍军怎么能退啊!”

众人以为是,纷纷安慰司马懿,司马懿却以此战为第三次受搓,更加奋发图强,研习兵家之道。

袁绍军中,沮授,颜良,文丑救回了袁绍但袁绍早已断气,归天了,军中哀伤,三军无首,于是沮授下令退兵蓟州。

时隔数日,沮授带着袁绍的尸体来到蓟州城下,袁熙早已战在城上等候,见全军带着白孝,一脸冷笑:我终于可以统领这支庞大的军队了。于是袁熙赶忙出城,问沮授怎么带白孝。沮授将袁绍已死的事告知袁熙,袁熙听后奔向袁绍的棺材,抱棺痛哭,众人见袁熙哭的泪流满面,极为感动跟着哭了起来。

袁熙将袁绍安葬后,袁绍军无人统领,沮授举袁熙为袁绍的接班人,全军无异意,认为长子袁谭已死,袁尚还很年幼,袁熙在邺城,白马坡大破曹操军,解了邺城之危,功绩震大,是最佳人选。于是袁熙接替了袁绍的位子,大告全军:“我袁熙会继承我父亲的遗志,为我兄长报仇,踏平辽东的!”

原来袁绍发兵北平时,留着蓟州的袁熙偷偷的装扮成小兵,一路跟随袁绍。袁熙借大雾朦胧之际,杀了袁绍。在袁绍背后深深地刺了一剑,这一剑带走了袁绍的生命与袁熙的怨恨,让袁熙得到了军权。

袁谭是长子,按照古代“立长不立幼”的惯例,袁谭必然是父亲首先培养的对象,这丝毫跟袁谭的人品没有任何关系,只因为他是长子,而现在袁谭已经死了。

袁尚,袁绍向来很喜欢的儿子,只因为袁尚长的越来越像自己!袁绍深受儒家影响,有着“四世三公”家族的袁绍,不能随便废长立幼,而放弃袁尚对袁绍来说却也很是心痛。袁绍在袁谭,袁尚之间摇摆不定,为了平衡一下心理,袁绍把袁谭远调北平,让袁尚留在邺城自己的身边。

而袁熙这两点优势都不具备,他既不是“长子”,长相也没有得到袁绍的首肯,他夹在中间,像个多余的人,对袁绍开始怨恨。袁绍还将自己的心爱之人——甄宓献给了陶义,袁熙早就对袁绍动了杀机。

现在袁熙如愿以偿的得到了袁绍的位子,却又不想留下将来会和袁绍长得十分相像的袁尚,想借机返回邺城暗杀袁尚。正在此时,有信使通报袁熙:“主公,曹操军程昱,李典带军出官渡港,渡江北上向邺城而来!”

于是袁熙下令:“辽东陶义被我军打的伤亡惨重,无再征我袁熙的能力,当今我留淳于琼领五万人马镇守蓟州,我袁熙亲自带大军回救邺城,救我弟弟袁尚。”众将士闻言暗自夸赞袁熙仁德,兄弟情深。

曹操在夺取北海后,由水路北伐平原。程昱见江水恢复平静,下令全军出官渡港,进攻白马坡,夺取邺城。

陶义军则整军休养,甄宓被大雨淋湿,还用自己的衣袍为陶义挡雨,自己却患了重病,陶义很是自责。来到甄宓床前紧握着甄宓的手哭泣,甄宓含情脉脉的看着陶义,用低落的语气安慰他。陶义四处寻名医医治甄宓,但没一个人能够治好甄宓。

却说袁熙暗中杀死了袁绍,夺取了袁绍的权位。此时江水恢复平静,程昱和李典带兵渡江北上来攻打邺城。袁熙领兵回守邺城,可他回邺城目的并不单纯:一是为了抵抗曹操军,二则是为了除掉长相与父亲袁绍极奇相似的弟弟袁尚。

曹操平定了徐州,攻入北海后,只留陈登掌管徐州事务,高顺镇守北海,亲自与郭嘉、典韦、于禁、朱灵和刚刚康复的张辽带兵渡江西进,攻打袁熙平原城。

陶义则一边日夜守候在重病的甄宓身旁,一边修练《本经阴符七术》,以养生息。

一夜,甄宓看着在自己床边不停打盹的陶义,心中挂念:晋侯身体虚弱,还未康复,不能让他这么劳累。于是用低落的语气劝陶义道:“晋侯,你不要太劳累了,我没事的,你回去休息吧!”

