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上的今天
5991900000360

第360章 约翰内斯·开普勒

(1571年12月27日—1630年11月15日)

德国天文学家、数学家,近代光学的奠基者。

1571年12月27日,约翰内斯·开普勒,出生在德国威尔的一个贫民家庭。开普勒自幼体弱多病。1587年,开普勒在图宾根读书,受到图宾根大学的天文学教授迈克尔·马斯特林的影响而信奉哥白尼的学说。大学毕业后,开普勒获得了天文学硕士学位,开普勒在布拉格与第谷·布拉赫一起从事天文观测工作。1601年,第谷·布拉赫死前把自己所有的天文观测资料都赠给开普勒。开普勒留在布拉格编制星表,并联系这项工作进行他自己对行星轨道的研究。1627年他的《卢道耳夫星行表》问世,比当时通行的星行表都要准确。

1596年,开普勒在宇宙论方面的著作《宇宙的神秘》出版。1609年,开普勒发表了关于行星运动的两条定律,1618年,他又发现了第三条定律。这就是后来被称为“开普勒定律”的行星三大定律,定律说明了行星围绕太阳转的理论。开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定律的发现为经典天文学奠定了基石,并导致数十年后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1618~1621年,开普勒写了《哥白尼天文学概要》,认为天文学分为观测天象,提出解释所观测的表观运动的假说、宇宙论的物理学或形而上学、推算天体过去或未来的方位、有关仪器制造和使用的机械学等五个部分。

开普勒也是近代光学的奠基者。他研究了小孔成像,并从几何光学的角度加以解释。他指出光的强度和光源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开普勒也研究过光的折射问题。1611年,开普勒发表了《折光学》一书,阐述了光的折射原理,为折射望远镜的发明奠定了基础。开普勒最早提出了光线和光束的表示法,还成功地改进了望远镜。开普勒还对人的视觉进行了研究,他认为人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所发出的光通过眼睛的水晶体投射在视网膜上,并且解释了产生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原因。1611年,开普勒出版了《光学》,阐述了近代望远镜理论,他把伽利略望远镜的凹透镜目镜改成小凸透镜,这种望远镜被称为开普勒望远镜。开普勒还发现大气折射的近似定律,他最先认为大气有重量,并且说明了月全食时月亮呈红色是由于一部分太阳光被地球大气折射后投射到月亮上而造成的。

1630年11月,开普勒在里根斯堡突然高烧,几天后在贫病交困中去世。开普勒被葬于拉提斯本圣彼得堡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