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晚风集(卷四)
598100000008

第8章 拒绝20万年薪的高中生

今年4月20日,黑龙江省一家网络公司向辽宁省新民市第一高中的学生肖鹏发来了邀请函,请他出任该网络公司的总监,负责电脑硬件评测、行情分析等工作,并许下20万的年薪。这样一份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美差”,却被肖鹏——一个在读的高三学生婉言谢绝了。

一个尚在读书的高三学生,何以有这样的魅力,使得企业向他抛来“橄榄枝”?从肖鹏的履历中你就会知道这些企业的独具慧眼。原来在邀请的背后有着巨大的商业目的:2000年肖鹏开始撰写计算机方面的稿件,至今已经在国内20多家媒体发表30余万字,内容涉及计算机市场导购、产品评测等,逐渐确立了他在电脑硬件评测方面的权威地位,他的评测在电脑市场小有影响;2002年他主持创建“工作室”,融资20多万元,并策划网站商业化;2003年他受约撰写的书籍《奔腾4电脑组装安装调试》,成为众多电脑爱好者和大学本科生,甚至研究生的参考用书。

而这样一位“电脑神童”几年前和其他同龄人一样经常泡网吧,沉溺于电脑游戏之中,他走过了一条战胜自我的路。

1997年12岁的肖鹏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第一次上网。当他打开一个个网站时,立刻被那五花八门的内容吸引住了。网络真是一个神奇的天地,拿着鼠标指指点点,大千世界就都呈现在眼前。年少的肖鹏很贪玩,因缺乏自制力完全沉湎其中。他日以继夜地上网遨游,甚至忘掉学习和功课。他母亲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孩子沉溺于电脑游戏会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玩物丧志。母亲苦口婆心地劝解儿子,可是,开始根本不起作用,他着魔一样疯玩。

如何把肖鹏引到正道上来?母亲很是煞费了一番苦心,母亲琢磨把儿子从游戏中引导到孩子掌握电脑技术上来,大量的时间投入网络游戏影响了他的学习,凡事要有度,玩也要有目的,要和学电脑知识结合起来。肖鹏终于听劝了,这是他后来走向成功的关键之处。

对网络游戏一窍不通的母亲经过观察和查阅资料,终于掌握了大多数孩子沉溺于网络游戏的原因:现实生活中学习的单调和压力、家长和社会让孩子们自我意识受到压抑产生身份危机,而网络游戏中扮演的角色恰恰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存在”,于是他们宁愿将网络游戏中的虚拟世界当成一个真实的存在,在里面成为英雄,并且乐此不疲。了解了这个原因,肖鹏的父母经过反复商榷,决定要帮助肖鹏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让他一点点成为“英雄”,从虚拟的空间里解脱出来。

在肖鹏父母的有意安排下,他家里的客人忽然多了起来,他们都是来找肖鹏帮助解决电脑方面的问题的,有时候甚至是沈阳的大学生特意搬着电脑赶到新民。肖鹏一知半解的知识不够用了,现实告诉他要想成为“英雄”必须逼自己去学习新的知识。他利用课余时间钻研大量的参考书,这让他无暇玩电脑游戏,也在成功地解决问题中体会到了快乐,找到了当“英雄”的感觉。他每天和电脑业界的精英们交流,渐渐地电脑游戏在他心目中变得轻飘飘的,已经不能再吸引他了。

2002年,肖鹏做了一件得意的事。当时四川省绵阳市市委某干部的女儿在网上聊天后被人绑架,警方一时找不到线索,案件的侦破陷入僵局。这时四川的一位媒体编辑经常在计算机方面的报刊杂志上看到肖鹏的论文,对他有一定了解,便向四川警方推荐了沈阳的这位“电脑神童”。四川警方通过沈阳警方与肖鹏取得联系后,肖鹏立即通过被绑架女孩最后一次聊天时的电脑IP地址开始展开调查,仅在半个小时内就破译了密码,查看了被绑架女孩的全部聊天记录,帮助警方锁定犯罪嫌疑人,为案件的侦破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在学习中体会快乐,经过几年锲而不舍的追求,肖鹏在电脑中开拓出一片神奇的天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专攻电脑硬件,掌握了大量硬件的性能,在和国内公开发行的报刊网络上发表了几十篇硬件评测方面的文章。由于他的分析数据详实、透彻,这使他在业内成为为数很少的硬件评测专家之一。

学无止境,肖鹏的理想是进入一所大学计算机系深造,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从沉溺于网络世界的玩家到电脑高手,这是多大的转变呀。肖鹏想对同样爱好网络游戏的同龄人说,“世界上没有什么不可战胜的。只要你生活有目的,舍弃一时的快乐,把它注入理性的东西,你就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