陶义听见甄宓说话忙睁开眼睛,倾身近甄宓问道:“什么?”

“我说你别为了我把自己累着了,你身体还没有痊愈,快回去休息吧!”

“你为我三受风寒,这次还这么严重,没一个大夫能医治好你,你叫我怎么睡得安啊!”陶义自责。

“你不是为我派人四处寻名医了吗?明天就会有大夫医治好我了,你快去休息吧!再说男女有别,你在这,我也不好方便啊!更何况还有别的。”甄宓脸红道。

陶义闻言面色也开始泛红:“也是!也是!我去请落蝶,四姑娘来照顾你!”说着陶义转身准备起身出门去请四姑娘,落蝶来照顾甄宓。

“喂!你站住!”甄宓语气低弱又咳嗽了起来,但强忍着咳嗽坚持道:“已经深夜了,别打扰张合,落蝶夫妇俩。四姑娘要照顾张绣,我看得出两人感情不错,你别去添乱!你就回去休息吧!别惹我着急咳嗽。”

听了甄宓的话,陶义不想惹甄宓着急咳嗽。于是陶义依依不舍地走出了甄宓的屋子,回自己的房间休息了。

第二天清晨,陶义、赵云、许褚等人正在一起吃饭。司马懿急匆匆地赶来,还带着一位青年来见陶义。司马懿对众人说这位青年能医治好甄宓的病。

陶义见青年头发扎得散乱,面目丑陋,个子矮小,身上带着一种说不出来的味道,极奇难闻。众人心中怨道:哇!这人看了就觉得反胃,食欲都没了。甄宓是女儿家看了还不吓坏啊!

司马懿见众人反应不良,走近众人低语:“你们不要这样,他叫华陀,四方云游医治疑难杂症。昨天我视察军中马厩,看见他在马厩里帮军中一些快要病死的马医治,今天一早我去看那些病马,发现那些病马都十分精神的活动着!”

众人听了司马懿的话,双眼瞪着司马懿暗道:这司马懿真是死蚂蚁。搞了半天,你小子找来的是个兽医,难怪怎么臭呢!

司马懿见众人神情没有转变又道:“古人常说‘死马当活马医’可是能把死马救活的并没有几个。华陀能把将死之马救活,可见医术不凡,不防让他试试!”

陶义救人心切,希望甄宓能早点好起来。于是强忍着怪味走向华陀:“医生相貌不凡,可见医术精湛,请你帮我朋友医治。”

华陀仰首挺胸解释道:“我华陀行医,牲畜一只一壶酒,给人医治一次…”说着华陀竖起一根手指头。

陶义见华陀竖起了一根手指头,会意:“只要你医好我朋友,一百壶酒不在话下!”

华陀听了陶义的话摇了摇头:“你这也太小气了吧!一百壶酒还不够我十天喝的,你贵为侯爷,我不要个千壶酒,说的过去吗?”

众人闻言很是恼怒:你娘的,太贪心了吧?

“好!只要能医好我朋友,别说一千壶酒,一万壶我也给你!”陶义大声道。

“侯爷爽快!那就一万壶酒,走!现在就带我去看那病人!”华陀听了陶义的话,抵挡不住酒的诱惑,着急的提出马上医治病人。

陶义担心华陀身上的怪味熏到甄宓,忙对华佗道:“大夫还是先洗个热水澡吧!我朋友是位女子,怕惊着我朋友!”

华陀将自己的衣袖放在鼻子前闻了闻,大笑:“好,先洗个快活澡!”

于是陶义命司马懿带着华陀下去洗澡。众人对华陀的医术议论纷纷,陶义也有点不放心华陀的医术。等华陀洗完澡回来,换了身衣服,众人就不再闻到华陀身上的怪臭了,估计是在马厩或什么地方呆多了才有的。

陶义领着华陀来到甄宓的房间,请他给甄宓医治。华陀来到甄宓的床前,甄宓见了华陀大惊“啊!”的一声叫了起来,将头迅速蒙入被子。

华陀听甄宓大叫,笑着说:“看来姑娘还没有病入膏荒,我来为姑娘把把脉吧!”

