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读给孩子听的好故事
6003500000041

第41章 人生的智慧启蒙(5)

有三个人结伴去外地游玩,他们都骑着自己的马,一路上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天就黑了。 他们决定找一个地方投宿,但是他们光顾着说话游玩,错过了城镇,无奈,只好找到一处荒废的庙宇过夜。

临睡前,大家都小心把自己的马拴好,生怕半夜马走掉。 但是有一个人却随随便便把马放在一边, 然后他对着庙里的佛祖塑像虔诚地说道:

“佛祖啊,您不是说要保佑我吗?麻烦您今晚保佑我的马吧!”说完拜了三拜,他便放心地去睡觉了。

第二天一早,三个人起来一看,马就只剩两匹了,那个人的马半夜的时候跑了。 两个人就纷纷责怪他说:“你看你看,你怎么不把自己的马拴好呢?”

那个人很不服气地说:“谁说我没有?我昨天已经诚心诚意地拜托了佛祖了,而且还拜了三次呢!都是佛祖的错,没有把我的马照顾好!”

两个同伴哭笑不得, 只能说:“只知道拜托佛祖倒不如相信自己的手。 佛祖在你的心里,佛祖的手就是你自己的手,佛祖的眼睛就是你的眼睛,你自己的手不把自己的马拴好,你自己的眼睛不能把马看住,那能怪得了佛祖吗?”

故事寓意: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又埋怨命运。其实与其相信佛祖,或者是等人帮助,倒不如用我们的双手和智慧去解决问题,战胜挫折。

二十七、老人和野猪

有一个小村庄,这里的人们就靠着田里的庄稼生活。 但是不知道从哪里跑来了几只野猪,野猪跑到庄稼地里破坏庄稼,甚至还伤到村民。 于是村民决定要对付这只野猪,他们想了很多方法,用火把将野猪驱逐到山里,但是不久野猪又跑回来;他们挖陷阱,但是狡猾的野猪不上当;他们组织村里的壮小伙去捕野猪,但是不但没抓到野猪还伤了村民。 村民们一筹莫展,再这样下去今年的庄稼就要被野猪全糟蹋了。 村民们狠下心筹集了一笔钱,他们要到别处请一位有本事抓住野猪的猎人。

出去请人的村民回来了,他告诉大家说,猎人3天后就会来,一定可以捕获野猪。村民们很兴奋,大家都焦急地等待着猎人的到来。他们猜想来的人一定是一位非常强壮的人,或者带着威力巨大的猎枪。 3天后,村民们终于盼来了猎人,但是让人们失望的是,来的人只是一个枯瘦的老人,他也没有猎枪,就赶着一架马车,车上是一些稻谷和木料。 人们议论纷纷,“这是不是骗人的啊?那么多小伙子都抓不住野猪,就凭这位老人能行吗?不要没抓住野猪反而送了命才好啊……”老人看出村民的不信任,他嘿嘿一笑说:“让我看看野猪经常出没的地方吧。”村民将信将疑地把老人带到野猪最常去的几个地方,有人担心老人,好心地劝他说:“算了,不要勉强,我们再找别人吧。”老人笑着说:

“没关系,只要一个月的时间我就会把野猪抓住的。”老人观察了一下,选了一块平坦开阔的地方说:“就是这里了。”村民看老人很固执,就说:“我们挑选几个身强力壮的人帮你吧。”老人笑着拒绝了。

就在村民的怀疑中,一个月过去了,老人真的把野猪都捕获了。 村民们大惑不解, 他们纷纷请求老人解释这其中的奥秘。 老人笑着回答说:

