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解密汉朝宫廷:汉宫秘史
5992200000032

第32章 无规矩不成方圆——婚丧礼俗篇(3)

班固(32—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他的父亲班彪,是著名的史学家。因司马迁的《史记》只写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乃收集史料,做《史记后传》65篇,以补足《史记》的西汉部分。书未成,彪死,其子固为兰台令史,转迁为郎,典校秘书,奉诏完成其父所著。他用了20余年的时间,修成《汉书》100卷(后分为120卷)。始于刘邦起兵,终于王莽覆灭,记述了230余年间的史事人物。属于西汉前期的内容,多采自《史记》。

“南山四皓”画像砖

《汉书》十志比《史记》八书的内容详备。《汉书》是我国第一部体例完整、内容丰富的断代史。各传、志多载录有关学术、政论文章,因之又兼有一代文章总集的性质。班固死时,“八表”和《天文志》还没有写好,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和史学家马续完成。《汉书》的主要缺点是封建正统思想严重。晋人傅玄在评论《汉书》时说:“论国体则饰主阙而折忠臣,叙世教则贵取容而贱直书。”《汉书》的思想性远不如《史记》。

两汉时期其他的史书还有《东观汉书》、《汉纪》和《吴越春秋》等。很多西方学者认为,汉代的作家所开创的史学标准,直到18世纪都一直领先于世界。

汉朝有女权运动吗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在汉代,妇女的地位和作用,与其他历史时期相比,特别是被人们认为比较典型地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宋明时代,在某些方面有着很明显的不同。

说到汉代的女权运动,就像提起唐朝就想到武则天一样,大家首先会想到的就是家喻户晓的吕后专政故事!吕后出身高贵,和刘邦的卑微身份是十分不相配的,她多谋而果断,帮助刘邦吞并天下以后,又努力协助刘邦翦除异姓诸侯王,她怂恿刘邦处死韩信,又力促刘邦夷灭彭越宗族。刘邦死后,她的儿子当了皇帝,就是汉惠帝。惠帝早死,吕后临朝称制八年,大权独揽,开了女性统治国家的先河。在她以后,汉代的这种所谓“母党专政”、“权在外家”的情形也屡有发生,例如在东汉统治的很长时间里,都是女主临朝,任用她们的父兄子弟,险些把汉朝的天下变成了自家的。

汉武帝是武功卓越的帝王,他的文治武功名扬千古,为后代的皇帝们奉为明君,但是他也不能完全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他的妻子们的影响。例如在青史留下盛名的抗击匈奴的英雄人物卫青就是以皇后卫子夫同母弟弟的身份而被任命为大将军,霍去病则是以卫子夫姐姐的儿子的身份被任命为骠骑将军,李广利则以汉武帝所宠幸的李夫人兄长的身份被任命为贰师将军,汉武帝时代的这三位名将都是由女宠而获得擢升,这也可以反映出汉代妇女对政治生活的重要影响力。

姓氏从母,是远古时代的婚姻关系所决定的。在汉代,仍然可以看到这种承认女系的古老文化现象的遗存。汉景帝的长子刘荣就因为母亲是栗姬,而被人们称为“栗太子”。汉武帝的儿子刘据被立为太子,因为他的生母是皇后卫子夫,所以又被称为“卫太子”。刘据的儿子刘进,因生母为史良娣,所以又称作“史皇孙”。汉代的平阳公主也随母姓,号为“孙公主”。汉灵帝的儿子刘协,也就是后来的汉献帝,因为由董太后亲自抚养,称“董侯”。淮南国太子有时被称为“蓼太子”,据说“蓼”也是“外家姓”。这一现象不仅表现在皇族,例如汉朝的开国功臣夏侯婴的曾孙夏侯颇娶了被称为“孙公主”的平阳公主,以致后世“子孙更为孙氏”。

姓氏从母,是保留古风的文明程度较为落后的民族的习俗。在汉代的上层社会里可以看到这么多同样的现象,是很令人惊异的。而且,对于汉代一般人来说,女性祖先被置于男性祖先之前。“先妣”较“先祖”占据着更尊贵的地位,在祭祀礼俗中也有着更为优先的地位。“汉高祖尊母不尊父”说的就是汉高祖刘邦即皇帝位后,先封吕雉为皇后,封子为皇太子,又追封其母为昭灵夫人,又大封群臣,该封的不该封的都封了,却在很长时间里一直没有封过自己的父亲,群臣也没有人提及这件事。这一点让后代的人感到很惊讶。这也正说明汉代“尊母不尊父”这一普遍现象的存在。

