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给加西亚的信(精)
6024500000003

第3章 懒惰是一种毒药,让他去见鬼吧

黑暗的蜡烛已熄灭,愉快的白辰从雾霭茫茫的山顶上,踮着脚站了起来。

——罗文中尉

送信使者成功的要诀

克服惰性的方法之一是学会在现时中生活。请注意,这里使用的不是“现实”而是“现时”一词,它更加强调的是“现在”这一时间概念,现时生活是你真正生活的关键所在。细想一下,除了“现在”,我们永远不能生活在任何其他时刻,你所能把握的只有现在的时光,其实未来也只不过是一种即将到来的“现在”。有一点可以肯定:在未来到来之前,你是无法生活于未来之中的。

在我看来,罗文中尉——这位令全世界人都极为尊敬的送信人,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坚贞不渝的敬业精神。他在古巴岛中和丛林中的遭遇,不是空想出来的,而是他的亲身经历,对他来说,雷电暴雨,沼泽丛林,围追堵截都算不了什么,一心想把信送给加西亚将军才是最高的目的。罗文中尉与那些终日懒惰的人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的。

在我看来,懒惰是一切人成不了大事的祸根之一。世界上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属于懒惰者呢?他们真的懒惰吗?

有些人终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无论于什么都舍不得花力气、下功夫,但这种人的脑瓜子可不懒,他们总想不劳而获,总想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他们的脑子一刻也没有停止思维活动,他们一天到晚都在盘算着去掠夺本属于他人的东西。正如肥沃的稻田不生长稻子就必然长满茂盛的杂草一样,那些好逸恶劳者的脑子中就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思想杂草”。

无论王侯、贵族、君主还是普通市民都具有这个特点,人们总想尽力享受劳动成果,却不愿从事艰苦的劳动。懒惰、好逸恶劳这种本性是如此的根深蒂固、普遍存在,以至于人们为这种本性所驱使,往往不惜毁灭其他的民族,乃至整个社会。为了维持社会的和谐、统一,往往需要一种强制力量来迫使人们克服懒惰这一习性,不断地劳动。由此就产生了专制政府,英国哲学家穆勒这样认为。

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一个民族而言,懒惰都是一种堕落的、具有毁灭性的东西。懒惰、懈怠从来没有在世界历史上留下好名声,也永远不会留下好名声。懒惰是一种精神腐蚀剂,因为懒惰,人们不愿意爬过一个小山岗;因为懒惰,人们不愿意去战胜那些完全可以战胜的困难。

因此,那些生性懒惰的人不可能在社会生活中成为一个成功者,他们永远是失败者。成功只会光顾那些辛勤劳动的人们。懒惰是一种恶劣而卑鄙的精神重负。人们一旦背上了懒惰这个包袱,就只会整天怨天尤人,精神沮丧、无所事事,这种人完全是无用的之人。

亚历山大征服波斯人之后,他有幸目睹了这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亚历山大注意到,波斯人的生活十分腐朽,他们厌恶辛苦的劳动,却只想舒适地享受一切。亚历山大不禁感慨道:没有什么东西比懒惰和贪图享受更容易使一个民族奴颜婢膝的了;也没有什么比辛勤劳动的人们更高尚的了。

有一位外国人周游世界各地,见识十分丰富。他对生活在不同地位、不同国家的人有相当深刻的了解,当有人问他不同民族的最大的共同性是什么,或者说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时,这位外国人用不大流畅的英语回答道:“好逸恶劳乃是人类最大的特点。”

英国圣公会牧师、学者、著名作家伯顿给世人留下了一本内容深奥却十分有趣的书《忧郁的剖析》——约翰逊说,这是惟一一本使他每天提早两个小时起来拜读的书——伯顿在书中提出了许多特别独到而精辟的论断。

他指出:精神抑郁、沮丧总是与懒惰、无所事事联系在一起的。“懒惰是一种毒药,它既毒害人们的肉体,也毒害人们的心灵,”伯顿说,“懒惰是万恶之源,是滋生邪恶的温床;懒惰是七大致命的罪孽之一,它是恶棍们的靠垫和枕头,懒惰是魔鬼们的灵魂……一条懒惰的狗都遭人唾弃,一个懒惰的人当然无法逃脱世人对他的鄙弃和惩罚。再也没有什么事情比懒惰更加不可救药的了,一个聪明然而却十分懒惰的人本身就是一种灾祸,这种人必然成为邪恶的走卒,是一切恶行的役使者,因为他们的心中已经没有劳动和勤劳的地位,所有的心灵空间必然都让恶魔占据了,这正如死水一潭的臭水坑中的各种寄生虫,各种肮脏的爬虫都疯狂地增长一样,各种邪恶的、肮脏的想法也在那些生性懒惰的人们的心中疯狂地生长,这种人的心思灵魂都被各种邪恶的思想腐蚀、毒化了……”