“其实很简单,因为我了解野猪。”老人就把自己捕获野猪的经过告诉村民听。

首先老人观察野猪出没的地方,选一块空地,然后就把带来的稻谷撒一些在空地上。野猪看到稻谷后,刚开始很小心,但它们受不了这种诱惑,最终它们吃掉了稻谷。接着老人把多一些的稻谷撒在空地,同时在空地上钉下一根木桩。 野猪尝到了甜头, 但是也害怕那根木桩会给自己带来危险。几番试探之后,它们还是走过去把稻谷吃掉了。就这样,每天老人就把更多的稻谷撒给野猪吃,同时也把木桩一根根钉下去。野猪一开始还很谨慎,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它们就已经习惯了不劳而获的食物。 它们对身边的木桩也没有防备的心理了, 它们每天大摇大摆地去享受免费的稻谷,却不知道自己一步步走进了陷阱。最终老人把最后一根木桩钉下去的时候,野猪也全被捕获了,而此时它们还肆无忌惮地享受美餐呢。

故事寓意: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想要收获,就得付出相对应的代价。不劳而获、免费的午餐,这要么只是偶然,要么就是陷阱。

二十八、小马过河

在一家农场里,一匹母马刚刚做了妈妈,她产下一匹漂亮健康的小马。 小马在妈妈精心地呵护下慢慢长大了。 有一天农场主要把一匹种子送到田里,但是马妈妈还有别的事情要做。 马妈妈决定让小马去送,她对小马说:“孩子,你已经长大了,该出去磨炼一下了。 你去把种子送到田里吧。”小马以前从来没有离开过妈妈,他很害怕:“妈妈,我害怕,要是遇到困难该怎么办呢?”妈妈告诉小马说:“当你遇到困难时,你要学会应对,自己努力或者求助别人。”

小马听了妈妈的话勇敢地点点头,他驮着种子就出发了。 走过一片树林时,小马迷路了。 他在树林中转来转去也不知道该往什么方向走,他正茫然无措的时候,突然想起了妈妈的教诲,于是他向树枝上的小鸟问路。 小鸟欢快地带着小马走出了树林,他感到非常高兴,自己已经能够应对困难了。

走出树林后,小马遇见了一条河。 河面很宽,河里的水哗哗地流着,也不知道水有多深。 小马看了看,河面上并没有桥,要想过河的话就要从河水中趟过去。 小马不知道水的深浅不敢下水,他又想起妈妈的话,有困难的时候寻求帮助。 刚刚就是小鸟帮我走出树林的,小马自己想着,他看见不远处有一只大水牛还有几只小松鼠。 他走过去很礼貌地问:“请问,这里的河水有多深?我想过河去。”大水牛笑眯眯地回答说:“河水并不深,才没到我的膝盖呢!”小马很高兴,他可以过河了。正当他要下水的时候,一直小松鼠慌慌张张跑过来说:“你要干什么?不要命啦!河水很深的,前几天我的一个小伙伴还掉进河里淹死了呢!”小马这下子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到底要听谁的呢?

正当小马犹豫不决的时候,妈妈从后面赶上来了,她的工作已经做完了。 小马把自己的困惑告诉妈妈,妈妈对他说:“有时候我们需要别人的经验和意见,但是别人的经验并不一定适合自己,别人的意见也会有错误。 你要学会正确认识,要想正确认识那你最好自己亲自去试一试。”

小马听了妈妈的话,他小心翼翼地向水中走去,河水刚刚好没过自己的腿,既不像大水牛说的那么浅,也没有小松鼠说的那么深。

故事寓意:

听取和学习别人的经验,固然能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但前提是每个人都必须将其建立在实践、测试、了解的基础上。每个人的条件和标准不一样,别人的经验只能作为参考,不能生搬硬套,要结合实际,最好亲自去验证一下。

二十九、找一个好对手

从前有一位老者,他是一名棋艺卓越的大师。 慕名而去和他学棋的人络绎不绝,但是他从来不直接教学生怎么下棋。 老者会和每个来学棋的人下一次棋,然后就是练习。

有一位青年也慕名而来,老者按照惯例和他下了一盘。 青年输得很惨,老者跟他说:“你可以留下学了。”青年很高兴,能有这样的师傅指导,自己一定会棋艺大进的。 第一天,老者让他和一名弟子对弈,青年每次都输,一连输了一天。 青年闷闷不乐,晚上他就回忆白天的每一步棋,他觉得对手只比自己厉害一点点,明天一定能赢他。

