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素质教育——品质篇
5998100000003

第3章 品质是成长的基石(3)

认为自己的五官应该绝对完美的妇人,是在贬低她自己的人类特点,使她自己成为一名傀儡。

若有哪位夜间守卫员因为自己当不了医生,而天天责备自己,那么他就是一位叛徒——违背了自己积极的个性。

现在我们回头来看看前面所引的那句名言。许多人无法成功,主要是因为他们甚至连试都不愿试。他们害怕失败,他们即使是第一次尝试某件事情也一定要求十全十美。如果他们的完美主义真的十分强烈,那么他们一辈子不敢尝试新的事物——因为他们第一次可能无法成功。

完美主义是成功的敌人。

如果你不把自己当做是一个成功者,你将无法成就任何事情。人孰能无错?犯错是人类的天性,如果你真的十全十美,那么你将一个朋友也没有,因为将没有人能够轻松自在地与你相处。

婴儿在学习走路之初都要一再跌倒,然后再爬起来。我们可曾说他们是失败者?当然没有。我们确实认为,对这些小婴儿来说,走路是件很困难的事,所以我们希望他们能从错误中学习,并且获得进步。

假设你现在必须作些同样困难的事——以你目前成熟的程度来说,跟小孩子学走路同样困难的事。假设你是一位家庭主妇,你的丈夫带老板回家吃晚餐——你以前从未碰过这种情况。你紧张万分,你说了一个笑话,却没有人笑,你问了一个问题,反而令你的客人感到难堪,不知如何作答,你犯了错误。你是个失败者吗?

当然不是。你只是一个面对一项困难而被绊倒的人而已。你为什么不应该同情你自己,如同你同情一个初学走路的小孩子?

所以忘掉你的失败,尽量使当天晚上剩余的时间过得愉快一点。老板可能反而会更喜欢你——以及你的丈夫——因为他会觉得你很随和,你并不知道他的问题在哪儿。

诚如英国大诗人德莱登所写的:

在失败中坚定意志及勇气是获得成功的最佳利器。

就如同一位家庭主妇希望成功地完成她的任务一般,一位刚结婚的年轻男子也希望证明他自己是维持家计的一家之主。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只有两个月大,他第一次感觉到如此强烈的欲望——希望赚钱抚养他这个刚刚增加人口的家庭。随着这种欲望而来的却是一种他所不熟悉的感觉——压力。

他是保险公司的业务员,刚就职18个月,对一个新手来说,他的表现尚称不错,但是他所遭受的压力却稍稍改变了他的个性。他在接洽客户时,比以前更焦急,在态度上更显得具有强迫性,他所想的主要是他自己所赚的钱,而不是顾客的保险需要。

他责备自己竟然失去了几件他本来应该成交的生意,不久,他就开始认为自己变成一个失败者。

他真的是个失败者?当然不是。

他只是正在经历一种调整期,而暂时心情紊乱而已。他惟一真正的错误是:他并不接受他所犯的错误。

问题是生活中的一大部分,若想成功地生活,一个人必须接受这些问题、压力、错误、紧张、判断错误——这些也都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有时所有的人都会觉得无法应付生活对我们的要求。

古罗马大哲学家西留斯曾写道:"想要达到最高处,必须从最低处开始。"这是相当不错的一个建议。

十五、吃亏是福

俗话说:"好汉不吃眼前亏"。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吃点儿小亏反而能占大便宜,所以,有人将这句话改为:"好汉要吃眼前亏。"中国人向来提倡"以忍为上"、"吃亏是福"。这是一种玄妙的处世哲学

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所谓俊杰,并非专指那些纵横驰骋如人无人之境,冲锋陷阵无坚不摧的英雄,而应当包括那些看准时局,能屈能伸的精明的处世者。在日常生活中,当自己的利益和别人利益发生冲突,友谊和利益不可兼得时,首先要考虑舍利取义,宁愿自己吃一点亏,郑板桥曾说过:"吃亏是福。"这决不是阿Q式的精神自慰,而是一生阅历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清朝时有两家邻居因一道墙的归属问题发生争执,欲打官司。其中一家想求助于在京为大官的亲属张廷玉帮忙。张廷玉没有出面干涉这件事,只是给家里写了一封信,力劝家人放弃争执,信中有这样几句话:"千里求书为道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听从了他的话,使邻居也觉得不好意思,两家终于握手言欢,反而由你死我活的争执变成了真心实意的谦让。

《菜根谭》中讲:"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嗜。此是涉世一极乐法。"可谓深得处世的奥妙。

林则徐有一句名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与人相处,有一分退让,就受一分益;吃一分亏,就积一分福。相反,存一分骄,就多一分挫折,占一分便宜,就招一次灾祸。

天玄子说:"利人就是利己,亏人就是亏己。让人就是让已,害人就是害己。所以说,君子以让人为上策。"

现实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相处,不能没有交往。有交往,就必须有准则,使人家共同遵守,才不至于乱套,这就是对待人的道理。对待人的道理,最高的准则,就在于儒家所提倡的:"一切在于求取最完美最高尚的道德。"能有所追求,一方面在心中有所持守,另一方面在执行时有所遵循。

