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等待奇迹的发生才开始实现你的梦想。
立即安排行动的步骤
要达到成功的第一条守则就是:开始行动,向目标前进!而第二条守则是:每天继续行动,不断地向前进!
在长期对体重过重的人作咨询的过程中,我学到另一项原理:许多肥胖的人会以肥胖为理由,拒绝做某些事。例如,他们会说:“当我瘦下来时,我就可以搭游艇……,或我就可以得到另一份工作……或我将可以搬家……或我就会寻得一份友情等等。”他们像是住在一个神秘的地方,我的朋友丹尼斯·维特雷把这个地方叫做“未来幻象岛”。在“未来幻象岛”上,每件事似乎都可以发生,但实际上却没有任何事情会真的实现,因为你永远都到不了这个地方。
不要等待奇迹的发生才要开始实践你的梦想。今天就开始行动!对肥胖的人来说,每天散散步也不是件大不了的事,但是一旦付诸实施后,这就是一件大成就,何况,散步的确会让你的体重明显下降。
你现在就可以开始行动,朝着理想大步迈进。
行动的步骤应该有哪些?把它们一一列出来,然后,开始逐项实行。今天马上行动!明天也不能懈怠!每天都要持续行动,起步向前走!
当你要扩展销售业绩,你的行动项目就应该包括增加打电话的次数。如果你只打了几个电话,应该再多打几个,设定每天的目标,并且遵守它。
如果你想转换工作,需要接受特殊的职业教育训练,马上报名参加、缴学费、买书、上课,并且认真做功课。
如果你想学油画,先找到适合你的老师,购买需要的画具,然后开始练习作画。
如果你想要旅行,到旅行社询问行程的安排,立刻着手规划。
无论你的目标或梦想是什么,你今天就可以开始行动,并且遵循不懈!
不管读书或做事,每个人都想干个名堂出来,但却往往缺乏恒心,结果只有落个“还是不成”的失望下场。你在日常生活里,难道没有一件事情能持之以恒地干下去吗?不管再细微的事情也罢,或者即使本人没有刻意打算每天做下去也罢,反正只要有一件事情就行了。如果能找到一件使你耐心做下去的事,那就
有挽回生机的希望。
老实说,每一个人每天总会持续做许多相同的事情,即使在早晨的时间内,每天都会不厌其烦地以同样的方法洗脸、吃饭、看报、梳头。如再进一步说,不论是如何窝囊的人,也总不失为人类,不是男人就是女人,而且十数年如一日一直属于某个家庭的一分子。
此外,不论事情多么简单,大家不妨有意识地继续做下去。例如刷牙,记一行日记,早晨在床上做一个体操等生活习惯,或背诵一句英文格言,研读一页百科全书等都可以。如果情况允许,不妨规定在一个时间内,努力完成一件事情。当你正在做事的过程里,生活上自然会产生一种和谐的节奏,反之,如果不做事的话,心里反而会感觉不忠实。
如能持之有恒地完成一件事,在这种行动里的自我暗示力,一定会把无恒心或没耐心的恶习一扫而光。很多人看到不幸或失败迹象就心灰意冷抛弃目标投降,成功者却抱定决心,坚韧不拔,坚持到底,直到实现他们的目标。
别让外在力量影响你的行动,虽然你必须对他人的惊讶,和你面对的竞争做出反应,但你必须每天以你的既定计划为基础向前迈进。用你对成功的想象来滋养你的强烈的欲望,让你的欲望热情燃烧,随时提醒你不可在应该起而行动时,仍然坐待机会。
成为你想要成为的人
如果你想成为你想象中的人,最好的办法是这样开始: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成功。建功立业的秘诀就是:立即行动!只要你活着,当“立即行动”这个暗示从你的下意识心理闪现到你的有意识心理,要你去做你所应当做的事时,你就该立即行动,并坚持到底,这可以使你成为一位卓越的成功人士。
成功的秘诀就是“行动”。自我激励法则实际上就是一句警句:“立即行动!”无论何时,当“立即行动”这个警句从你的下意识心理闪现到有意识心理时,你就该立即行动。
平时就要养成一种习惯:用自我激励警句“立即行动”对某些小事情作出有效的反应。这样,一旦发生了紧急事件,或者当机会自行到来时,你同样能作出强有力的反应,立即行动起来。
威尔斯是一位掌握了成功秘诀的多产作家,他力图不让任何一个想法溜掉。当他产生了一个新的灵感时,他便立即把它记下来,即使是在深夜,他也会这样做。他的这个习惯十分自然,毫不费力。对他来说,这就像是你想到一个令人愉快的念头时,你就不觉地笑起来一样。
许多人都有拖延的习惯。由于这种习惯,他们可能出门误车,上班迟到,或者更重要的——失去可能更好地改变他们整个生活进程的良机。历史已经记录了有些战役的失败仅仅是由于某些人拖延了采取得力的行动的良机。
有时,立即行动的决定能使你最荒诞的梦想成为现实。它给曼里·斯威兹开辟了一条道路。下面就是他的故事:
曼里喜欢打猎和钓鱼。他的美好生活的概念就是带着鱼竿和猎枪,郊游80公里,到森林里去,在那儿劳累一两天之后,再走回来,虽然全身污泥,但他感到很愉快。
他对这种业余生活所感到的惟一烦恼,就是他作为一位保险业务的推销员,花费在工作上的时间太多了。有一天他极不乐意地离开了他所喜爱的鲈鱼湖,回到工作台。这时他产生了一种不着边际的想法:假定有一些人住在荒野的地方,而这些人又需要保险,那么,他就能在野外开展工作。这样想之后。他真的发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在野外从事修建阿拉斯加铁路的劳动,他们住在分散的工段房子里,绵延在800公里长的铁路线上。如果向这些人兜售保险又会怎样呢?