汉代还多有妇女封侯,得以拥有爵位和封邑的例子。例如,高祖刘邦封哥哥刘伯的妻子为阴安侯。吕后当政,封萧何的夫人为邓侯,樊哙的妻子吕耍为临光侯。汉文帝时,又赐诸侯王女邑各二千户。汉武帝也曾经尊王皇后的母亲臧儿为平原君,并封王皇后和前夫生的女儿为隋成君。东汉时期,光武帝刘秀的儿子刘强因为无子,3个女儿都被封为“小国侯”,刘强以致终生感激。两汉史籍所记载的这样女子封侯封君的事多至30余例。

汉代妇女对于个人情感生活的处理也极为大胆,丝毫不像后代一样以男女之事为耻,而是敢于表现出自己的真感情。汉武帝的姑母馆陶公主常年寡居,她宠幸一个叫董偃的人,城中的人都因此尊敬地称呼董偃为“董君”。董偃还建议馆陶公主把自己的长门园献给汉武帝,汉武帝因此而大悦,在去探望馆陶公主时,尊称董偃为“主人翁”,君臣相见欢饮,于是一时间,“董君贵宠,天下莫不闻”。于是,这种被后世的人认为是有伤风化的败德之举经过了皇帝的承认,反而得以合法化了。

汉家公主不避讳私养情人,天子也对这种情况安之若素,朝野上亦是司空见惯。皇族妇女的这种行为能够堂而皇之地面对社会,是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为条件的。在当时的社会,寡妇再嫁是很自然而合理的事。史书记载的社会上层妇女比较著名的实例,就有薄姬初嫁魏豹,再嫁刘邦;平阳公主初嫁曹时,再嫁卫青;敬武公主初嫁张临,再嫁薛宣;王媪初嫁王更得,再嫁王乃始;许臃初嫁龙頟思侯,再嫁淳于长;汉元帝冯昭仪母初嫁冯昭仪父,再嫁郑翁;臧儿初嫁王仲,再嫁长陵田氏;汉桓帝邓后母初嫁邓香,再嫁梁纪等。

汉光武帝时,皇帝的姐姐湖阳公主新寡,刘秀有心观察她的心意,好再为她安排婚嫁。公主大大方方地回答说:“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明白表示出对大司空宋弘的德才与仪表的爱慕。刘秀也愿意谋求撮合,不惜亲自做一次媒人。据说,刘秀后来专门为了此事接见宋弘,并让公主坐在屏风后面,劝宋弘说:“都说人尊贵了就会换朋友,富有了就会换妻子,这也是人之常情吧?”宋弘也早已经对这件事有所耳闻,这时就从容地回答说:“我只听说过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刘秀知道了他的意思,就返回去对公主说:“这件事不成了。”在对这件事的记载中,虽然宋弘拒绝了皇帝想安排公主下嫁的暗示,事情最终没有成功,但是湖阳公主敢于主动追求有妇之夫的行为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看作是反映当时社会风尚的重要信息。

汉初丞相陈平的妻子,据说在嫁给陈平之前已经5次守寡,仍然不厌再嫁,也有陈平这样的男子喜欢她、要娶她。寡妇的父亲,也并不以女儿为寡妇而降低其择婚的标准,还积极地帮助女儿寻找下一任佳婿。

《汉书·张敞传》说,汉宣帝时京畿地区最高行政长官的京兆尹张敞,甘心为妻子画眉,画的眉样还颇好,一时传闻京中。于是有了所谓“张敞画眉”的典故,成为形容夫妻和美的最佳写照。张敞的这一行为还曾经被有关部门举奏给皇帝,皇帝也很好奇,还曾经亲自询问。

纵观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汉代女子的地位可谓是很高的了,而汉代的女权运动,也达到了后世难以逾越的高度。