陶义见甄宓如此行为也安慰甄宓:“甄宓不要怕!他是大夫来给你医治的!”

甄宓听了陶义的话,才把头慢慢地探出被子。陶义又安慰道:“甄宓让大夫给你把脉,听话别怕,我和赵云、许褚、张合等人都在你身边呢!”

甄宓对着陶义点点头,伸出右手给华陀把脉。华陀坐在床边,用手搭甄宓的脉,笑着道:“此乃小病,是因为姑娘多次受风寒所至,以前的那些药已经压不住病了,那些庸医还用普通治风寒的药给你医治。我给姑娘开个药方,配合那些治风寒的药,每天再喝一小杯酒,活血经脉。我再教姑娘一套五禽攻法,助姑娘强身健体。”

众人听了华陀话很是怀疑:这么多大夫医不好甄宓,他只说是小病,还喝酒治疗。

华陀见众人满面狐疑,解释道:“喝少许酒可以活血经脉,驱散体内的寒气。”华陀继续解释五禽攻法:五禽功法又称“五禽操”、“五禽气功”、“百步汗戏”是模仿虎、鹿、熊、猿、鹤这五种动物动作,以保健强身的导引方法。五禽功法是能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医疗气功。

众人听了华陀的解释更是迷糊,华陀见众人不信自己,一把拉起睡在床上的甄宓:“走!我们现在就出去练五禽攻法!”

甄宓大惊,四姑娘、落蝶、吕玲绮三人持兵器围住华陀,四姑娘吓华佗道:“对我甄宓妹妹礼貌点!”

陶义见势劝众人不要阻拦华陀,让华陀带甄宓出去练五禽功法,毕竟让甄宓天天躺在床上,也不好。华陀听了陶义的话,放开甄宓转身望望陶义,在陶义身边转了一圈:“侯爷像是经脉受过不一般的重创,但现在却又渐渐恢复平稳,不知侯爷用的什么药?”

陶义等人暗惊:看都能看出来经脉受过重创,这华陀还有点本事。

陶义回道:“大夫说的对,我是受过重创,幸好有我师父的《本经阴符七术》我陶义才躲过一劫!”

华陀点点头:“《本经阴符七术》看来很不一般,来日定请教请教你!”

陶义笑着回答华佗道:“治好甄宓,一定给大夫看!”

于是华陀带着甄宓每天练习五禽功法,华陀喝酒时总给甄宓喝点,甄宓不喝就逼着甄宓喝下去。陶义等人也时常来看华陀教甄宓五禽功法,见两人动作如虎、鹿、熊、猿、鹤,顿时感到新奇。但陶义也担心甄宓能不能早点好起来,希望华陀的五禽功法真的能治好甄宓。

却说司马懿请来华陀为甄宓医治,华陀则只教了甄宓一套五禽功法以强身和喝酒以助血液流通,再配合祛风寒的药给甄宓医治。甄宓每天跟着华陀练习五禽功法,身体渐渐的好了起来,陶义等人对华陀深感佩服。

一日,华陀让甄宓一人练习五禽功法,自己来寻陶义。华陀走到陶义屋门前,轻轻地推开门,见陶义正闭目盘坐在床上,但姿势很怪异,手中还拿着一本书,华陀很是好奇,于是走进陶义的屋子。

陶义耳朵微微一动,知道有人闯了进来,左手持《本经阴符七术》,右手则摸索着藏在枕头下的青钢剑。华陀进了屋,刚想开口和陶义说话,突然一剑向他飞来,幸好华陀个子矮小,青钢剑从他头顶飞过,深深地插入华陀背后的门中。

华陀大惊,双腿发软,目瞪口呆地站着,望着床上盘坐的陶义。陶义睁开眼一看,原来是华陀来了,问道:“大夫来有何事?”

华陀听了陶义的话,才清醒过来,慌张道:“晋侯,甄宓的病已经快要好了,你的一万壶酒和《本经阴符七术》是不是该兑现了?”

“大夫不必着急!你医术了得,我准备留你在我军中任军医官长,每日给你十壶酒,一百日一千壶,一千日一万壶,三年内算清。至于《本经阴符七术》现在在我手中,想看还得答应我一件事!”陶义起身下床对华陀道。

华陀闻言火冒三丈,暗骂陶义:奶奶的,想把我耗在这里啊!但又真的想看《本经阴符七术》,于是华陀被逼无奈摇摇头:“哎!侯爷你说吧!”

