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则典型的薄技起大作用的故事,连“普天之下莫非王臣,四海之内莫非王土”的一国之君,在关键时刻,都需要薄技来安身救命,更何况我们这些平凡之人?家财万贯也许不错,但薄技在身更为重要。只要身有一维持生存的薄技,你就能在这个不断变革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9、功亏一篑
19世纪的美国掀起“淘金热”的时候,有一个年轻人来到了美国西部重镇洛杉机,他也决定试试采矿的运气。
在一个天寒地冻的日子里,他的同伴认为找到金矿已指日可待了。但是,这个年轻人却筋疲力尽,连再提一桶水来冲刷泥士的力气都没有了。他说即使知道那儿有百万英镑埋着他也不愿再去多冲一桶水了。
于是,他和同伴在该矿上贴了一则拥有3O天所有权的说明书。之后,他们就离开了而且没再回来。
雨点一滴一滴落在他们不愿再去冲刷的那块泥土上,当另外两名矿工经过此地时发现了闪闪发亮的金子。
他们耐心地等到3O天期限过后,宣布了对该矿的所有权。泥士之下隐藏的虽然没有百万英镑而只有2万美元,但那个年轻人仅仅因为没多提一桶水而失去了它。
这个年轻人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美国作家马克·吐温。
点评:
失败与成功之间并没有横亘着多么宽阔的河流,它们的界线十分细微。正因为如此,才使得我们常常站在它的临界线上却毫无所觉。许多人其实只需再忍耐一刻再努力一把,便可启开成功之门但是却轻易地放弃了。人生的奋斗历程中,许多事情很多时候,只要我们怀着平常心,不焦虑、不急躁、不悲观,从一而终,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拎好最后一捅水,也许我们就不至于与成功擦肩而过。
10、十年磨剑
法国作家莫泊桑13岁那年,考入了里昂中学,他的老师布耶是当时着名的巴那斯派诗人,布耶发现莫泊桑很有才气,就把他推荐给享有盛誉的小说家福楼拜。
福楼拜看了莫泊桑的作品,冷冷地说:“孩子,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才气,在你带给我的东西里表明你有些聪明,但是你永远不要忘记,照布耶的说法,才气就是坚持不懈,你得好好努力呀!”
莫泊桑点点头,表示要按福楼拜讲的去做。
一天,福楼拜带莫泊桑去观察一家杂货铺,回来后要莫泊桑写一篇文章,要求所写的货商必须是杂货铺里的那个货商,所写的事物只能用一个名字来称呼,用一个动词来表达,用一个形容词来描绘,并且所用的词必须是别人没有用过甚至是还没有被人发现的。
多苛刻的要求!换上别人早就不干了,但一心想在文学上有所成就的莫泊桑老老实实地服从了,他写了改,改了写,直到满意为止。
后来,莫泊桑开始写剧本和小说,每写一篇都主动拿给福楼拜过目,只要福楼拜觉得有缺陷,他决不外寄。
1880年,莫泊桑30岁了,有一天,他拿着自己新写的小说《羊脂球》向福楼拜请教,福楼拜看后拍案叫绝,他要莫泊桑立即寄往刊物发表。《羊脂球》一问世,立即轰动了法国文坛。
后来,他又写出了《遗产》、《项链》、《勋章到手了》、《米龙老爹》、《两个朋友》、《一生》、《漂亮朋友》等杰出的小说,成为一代文学大师。莫泊桑是真正懂得怎样让自己的生命变得饱满的人。
点评:
在人生的道路上,天赋可以帮助一个人成功,但其作用只是毅力的十分之一。我们要想获得成功,就得有不断挖掘下去的精神。浅尝辄止,没有耐心,任何事业都只能半途而废。
11、永争第一
20世纪30年代,英国一个不出名的小镇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自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父亲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做在别人前头,而不能落后于人。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者“太难了”之类的话。
对年幼的孩子来说,他的要求可能太高了,但他的教育在以后的年代里证明是非常宝贵的。正是因为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残酷”教育,才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在以后的无论是学习、生活或工作中,她时时牢记父亲的教导,总是抱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尽自己最大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每一件事情,事事必争一流,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永远坐在前排”。
玛格丽特在上大学时,学校要求学5年的拉丁文课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硬是在一年内全部学完了,并且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的考试成绩竟然名列前茅。其实,玛格丽特不光是学业上出类拔萃,她在体育、唱歌、演讲及学校的其他活动方面也都一直走在前列,是学生中凤毛麟角的佼佼者之一。
正因为如此,40多年以后,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上才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明星,她就是连续4年当选保守党领袖,并于1979年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雄踞政坛长达数年之久,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点评:
一位哲人说过:无论做什么事情,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撒切尔夫人凭借最好的态度,到达了常人难及的高度。
12、熟视无睹
两年前,一位大学生应聘到一家银行担任出纳工作。
一次,银行老板问他:“你手中数的是什么?”
他很诚恳地回答:“数的当然是钱。”
过了三个多月,老板又问他:“你手中数的还是钱吗?”
