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求职者的圣经(下册)
598800000001

第1章 创业的想象和创业的缺乏

◎马云

无可置疑,国际金融风暴已经影响到了国内的就业形势。有很多人都丢了饭碗,有大多数人想独立创业,那么这里浅谈的就是我们如何去创业的问题,确切一点说应该是如何去理智创业的问题。几乎所有的人到一定的时候都会想自己创业,也许这该死的金融风暴也不完全是坏事,这对我们失业的人来说,无疑是一次开创人生蓝图的新的契机。

看完殷谦的《求职者的圣经》,想了很多问题。其中就创业的思考,殷谦的思想是成熟的,也是超前的。我想有这样一个问题值得深思,一些人认为企业所有的成就都是他一个人努力的结果,自认为个人完全能独立创业,先不说这种观点的对与错,就抱有这样的观点去拼死拼活,无疑是一件很冒险的事。还有一些人,在一家企业久了也就不安分不起来,自以为自己的智慧和知识已经无人可以超越,自以为无须再留在企业继续探索和学习经验,在他们看来,要他们向前人或别人学习智慧,就好像要兔子向乌龟学习奔跑一样可笑。其实不然,我们要学习的地方实在太多,在自己没有创业的资本时,与其东奔西跑寻找创业的条件,还不如留在企业静下心来多学多练,一旦创业时机成熟,那么将来驾驭自己的企业的能力也会更高一筹。

创业者首先要弄明白一个问题,那就是创业究竟缺什么?当然,就创业这个话题已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有人说缺乏“思想”,也有人认为缺少虚心和耐心,还有人认为缺乏“想象力”……其实大多人的高论宏议都有些剑走偏锋,听着好听,但用起来就不那么管用了。

比如就拿缺乏“想象力”来说,创业绝对不是依靠想象力能成就的,这似乎应了“中国是最适合做梦的地方”那句话。殷谦并不是认为他们不该强调“想象力”的重要性,而是说他没有正确地说明创业缺乏什么样的“想象力”,也没有正确地说明,我们在创业时,应该在什么样的前提下才能积极地进行“想象”。“创业想象”不是“想象创业”,如果把“想象”和“创意”联系起来,那也算是创业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比如说,我们需要创什么行业,我们的行业能否迎合市场,这些确实需要必要的想象。而在殷谦看来,“想象”不是随意而任性的行为,而是服从创业过程中的一种更为内在的纪律和规范的制约,或者说,决定于对行业的观察深入程度和对市场的分析深刻程度;首先,“想象”赋予创业者对市场分析以准确性,并且赋予创业者对行业观察以完整性;其次,“想象”要想成为创业中积极意义上的创造性想象,也就必须要求创业者充分重视行业观察和市场分析的价值,必须使自己的“创业想象”具备起码的事实感和可行性。

回到这个问题,创业究竟缺什么?殷谦认为,创业的问题不是个别性的而是复合性的,创业也不是局部性的而是整体性的。创业者蜂出泉流,但创业成功的人却寥寥无几,为什么?就是因为创业者缺乏的东西太多。也许有人会说,创业缺乏的不就是资本吗?但是有又多少人知道这资本里包含着多少东西。如果说把创业资本只是简单地理解为资金,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个资本里包含着创业者的智慧,对行业知识的掌握,对市场了解的程度等等。如果仅仅因为一个赚钱的机会就扑上去,往好听了说是做生意,其实质就投机,但绝不是创业。没有梦想的创业无法远行。”大多数创业者缺乏的就是如何创业的自觉,缺乏为何创业的清醒,归根到底,几乎构成创业成功的品质和重要条件,他们都缺乏。缺乏的结果就是我们常能听到有很多“大企业家”,号称有多么大实力的皮包企业,但实际上我们却只有少得可怜的真正意义上的大企业和大企业家。

对于那些“拿收入当资本”、“拿谋生当创业”、 “拿泡沫当资源”的人,在准备创业或正在创业的过程中,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要只是天真地“想象”或“想当然”,也不要抱着“唯我独尊”的错误思想,更不能对自身的估价过高,什么都自信的过了头。

也许有人会说,那些创业成功的人只是他们比较幸运,是的,幸运的是他们有如何创业的自知之明,幸运的是他们没有拿创业去撞运气。很多人在创业时显得过于简单,过于极端,过于冲动,过于主观,过于随意,而缺乏对一个创业者来讲至关重要的复杂、慎重、冷静、客观的主体素质,一个创业者必须学会在复杂的多重视境中来把握市场及行业的动态,必须具备冷静的态度;他的创业步伐和节奏应该是节制的,借此获得最终的胜利。所以,如果在创业问题上不够理智,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失败。

说了很多了。建议还是看看殷谦先生的《求职者的圣经》,希望对您有所启示。

2009年2月20日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