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竞聘演讲轻松过关
5988800000010

第10章 撰写引人入胜的演讲文稿(5)

可不可以把称谓归为迷你型的承接句?我认为,在通常情况下,称谓就是称谓,承接句就是承接句,二者不能混为一谈。但是,在特殊情况下,称谓也可以暂且充当承接句使用。比如,有的竞聘演讲,给的时间非常短,相应的演讲稿的篇幅也短。在非常有限的文字容量内,如果再整一个非常长的承接句,倒显得不是很协调。这个时候,我们不妨干脆就用称谓作为承接。

(2)中心句

从结尾的模板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出,中心句在结尾部分所占的篇幅是最大的。如果我们把竞聘演讲的结尾比作一个纺锤,那么中心句就是纺锤中间突起的部分,它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升华主题、深化主题、烘托气氛。

中心句的要求

第一,语言凝练,不拖泥带水。中心句虽然在结尾部分所占比重较大,但它毕竟只是结尾的一部分。一般的竞聘演讲,结尾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小自然段,有的甚至更短,如果中心句拖拖拉拉讲起来没完,必然会增加结尾的长度,这样反而会减弱结尾的冲击力和震撼力。

说个小笑话。我接触过一位领导,他们单位的员工都特别怕听他讲话,为什么呢?因为他习惯于在结尾部分横生枝节。他惯常的承接句是:“最后,我再强调一下……”这一“强调”就是“天上一脚,地上一脚”,没完没了。时间一长大家就知道了,领导所说的“最后”并不是“故事的结束”,而只是漫漫长路的开始。大家想,听众都如此揶揄你的讲话了,你讲话还能有吸引力吗?在竞聘演讲中,大家虽然不至于像这位领导这样夸张,但结尾的中心句不简洁、不凝练的问题还是需要注意。

第二,内涵丰富,具有冲击力。听众是善忘的。有人做过统计,一场演讲下来,听众能记住百分之二三十的内容就已经相当不错了。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在结尾中心句部分,演讲者必须要把演讲的核心内容、重点内容、表达主旨等进行突出强调,使听众想忘都忘不了。化学上有个术语叫“提纯”,而中心句就是我们对整个演讲的“提纯”,是高度的概括、提炼和升华。打一个比方,如果说竞聘演讲中的其他内容是群星,那么结尾的中心句就是光华四射的明月。无论是内容的含金量,还是语言的冲击力都应该是最强的。

如何组织中心句

第一种方法—总结式。总结式结尾中心句有点类似于老师讲课的收尾。一般情况下,老师在下课前几分钟都会再梳理一遍本堂课的知识点,以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在公众演讲中,演讲者也可以采取这样的方法,在中心句中重复演讲的要点,进行提纲挈领的概括和总结,目的是为了让听众记住这些要点。比如,有一位老总的演讲是这么结尾的:“最后,我再重申一遍,加大对老客户的回访力度,组织好‘十一’黄金周的促销,开拓东北市场,这三件事就是公司近期重中之重的工作……”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总结式中心句。总结式的中心句更适用于会议发言、情况介绍、说明陈述等语境,并不适用于竞聘演讲。因为内容不允许,并且这样总结缺乏文采和感情色彩,不吸引听众,所以,竞聘演讲不要采用总结式的中心句。

第二种方法—号召式。号召式结尾中心句就是以激扬热切的语句向听众发出号召,引导听众达成共识或凝聚大家的力量去完成某项任务。号召式的中心句虽然很有气势,很煽情,但它也不太适用于竞聘演讲。为什么这么说呢?给大家举个例子。一位新上任制片主任的就职演讲的“结尾中心句”是这样设置的:“愿我们像雄鹰一样翱翔天际,更愿我们能像雄鹰那样面对困难,百折不挠,勇往直前,把我们的全部力量,奉献给党的电视事业!”很明显,他通过“愿……更愿……”的递进句式,向下属发出了号召。这样的讲话语境和竞聘演讲的语境是有出入的。因为竞聘者站在演讲台上,最重要的是要展示自己、推介自己,是没有资格去号召听众的。