曼里在想到这个主意的那一天就制订了计划。他请教了一位旅行代理人,然后就开始打行李包。他不中断他的准备工作,以免怀疑悄悄地溜来恐吓他,要他相信他的想法可能是轻率的,可能要失败。为了使他的想法不因有缺点而被搁置下来,他立即乘船到了阿拉斯加的西沃德半岛。
曼里在铁路沿线往返了好多次,人们称他为“徒步斯威兹”。他成了受这些孤独家庭所欢迎的人,他向他们推销保险单,也免费给人理发,向那些只吃罐头食品和火腿的单身汉教授烹饪术。他所有的时间都是做自然而来的事,也是做他所想要做的事:踏遍群山,打猎,钓鱼——如他所说,“过着斯威兹式的生活!”
在曼里的故事中,值得注意和令人难以相信的是,曼里前往阿拉斯加的荒野,走无人愿意走的路,还做了百万美元的事业。
“立即行动!”可以影响你各方面的生活,它能帮助你去做你所不想做而又必须做的事,同时也能帮助你,正如帮助曼里一样,它一旦失去,就决不会再回来——哪怕只是打电话给你的一位伙伴,告诉他,你很敬慕他。
记住,不管你成了什么人或者你是什么人,如果你以积极的行动行事,你都能成为你想要成为的那种人。“立即行动!”是一句重要的自我激励语句。
做好准备就会有求必应
历年来,每一位伟大的足球教练,都非常强调赛前准备的重要;优秀政治家投入竞选之后,必会尽力准备;谨慎的律师在开庭前,必会事无巨细地做好准备;登山家挑战高峰之前,必会详加规划;老师上课前,也都会准备好教案。
没有一种成功完全不需要准备;固然有不少类型的成功似乎靠运气,但诚如17世纪一句成功格言所说:“准备是幸运之母”。
做任何事都要有一个准备过程。同样,你想成大事,不经过任何准备,就想立即开始行动,绝对会受重创的。与其如此,倒不如像所有成大事者那样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的“未来拼图”,做到心中有数!这就是说,要想成大事,如果不想糊里糊涂地开始,便须有周全的准备。
世上有没有不需准备就可成功之事?答案很简单:没有!
有时候,我们可能未经刻意准备,即获得某些成就。首次购买彩券就中大奖,也是有可能的事;但这类情形的极少。一切的成功,都需要若干准备。任何人在任何活动中成为成大事者,其背后必然做了铺路的工作。好运连连的人,往往正是准备最周全的人。
不妨想想看,拿破仑·希尔的“准备工作”是如何完成的?
首先,希尔决定向崇高目标挑战——让声誉卓著的出版商,为他出版某种类型的书。以希尔当时的年纪,再加上在同行中资历尚浅,立定这样的目标实在有点勉强。但是,希尔的学历、兴趣以及先前的一些成就,已使他在许多方面具备追求这一目标的资格。但希尔知道,他不需另外拟订具体的进攻策略,否则,以当时的情形,出版社不太可能会接受他的企划案。于是,希尔运用策略,使构想得以实现。出版商希望出畅销书,假如他能让他们相信,他的书会有广大的市场,他们一定会感兴趣。
口说无凭,他们凭什么听他的呢?何况,即使他们同意在其知名丛书中加入某类主题的书,也未必认为应该由他主编;他必须一一说服他们相信他是不二人选。希尔反复思考如何达成愿望,突然想到,何不从可能使用这本书的知名教师着手。假如他能打动这些名师的心,他们便可以联合为他打动出版商的心。所以,希尔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向他们推销他的构想。为此,希尔立即拟订一份伟大的企划案,介绍自己的出书构想。
希尔迅即拟妥计划,连同亲笔信函寄给有关的学者专家,结果,获得热烈回复。接下来,他把整套企划案,连同多位教授写来的支持信,寄到出版社,不出几周,即获得预期的回应;他就这样逐步达到最后成功。
由于做妥准备(包括为自己的人生与事业生涯所做的通盘准备,以及藉此设定与达成中期目标,而完成特定准备),使希尔脱颖而出。
准备工作相当费事,但诚如丹麦谚语所言:“想跳得高,助跑距离一定要长。”而出书这件事,使希尔更接近人生目标——做个对世界举足轻重的成功学家。
毫无准备就参加马拉松竞赛,是不会取得好成绩的,要在马拉松比赛中获得佳绩,需要少则数周,多则数年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找一双最合适的跑鞋学习伸展操,并培养正确的饮食习惯;然后,开始每天跑几英里,再逐渐加长距离;同时也要阅读有关书籍,向好手请教;并且到了赛前,要勘查路线;透过这些准备工作,选手才能面对生理与心理双重严酷挑战。
首度披挂上阵的马拉松选手,如果事先做好周全准备,会提高许多胜算。充分的准备才能为成功打下基础。从某个角度看,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可算是一项准备工作,对我们日后的人生有所影响。我们所做的好事,乃至所犯的错误,都可能有助于日后创造更大的贡献。
在此必须特别强调,深思熟虑、明确、有创意的准备工作,对于我们获得预期的成功,实在重要无比。
针对人生中较重大的计划,我们更要重视其准备工作。只有做好稳妥的准备,才能充分发挥潜能,展现自己独一无二的优势;然后,才会享受成功所带来的高度满足感。在一家大公司的门口,写着这样几个字:“要简捷!所有的一切都要简捷!”这张布告明示着两层意义:第一,提醒办事要敏捷;第二,说明简捷是很必要的,因为那些喜欢赘言长谈的习惯已经不适用于今日了。
例如,一个商人如何做好准备工作呢?