这就是准则,也有人称为规范。

十六、幽默是人生的调剂

爱尔兰作家肖伯纳说:"幽默是一种元素,它既不是化合物,更不是成品。"美国幽默表演大师卓别林说:"所谓幽默,就是我们在看来是正常的行为中觉察出来的细微差别,换句话说,通过幽默,我们在貌似正常的现象中看出了不正常的现象。"

幽默显示了一种自尊优越的人格力量和旷达通晓的生命意识。幽默,也显露了人的睿智与才华,展示人的凤采与魅力。虽然幽默使人笑得含蓄温和,笑意矜持淡泊,但笑意里也饱含着智慧,洋溢着自信乐观的精神。

幽默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像个精灵。这个精灵随时出现在我们周围,人们吸收着它的灵气,下笔生花,出口成趣。当人们要为它勾画面目时,却又若鸡若凤,若猫若虎,若蛇若龙。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艺术大师们,笔下所描绘的面目又判若两样,有着不同的表现。

幽默以愉悦的方式表达真诚、大方和心地的善良,是人类面对共同的生活困境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文明。它像一座桥梁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填补人与人之间的鸿沟;它是希望发展人际关系,走向事业辉煌的人们不可缺少的动力。幽默是人类健康的保护神。幽默能使我们的精神健康,富于创造性,它通过一种娱乐形式,减少我们的压抑与忧虑,通过笑释解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与冷漠,消除困扰人类的敌意,消除人类交流活动中的偏见与误解,使人类真正达到共同的和谐与融洽。

在汉语中表达有趣或可笑意义的概念,除幽默外,还有风趣、俏皮、诙谐、滑稽等。它们与幽默的区别在于:滑稽和俏皮偏重于形式上的怪诞,可笑,对于其内容上的有趣性,思考性要求较少,多为开怀大笑,滑稽给人这种感觉更重一些。风趣和诙谐偏重于内容上的有趣、有理,而形式上的怪涎性和可笑什性不及滑和俏皮,多为会心的微笑。二者之中,风趣为甚。幽默对可笑性和机智性都有相当的要求,既有可笑性,又有怪涎性,比较注重内容与形式的、主体与表现的统一。幽默与油滑也有区别,油滑是不恰当的幽默,是低级趣味的笑。幽默必须把握分寸,老舍说:"幽默一放开手便会成为瞎胡闹和开玩笑。"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幽默虽然是源远流长的,但正如鲁迅所说:" 中国人也不是长于"幽"的人民。"因为幽默的社会文化气氛的形成,无论是对个人还是社会而言,都必须有相当的"心灵自由"和"言论自由"。

幽默的首要条件是必须有谐趣性。所谓谐趣性不是一殷的滑稽可笑,而是指由于揭示了内容与形式、现象与本质、愿望与结果等内在矛盾而产生的一种耐人寻味的情趣。这是一种高雅的笑。其次,幽默的作用在于它的教育性,而且这教育作用是在于愉悦的情绪中,会心的微笑中实现的。它有助于陶冶优美的情操,培养健全的人格。

幽默是一种优美、开朗的品质,是思想、学识、经验、智慧和灵感在语言运用中的结晶,是造成语言生动形象的有效的手段之一。

幽默是一种心理品质,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养成的。它使人能够敏锐地发现生活中的趣事,既能看到可笑的一面,又能看到可爱的一面。有这种对生活的领悟,才可能理解幽默,才能有幽默的谈吐。

幽默是将客观中带有喜剧因素的事情出人意料而又机智奇巧地表现出来,使审美主体感到真善美的力量,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呈现出笑的情感反映。幽默不是制造笑料,幽默是一种领悟和灵性,它好像是某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东西。

十七、挑战自我的勇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情最紧张的时候,丘吉尔对全英国人民广播:我从来没有说战争是容易的!这场大战必须靠大家的血汗和拼命才能获胜!但是我向你们保证:我们一定会胜利的。是的,我相信如果我们有能够厉行成功的方程式,同时拥有在苦难环境中争上游的承受度与永不屈服的毅力,我们就能迈向成功。

当然,各个人出生命运之不同,由不得抱怨,因为责任不在你我。西方谚语说,幸运儿出娘胎嘴里便含着钥匙。平凡的你我生来除了两手空空,小嘴一张也仅有哭啼之声。哭诉也罢,抗议也罢,幸运既然没有"与生俱来"的获取之道,惟有靠自己创造。"富贵人家的孩子"虽以喜剧拉开人生序幕,但我们不必羡慕得过早。富家子弟即使有父母余荫可以依恃,事业也不见得就一帆风顺,遭受挫折并不因有钱有势得以幸免。

努力把自己的事做得更好,就是一种创造。厨师若把菜做得更美味可口,裁缝若把衣服做得更美观耐穿,建筑师盖出更舒适的房屋,司机若开车更安全,作家努力写出更好的文章,都会为自己带来幸运,同时也为他人带来幸福。