“你的五禽功法只许交给我辽东军,不得传给他人。”陶义严肃道。

华陀又暗骂陶义:奶奶的,还想我帮他强军了。但华陀实在是真的想看《本经阴符七术》,于是华陀再次被逼无奈摇摇头:“哎!我见你经脉受过不一般重创,只靠这《本经阴符七术》就能康复的如此惊人,真想见识见识《本经阴符七术》,我答应你,只传五禽功法给辽东军,不传给他人。”

陶义用手指着插在门中的青钢剑对华佗狠狠道:“如有违背,这青钢剑可就不会这么偏了!”

华陀大喊:“放心吧!我华陀从来不说假话。”

于是陶义将《本经阴符七术》递给华陀,华陀接过《本经阴符七术》就迫不及待地翻看起来。

“哇!好书,好书啊!用意志力及自己本身的精神来促进自己修为,以得精气。好,太好了!”华陀敬赞道:“写这书的人,医术远远在我华陀之上我得回去好好研究!”说着华陀转身想要带《本经阴符七术》回自己屋中研究。

陶义听了华陀的话,伸手拦住华陀:“你为何说我师父医术在你之上?”

华陀说着向陶义解释道:“拿这七术中的第一术来说:五龙之术,五龙乃是指两手,两腿与躯干,这五个部位都要盘曲如龙,故称五龙盘体,具体姿式如下:身体侧卧:向左向右均可。古称左龙右虎,都是练习此功的好姿式。我们以左侧卧为例,把左手大拇指,轻轻放在耳垂后面的凹陷中,食指和中指贴着左太阳穴,无名指、小指自然分开附于头侧,左肘弯屈贴靠胸肋,附枕而眠。右手屈肘,掌心劳宫穴贴于左肩“肩井”穴上,右肘轻搭在左肘上。左腿在下,屈膝蜷曲,犹如弯弓,弯曲以自己舒适为度。右腿微屈,重叠在左腿上;压左脚“跌阳穴(足胫腕部,俗称脚脖子内侧),钩贴右腿脚后跟。双目轻闭,自然呼吸,全身放松,将所有事情放下。”

陶义闻言大惊:师父的《本经阴符七术》尽然和华陀的五禽功法相似,来源与动物,只不过多了一些充实意志和涵养精神的方法。

华陀道:“这书太好了,我回去研究了,怪不得侯爷康复的如此之好呢!”

于是华陀拿着《本经阴符七术》回去研究了,华陀刚出门,甄宓就进来了。甄宓见青钢剑深深的插在门中,问陶义道:“侯爷,你不是对我说过,鬼谷门有‘十年磨一剑’之说,如今没有隔十年你是不是又用飞剑了?”

陶义好奇:“甄宓你怎么知道我用的是飞剑,而不是我用手插进去的?”

“华陀撇下我一人,独自寻你而来,我偷偷地跟着他。我看见青钢剑是飞过华陀的头顶,插进门里的!”甄宓回道。

陶义仰面大笑:“哈哈哈!我师父助我修行,我已经不需要守什么‘十年磨一剑’的规矩了,我已经修得天心,不必害怕天谴了!”

“什么是天心?”甄宓很是疑惑。

“天心,是怀着天人合一之心,施行品德,用内心安静无为之道包养志虑,思意,而且能实践发出威严气势。”陶义解释。

甄宓听了还是不懂,一脸疑惑,陶义见甄宓傻乎乎的样子说道:“这是我师父《本经阴符七术》里面的,十分高深,你女儿家不懂也罢。懂此书的大概只有我鬼谷门的人和华陀了。”

陶义说完一把搂住甄宓的肩膀,甄宓大惊,陶义却毫不在意:“走!我们去看看赵云他们在干吗!”

陶义搂着甄宓来到赵云平日练武的庭院前,见赵云正与吕玲绮在比枪法。

只见赵云双手握龙胆枪,弯腰将龙胆枪在后背上旋转,两手接替攻向吕玲绮。吕玲绮则双手握枪,立身将枪在面前不停旋转,抵抗赵云的进攻。两枪不停碰撞在一起发出“铛……铛……铛……”的声音。

甄宓见势,跑上前去,兴奋地鼓掌跳喊道:“好精彩,好精彩!”