到了第二天,老者让他和另一名弟子对弈。 显然这次的对手比昨天要厉害一些,青年又是无一胜绩。 他懊恼不已,他想向师傅请教,但是师傅是从来不教学生的。 他一晚上睡不着,苦苦思考自己是怎么败的,又要用什么方法打败他。

第三天,他的对手又换人了,对手显然高自己一筹,他用尽一切办法也没有赢下一盘。他很茫然,不知道师傅为什么要这样对自己。他从来不教自己,那怎么赢别人?而且尽是和比自己强的人交手,这样的话他什么时候才能和自己实力相当的人相比呢?

就这样一个多月过去了,青年每天都和不同的人下棋,也从来没有赢过一盘。 他开始怀疑师傅了,因为自己从来没有赢过,也不知道自己的水平到底是什么样子。 青年跑去找师傅,他向老者诉说自己的疑问:“师傅为什么不让我和自己水平相当的人下棋呢?这样有输有赢我才会有自信不是吗?我才能知道自己的水平如何不是吗?”老者呵呵地笑了,回答说:“那么现在就去检验一下你的水平吧。”老者找来第一次和他对弈的人,青年很轻松地就获胜了,第二个也是,第三个,第四个……直到遇到最近的对手,青年才首尝败绩,而且输得已经没有原来那么惨了。 青年激动不已,原来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进步很多了。 青年真诚地跪倒在地上向师傅请教道理, 师傅解释说:“如果我让你和不如自己的人一起下棋,那么你就会越来越差,如果让你和自己水平相当的人下棋,那你的水平就会停滞不前。 只有和高手较量才会让你有更大的进步啊。 和高手较量,即便是输,也能学到东西。”

故事寓意:

要想进步,就要和高手较量,就要寻找好的对手。 如果总是和不如自己的人去比较,那么我们很容易骄傲自满, 很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也很容易退步,所以好的对手才是对你帮助最大的人。

三十、宝贝在自己身上

有一个人在大路边上开了一家小茶馆, 由于每天的生意都很冷清,他过得很清苦。 有一天茶馆来了一位客人,他和客人抱怨说:“唉,我真是受穷的命啊!每天守着这么一个小茶馆,连一日三餐都不能保障。”客人是位古董商人, 他一眼就认出茶馆老板手中的茶壶是价值连城的宝贝。

古董商对老板说:“也不要那么悲观,你的茶壶就很漂亮,卖给我吧,我给你10两银子。”他以为客人是在和自己开玩笑,他苦笑着摇摇头。古董商又说:“那好吧,我出20两。”他还是摇摇头。

“那50两!”

“不要开玩笑了。”

“100两。”

他很吃惊,但是客人出价越高,他越拿不准注意,所以他一直摇头。

最后,古董商拿出全部的钱财说:“这已经是我全部的财产了,你要多少才肯卖呢?”

谁知道他听完之后竟号啕大哭,古董商人很不理解地问:“如果你实在不愿意卖,我不会强求的。 那你何必如此伤心呢?”

这个人痛心地说:“我不是伤心别的,我是替自己难过。 你愿意用全部财产换取的宝贝,它就一直在我的手里,而我却不知道。”

故事寓意:

与其去羡慕和妒忌别人,倒不如开发、提升自己。有时候我们对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总是视而不见,久而久之,我们就失去了自信。其实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宝贝,关键是你能不能发现。

三十一、地狱和天堂

有一个人快要死了,他想知道自己死后是进天堂还是下地狱,于是他向上帝请教。 上帝回答说:“天堂和地狱是由自己选择,我只是掌管其中的钥匙。”这个人不相信,于是上帝就证明给他看。

