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素质教育——品质篇
5998100000005

第5章 品质是成长的基石(5)

每一个人都会在某些时候对某些事特别热心。也许你是个棒球迷,突然收到一场重要比赛的招待券,大多数情况下你都会很兴奋,使你更喜欢欣赏这场比赛。

这里所说的热忱是"激起的"一种狂热,这种热忱是由意识培养出来的,并且能继续维持下去。但是有一点要记住,这不是做作,而是出自至诚。

好莱坞有一个著名的电影明星开了一间私人博物馆,里面放着他从世界各地搜集来的古董。

有一次,一群人由主人引导参观,大家的兴趣由于其中一个女士而大大提高,她的热忱似乎无穷无尽,她所看到的每一个东西都使她非常好奇。

这群人都不再注意别人,都喜欢接近这位女士。根本用不着问"为什么",人人都喜欢跟一个热忱洋溢的人在一起。

在生活中,凡是认识她的人也都很羡慕她,人人都想替她效劳来博得青睐,她经常收到礼物,她的名字总是在重要场合出席名单的前几名。为什么?你想得到吗?真正的热忱!

别人替她做的每一件事情她都很欣赏,因此大家都乐意效劳。她欣赏的并不是礼物或服务的金钱价值,而是礼物或服务的后面别人对她的尊重。

二十四、善待人生

虽然没有人崇敬你,甚至。今天连你的妻子都不跟你交谈。虽然如此,你仍可从爱迪生获得一个教训:热烈地追求你的目标,把你的目标视作人生历程中一种重大的要素,把它们视作一种防止逃避人生的重要手段。

现在,是不是有一种怀疑念头渗入你的心头?"那是伟大的爱迪生,我呢?"你是不是正这样想?这样的一种谬误念头会不会使你抓不着要点?

不会。因为,爱迪生也是一个人,也是人类的一分子,就像你一样,假使你曾经见过他的话,他的外表在你看来也许非常平常。

但他是一个设定目标、深信目标、追求目标,以目标为生活的人。目标是他的生命;目标是他的日子。

这是我们可以向他学习的地方:设定目标,每天为目标生火。为目标生火,就是积极的生活。

我们都是与众不同的人——除非恐惧扼杀了我们的个性。因此,我们都有不同的目标。但我们对于目标都有相同的感觉——热力、火力、欲望。

目标没有大小之分,只有思考目标的心量才有大小。

当你对目标具有这样的热忱时,你对人生就会有这种热忱。你就是活人,充满活力的活人。

我们必须使我们的感情复活,我们必须体验人生,而焦虑往往阻绝我们的体验。

假设你正在吃早餐、看报纸。这时你有两个目标,以你全天的活动来说这两个目标虽然很小;但以它们本身而言,却又非常重要:你一面享受早餐,一面吸收当天的新闻。

你现在追求这些目标吗?

"当然,"你会这么说,"这些是非常简单的目标。"

这些果真非常简单吗?你是否充分地体会到橘子水的丰富滋味?土司的松软香脆?咖啡的醉人清香?

或者,你是否过分担心目前的战争消息?担心得忘记了你在吃些什么?

还有你所看的报纸呢?你是否以一种智慧的方式,去体会它的内容?体会到这个世界的实况?以一种历史的延续感去体会新闻报导、政治现状、文学艺术?你看报纸是不是一种生活体会?

二十五、财富不是负担

"巨大的财富若不分发出去,也就没有真正的用处。"

同许多美国人一样,富勒一直在为一个梦想而奋斗,这就是从零开始,积累大量的财富。到30岁时,富勒已挣到了百万美元,他雄心勃勃地想成为千万富翁。而且他也有这个本事。

但问题也来了:他工作得很辛苦,常感到胸痛,而且他也疏远了妻子和两个孩子。虽然他的财富在不断增加,但他的婚姻和家庭却岌岌可危。

一天在办公室,富勒心脏病突发,而他的妻子在这之前刚刚宣布打算离开他。他开始意识到自己对财富的追求已经耗费了所有他真正珍惜的东西。他打电话给妻子,要求见一面。当他们见面时,他们热泪滚滚,他们决定消除掉破坏他们生活的东西——他的生意和物质财富。

他们卖掉了所有的东西,包括公司、房子、游艇,然后把所得的收入捐给了教堂、学校和慈善机构。他的朋友认为他疯了,但富勒感到从没比这更清醒过。

接下来,富勒和妻子开始投身于一桩伟大的事业——为美园和世界其他地方的无家可归的贫民修建"人类家园"。他们的想法非常单纯:"每个困乏的人在晚上至少应该有一个简单而体而、并且能支付得起费用的地方用来休息。"寓勒曾有的目标是拥有1000万美元家产,而现在,他的目标是为1000万人、基至更多的人建设家园。目前,人类家园已在全世界建造了6万多套房子。富勒曾为财富所困,几乎成为财富的奴隶,差点儿被财富夺走他的妻子和健康;而现在,他是财富的主人,他和妻子为人类的幸福工作,他拥有了自信而乐观的生活,他觉得他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财富是多种多样的,它不仅限于金钱,还有金钱以外的其他东西。