他如实说道:“这都是钱。”
又过了很长日子,老板再次问他:“你手中数的仍是钱吗?”
这时的他,已在这家银行工作将近一年了,每天都与钱打交道。他说:“不,这不是钱,这是我的工作。”
老板满意地笑了,对他说:“你已‘目中无钱’了,我可以放心地休假去了。”
点评:自古道:有所失才会有所得。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只有把应该放弃的坚决果断地放弃,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才有可能是最后的赢家。反之,可能什么也得不到。
13、一滴水可见阳光
美国第四大家禽公司——珀杜饲养集团公司董事长弗克兰·珀杜,10岁时,在马里兰州索乐斯堡经营家禽饲养场的父亲,给了他50只剔除完优质鸡种后的劣鸡仔,要他喂养并自营售蛋业务。
这是一种1周7天都要干活的工作,每天都要添食,搞卫生,把蛋捡好然后分等。另外还得留意饲料消耗情况与行情,以便及时买进50公斤一袋的新饲料。在他的精心照料下,这些蹩脚的鸡日见改观,茁壮成长。不久,他这些鸡的产蛋率超过了父亲的优质鸡种。他每个月平均可收入15美元左右,这在大萧条时期可是一大笔钱。
父亲开始不相信,但他亲眼看见他把鸡蛋拿出去卖时才开始夸奖他,后来他开始帮助父亲管理他的部分鸡场,事实证明他的管理和销售能力很强,父亲交给他的几个养鸡场的效益超过了他自己管理的其他家禽饲养场的效益。直到1984年他父亲将整个家禽饲养场全部交给了他管理。父亲相信他的管理能力的原因是看出了他对工作的注意力集中,父亲对他的评价是:能把注意力放在可以做到的一些小事上。
其实,他成功的部分奥秘确实归功于他当时的认真观察,当时他由于对这些劣质鸡的生活习惯一点也不了解,所以他只好认真地观察它们。他发现,当在一只鸡笼里关的小鸡少了时,小鸡吃的就多,成长的就比较快。但是太少了又太浪费鸡笼,于是他找了个最佳结合点,每只笼子里养40个小鸡仔,结果他成功了。
点评:
弗克兰·珀杜后来的一切智慧,其实都无非是在小事上认真,将小事做好,最终也就干出了大事。
14、自尊
1914年的一个寒冷的冬天,美国加州沃尔逊小镇来了一群逃难的流亡者。长途的辗转流离,使他们每个人都面呈菜色,疲惫不堪,善良而朴实的沃尔逊人,家家都燃炊煮饭,友善地款待这群流亡者。镇长杰克逊大叔给一批又一批的流亡者送去粥食,这些流亡者,显然已好多天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他们接到东西,个个狼吞虎咽,连一句感谢的话也来不及说。
只有一个年轻人例外,当杰克逊大叔把食物送到他面前时,这个骨瘦如柴、饥肠辘辘的年轻人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你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杰克逊大叔想,给一个流亡者一顿果腹的饭食,每一个善良的人都会这么做。于是,他说:“不,我没有什么活儿需要您来做。”
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黯淡下来,他硕大的喉结剧烈地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便不能随便吃您的东西,我不能没有经过劳动,便平白得到这些东西。”杰克逊想了想又说:“我想起来了,我家确实有一些活儿需要你帮忙。不过,等你吃过饭后,我就给你派活儿。”
“不,我现在就做活儿,等做完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那个青年站起来。杰克逊大叔十分赞赏地望着这个年轻人,但他知道这个年轻人已经两天没有吃东西了,又走了这么远的路,可是不给他做些活儿,他是不会吃下这些东西的。杰克逊大叔思忖片刻说:“小伙子,你愿意为我捶背吗?”那个年轻人便十分认真地给他捶背。捶了几分钟杰克逊便站起来说:“好了,小伙子,你捶得棒极了。”说完遂将食物递给年轻人。他这才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杰克逊大叔微笑着注视着那个青年说:“小伙子,我的庄园太需要人手了,如果你愿意留下来的话,那我就太高兴了。”
那个年轻人留了下来,并很快成为杰克逊大叔庄园的一把好手。两年后,杰克逊把自己女儿玛格珍妮许配给了他,并且对女儿说:“别看他现在一无所有,可他将来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果然不出所料,20多年后,那个年轻人真的成为亿万富翁,他就是赫赫有名的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哈默穷困潦倒之际仍然有自尊、自立的精神,赢得了别人的尊敬和欣赏,也为自己带来了好运。
点评:
尊严,是一个人的脊梁。人没有了脊梁,他就只能永远佝偻着腰。尊严,是一笔无价之宝。有了尊严,就会拥有更多的财富。
15、有容乃大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力大无穷的英雄叫海格力斯。
有一天,海格力斯走在坎坷不平的山路上,发现路的正中间有个袋子似的东西很碍脚,海格力斯便踢了那个东西一脚,谁知道那东西不但没有被踢开反而因为被踢膨胀起来,海格力斯非常生气又狠狠踩了那东西一脚想把它踩破,哪知那东西不但没有被踩破反而加倍地膨胀起来,海格力斯恼羞成怒,操起一条碗口粗的木棒狠狠砸它,那东西竟然再次膨胀,大到把路都堵死了。
正在这时,山中走出一位圣人对海格力斯说:“朋友,快别动它,忽略它,离开它远去吧!它叫仇恨袋,你不犯它,它便小如当初,你的心里老记着它,侵犯它,它就会膨胀起来,挡住你前进的路,与你敌对到底!”