伯顿对于同一个问题有大量的论述。《忧郁的剖析》这本书的深刻思想也集中体现在该书的这段结束语中。伯顿在该书的最后部分说:“你千万要记住这一条——万万不可向懒惰和孤独、寂寞让步,你必然切实地遵循这一原则,元论何时何地也不要违背这一原则,只有遵循这一原则,你的身心才有寄托和依归,你才会得到幸福和快乐;违背了这一原则,你就会跌入万劫不复深渊。这是必然的结果、绝对的律令。记住这一条:千万不可懒惰,万万不可精神抑郁。”

懒惰这个恶魔总是在黑夜中出现,它直视那些头脑中长满了这些“思想杂草”的懦夫,并时时折磨他们、戏弄他们:

“正义之神正是派遣这些恶魔来折磨那些懒惰、无所事事的人。”

真正的幸福决不会光顾那些精神麻木、四体不勤的人们,幸福只在辛勤的劳动和晶莹的汗水中。懒惰,只有懒惰才会使人们精神沮丧、万念俱灰;劳动,也只有劳动才能创造生活,给人们带来幸福和欢乐。任何人只要劳动,就必然要耗费体力和精力,劳动也可能会使人们精疲力竭,但它绝对不会像懒惰一样使人精神空虚、精神沮丧、万念俱灰。

一位智者认为劳动是治疗人们身心病症的最好药物。马歇尔·霍尔博士认为:“没有什么比无所事事、空虚无聊更为有害的了。”一位大主教认为:“一个人的身心就像磨盘一样,如果把麦子放进去,它会把麦子磨成面粉,如果你不把麦子放进去,磨盘虽然也在照常运转,却不可能磨出面粉来,”

那些游手好闲、不肯吃苦耐劳的人总是有各种漂亮的借口,他们不愿意好好地工作、劳动,却常常会想出各种主意和理由来为自己辩解。确实,一心想拥有某种东西,却害怕或不敢或不愿意付出相应的劳动,这是懦夫的表现。无论多么美好的东西,人们只有付出相应的劳动和汗水,才能懂得这美好的东西是多么地来之不易,因而愈加珍惜它,人们才能从这种“拥有”中享受到快乐和幸福,这是一条万古不易的原则。即使是一份悠闲,如果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得来的,这份悠闲也就并不甜美。不是用自己劳动和汗水换来的东西,你就没有为它付出代价,你就不配享用它。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元论一个人处在什么样的社会阶层,他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和身份,他都必须或者说有义务去努力劳动。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达官显要还是普通市民都必须各司其职,各尽其力,各尽所能,为社会做出自己的应尽的贡献。但有些人却偏偏会这样去做——白吃白喝一辈子,从来没有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懒惰、无所事事从来就不是一种荣耀,更不应该成为一种特权。尽管在这个社会上有许多卑鄙的小人极满足于白吃白喝,并以大肆挥霍、浪费为荣,但那些稍有头脑、有抱负、有良知的人们毫无疑问会鄙夷他们。这些堕落的贵族与他们自己享有的尊贵荣誉完全不相符合,他们早已成了行尸走肉,已经不具有良知和人性了。

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惰性是人性中最大的弱点,也是不能成就事业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的忠告是:切忌染上惰性。

所谓惰性,就是你不愿意或者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活动的一种精神状态,是人对生活中的一些消极情绪的反应。当一个人对着你破口大骂时,你难道应该对之开心一笑吗?因此,你不愿放弃自己的这些不良情绪。但是,如果这些情绪会使你产生惰性,你就应当摒弃他们。

克服惰性的方法之一是学会在现时中生活。请注意,这里使用的不是“现实”而是“现时”一词,它更加强调的是“现在”这一时间概念,现时生活是你真正生活的关键所在。细想一下,除了“现在”,我们永远不能生活在任何其他时刻,你所能把握的只有现在的时光,其实未来也只不过是一种即将到来的“现在”。有一点可以肯定:在未来到来之前,你是无法生活于未来之中的。

我知道,你会羡慕罗文的成功,但假如你并不知道罗文何以成功,那么你同样会令人可笑的。为什么?因为罗文的品质之一就在于力戒懒惰,力戒无所事事。在所有成功者的身上,敬业、认真、专心才是他们的荣耀,你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是非常关键的!

在此,我希望你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写上这样几个大字:

懒惰是一种毒药,让它见鬼吧,明天我的身上会洒满喜悦的阳光!

——马尔·基恩