第三种方法—决心式。决心式结尾中心句就是演讲者向听众表明自己的决心,从而打动听众。这种方法是最适合竞聘演讲的中心句,理由有三:

第一,决心式的中心句符合要求。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我们在表决心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地说得慷慨激昂一些。而这种激扬的情绪正契合了对中心句的感情要求。

第二,决心式的中心句突出重点。我们分析一下,站在领导包括评委的角度,他们最希望选拔一个什么样的人?当然是积极努力工作的人。他们可能并不一定全盘记住你的工作设想和工作举措,但是会对你的工作态度以及对工作的信心有一个深刻的印象,那么在这里表决心就是必须的了。

第三,决心式的中心句感染力强。实际上,当演讲者非常激扬、非常恳切、非常郑重地表明自己的决心时,听众又怎能不为之所动呢?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就是竞聘“退休职工管理科科长”的那位学员的演讲片段。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曾经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那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它的绿荫。”(承接句)我也甘愿做一片平凡的绿叶,团结和带领退休管理科的全体员工,勤奋敬业,努力工作,为退休人员送去我们的真诚关爱,使他们能够颐养天年!(中心句)……(结束句)

这个中心句并不长,加起来不到60个字,但说得太好了!好在哪里呢?首先,语言文字连接得非常舒畅。在引用完泰戈尔的诗之后,立刻表明了自己甘愿做一片平凡的绿叶,无私奉献的心迹。其次,含义深刻。众所周知,离退休管理部门的工作既烦琐又平淡,他人还不一定给予好的评价。演讲者以绿叶自比,表明他对这一工作的性质是了解的,是甘愿付出的。再次,在“为退休人员送去我们的真诚关爱,使他们能够颐养天年”的表述里,一方面表明了自己的决心,另一方面再一次强化了自己对本职工作的理解和定位,可以说是字字千钧。

虽然决心式的中心句不可避免是要表决心的,但最好不要单纯地用“我一定努力工作,请大家看我的实际行动吧”等通用的却没有实质内容的语句,必须要联系具体的工作岗位进行展开和阐述。只有注重挖掘更深层次的内涵,升华演讲的主旨,才能实现表达含义和表达效果的倍增。

第四种—启发式。所谓启发式,就是用有分量的语言,把主体部分所讲的内容进行提炼和升华,形成鲜明的观点,给听众以启发,使之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对比来说,总结式的中心句是平面上的罗列,是横向的,主体部分讲的内容,在结尾部分再总结强调一遍。而启发式的中心句就是立体上的挖掘,是纵向的,提炼出一个核心的观点。

如果单从这个角度看,启发式的中心句似乎也不太合适。演讲者似乎也没有资格去启发评委和听众。如果演讲人以启发者的姿态出现,那就是主动的了,而评委和听众反倒成了被动的了,这和演讲者是被审视、被挑选的身份是不符的。

但也不能武断地说启发式中心句不能用。虽然“明目张胆”地启发招人反感,但能不能“暗送秋波”呢?这应该还是可以的。也就是说,我们不是很直白地去启发,而是在话语间为评委和听众留下遐想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主动思考。这实际上是启发式的变形应用,具体的变形形式很多,这里重点谈两个:

第一,表白。这个表白可不是情侣之间的表白,而是竞聘者心态的自然流露,表明自己具有团结、忠诚、奉献、无私、豁达等良好品质。许多竞聘演讲稿中有这样的中心句:是竞争就意味着有人成功有人失败。如果竞聘成功,我将不遗余力地努力工作,绝不辜负领导和同志们的厚望;如果不幸落败,我也将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

这个表白貌似不错,但经不起推敲。它最致命的问题就出在“如果成功我会怎样怎样,如果失败我又将怎样怎样”这一句。不能否认,竞聘者这样说的目的是为了表现自己胜不骄、败不馁的心态,但也不用“此地无银三百两”吧?从领导或者评委的角度来讲,他们希望员工自始至终都应该是积极努力的,你竞聘成功说明你有能力担当此任;如果不成功,说明你在某些方面还有不足和欠缺,是你今后要努力加强或改正的。但你这样表白,领导可能会想,你想要干什么啊?难道竞聘不上就不好好工作了?本来是好心好意的表白,没想到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