吕玲绮体力不支,抵挡不住赵云的“云蛇八蟠”,不停地往后退却。吕玲绮脚后跟下有一块小石头,吕玲绮退步脚正好踩在石头上,双脚失去了平衡,向后倒去。赵云见吕玲绮将要摔倒,赶忙收手,上前伸出右手揽住吕玲绮的腰,吕玲绮吃惊地张开了樱桃小口,双目浓情带着些惊讶的看着赵云,赵云的一双明目也盯着吕玲绮的双眸,两人仿佛进入了无我之境。

甄宓又叫道:“你们俩好浪漫啊!”

赵云,吕玲绮听见甄宓大叫,顿时清醒赶忙分开,吕玲绮低头,脸色微微发红,赵云则是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后脑勺。

陶义拍手上前道:“打扰两位,还望原谅,你们继续练枪吧!”陶义转身准备走,突然张合,落蝶夫妇,和四姑娘,张绣来到赵云练武的院子,张合见陶义道:“我们几个约好今天在这比武的,刚巧主公与甄宓姑娘在这,不妨看看我们比武吧!”

甄宓笑道:“好啊!好啊!”

陶义见甄宓答应,与甄宓一起看众人比武,很是激烈。甄宓不停的鼓掌叫好,陶义看着欢呼雀跃的甄宓,心里放心多了。

陶义看完众人比武又接着去看司马懿。陶义,甄宓来到司马懿屋前见司马懿正在给王祥,王览解释兵书,很是欣慰:“以后都要看这帮年轻人了!”

之后陶义也视察了太史慈,许褚,藏霸,周仓练兵教士兵五禽功法,很是壮观,士兵们边练边打口号,士气如洪。

“就让这乱世,看我辽东军崛起吧!”陶义仰天大喊。

袁熙领十五万大军奔回邺城,集邺城太守田丰的三万兵马,抵抗曹操军程昱所带领的十万大军。

曹操从北海出发渡江西进平原,已经快到高唐港了。曹操、郭嘉、典韦、张辽等人站在船头观望大江上的风景,突然典韦仰头怪嚎,声音如雷。江水似乎与典韦的叫声有着共鸣,掀起一层巨浪向曹操等人的船头拍来,曹操大惊,向后退步。典韦见状对着巨浪再次大吼,巨浪瞬间落下,张辽等人暗道:好强大的震慑之力啊!

曹操近典韦身问典韦:“恶来为何如此咆哮?”

典韦大吼:“我的愿望就是能与吕布一较高下,吕布如今已经死了,我没目标了!”

曹操等人听了,感到震惊:真是个武痴啊!

突然张辽走近典韦道:“你不要太想吕布了,毕竟你还不是最强!”

典韦听了张辽的话转头看向张辽,张辽用威严深邃的眼神望着典韦的眼睛道:“你来攻击我吧!”

典韦,曹操闻言大惊!这是明摆这的挑衅典韦,典韦转身双手交叉望着张辽,笑道:“想较量看看吗?”

张辽表情沉重,目光凝视典韦道:“我根本没有把你放在眼里!”

曹操大惊生怕两名大将,火拼起来会有损伤,刚准备上前劝架,可是郭嘉一把拦住曹操,在曹操耳边低语:“主公没事,正好让典韦了解一下除吕布外,还有许多强者,促使他以后更强。”

曹操望着郭嘉的双眼,郭嘉向曹操点了点头,曹操便不再想去阻拦二人。

典韦挫了挫双拳,发出“咔,咯”声。典韦活动手腕,脚腕,扭了扭脖子。张辽仍是凝目看着典韦,表情依然沉重。

“张辽准备好没?我可要来了!”典韦问道。

“出手吧!对付你我不需要准备!”张辽语气沉重地回答典韦。

典韦听了张辽的话大怒,右手握拳往后蓄力,大叫一声快速向张辽攻去。张辽毫无惊动,站在原地。典韦近张辽身,出拳向张辽胸部击去,张辽只轻松地一个侧身躲闪过一击。典韦再次出左拳攻击张辽胸部,张辽有轻松的一个侧身再次躲过一拳。典韦大怒,加快出拳的速度去攻击张辽,张辽也加快了躲闪的速度,两人斗的相当激烈,典韦阵阵狂吼,引来了许多士兵赶来观看。