上帝先是把他带进一间房子,房子里面有一个大锅,锅里面煮满了肉。 房间里面的人每人拿着一个汤勺,勺子可以舀到肉汤,但是却放不到嘴里。 因为汤勺的柄比人的手臂还要长,人们不能把他送到自己的嘴里。

房间里面的人只能望着肉锅却吃不到肉, 他们一个个看上去那么痛苦。

上帝说,这就是地狱。

上帝又带着他来到隔壁的一个房间, 这里和刚刚的房间没有区别,但是这儿的人们却都很开心。这个人不解地问上帝:“为什么会这样?”上帝说:“因为这儿的人都愿意用自己的汤勺给别人喂肉,所以他们都能吃到肉,这就是天堂。 地狱的人不愿意把自己勺中的肉别人,所以每个人都吃不到肉。 这就是天堂和地狱的分别。”

故事寓意:

同样的地方,同样的条件,一面是地狱,一面却是天堂。 这是因为地狱的人自私自利,不愿意帮助别人;而那些无私、愿意帮助别人的人,因为互相帮助,所以地狱也变成天堂。

三十二、只要不停止生长,就一定能成材

有一个人,其貌不扬,但是却有着传奇的一生。

他的母亲在生他的时候因为难产差点丧命,因此大家都认为这个男婴很晦气。 在他长到 3 岁的时候,他还不能开口说话,家里的人都很担心,怕他是个哑巴。 后来他终于学会说话了,可是他的发音很含糊,咬字也不清楚,结结巴巴。 一直到9岁的时候,这个小男孩表达能力还很差,每句话都要想半天才说出来,每件事做起来都很吃力。 他学校的老师这样对他的父亲说:“您的孩子智力水平比较低,反应迟钝,而且不遵守学校的纪律,经常旷课。 恐怕长大了也不会有出息。”其实小男孩旷课的原因是自卑,所有的学生都不愿意和自己玩耍。

父亲对老师的话感到很气愤,因为他并不这么认为。 他带着自己的儿子去郊外,他指着不远处的两棵树问:“你觉得那两棵树哪棵更值钱?”

小男孩都不认识那是什么树,他指着一棵高大的树说:“应该是那棵高大的吧。”父亲摇摇头说:“不!这种沙巴树就是刚开始的时候长得快,但是后面就会停止生长了。 而且因为它长得快,所以木质很疏松,没有什么重要的用处。”父亲又指着那棵比较矮的树说:“你别看那棵冷杉现在矮,但是它不会停止生长,我敢保证不出几年,它就会比沙巴树还要高。 而且这种树因为长得慢,所以木质坚硬,它的寿命也很长,活上万年都有可能,更重要的是它不会停止生长,所以那些栋梁之才多是这种冷杉。 孩子,你能明白我说的话吗?”小男孩想了一会儿说:“您是告诉我,即使长得慢,但是也不能停止生长对吗?我就是一棵冷杉是吗?”父亲满意地点头赞许。

这个小男孩从此不再自卑,也不再旷课,虽然有些事情他还是比别人学得慢,但是他却一直非常努力。 有一次手工课,老师给他们布置了作业,让他们每个人自己动手制作一件东西。 等到老师把作业收起来之后,发现有一只非常丑陋的小板凳,那是小男孩的作业。 老师带着鄙夷的口气说:“还有比这更糟糕的小板凳吗?” 小男孩站起来平静地回答说:

“有。”说完他拉开自己的抽屉,里面还有几个更丑陋的,“虽然这个不是漂亮,但是却是这几个中最好的了。”

大家可能早就知道了,这个小男孩就是日后享誉世界的科学巨匠爱因斯坦。

故事寓意:

并不是长得快就能成才, 只要不停止生长,就一定能成才。 爱因斯坦小时候虽然学习并不好,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学习,反而是踏踏实实积累知识,最终成为了伟大的科学家。 面对老师的讥笑,他不卑不亢,他知道自己做的小板凳不好,但是却一连做了几个。 我们学习也是一样,不骄不躁,一直要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