一个商人如果在谈生意时,闲卧在沙发上,不急不忙,想着什么便说什么,至于涉及业务关键问题的东西却并不一定进入谈话主题。毫无疑问,这样的商人,在自己的事业上必定是无法成大事者的。现代商业往往业务繁忙、应接不暇,所以,商业谈判中的每一句话都要针对业务本身,万万不可拖延。
人们一般所最厌恶的,就是谈话抓不住重点、旁敲侧击、不着边际,结果,说来说去也使人无法把握他谈话的要点,这样的人常常会使人厌倦。所以,那种谈话不直接爽快而喜欢绕圈子的人,虽然在业务上会下功夫,但往往做不成什么大事。成就大业者是那些做事爽直、谈话简捷的人。
要培养做事爽直、谈话简捷的习惯,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能常常有意地注意训练,能集中思想,做到处事有条不紊、谈吐简洁明了,那么必然会养成简捷的习惯。
我们从一个人处理书信的方式,更可以看出他是否养成简捷的性格。许多人写信函往往是不合格的,不是过于冗长,就是写得拖泥带水。许多人因为写不好一封求职信而无法得到好的职位。有一个公司的经理在阅读自荐信的时候,从来只把简洁的信放在一边,他知道能写出简洁信函的青年,一定是个能干的青年,尽管他根本没有和那求职的青年谋面。而其他写信冗长的青年或写信夸夸其谈的青年,都不能引起这位经理的注意。
商业上的信函尤其要写得清楚简明,要像打电报一样。我们要把每一个字都当作二角五分钱来看,因此当力求用最少的字数来说明最丰富的涵义。在信函写好以后,即便你自己看来已经很完美简洁了,但最好还是要从头至尾通读一遍,要把多余的字句全部删去。一个人一旦学会了简洁的做法,就不会再写出句冗长、结构散漫的信函来了。这样练习常常会改进一个人的思想。写信要简捷,同样,与人家谈话也要简捷。
杰伊说:“在我看来,有一种美德是我完全能够做到的,那就是简捷。我立意要做到这一点。”
最后,我们劝你静下心来好好地想一想你心中的“未来拼图”,然后借助于周全的准备与简捷助你成功!
出奇制胜
成功者常常能突破人们的思维常规,反常用计,在“奇”字上下功夫,拿出出奇的经营招数,赢得出奇的效果。
亨利·兰德平日非常喜欢为女儿拍照,而每一次女儿都想立刻看到父亲为她拍摄的照片。于是有一次他就告诉女儿,照片必须全部拍完,等底片卷回,从照相机里拿下来后,再送到暗房用特殊的药品显影。而且,副片完成之后,还要照射强光使之映在别的相纸上面,同时必须再经过药品处理,一张照片才告完成,他向女儿做说明的同时,内心却问自己说:“等等,难道没有可能制造出‘同时显影’的照相机吗?”对摄影稍有常识的人,听了他的想法后都异口同声地说:“哪儿会有可能。”并列举一打以上的理由说:“这简直是一个异想天开的梦。”但他却没有因受此批评而退缩,于是他告诉女儿的话就成为一种契机。最后,他终于不畏艰难地完成了“拍立得相机”。这种相机的作用完全依照女儿的希望,因而,兰德企业就此诞生了。
“拍立得”相机正式投产后,发明者应如何宣传和推销这种新式相机呢?经过慎重考虑,兰德请来了当时美国颇有名望的推销专家——霍拉·布茨。布茨一见“拍立得”顿生好感,欣然受命担任专门负责营销的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