二人战了许久,典韦连续一个时辰蓄力出拳体力已经快耗尽了,弯下腰双手握着膝盖,大口喘气。

“怎么,才这么一会,就不行了?”张辽站在典韦面前挑衅。

典韦闻言发狂,再次蓄力出右拳向张辽的胸部击去,张辽这次并没有闪躲,典韦近自己身,张辽突然双手顺势抓住典韦的手腕,快速转身将典韦背在背上。张辽憋气用尽全身力量把典韦过肩摔了出去。

典韦大惊却已无能无力,被张辽摔了个四脚朝天。围观的曹操等人及士兵们平日见典韦力大无穷,无人能敌,今日见张辽把典韦摔倒,各自惊叹不可思议。

典韦躺在船上望着蓝天暗道:我竟然输了!

张辽走到典韦面前,向躺在船上的典韦伸出右手,典韦会意一把抓住张辽的手,借力起身:“张辽你赢了!”

郭嘉握着羽扇鼓掌走近张辽,典韦身旁,问典韦道:“典韦你知道你输在哪里吗?”

典韦摸摸自己的光头:“不知道!”

郭嘉向典韦解释:“恶来你的拳虽然很有力,但是文远却十分灵敏机智。他在你有力的时候,不正面抵挡你,选择躲闪,在你将要乏力时,趁机突然回击你,让你防不胜防,所以能打败你!”

典韦听了郭嘉的解释,扭头望着身边的张辽:“文远兄弟以后我们再多练习练习!”

张辽微微点头表示同意。郭嘉转问张辽:“不知文远可懂兵法?刚才你的打法是不是‘敌强我弱则避,敌疲我盈则攻’?”

“我张辽只读过《春秋》,对兵法只懂一二!”

郭嘉望着张辽挥了挥羽扇,点了点头,面带微笑:张辽日后一定能独挡一面啊!

曹操则望向平原高唐港仰天大呼:“我有恶来,又得文远,定能灭袁氏一族,统一北方!”曹操气宇轩昂,众人及士兵高呼应和曹操。

另一面程昱选择不从白马港发兵正面进攻邺城,想引诱袁熙军出城,与袁熙军野战。

于是程昱下令,全军转移向邺城西北方的山野而去。李典等将极力劝阻程昱不可引兵上山,以防敌人围山放火,困全军在山上,毕竟现在是秋季山中树木的枯叶及枯草很多,使用火攻很方便。

程昱笑着对众人说:“你们不必为此担忧,我没打算全军上山,只有我和一万弓箭手而已,你们只要按我的吩咐分别埋伏在山下不同的地段,待我击退袁熙军,你们分批杀出,必能大败袁熙军!”

众人任是极力劝阻,程昱怒道:“我是主帅,违令者军法处置!”众人低头不语,听从程昱的安排行事。

数日间曹操领军登入高唐港,命张辽为先锋进攻平原,平原瞬间被攻破。曹操夺了平原,命朱灵等人领兵两万进攻南皮,亲自领张辽,典韦,郭嘉继续向邺城进军。

袁熙,田丰,沮授听说程昱领兵登上了山,即刻领大军十八万,向邺城西北方山上的程昱军攻去。

袁熙大军至山脚下,田丰刚准备命人放火烧山,突然炮竹声大起。原来是程昱留在山下的士兵,用炮竹通报程昱,敌军来了。

袁熙军马听见炮竹声一阵躁乱,袁熙,田丰,沮授,文丑等人四处张望。山腰上的程昱听炮竹声起,知道袁熙大军来到,大呼:“全军听令,让敌人偿偿我们的厉害!”

只见程昱随万名弓箭手一起,都拿着强弓,每人都上了三支箭矢对向袁熙大军头顶上空,程昱大喊:“万~箭~齐~发!”

袁熙,田丰等人猛得抬头只见无数流矢飞来,大惊失色!袁熙军许多士兵都中了流失,或伤眼睛或伤手臂或额头刚好中箭而死,哀叫声一片。

文丑,颜良护袁熙在身后,挥舞着手中的兵器帮袁熙抵挡流失。田丰以为此来就是放火烧山,困敌军在山上,耗死敌军,一时大意没有穿戴铠甲,手中的剑抵挡不住流失,中箭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