"不要追求显赫的财富,而应当追求你可以合法地获得财富,清醒地使用财富,自信地离开财富。"

正如托尔斯泰所言:"财富就像粪尿一样,堆积时会发出臭味,散布时可使土地变得肥沃。"

钱只有在使用时才会产生它的价值,如果放着不用,就根本毫无意义。

让金钱为我所用,为人所用,而不要成了可怜的守财奴,这样,人生才能痛快潇洒!

二十六、业精于勤、荒于嬉

古时候有一位老农,临死的时候,把他的三个儿子召集到床前,对他们说:"我很快就要离开你们了,希望你们能在我去世之后比现在过得更好。我担心将来你们会受苦。因此,在我们家的那块地里,我埋下了一坛金子,这是我一辈子积攒得来的。"老人去世后,他的儿子便在老人所说的土地上挖金子,令他们感到奇怪的是,他们翻遍了每一寸土地,却始终没有找到那坛金子。他们感到很失望。当时恰逢播种的季节,随着失落的心情,儿子们将那块地进行了耕种。

几个月过去了,收获的季节来临了,由于儿子们深翻了土地,因此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更令他们高兴的是:他们恍然明白了老人的用意。

俗语说:千金唾手得,一勤最难求。天道酬勤。

勤奋是一笔价值远远超过金子的财富,金子虽然珍贵,但金子是不会失而复得的。纵然你有黄金万两,但坐吃山空,总会有穷困的一天,唯有勤劳才是永不枯竭的财源。

自身的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少勤奋的精神。

自身之拙,可能会成为我们成功路上的障碍。但成功者就是在克服障碍后才得到桂冠。即使是太行、王屋二山那么大的障碍,也会被我们用勤奋一点点地挖掉,如果我们始终不放弃的话。勤奋面前,再艰巨的任务都可以完成,再坚定的山也都会被"移走"。凡事只有踏实勤劳,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青年人要勤,就要忌"懒",忌"惰"。其实懒惰是人的本性,稍不留神就会流露出来,所以青年人要时刻提醒自己:"成事在勤,谋事忌惰"。要知道人生短暂,懒惰就如自杀。

勤奋的人瞧不起懒惰的人,心灵的恬静是勤奋的人始终追求的,而懒惰的人却是始终沉湎于肢体的舒适之中。

怕吃苦怕受累是懒惰者的通病,一无所得,受人嘲笑是懒惰者的下场。

懒惰者缺少的是行动,他们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富人哈杰·厄斯屈说:"一颗博大而真诚的爱心可以让你拥有一切。"

清代中期,当朝宰相张英与一位姓叶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两家毗邻而居,因都要起房造屋,为争地皮发生了争执,老夫人便修书北京,要张英出面干预。张英回信劝导老人:"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母见张书明理,立即把院墙主动退后三尺,叶家见此情景,深感惭愧,也马上把墙让后三尺。这样,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正所谓让一让,六尺巷。

礼让是一种美德。亲人的错怪,朋友的误解,讹传导致的轻信,流言制造的是非……当此时,生气无助雾散云消,恼怒不会春风化雨,而一时的忍让则能帮助恢复你应有的形象,得到公允的评价和赞美。

在必要的时候,退一步比进一步更重要,因为你可以重新找到一条生活的出路。

以退为进,由低到高,这是自我表现的一种艺术。

退一步海阔天空,宽容能驱散怨恨。宽容能带来仁义,博得赞美,宽容能创造轻松和谐的氛围。

美国第25任总统威廉·麦金莱因为一个用人问题,他遭到一些人强烈反对。在一次国会会议上,有位议员竟当面用粗野的话讥骂他。他气得鼓鼓的,但极力忍耐,没有发作。等对方骂完了,他才用温和的口吻道:"你讲完了,怒气应该平息了吧,照理你是没有权利这样责问我的,但现在我仍然愿意详细地给你解释……"他的这种得理让人姿态,使得那位议员羞红了脸,矛盾立即缓和下来。试想,如果麦金莱总统得理不让人,利用自己的职位和得理的优势,咄咄逼人地进行反击的话,对方是绝不会服气的。由此可见,当双方处于尖锐的对抗状态时,得理者的忍让态度有"釜底抽薪"之妙,能使对立情绪"降温"。

在生活中多留一点余地,多忍一点,会给自己增加更加开阔的视野。怕就怕没有退路,这样就会处于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