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上的今天
5991900000200

第200章 弗朗两斯·彼特拉克

(1304年7月20—1374年7月19日)

弗朗西斯·彼特拉克,意大利诗人。

1304年7月20日,彼特拉克生于阿雷佐城,父亲是佛罗伦萨的望族、律师。他自幼随父亲流亡法国,后攻读法学。父亲逝世后专心从事文学活动,并周游欧洲各国。他还当过神甫,因而有机会出入教会、宫廷,观察生活,追求知识。

彼特拉克是文艺复兴时期用人文主义观点研究古典文化的最早代表。他广泛搜集希腊、罗马的古籍抄本,并且敢于突破中世纪的神学观念,用新时代的眼光,把人和现实生活放在中心位置来诠释古典著作。他对古典文化的研究,对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他的创作,都发生了影响。

彼特拉克用拉丁语写了许多诗歌、散文。这些作品歌颂人的高贵和智慧,宣传人有追求尘世幸福、享受荣誉的权利,并向中世纪宣扬的神权说和禁欲主义提出挑战。他还认为,人的高贵并不决定于出身,而是决定于人的行为。著名的叙事诗《阿非利加》描写古罗马统帅西皮奥战胜汉尼拔的英雄事迹,歌颂罗马的伟大,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这部作品使他在1341年4月8日获得桂冠诗人的称号。《秘密》借圣奥古斯丁同诗人的对话,宣传人文主义,诗人热烈为爱情和荣誉辩护,认为爱情同热爱上帝、追求人间的幸福同追求永恒的幸福,是一致的。

代表作《歌集》,相传为诗人于1327年见到美丽少女萝拉后陆续写下300多首十四行诗和1347年萝拉死后为表达哀思的一些抒情诗的结集,用意大利语写成,主要是爱情诗。彼特拉克跳出旧抒情诗的束缚,以丰富多彩的色调,细致入微的笔触,描绘萝拉的形体之美,刻画自己复杂的思想感情和内心活动。这些诗篇大胆歌颂爱情,表达对幸福的渴望,反映出人文主义者蔑视中世纪道德、热爱生活的世界观。彼特拉克的诗,音韵优美、结构周密,常常借助自然景物来歌颂萝拉,传达细微的感情。他使十四行诗这一新诗体在艺术上臻于完美。他的抒情诗,特别是十四行诗,为欧洲抒情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后人为此把他尊称为诗圣。《歌集》中的长诗《我的意大利》,是一首政治抒情诗。诗人谴责意大利的君主们利用外族雇佣军进行内战,让“豺狼与绵羊同居”,善良的人民蒙受灾难。他的其他政治抒情诗还对教会进行猛烈的抨击。彼特拉克的一些诗篇也反映了他内心的矛盾,反映了文艺复兴初期人文主义者的矛盾。

彼特拉克还用拉丁文写过一部历史著作《名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