一个人若不敢向命运挑战,不敢在生活中做出开创之举,命运给予他的不过是一个秩窄的牢笼;他举目所见将只是蛛网和尘埃,充耳所闻,只是唧唧虫鸣。

世无数苦难,通过挑战的勇气,创造幸运的人生。幸运如何创造?诚如约翰·厄普代克所说:"追求做得更正确更好,任何活动都变成创造活动。这种追求,使我们在生活中敢与恶魔缠斗,也使我们在心灵上能与天使会面,从而在生命的荆棘丛中,窥见了天堂的奥秘。"

十八、不断进取

人生的征途中,不可能不遇到困难。最能表现一个人的进取心的是勇于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然而,面对着困难,富有进取心的人总是能够不断地将它克服。永远也不要消极地认定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首先你要认为你能行,再去尝试、再尝试,最后你就会发现你确实能行。

美国广告界的工作狂人亚·克罗尔是一个不畏惧困难的人,他的信条就是:"困难是暂时的,只要努力,最终就能战胜它。"这种不畏困难所表现出来的进取精神,终于使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做职业人是如此,经营企业更是如此,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也十分强调,要把"不可能"变为"可能"。他说:"一个人在面临困难的时候,逃避不是办法,只有鼓起勇气予以克服才是最重要的。在这种情况下,往往能够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智慧和潜力而获得良好的成果。"

由此,松下总结道:"不管是经营事业也好,做其他事情也好,只要是抱着"这根本不可能办到"的想法,我想任何事情永远都不会成功。反之,碰到事情总是"应该可以办到,问题只是看自己如何去做而已",这样想的话,很多困难的工作乍看似乎不大可能办到,结果却居然也做成功了。"世界上有不少事情都是因为个人的不懈努力才获得良好成果的。因此,每当你要下决心做事情的时候,就应坚持变"不可能"为"可能"的信念。

困难就像坚冰,有进取心的人可以用热情融化它,没有进取心的人则会被它冻僵。所以,保持进取心,是我们战胜困难的热情之火。

十九、潜能的力量

有这样一件极戏剧性的事,说的是韩战期间一名美国海军水兵的事。这位思路条理分明的青年使得他身边的人都大感惊奇,毫无疑问的,他在危机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也使他自己惊奇不已。你的内部是不是也具有某些潜伏的、有力量的办法?你花功夫去找出这些办法必定是很值得的,因为正如这名水兵的故事,这会影响你的一生前途。

现在来说说这个故事:

在韩战期间,一艘美国驱逐舰停泊在韩国北部东岸的元山港,那天晚上万里无云,明月高照四周,一片宁静。一名士官例行巡视全舰,突然停步呆立不动,他看到一个大而乌黑的东西在不远的水上浮动着,他惊骇地看出那是一枚触发水雷,可能是从一处雷区脱离而来,正随着退潮慢慢向着舰身中央漂来。

抓起舰内通讯话机,他通知了值班官,而值班官马上快步跑来。他们也很快地通知了舰长,并且发出全舰戒备讯号,全舰立时动员了起来。

官兵都愕然地注视着那枚慢慢漂近的水雷,大家都了解眼前的状况,灾难即将来临。

军官立刻提出各种办法。他们该起锚开走吗?不行,没有足够的时间。发动引擎使舰身漂离开?不行,因为螺旋桨转动只会使水雷更快地漂向舰身。以枪炮引发水雷?也不行,因为那枚水雷太接近舰里面的弹药库。那么该怎么办呢?放下一只小艇,用一只长杆把水雷携走?这也不行,因为那是一枚触发水雷,同时也没有时间去拆下水雷的雷管。悲剧似乎是没有办法避免了。

突然,一名水兵想出了比所有军官所能想到的更好的办法。"把消防水管拿来。"他大喊着。大家立刻明白这个办法有道理。他们喷水在舰只和水雷之间的海上,制造一条水流,把水雷带向远方,然后再用舰炮引炸了水雷。

这位小水兵真是了不起。他当然不凡——但是他却只是个凡人。不过他却具有在危机状况下冷静而正确思考的能力。当然我们每一个人的内部也有这种天赋的能力,有些人的这种能力或许比别人还多,但是没有一个人会缺乏创造的潜能;这也就是说,不论有什么样的困难或危机影响到你的状况,只要你认为你行,你就能够处理和解决这些困难或危机。对你的能力抱着肯定的想法就能发挥出积极心智的力量,并且因而产生有效的行动。

我们现在以一位外国青年为例,他要上大学,但是他有自卑感,不敢向美国大学提出申请,他怕自己的英语不好,同学会笑话他,他甚至于怀疑自己是不是能够读下去。他有进取心,但是却因为他把自己的能力看得太低而阻碍了自己。

他想起了吉卜龄的话,"我们可以为失败提出四千万个理由,但是没有一个可以做为借口。"他告诫他自己:"任何人或任何事都不一定会击败我,尤其是我自己更不会击败我,因为我是一位聪慧的青年,只要我认为我行,我一定会读好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