茂陵有何建筑特色

茂陵是西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位于西安市西北40公里的兴平县城东北南位乡茂陵村。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帝建元二年(141年)武帝刘彻在此建寿陵,公元前87年武帝死后葬于此。汉武帝刘彻是历史上可以和秦始皇相提并论的很有才略的封建帝王,他在位时,是汉帝国的鼎盛时期,他采用奖励农耕、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抗击匈奴的宏伟战略,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制的同时,在经济上实行煮盐、冶铁、运输和贸易的官营制度,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开展对外贸易;在军事上抗击匈奴,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牢固地控制了河西走廊,向南直抵海南,基本上形成了中华民族生存空间的格局,从而使汉帝国以统一、繁荣、强大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茂陵建筑宏伟,墓内殉葬品极为豪华丰厚,史称“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瘗藏之”。

相传武帝的金镂玉衣、玉箱、玉杖等一并埋在墓中。当时在陵园内还建有祭祀的便殿、寝殿,以及宫女、守陵人居住的房屋,设有5000人在此管理陵园,负责浇树、洒扫等差事。而且在茂陵东南营建了茂陵县城,许多文武大臣、名门豪富迁居于此,人口达277万多人。茂陵封土为覆斗形,现存残高465米,墓冢底部基边长240米,陵园呈方形,边长约420米。至今东、西、北三面的土阙犹存,陵周陪葬墓尚有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金等人的墓葬。它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

茂陵是西汉帝王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由于陵的所在地原属汉代槐里县之茂乡,武帝建陵于此,故称茂陵。刘彻是西汉第五位皇帝,在位54年,励精图治,巩固并加强了我国多民族的统一,形成了西汉一代的鼎盛局面,是我国历史上很有作为的封建帝王。霍去病是西汉武帝时期杰出的青年将领。他18岁起领兵作战,24岁病逝,短暂的一生,六次率兵平定西部边陲,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为西汉王朝的统一、巩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武帝为纪念他生前河西大捷的战功,特在茂陵旁修建了一座象征祁连山的墓冢,境界逼真,墓上有各种巨型石刻群,手法简练,气势浑厚,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化境,是我国最早、最大、最完整的大型石刻群,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素为中外艺术大师所赞扬。

当今的茂陵博物馆是融文物、古建、园林为一体的西汉断代史博物馆,为全国最早的西汉历史文物与陵墓现场保护管理机构。馆藏文物数量多、品位高,展品绚丽多彩,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文化艺术结晶。博物馆环境优美,景观迷人,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茂陵博物馆位于陕西省咸阳与兴平之间的五陵塬上,距西安约40公里,总占地面积154 836平方米,馆藏文物4100余件,国宝文物占咸阳市国宝总数的70%。其中石刻伏虎、鎏金马、青玉雕铺首、四神纹空心砖等数十件珍贵文物多次在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摩纳哥等国家和香港地区展出,引起轰动。

茂陵博物馆建于霍去病墓之上。馆内珍藏了武帝陵中的大量珍宝,但最有名的还是马踏匈奴等石雕。馆门、各座仿古建筑、亭台楼阁更挂了许多对联,以表达对茂陵所蕴含的那种汉初沉雄、博大的时代精神和雄浑气势的景仰与追念。例如大门联:

汉擅威名,远域宾从,曩日东来多信使

陵临丝路,驼铃何在,而今西去尽长车

联乃今人所撰,联首暗含“汉陵”二字,联中更追忆了当年大汉帝国的辉煌景象,雄风依稀可见。架长车击匈奴,西域称臣,进献名驹汗血宝马,武帝时的煊赫武功在后世已难可再现。霍去病墓旁的大量石雕,记录着主人的骄人战功。著名石刻“马踏匈奴”旁也有一联:

石马嘶风,犹想当年鼙鼓

将军靖域,常怀破虏刀弓

读罢,站在气势威猛的石马前,仿佛当年刀光剑影,鼓密蹄疾,喊杀震天的恢宏场面又浮现在眼前。另有一联,文字简练,而尽写汉威:

一代武功书剑气

千秋文治柏梁风

汉武帝不但以强大的武力拓展着大汉帝国的疆界,更任用董仲舒独尊儒术,开了中国封建社会儒术治国之始,文治武功,堪称古今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