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美食文化
5997500000003

第3章 中华民族筷子文化(1)

一、筷子的起源与筷子形态的历史演变

1.源远流长的筷子历史

考古发掘的实物已经无可置疑地证明:中国人用筷子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距今6000余年的新石器时代。发掘结果和更深入的研究都表明,筷子文化早在6000年前,便广泛地分布于江淮大地和广阔的黄河流域。考古发掘出上的实物和文献、民俗等领域的研究证明,中国筷子文化在既往的漫长演进历史上走过以下不同的发展阶段:前形态——燔炙时代至陶器饪物之前;过渡阶段——新石器时代;梜——青铜时代;箸——东周至唐;筷——宋至当代。

2.筷子形态的历史演变

(1)前形态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华先民以一根木棍(或枝条等棒形物)来挑、插、拨、取、持食物,主要是对不便于直接用手拿的食物。当时这一根棒是兼有饪食具和助食具两种作用的。如同今日的手持金属或竹木条炸、烤肉串:在加热致熟阶段,用来串取食物的金属或竹木条是饪物工具;而在成熟后持食阶段,它们便成了助食具。此一性质,在中国人吃涮锅时亦道理相同,即夹取涮制的过程是加工工具,出锅入口阶段的作用则是助食,两者的性质是不同的。

(2)过渡阶段时期

这一时期是从两根棒并用开始,大约经历了三千年之久。这—期间,棒的长度虽很不规范,但两棒并用的使用率却在缓慢地提高,即逐渐在普及中。两根棒并用的历史是与陶器盛食的历史密不可分的,也就是说,粒食、热食、碗状器盛食和人各自持食等因素促使了两根棒并用文化的出现。

(3)梜的阶段

梜的阶段与我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在时限上基本一致。我们理解的青铜时代,在中国大约是夏商西周时期,即从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的13个多世纪。而筷子文化的演变是极为缓慢的,不可能、也不适宜以十分具体的时限为标志,我们这里只是示意一个大概的历史性时限段。这一时期的筷子文化特征,是挟的形态和功用。所谓梜,即先秦典籍所谓:“羹之有菜者用梜,其无菜者不用梜。”这说明当时梜的功能主要是用以挑或夹取羹中的菜或其他固体食物。

(4)箸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是筷子形态成熟固定和历史功能充分发挥的时期。“箸”,是筷子在东周至明中叶以前的规范称谓,并且是明中叶以后至今比较雅的称谓。在自春秋至明中叶的约22~23个世纪时间里,箸的形制基本在20~30公分之间,而且具有随着时间发展而逐渐加长之势。在功用方面,则由仅夹取羹中食物(因热或油渍、水分),向最终成为完全助食具过渡。这一过渡的基本完成是在汉代。在春秋时期,上层社会公宴场合时应循礼制还是“公饭不泽手,毋搏饭,毋放饭,……毋扬饭,饭黍毋以箸……”。

(5)筷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是宋至今,其基本特征是箸文化的广泛普及,箸料的广泛,工艺的高度发展,图文饰的充分发挥,25~30厘米长和上方下圆箸体的基本定格等。其间,一个典型的历史事件是“筷”称谓的出现和普及。“筷”称谓的普及过程与以筷为助食具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中普泛使用的过程是同步的。“筷”的称谓出现在明中叶今江苏、浙江省境内的运河线上。明中叶时,那里是中国人口高密度集中区,而且南北大运河上的船工和两岸的纤夫多以数万计,他们极其劳苦艰辛。运河行船盼的是快,忌的是住,中国人求吉祈祷心理极强,一日三餐不停地呼“箸”(箸、住同音),心理无法接受,于是改“箸”为“筷”,不停地呼“快”,以求快行船,少吃苦,多获利,“筷”的称谓于是出现。历史文献记道:“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今士大夫亦有犯俗称‘快儿’者。”“快儿”之外,又有“快子”之称出现。上层社会最初并不认同来自劳苦大众阶层的这一改革称谓,但无奈人多势众,竟成流俗,于是只好趋同认可。但后者也有贡献,那就是在“快”字上加上一“竹”字头,成了流行至今日的“筷子”。

二、筷子文化的传播

1.以筷子助食习俗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普及

考古研究、历史文献记录和民俗考察同样证明,用筷作助食具是农耕文化和碗盛粒食生产与生活方式的结果,因此筷子是属于长江、黄河流域先民的,即属于炎黄族之祖先的。其后,随着农耕文化的不断扩展和汉族人口的大量繁衍,筷子文化的覆盖面积逐渐扩大。伴随着这一过程的,是各少数民族对筷子助食文化的相继认同。由于与汉族接触和接受民族主体文化程度等的不同,各少数民族以筷子助食开始的时间与普及的程度均不尽相同。大体说来,中国饮食史上的明清期是筷子文化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内基本普及定型的时期,只有极偏僻边远地区的极个别少数民族还保留着手食的习惯。到了20世纪中叶以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任何一个民族都习惯了以筷子助食,筷子文化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华民族表征性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