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晚风集(卷五)
598200000007

第7章 大学生活意识流

就像窗外那只从不为谁停留的候鸟,秋风一起,便会飞往另一片遥远的天地,我的大学生活就似小鸟一般无声的远去了。

六月的校园,连呼吸都弥漫着伤感的气息,午后紫藤花架下那一幕幕洒泪而别的场面、夜半校园里连日持续的轰轰烈烈的草坪盛宴、室友、班友和学友杯斛交错间嘎然而止的吉他和弦,无不在我心头掠过丝丝恍惚。

就这么走了?四年的光阴似箭!

大学起始的生活酷似一块烘焙得恰到好处的意式比萨,色彩斑斓地昭示着蓬松和美味。远离了父母的唠叨,没有了老师的苛求,暂别了永无尽头的功课压力,这里的闲适和以往的节奏太不协调。穿行在校园,触目皆是来自五湖四海、洋溢着青春的笑脸,随处可见名目繁多的社团活动信息。转瞬擦肩而过的即是某个素仰在心的学术权威,这些始料不及、玲琅满目的新鲜让初来乍道的我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那时的我喜欢莫名地写信,无端的煲起电话粥。恨不能将流淌在心底的快乐告诉给认识的每一个人。一次打电话给父母,闲语片刻后母亲忍不住打断我,询问怎么聊了那么久,为何独独没有说到学习?啊!是么?我怎么丝毫没有意识到!所幸那时的课程不那么繁重,我没费多少力气也就走过了快乐的大一。

桃花红过银杏黄,转眼又是一年秋。时空的变迁不经意间消磨着我入校时的懵懂和冲动,多了些许的内敛和沉静。翻看着那摞关系着我美丽人生的专业书,开始思考就读大学是从来这座城市的第二年开始的。我有重回曾经的轨迹,日日在宿舍、教室和餐厅之间貌似平静如水地盘旋。于是寂寞如影而随,如潮水淹埋我纷乱的思绪。衍生的孤独让我因存在而虚幻,因无奈而倦怠。那时我们信奉一句名言:“不在压抑中变态,就在寂寞中恋爱。”于是,一夜间感情仿如一味人人尽知的还是所谓的精神鸦片,悄然开启的到底是潘多拉盒子里的灾难,还是精品屋里的浓情巧克力?是该望梅止渴还是浅尝辄止?岁月淡去后谁是谁的过眼云烟,是否会有人在记忆里刻舟求剑?青涩酸甜半梦半醒的第二年,课业学习的佐餐便是无知无畏,无因无果且喜且忧的稚嫩情感。

也许,大三岁月才值得我可圈可点,经历了爱情的迷茫和兴致的疯狂,终于在醒悟之后变成一杯调和后的多味咖啡,多少有些道不出名目。想到未来的就业压力,我们这些自恃骄子开始关注校园里那些大同小异的考研班以及社会上大相径庭的考证培训,不惜余力的投入时间和金钱。那时的想法真简单,就是不能让自己输在毕业的起跑线。这信念让那一年的我精神high-fi到极点,每日奔波在各种课堂间,披星戴月,乐此不疲。旷日持久的低糜情绪一扫而去,匆忙的步履携带着一股清新之风。学着接受平淡,学习力所能及的改变自己让我从容地写了大学生涯里最华彩的一章。

毕业前的一年是不停旋转的红舞鞋,繁忙地演出着无人喝彩的独幕剧。忙着改变形象,忙着交流经验,忙着和用人单位主管会谒,忙着面试无果后颓然对着镜子发呆。一段时间,我和宿舍的姐妹总在清晨光光鲜鲜地出去,却在黄昏时如同迷途的羔羊无路而返,日暮后寝室静得可听见蝉蜕出壳的微弱生息,床边那对对横七竖八的高跟鞋暗自透露着卧榻人一日的疲倦和艰辛。初夏的夜晚,微微的凉意,寝室例行的话题如同岁月里随意一个片断,熟悉得有些伤感。

四年的生活让我们这陌不相干的人早已融为一种习惯,尽管当初千差万异,个性十足,好似一群浑身生刺的动物,因着某种际遇,才不得不在某个下雨的夜晚,共同蜷缩在一个屋檐下避寒。起先彼此离得很远,却感觉阵阵寒意,不得已靠的稍近,又因身上的装备而刺的彼此伤痕累累。经历无数次尝试,终于找到一个既安全又温暖的距离,刚刚生出些信任与感情,萌生出一丝依恋,却突然发现天亮了,只好无奈的分离,去开始各自漫长的旅行。那种隐痛如同刚刚学会起飞,却在无意间发现自己被斩断了一只翅膀。

这就是大学,我们人生必须要面对的阶段之一,这就是大学,冲突,包容,欢聚,分离,在磨合中体味成长的艰难。

我的大学好似酒杯里回旋的马爹利,喝的时候不知味,喝过了于是知道醉,醉过之后才懂得回味。在我磕磕绊绊了四年的这座青春的课堂里,不管入校初始是怎般的没心没肺,晃晃悠悠,然而步出校门,蓦然回首,才发现那么多的精彩如繁星点点闪烁在时空的隧道里,一任多么生花的妙笔都无法承担起往日岁月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