点评:
在人生的旅途中,别忘了在自己的心中多一些宽容,远离是非,远离羁绊,那样就会少一分阻碍,多一分成功。
16、与时间赛跑
爱迪生,1847年2月11日诞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一个小镇,从小他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研究精神,是一个“每事问”,什么事都要追根究底。
上学时,老师因为无法解答他的离奇古怪的问题,便断定他是一个无可救药的顽童而被迫退学,从此,他走上了自学成才的道路。
13岁时,他到火车上去卖报。
14岁时,他买了一部印刷机,集记者、编辑、印刷、发行、派送于一身,出了一份报纸。赚了钱以后,他将自己的印刷作坊变成了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化学实验室,他爱上了拍发电报这玩意儿,自己制造了一部电报机。
15岁那年的一天,爱迪生正在纽约金价通讯所求职。忽然,通讯所内的电报机坏了,各地金价消息全部中断。于是,秩序大乱,全场哗然,前后来了6位技师都修不好。爱迪生这时自告奋勇,所内的人根本不相信他,但别无他法,只好应允。他用熟练的技术,像变魔术一样,三两下就把电报机修好了。
所长罗斯博士立刻委任他管理通讯所全部电报机,月薪6百美元,这在当时是个不低的工资。
不久,他发明一种新式电报机,比当时通行的更为精巧。罗斯所长十分喜欢,于是就问爱迪生要多少钱。爱迪生打算索价3千美元,但又恐要价太高,不敢开口,因此,请所长自己开价。所长看出这种机器有着巨大的赚钱潜能,脱口便说4万美元。爱迪生喜出望外,但在没有见到支票之前仍不敢确定他听到的是4千美元还是4万美元,他在收到支票时惊吓得几乎昏了过去。
他得到这笔钱,便辞去职务,自己创立了一个实验室,把心力与财力全部投入发掘大自然的奥秘上。
以后的几十年中,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电灯、蓄电池和活动电影等,从1869年到1910年,他得到了1328种专利,平均每11天即有一种发明贡献于世。
1931年6月,这位前无古人的发明大王以84岁高龄谢世。他去世那一年,刚巧把多年苦心研究的人造橡皮完成。他曾经说过:“我要工作到行将入木的一刹那。”他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点评:
所有人,成也罢,败也罢,历史将做出最好的评判。你看不见时间的力量,只能成为生活中的弱者。
17、做个有心人
20世纪80年代的一天,一个年轻的乡下木匠走进上海市第一百货公司商场,商场内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他眼花缭乱。他的脚步在一处柜台前停住了,货架上一件商品引起了他的注意,那是一只樟木箱,不用尺子量,以木匠的眼光,一看便知是28寸。出于好奇,他叫服务员取下来看看,香樟木,箱面上刻有“龙凤呈祥”图,漆是枣红漆,问价钱,答曰:260元。服务员还算耐心,补充道:这种箱子是进口货,已脱销了,这是只样品。
年轻的木匠无心再逛商场了,走出商场门口又不舍离去,那只木箱260元的“天价”惊得他心如鹿撞。他跟随父亲学木匠十多年,制作扁担、尿桶、犁耙等农具,也替人打制过不少樟木箱。在他的家乡,樟木箱的价钱是以“寸”来计算的,一寸一元,28寸,28元;而刚才那只,一经雕刻,竟能卖出十来倍的价,而且供不应求!真是坐在井里不知天有多大,他今天算是大开眼界了。那位服务员不是说已脱销了吗?我何不试试?兴许发财的机会就在眼前呢。
这么想着时,他抑制不住怦怦的心跳,终于,他壮了壮胆,返回商场找到那位服务员,告诉她,他是一家木器厂的厂长,他们厂也生产这种樟木箱。服务员说:你拿几只样品来看看。
那时候,樟木箱是娶亲嫁女时女方陪嫁的必备之物,也是新婚夫妇卧室内的“三大件”之一,一般送一对,体面的送四只,即便是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婚嫁彩礼也未能免俗,故而需求量颇大。小木匠回到老家,搬出家中为姐姐结婚备下的樟木板,请来两位民间雕刻师傅,精心加工。4只精致的雕花樟木箱子制作完工,随车托运至上海“一百”,商场负责人看过样品,当即签下200只的合同。这一笔生意净赚了一万多元,使小木匠率先成为当时尚属凤毛麟角的“万元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